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非财务指标采用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3代理理论Vs.权变理论张川潘飞John Robins on(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135上海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院200433Northu mbria University,UK 【摘要】对于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给出了不同的理论指导。本文以158家中国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别对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不管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权变特征,非财务指标采用的程度越高都会带来越好的企业业绩。而且,相对于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而言,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后会得到更好的业绩后果。
2、【关键词】非财务指标权变因素业绩后果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提出了许多质疑。据美国管理会计协会1996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15%的回应者认为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支持高层企业目标。因此,人们在不停地探索恰当的业绩指标体系。比较有影响力的意见是在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形成综合业绩评价体系(Ittner&Larcker 1998,2001;Amal,Hassan &Bens on 2003;Itt 2ner 1997;Keating,A 1,1997。另有大量的会计文献对非财务指标的潜在优点进行了阐述(Kap lan &
3、amp;Nort on 1992;Mc Nair et al 11990。研究者普遍认为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企业更放眼未来长远的发展,从而能产生更好的业绩。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之后都会有相应的业绩后果呢?本文通过对158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就此问题找到了实证依据。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对于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之后是否会有相应的业绩后果,国外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有的研究没有发现企业的特征会影响非财务指标采用后的业绩后果,有的却发现企业的特征会影响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以及采用后的业绩后果。其实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都可以分别从代理理论和权
4、变理论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理论解释。(一代理理论的解释国外有的研究(L ingle &Schie mann 1996没有发现企业的特征会影响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而只是倡导企业采用一个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多维的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多维化”。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Hol m str om (1979的代理理论模型。“评价多维化”的倡导者认为采用多维的评价933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预算制定在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契约中的激励作用”(项目批准号06BJY060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我国物流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6FS054的阶段性成果。第一作者同时为厦门大学
5、博士后流动站人员。 指标体系可以避免管理者因为推崇某一个评价指标而忽视其它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所以他们认为那些采用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多维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企业将比其它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Ittner C1D1, David F1Larcker&Tayl or Randall.(2003通过对140家美国财务服务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根据代理理论,如果非财务指标能够提供关于经理人行为的财务指标以外的增量信息的话,那么在经理人的报酬和约中就应该包括非财务指标(Banker&Datar11989。因此,非财务指标能否提供增量信息成为管理会计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二十世纪九十
6、年代以后的许多研究,关注了这个问题,大多从非财务指标是否能预示企业未来财务业绩寻找答案。许多研究发现,非财务指标确实能够提供增量信息。Ittner& Larcker(1998通过对客户、经营实体、公司三个层面的研究,发现客户满意度指标与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且有证据表明客户满意度指标的公布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增量信息。Banker et al (2000在由一家迎宾公司经营的18家酒店中找到了客户满意度指标和未来会计业绩的正向联系。利用美国消费满意者指数(ACSI,Yeung&Enne w(2000检验了客户满意度和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总体上支持高满意度会
7、带来正向财务影响的结论,但直接的影响不是很大。Amal,Hassan& Bens on(2003提供了非财务业绩指标与经济业绩正相关的证据,但其相关性取决于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是否与公司特征匹配。M iguel et al(2004的研究发现在超市零售行业中可以找到客户满意度和销售业绩的关系。张川、潘飞、John Robins on(2006通过对76家中国国有企业的研究,发现服务满意度与企业未来的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我们不妨假设,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越高,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业绩。H1: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越高,企业业绩将越好。(二权变
8、理论的解释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企业的各项特征和经营的环境会影响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以及采用后的业绩后果。这种主张其实是基于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个在所有环境下都完全适用于所有组织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的适合与否视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状态而定。在业绩计量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面,不同的环境下的企业应该使用不同的业绩指标和评价体系(O tley1980。按照权变理论,加入非财务指标后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也不一定会适应所有的企业,要想达到提高业绩的目的,必须采用与企业相适应的业绩指标体系。他们认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必须和企业的战略和/或价值动因相“匹配”。如Langfi
