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_第1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_第2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_第3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2. 古诗阅读。送柴侍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王昌龄 (唐)李白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侍御:官职名。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1对以上

2、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3. 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军行的作者是(_)朝诗人(_),他尤其擅长写(_)诗。3“孤城”中的“孤”如何理解?_4后两句可以体会到将士的什么感情?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南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1古诗的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_3这首诗描写了小孩子“脱冰作戏”的场景,表现了孩童的_和诗人对孩童的_之情。5. 阅读己亥杂诗·其五,然后回答问题。己亥杂

4、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落红暗喻(_)。“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_)的思想感情。6.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山居秋暝_,_。_,_。_,_。_,_。1默写古诗词。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

5、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_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_4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_5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_7. 课内阅读。_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pàn bàn)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gu gu)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把这首词的题目补充完整。2把文中错误的音用“/”划掉。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你从特定景物_体会到的。4“一程”写出

6、了路途的_,“一更”写出了天气的_,词的下阕体会到了作者浓浓的_之情。5风雪声聒耳,将士们无心睡眠,此时他们想起了故乡的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_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 9.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在横线上将诗歌补充完整。2

7、两首诗的作者都是_代的_(谁)。两首诗中都出现了“王师”一词,它指的是_。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从标题来看,第一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深夜看到的景象和感受。(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三万”“五千”都是准确的数字,“河”有“三万里”长,“岳”有“五千仞”高。(_)(3)“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看,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由此可推断第一首诗的写作时间早于第二首诗。(_)(4)“万事空”表现了作者临死时坦然豁达的心态。(_)4作者在两首诗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_10. 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

8、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王师”是指_。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诗人的遗愿是_(用原句回答)。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1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这四句诗描绘的是山间_(季节)_(时间)的景色。其中“_”一句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_”“_,_”三句描绘的是动态的景物。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四句诗描绘的景象。_12. 诗歌赏析。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

9、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_宋京口瓜(洲 州)水间(jin  jiàn),钟山只(隔 融)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hái  huán)。1在“ ”上补写诗题和作者姓名。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一水间”的“间”的意思_; “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意思是_。4全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14.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一)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

10、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的形象。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