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烟草,保持健康_第1页
拒绝烟草,保持健康_第2页
拒绝烟草,保持健康_第3页
拒绝烟草,保持健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拒绝烟草,保持健康 摘要:随着烟草科技的迅速发展,烟草已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但是,这小小的一支烟对人的危害却是致命的。党当你在享受吞云吐雾的乐趣时,你却付出了身体健康的代价。越来越多的科学报告指出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并且呼吁人们远离烟草,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戒烟控烟成为一大世界性的首要目标,关键词:烟草与经济 烟草与健康 戒烟的难关 女性与烟草正文:烟草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省市城镇都是以烟草生产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并且,全世界有11亿人吸烟,中国就有3.2亿,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37.62%。在中国的烟民中,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

2、00万,而且在校女学生吸烟者也在增加,吸烟群体日趋扩大化、低龄化、女性化,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急需遏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既然烟草已成为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而且全世界都在大力反烟、禁烟和控烟,那么烟草行业为何在重重禁遏和声声指责中仍然不断发展壮大呢?究其原因,这都是“烟草经济惹的祸”。对于烟草这样一种十分特殊但又是合法的产品而言,市场需要是决定其发展走向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许多国家,烟草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如印度、巴西、俄罗斯、法国和我国等,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中我国的烟草消费几乎占世界烟草消费的一半。对于烟草行业,人们通常把它归入“夕阳行业”。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烟草

3、逐渐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而这种转变为烟草的继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我国烟草业每年为国家财政贡献了10%以上的税收,超过了汽车、电信等被人们认为是暴利性的行业,连续14年居各行业榜首,而且总产值、工商税利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卷烟产值年增速为10.7%。时至今日,烟草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最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之一。烟草成本的低廉和不断增长的销售量,为烟草商带来了巨额财富。2000年,我国卷烟产量为3334.9万箱,销售量为3333.6万箱,烟税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表面看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可怕的祸端。吸烟造成健康危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长期

4、的、巨大的。有数据显示,1993年全国烟草利税为410亿元,而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650亿元。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所带来的损失,有一部分可以用经济来衡量,但有些损失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况且,吸烟和生病之间还存在着二三十年这样相当长的潜伏期,所以专家认为烟税是“愚人的金库”。因此在烟草与经济问题上,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人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最大的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每年导致近500万人死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3;目前有吸

5、烟者35亿,消耗着全世界1/3的烟草(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05期)。世界各国近40年来对烟草危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万多份研究报告证实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今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就是烟草,吸烟已经被定为“公害”。但吸烟对身体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这是许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学研究证明,烟草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烟雾中的化学成份。烟草中含有的化学成份高达4700多种,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质、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锡、镍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它们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2001年8月,美洲心脏基金会和美洲心脏病学会联合发表的反烟草斗争框架协议的巴拿马声明中

6、指出,吸烟将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脏联合会主席马里奥马拉纳奥强调,到2003年吸烟对人的危害将超过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为导致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据悉,目前全球每年与吸烟有关疾病死亡约为490万人,到2025年将达到2000万人。新华社曾发过一条专稿,说我国的科学家在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以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国每年100万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于烟草所致的疾病,按现有趋势,到2020年,我国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搞过一次调查,美国有4700万成年人吸烟,1995年到1999年间,美国每年死于吸烟导致疾病的人数估计为44万人,其中约3.5万人

7、死于被动吸烟,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数目前已经超过其它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肺癌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全球每年肺癌新患138万人,有98.9万人死亡;另据报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男性肺癌发病率都在上升,其上升率与吸烟率几乎一致。而像芬兰、英国、美国吸烟率下降后,肺癌的发病率也在下降。我国1990年到1992年死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万增加到15110万。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中间只相隔20年时间,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吸烟率高了。烟草含有60多种化学物质,许多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

8、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烟草流行现状目前,全世界吸烟的人数及吸烟的数量呈增加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1亿烟民,其中8亿多在发展中国家,而11亿烟民中约有2亿为女性。中国是世

9、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数的1/3。全球死于吸烟的人数为500万/年。(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02期)虽然知道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但是戒烟却是一大难关,由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是成瘾物质,这使得戒烟难上加难。山东医学院的张志华先生将吸烟的社会心理类型分类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好奇心理、从众心理、消遣心理、成瘾依赖心理占大多数,其次为排解、填充、交际虚荣、享受心理型。调查发现,青少年多为好奇心理,中老年人多为成瘾依赖型,而多数吸烟者是几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吸烟有害,为此不少吸烟者也有戒烟的愿望,但却难以戒掉。世界卫生组织烟草和健康合作中心主任翁心植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10、,我国吸烟者戒烟率低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处于烟雾弥漫的大环境中。在我国男性吸烟一直被认为是正常的社会习俗,要改变这一观念,绝非一朝一夕能奏效。此外,还有烟草的上瘾性。香烟中的尼古丁具有精神活性的强化性,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使吸烟者重复使用尼古丁而不能自拔。人戒烟后,由于肌体缺乏了尼古丁的刺激,要自身调整到新的平衡,恢复正常健康代谢机能,开始会很不适应,因此便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这些反应都是戒断症状。正是由于这些戒断症状,使戒烟者产生了生病的错觉。戒断症状实际上只是肌体的一种短暂生理反应,是肌体进行健康的调整、恢复正常心理机能的结果。它的出现恰恰表明,戒烟者的身体正在清除源于烟草中的尼

11、古丁,而且大部分尼古丁会在完全戒烟后的12周内排出体外,那时戒断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中国现有3.5亿烟民,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1/4。其中10为女性,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红唇烟雾”始自何时已无从得知或年轻,或年长,或休闲,或职业的众多女子都在香烟的笼罩中张显着自己。女性吸烟已然成为现代生活的风景和时尚,却也令健康专家们倍感忧虑。( With 350 million smokers, China has 1/4 of the world's total smoking population and, of that number, 10 percent are women and

12、that number is increasing. At what point the allure of red lips and curls of smoke began to become fashionable is unclear, but women of all ages and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wearing the chic ornament of smoke. Smoking has come into vogue with women, but it has brought with it a major concern for h

13、ealth authorities.Women of China, 中国妇女 (英文版),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4期) 随着现代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在生活中抽烟的女性也激增。吸烟对男人的危害数不胜数,对女性的危害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知道吸烟对女性的坏处:1、伤害自己的肺和周围被动吸烟人的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伤害。吸烟女性发生宫外孕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40%;吸烟女性比不吸烟女性患不孕症的可能高2.7倍;吸烟女性比不吸烟女性患子宫颈癌的机会高50%; 吸烟20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30%; 吸烟女性患早发型风湿性关节炎的机会几乎是不吸烟者的2倍。美国医学专家日前发布了一份长达675页的报告,这一报告为一直未能正视这个问题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全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