9、eld-S m ith,K1(1997。按照这种观点,企业处于不同的权变变量情况下,对非财务指标的需要程度应该不同。因此处于不同权变特征下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将有别于相反特征下的企业。当企业采用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程度高于或低于企业战略和价值动因的要求时,企业反而会取得较差的业绩。尽管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不少,但得到的实证依据并不理想。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权变特征会影响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Zahirul Hoque&W endy Ja mes2000,Zahirul Hoque&Lokman m ia2001,但却没有发现不同权变特征的企业在采用非财务指标后存在业绩后果差
10、异。例如,Zahirul Hoque&W endy Ja mes (2000基于对66家澳大利亚制造业的问卷调查,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采用平衡计分卡的程度会越高,但他们并没有发现规模大的公司在采用平衡计分卡后比规模小的公司采用平衡计分卡后收效显著更好。另外,Abernethy&L illis(1995,Perera et al1(1997也没有找到不同权变特征企业的业绩后果差异。以往的研究关注了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采用的战略等这样一些变量。不少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所处行业竞争越激烈,产品越是处于较早生命周期越需要采用非财务指标(R ichard
11、s on&Gordon1980,Cr oss&Lynch1992,L ibby&W aterhouse1996,Zahirul Hoque&W endy Ja mes 2000,Zahirul Hoque&Lok man m ia2001,Amal et al2003。还有一些学者发现(Porter1980, Govindarajan&Gputa1985,Govindarajan&Fisher1990,企业如果采用的是差异化战略,较之采用成本领04 先战略的企业更需要采用非财务指标。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讨论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
12、引入非财务指标,特别是在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四部委颁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之后,这样的呼声愈发高涨。但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很少,对于业绩后果的验证,国内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涉及。基于权变理论和前文的分析,我们不妨假设,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指标,将得到不同的业绩结果。我们在国外学者以前已经研究过的权变变量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又加入了领导者个人前途和已经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数量两个变量。H2:企业处于以下情况下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越高,与状况相反的企业相比,将获得较好的业绩后果:(a企业规模大(相反状况:规模小;(b已经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数量多(相反状况:采用数量小;(
13、c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相反状况:竞争不激烈;(d领导者个人前途大,即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相反状况:年纪较大学历较低;(e差异化战略的推行(相反状况:成本领先战略;(f企业产品处于较早生命周期,即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相反状况: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二、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收回的有效问卷。调查步骤如下:(1首先经过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讨论后设计问卷初稿;(2走访企业A并请有关人员试填,在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再次讨论修改形成第二稿;(3走访某业绩评估咨询公司在评估公司意见的基础上再次讨论修改形成第三稿;(4走访企业B请有关人员试填,在B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再次讨论修改形成第四稿(终
14、稿;(5大规模发放,共合计发放问卷1002份问卷。发放途径包括:(1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总会计师培训班上发放问卷263份,要求在结业时交给本班班主任,三天后共收回54份问卷;(2通过苏州、无锡、南京、杭州、扬州、重庆、长沙等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向它们的客户发放,共寄出630份问卷;(3通过上海市成本研究会、上海总会计师协会、上海市交通会计学会向它们的会员单位邮寄,共寄出99份问卷;(4直接发放给熟悉的企业10份问卷。共合计收回问卷189份,其中有31份未完整填写重要内容,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58份,所以分析样本数为158家。问卷回收率为18186%。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5177%。158个样本
15、分别来自于12个行业,其中工业最多,有73家,占全部样本的4612%,印刷及出版最少,仅2家,占全部样本的1127%。被调查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分别为:国有独资企业28家,占样本总数的17172%;股份制企业51家,占样本总数的32128%;民营企业48家,占样本总数的30138%;外商独资企业12家,占样本总数的7159%;中外合资企业19家,占样本总数的12103%。在158家有效问卷中,有137份提供了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其中,博士1人,占报告总数的0173%;硕士15人,占报告总数的10195%;大学本科64人,占报告总数的46172%;大专49人,占报告总数的35177%;中专8人,占
16、报告总数的5184%。可见,绝大部分问卷填写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能较好地理解问卷中的问题。因此,被调查结果有一定可信度。三、变量计量问卷设计以及变量的选取和计量对研究的结果至关重要。本研究中的因变量是企业的业绩;自变量包括企业的权变变量和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下面分别介绍各变量的计量方法。(一权变变量我们考察的权变变量包括公司规模、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公司已经采用的管理技术、公司领导者的前途、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采用的战略等六个变量。其中,公司已经采用的管理技术和公司领导者的前途两个变量在国外以前的研究中没有被考察过。1.公司规模(SI ZE14 公司规模是会计研究中的重要变量,对于公
17、司规模的计量大致从三个方面考虑,资产总额、员工人数、主营业务收入。本研究将三方面的内容都设计在问卷中。通过统计可以发现从三方面计量的公司规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资产总额的报告数最多,为158家、员工人数的报告数有154家、主营业务收入的报告数只有142家,所以本文选择以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来计量公司规模。2.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COMP在过去许多会计学者的研究中对竞争程度的计量有过尝试(Hoque2001,Hoque&Ja mes2000, Khand wall1977,Lokma m M ia&B rian Clarke1998,Khand wall1972。普遍是通过对有关
