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适用范围可用于建筑物内1KV及以下动力、照明配线安装工程。2引用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2作业条件3.3材料准备:所用材料已运至施工现场,电缆终端头套、接线端子等经核对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其它材料质量和数量均能满足现场

2、使用要求。3.4主要机具:4操作工艺4.1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 电缆剥皮 电缆头制作 压接接线鼻子 与器具、设备连接4.2摇测电缆绝缘1KV及以下低压电缆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值应在10M(0.5 M以上。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各线芯分别对地放电。4.3剥电缆皮: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的电缆。剥除电缆皮。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剥去电缆外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4.4接线1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

3、缆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2截面积在10mm²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3截面积在2.5mm²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4截面积大于2.5mm²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5多股铜芯线直接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多股铜线端部拧紧搪锡。6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7每个设备的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8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相适配,接线端子必须使用闭口端子,严禁使用开口端子,且芯线不得断线。9芯

4、线与设备压接后外露线芯的长度不宜超过12mm。1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电力复合脂。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淡蓝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4根据接线鼻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鼻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1在螺丝上,可不涮锡,根据螺丝的大小煨圈,一定要做满圈,严禁反圈压接,盘圈开口不得大于2mm,同一接线柱上不得压接2根以上的导线。2多芯硬线、多芯软线采用涮锡接线鼻子法与接线柱连接,要保证接线柱与线

5、鼻子匹配,弹簧垫、平垫齐全。3软线可做成圈状(要求同单股导线,涮锡,将其压平用螺丝垫片紧牢固。1连接的线芯插入接线柱针孔内。2针孔大于导线1倍时,必须折回头后插入压接。4.5线路绝缘摇测1缘摇测分两次进行:电缆敷设前;电缆敷设完毕,送电前。21KV以下电缆,用1KV兆欧表摇测相线间、相对零、零对地、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M(0.5 M。1绝缘摇测分两次进行:线路敷设完毕且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第一次线路绝缘摇测,将灯头盒内导线分开,开关盒内导线连通。电气器具全部安装完且在送电前进行第二次线路绝缘摇测,摇测时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用电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电路中的模块、晶体管电路拆除。2使用500V兆欧表摇测,包括相线间、相对地、相对零、零对地的绝缘电阻值。3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0.5 M;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1 M。1线路绝缘摇测要选用量程适当的兆欧表。2线路绝缘摇测要先干线后支线,逐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