18、竞争程度的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再把几个方面的得分汇总。本文借鉴了Lokma m M ia&B rian Clarke(1998Khandwall (1972的计量方法给出了7个问题,分别从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生产(或服务技术更新速度、新产品出现的速度、竞争对手的数量、公司占所在行业的市场份额、公司所在行业受政府管制的程度、公司所在行业价格竞争的程度等七个方面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根据七方面的得分汇总得到每个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3.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L I FE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有不同方法。本文借鉴Merchant(1984以及Hoque&Ja mes(2000将生命周
19、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E merging、成长期(Gr owth、成熟期(Mature、衰退期(Declining。与Hoque&Ja mes(2000类似,本研究也是通过提问了解企业各类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百分比,而后计算L I FE值。我们将处于初创阶段的产品比例与处于成长阶段的产品比例(即前两个阶段产品的比例相加,得到该企业处于相对较早生命周期的产品比例,即L I FE值。4.企业采用的战略(ST RAT我们借鉴Porter(1980对企业战略的划分方法,把企业分为两种战略类型的企业,即成本领先战略(Cost leadershi p类型的企业和差异化战略(D ifferenti
20、ati on类型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类并确认。为便于使被调查者准确对自己企业的战略进行定位,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描述哪些策略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其中分别给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下的经营策略各7项。如果成本领先战略下的策略得分大于差异化战略下的策略得分则判定该企业采用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反之判定为差异化战略。为了保证问卷正确率,还提出一个补充问题,直接让被调查者在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中选择。我们采用0-1变量进行取值,如果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取1,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取0。5.公司已经采用的管理技术(G LJSH如果公司以前已经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越多,越有可能将非财务指标运用于企业经营
21、管理中。以往关于业绩指标采用的研究较多关心公司在不同管理方法下的业绩指标选择,较少关注已经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多少。本文加入G LJSH变量是一个研究创新以反映企业的学习能力。我们通过问卷提问公司已采用哪些其他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然后根据被调查者选择的管理技术数量确定G LJSH的变量值。6.公司领导者的前途(PROM国外以往关于业绩指标采用的实证研究对公司领导者的个人前途因素关注较少。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公司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前途往往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年纪轻学历高的企业领导更容易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对科学管理方法更容易接受,而且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在业绩考核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比年龄
22、大学历低的领导投入更多精力,业绩也可能会更好。对于公司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前途,本文通过公司最高领导(总经理或董事长的年龄、公司领导层的平均年龄、公司最高领导(总经理或董事长的文化程度三个方面的提问,将三个方面的得分加总为公司领导者的前途PROM的得分。(二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FC WUSE我们采取了类似C1D1Ittner et al1(2003的研究方法。按照业绩的不同方面进行划分,考察企业在24 不同方面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根据企业调研的情况,结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的指标体系,我们将非财务指标划分为内部经营管理的指标、客户方面的指标、质量管理方面的指标、员工方面的
23、指标、综合社会贡献指标共5个方面的指标。我们通过问卷提问,列出5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让企业回答各个方面的指标在日常管理或薪酬管理中被采用的程度如何,分别按16选择;1-6表示由不采用到采用程度很高。只要公司采用了某方面的一个指标,就视为已采用该方面的指标。采用的程度按该方面的指标中取值最高的指标得分(1-6代表。(三企业业绩(PERF OR M对于企业业绩的定义很多。本文中,企业业绩的计量采用的是一种自我排列打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要求应答者评定在过去的三年里,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自己所在企业每一个方面的相对业绩。然后将各个方面的得分加总,从而算出企业的PERF ORM值。之前有不少研究者把这种方
24、法用于业绩评价的研究(如Abernetby G L ilIis1995,S1Perera,G1Harris on&M1Poole,1997,Hoque&Ja mes2000,Abernethy& L illis2001。虽然这种自我排列打分的方法由于有时潜在宽松的偏见而被批评,但由于其中的评定需要相对而不是绝对,而且该偏见是广泛存在的,每个企业的代表都可能对自己有潜在宽松的偏见,因此也就减少了对相关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引入与同行业比较的“相对业绩”概念可以剔出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降低评价误差。我们请被调查者在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到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之间按1-6选择。根据
25、研究特点,本文考察了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平均销售毛利率、设备有效利用率、总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客户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产品质量、综合社会贡献、产品合格率10个方面的业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COMP、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FC WUSE、和企业业绩(PERF ORM三个变量的计分,本文采用了6点计分制。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因为中国人常常喜欢中庸主义,例如,如果采用5点积分制(奇数,被调查者最容易选取3(不好也不坏,采用6点积分制就迫使中庸主义的被调查者在3和4中做出决策(到底是好的多一点呢还是坏的多一点呢?。四、模型建立与数据分析(一非财务指标的
26、采用与企业业绩的回归分析根据假设1建立如下回归模型:PER FORM=0+i X i+2FCW US E Model-1其中,X表示各权变变量,分别为SI ZE、C O MP、PRO M、G LJSH、ST RAT、L I FE。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i表1非财务指标的采用与企业业绩回归分析PROM-0113601243-01045-0156201575COMP-0111701100-01091-1116701245STRAT-0112211158-01008-0110501916L I FE-91108E-0301017-01042-0153201596因变量:PERF ORMF=31857(
27、Sig=01001,Adjust R2=01118333表示在0101水平上显著。33表示在0105水平上显著。3表示在011水平上显著。34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企业业绩与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同样的企业规模、市场竞争、领导者前途、管理技术多少、企业战略、生命周期的情况下,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越高,会带来越高的业绩。这验证了假设1。另外,企业业绩与企业规模、管理技术多少也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大和管理技术运用多的企业会有更好的业绩。(二不同权变变量下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为了研究考察不同权变变量下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后的经济后果,根据假设2,本文决定建立以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E
28、R FORM=0+1X i+2FCWUS E+3X i×FCWUS E Model-2表示各权变变量,分别为S IZE、COM P、PROM、G LJSH、STRA T、L IFE。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其中,Xi见表2和表3。表2列示了当X分别为SI ZE、COMP、PROM、G LJSH、L I FE权变变量时的五个回归模型。通过对这i五个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MAT CH模型的回归分析,我们没有发现在不同的权变特征变量(SI ZE、COMP、PROM、G LJSH、L I FE下,采用非财务指标会带来显著不同的企业业绩后果。所以假设2基本上没有得到验证。表2不同权变变量下企业采用非财务指
29、标的业绩后果分析因变量:PERF ORM自变量Model-2(1Model-2(2Model-2(3Model-2(4Model-2(6SI ZE01115FC WUSE×SI ZE31972E-02COMP01280FC WUSE×COMP-21176E-02PROM01250FC WUSE×PROM-21560E-02G LJSH31387E-02FC WUSE×G LJSH01176STRATFC WUSE×STRAT333表示在0101水平上显著。33表示在0105水平上显著。3表示在011水平上显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FC
30、WUSE×STRAT与企业业绩在011水平上呈显著负向关系,见表3。表3列示了当X i为ST RAT权变变量时的回归模型。通过对MATCH模型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战略下,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带来的业绩后果会有显著差异。表3不同战略选择下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分析因变量:PERF ORMF=21945(Sig=01035,Adjusted R2=01037333表示在0101水平上显著。33表示在0105水平上显著。3表示在011水平上显著。 人们常常认为,非财务指标对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重要(Porter1980,Govindarajan&Gputa 1985
31、,Govindarajan&Fisher1990,所以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较之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使用非财务指标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因此我们在假设2中假设FC WUSE×ST RAT与企业业绩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令人惊讶的是,表3中FC WUSE×ST RAT与企业业绩的显著负向关系却说明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相比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高,业绩将更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证据虽然与我们的假设2相反,但这仍然是对权变理论的验证。鉴于该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不高,只有011水平,所以我们认为结果的信服力还并不是很大。为了增大说服力,我们将FC WUSE进行
32、0-1中位数调整之后,再进行与STRAT的MATCH分析,结果发现,交叉项FC WUSE×STRAT与企业业绩仍然呈显著负向关系,而且显著性水平提高到0105。结果见表4。表4FC W USE进行0-1中位数调整后不同战略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的业绩后果因变量:PERF ORMF=31088(Sig=01029,Adjusted R2=01039333表示在0101水平上显著。33表示在0105水平上显著。3表示在011水平上显著。因此,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判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程度高,业绩将更好。这和大多数人的主观判断不一样,一般认为,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较难用财务指
33、标进行衡量,所以常常求助于非财务指标的帮助,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非财务指标应该不是很重要,所以往往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其实,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战略地位相对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为明确,在实施过程中加入非财务指标,如质量管理方面的指标,反而能产生更为突出的业绩效果。五、研究结论鉴于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是否应该受到权变特征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也分别有不同的理论指导。本文以158家企业为样本,分别按照权变理论和代理理论建立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对企业业绩后果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不管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权变特征,非财务指标采用的程度越高都会带来越好的
34、企业业绩。换句话说,本文支持了非财务指标在提高企业业绩中的作用,支持了代理理论“评价多维化”的观点。另一方面,权变理论得到的验证较少,六个MAT CH模型中只有一个发现,不同的权变特征下,非财务指标采用越高会带来优于在其它特征下采用非财务指标后的业绩。我们发现,相对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而言,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非财务指标采用会带来更好的业绩后果。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启示。我们通常总是认为非财务指标只对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重要。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只需要重视财务指标。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却发现,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如果大量采用非财务指标,将会获得更好的业绩后果。究其原因我们分析认为,一方面,
35、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也需要对内部经营、产品质量等非财务指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战略定位可能更容易明确,因此辅之以较全面的评价体系,将获得更好的业绩。主要参考文献张川,潘飞,John Robins on12006.非财务指标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吗一项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1:99107 Abernethy,M1A1,and A1M1L illis119951The I m pact of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on M anage ment Contr ol System Design1Accounting,O rgani
36、zati ons and Society20:241-258Amal A1Said,Hassan R1Hassab Elnaby and Bens on W ier.2003,An E mp irical I nvestigati on of the Perf or mance Consequences of NonfinancialMeasures1Journal of manage 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5,193-223Banker,R1D,Potter,G1,Srinivasan D120001An E mp irical I nvestigati on o
37、f An I ncentive Plan that I ncludes Nonfinancial Per2 for mance M easures1The Accounting Revie w75,65-92Chenhall R1H1and K1Langfield-s m ith119981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trategic Pri orities,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M an2 age ment Accounting:An E mp irical I nvestigati on U sing A Syste m s A
38、pp r oach1Accounting,O rganizati on and Society,Vol,23,No13: 243264Daniel S1J1and W1D1Reits perger119911L inking Quality Strategy with M anage ment Contr ol Syste m s:E mp irical Evidence fr om Japanese I ndustry1Accounting,O rganizati on and Society,Vol,16,No17:603617Govindarajan V1and Shank119921S
39、trategic CostManage ment:Tail oring Contr ols t o Strategies1Journal of CostM anage ment,Fall: 1424Hol m str om B119791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1Bell Journal of Econom ics,10:7491Ittner C1D1David F1Larcker and Tayl or Randall120031Perfor mance I m p licati ons of Strategic Perfor mance Measure
40、ment in Finan2 cial Services Fir m s1Accounting,O rganizati on and Society,28:715741Kap lan1S1and D1Nort on119921The Balanced-scorecard:Measures that D rive Perf or mance1Ha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 -February:71-79Keating,A1,19971Deter m inants of D ivisi onal Perfor mance Evaluati on Practices1J
41、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 ics24,243 -2731Langfield-S m ith1K119971M anage ment Contr ol System s and Strategy:A Critical Revie w1Accounting,O rganizati on and Society, Vol,22,No12:207232L ibby1Theresa,W aterhouse1John H1,1996,Predicting Change in M anage ment Accounting Syste m s11Journal of M
42、 anage 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6,Vol18,p137-150,L ingle J1H1and W1A1Schie mann119961Fr om Balanced Scorecard t o Strategic Gauges:Is Measure ment Worth It?M anage ment Revie w,M arch(85:5661Lok ma m M ia and B rian Clarke119991Market Co mpetiti on,Manage ment Accounting Syste m s and Business Un
43、it Perf or m2 ance1Manage 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0:137158Nanni A1J1J r,D ixon,J1R1and Voll m ann,T1E119921I ntegrated Perfor mance Measure ment:Management Accounting t o Sup2 port the Ne w Manufacturing Realities1Journal ofM anage 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19O tley,D1T1,1980,The Contingency Theor
44、y ofM anage ment Accounting:Achieve ment and Pr ognosis.Accounting,O rganiza2 ti on and S ociety Vol,5,No14,pp1413-428Si m ons R119871Accounting Contr ol Syste m s and Business Strategy:An E mp irical Analysis1Accounting,O rganizati ons and Soci2 ety,12:3573741Porter,M1E1,1980,Competitive Strategy(N
45、e w York:The Free Press,1980Zahirul Hoque Lok man M ia and Manzurul A la m120011Market Competiti on,Computer-aided M anufacturing and U se ofMulti p le Perf or mance Measures:An E mp irical Study1B ritish Accounting Revie w,33:2345Zahirul Hoque and W endyJa mes120001L inking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
46、res t o Size and Market Fact ors:I m pact on O rganizati on Perf or mance.Journal ofM anage 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112:117 English Abstracts of Ma i n PapersOn The F i n anc i a l I dea s i n the New Accoun ti n g St andardsL uan FuguiThe relationship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o
47、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accounting theory p r oblem 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sets f orth the essence of the CASH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backgr ound with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and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natures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in key po
48、int,recognized criterion,measure technol ogy and reporting con2 tents.It also analyses the inevitability fr om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 movement and accounting transfor m itself.Research on the Spec i a l O r i g i n a l D ocu m en t and its St andard i za ti onunder new Accoun ti n g St andards
49、 env i ronm en tGeng J ianxin et al.The i m p licati on of i m p lementing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 is over whel m ing,which will no doubt i m pact the basis of daily account2 ing work.It is our op ini on that one of the vital issues that have to be dealt with urgently is the original docum
50、ent related to measurement bases and its standardizati on under the new envir onment.A s a result,the Paper s pecifically investigates special original document under new account2 ing standards.The Paper raises the issue,analyzes the i mportant i m p lications of the standardizati on of special orig
51、inal document and categories the special original document.Based on these analyses,the Paper puts f or ward views for standardizing s pecial original document and discusses measures to ensure the i m p lementation of this i m portant task.Research on Recogn i z i n g and Ca lcul a ti n g Hu man Cap
52、it a l&itsCorrespond i n g Human ResourceD eng S untang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 roblem s about Recognizing and Calculating Human Cap ital&its Corres ponding Human Res ource,and con2 siders:t o recognize human cap ital,only after enter p rise have awarded equity instruments t o human res o
53、urce owners;only the equity instruments are stocks,then the human cap ital can be credited to the Cap ital-Common Stock account,if they are op ti ons(st ock,it should be credited to the Additional Paid-in Cap ital account;human res ource belongs to asset,but it cant be recognized to be asset in acco
54、unting,because it cant store,it should be recognized to be cost or expense i mmediately;human cap ital&its corresponding human res ource should be calculated ac2 cording to the equity instruments fare value only.On Accoun ti n g-Ba sed Equ ity Va lua ti on:L i n ear I nfor ma ti on D ynam i cs P
55、erspecti veCheng X iaoke et al.Based on classic equity-p ricing theory,we put for ward a method of equity valuati on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 linear inf or mation dynam ics p rocess,and extend equity valuation model int o a more general situation with p-order infor mation vect or.This paper p rovid
56、es an i mportant the2 ory basis f or exp l oring the relation bet w een accounting infor mati on and equity valuation.Corpora te governance,f i n anc i a l cond iti on and qua lity of d isclosure:ev i dence from Shenzhen Stock ExchangeW ang B in&L iang X inxi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57、 s bet w een corporate governance,financial conditi on and quality of infor mation disclosure(Q I D.Based on evaluation reports results of Q I D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and related panel data of1884samp les(2001-2004,we f ound the Q I D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ercentage of independent dir
58、ect ors of the Board,stronger p rofitability and the size of assets of companies,negatively related t o leverage.No relationship did exist bet w een Q I D to companiesownership structures,however.Q I D of CEO dom inated companies were lower than others with no CEO dom inance.An Em p i r i ca l Study
59、 on O rgan is a ti ona l Performance Con sequences after Adopti n g Non-f i n anc i a lM ea suresAgency Theory Vs Con ti n gency TheoryZhang Chuan et al.Fr om1980s,accounting theoreticians began to p romote the intr oducti on of perf or mance evaluati on system s based on non-financial meas2 ures;this paper exp l ores the i mpact on organisati onal perf or mance of such system s.Contingenc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能家用电器的科学保养方案
- 职场应急处理技能培训与提升
- 2025年环保粘接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高效射频能量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 酒店大堂空间规划与接待体验优化
- 2025年低碳小镇项目发展计划
- 零售业市场退出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 2024-2025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2024-2025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ab卷
- 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基础+提升)
- DL∕T 1250-201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带电超声局部放电检测应用导则
- T-CSAE 176-2021 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噪声品质测试评价规范
- 《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 SL+336-2006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 信息化战争的论文3000字(合集三篇)
- JBT 14589-2024 敷胶双螺杆泵(正式版)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北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 畜牧养殖大型沼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陈志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2024年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