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_第1页
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_第2页
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_第3页
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_第4页
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最终矫正装置 final correcting devices 前言:很多情况下,闭环系统的最终矫正装置是阀门(活塞,valve)或类似阀门的装置,调节流体流量。温度控制:热量的输入利用阀门的调整控制空气或气体/液体燃料;(流体的流速是操纵变量)压力控制:利用阀门控制入口和出口的流量;(流体的流速是操纵变量)(如,阻尼板(damper)、羽板(louver)、滑闸(sliding gate)。马达:转速一般为操纵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可以改变被控量的变量)。SCR/继电器:(电热系统里,)操纵变量是电流。伺服马达:(伺服系统里,)被控量是物体的位置。学习目标:

2、1 例举常见最终矫正装置2 电磁阀,双位置马达驱动阀,(位置)可调马达驱动阀3 平衡梁原理的气电阀,气电式信号转换器/气动式位移器,喷射管原理的流体电气式活塞位移器4 电磁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流)5 三相,Y接法3-1 电磁阀(Solenoid Valve)图3-1 电磁阀的剖面图电磁阀:电磁线圈操纵阀门。线圈无电流,则无磁场,电枢不受磁力,但受压力弹簧推力,所连接的连杆(stem)下推,活塞锥(vavle plug)进入锥座(valve seat),堵塞进出口间通道。线圈加电流,磁场磁力上推电枢,克服弹簧下推力量,将连杆和活塞锥带离锥座,进出口间通道畅通。一把全开,或全关,所以用于开关式控

3、制系统。电磁阀所用电流,可以是交流或直流,交流较为普遍,但交流有一直流所没有的缺点:若卡位,加上电流后,因为电感很低,电流很大流过线圈,会因过热烧毁线圈。3-2双位置马达驱动阀(Two-position Electric Motor-Driven Valve)图3-2 分相活塞马达的线路图,马达可以把活塞打开或关闭,所示极限开关(LS)位置对应于活塞关闭位置(原位置),右边时序图说明偏心轮如何操纵极限开关 马达:阀门对抗巨大流体压力。 结构类似,连杆经一连动机构与马达相连,由马达驱动。 单向分相感应马达(split-phase induction motor):速度低,转矩大。输出轴由0

4、76;到180°:阀门打开;180°到360°:阀门关闭。 马达附近有极限开关(LS1,LS2):检测180°和360°(原)位置。 LS1:NO;LS2:NC;A:控制器打开阀门B:控制器关闭阀门; 马达输出轴在原位置,阀门关闭,极限开关LS1,LS2均受力,故LS1关闭,LS2打开; 1 控制器打开阀门,合上接头A,交流电流通过LS1的NO端,接入马达绕组,马达开始转动,一转动,LS1,LS2均脱离偏心轮(cam)(不再受力),LS1的NO端打开,(NC端接上),但同时LS2的NC端合上,故马达电源未中断。 2 马达输出轴在180°

5、;位置时,阀门全开,LS2再次受到偏心轮的力量,NC接点打开,马达电力中断,停止转动,阀门停留在张开的位置。 3 控制器关闭阀门,合上接头B,攵流经由LS1的NC接头(因为此时LS1并未受力)进入马达绕组(同时LS2不受力,NC接头也是闭合的),马达以相同方向旋转,直到原位置(360°),此时LS1、LS2再次受力,(NC接头均打开),电力中断,马达停止,阀门停留在关闭位置。 大多数驱动双位置阀门的马达,转半周需30秒,有时候设计转得很慢,长达4分钟,有时候用3位置控制器(既非开关也非比例式,而是二者的折衷),也称悬浮式控制(floating control),输出信号有3种: 1

6、检测值很低打开阀门; 2 检测量很高,关闭阀门; 3 检测量在差额范围内,不动阀门。3-3比例位置马达驱动阀(Proportional-position Electric Motor-Driven Valve)阀门能停留在任意一个中间位置。常用方法,将阀门接到一可逆转低速感应马达上(reversible slow-speed induction motor)。例1, 可变位移阻尼器。交流电源。比例控制器从比较器接收到误差信号,为正:电源接到A点,绕组1(直接)受电,绕组2经过移相(phase-shift)电容器串联电,马达顺时针转动(假设),带动阻尼板,关闭通道,位移检测变阻器随时将阀门位置反

7、馈至控制器,若合适,(控制器)将电源从A点移走,马达停止,阻尼板停留在那位置;为负:相反,电源接到B点,绕组2(直接)受电,绕组1经过移相(phase-shift)电容器串联受电,马达逆时针转动,带动阻尼板,打开通道,位移检测变阻器随时将阀门位置反馈至控制器,若合适,(控制器)将电源从B点移走,马达停止,阻尼板停留在那位置。无论什么方向转动,马达一旦到达尽头,2只极限开关之一会打开,中断电源,此后马达只能向另一方向转动,只要控制器将电源再接入A/B,马达即可向另一方向旋转。图3-3 分相马达驱动的比例位移阻尼板,a)阻尼板,连动机构示意图,马达可逆向旋转,b)电路图,依据需要打开/关闭阻尼板,

8、控制器把电源接到A/B接头,分压变阻器把阻尼板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3-4电气阀(Electropneumatic Valve) 大型阀门用马达驱动也许行不通,阀门的惯性(inertia)和起动摩擦(break-away friction)非马达所能克服,此时须靠气压(pneumatic)或水压(hydraulic)才能移动阀门。3-4-1 气电式操纵阀(Electropneumatic Valve Operator) 阀门最终位置:依输入电流大小而定。 平衡杆:重量轻,无摩擦,数寸长金属杆。 电磁线圈:输入电流,建立电磁场,与永久磁铁相吸,顺时针旋转,旋转力量与流经电磁线圈的电流成比例。 平

9、衡杆右旋,左端上仰,空气流出量降低,(限流刀片baffle越靠近喷嘴,流出量越低(导致限流颈部fixed restriction前后压力差下降),因此变压管内(variable air pressure)气压上升,传至活塞/阀门横隔室上半部(因为气压上升),隔板向下,(带动连接的)中心杆下伸,使活塞打开(或反之,关闭),同时使反馈弹簧受力,反向旋转平衡杆,当弹簧与磁铁力矩相等时,平衡杆达到(新的)平衡(位置)。 即:活塞中心杆位置为活塞张开率,与输入电磁铁线圈电流成比例。 可采用前面章节中电气比例控制器实现控制。图3-4 气电式活塞操纵器,活塞中心杆位移量和右上部的电气输入信号成比例3-4-2

10、 驱动气压式移位器的气电信号转换器(Electropneumatic Signal Converter Driving a Pneumatic Positioner)与上一节(气电式操纵阀)不同处:反馈非从活塞来,而是压力箱,(输入相同,电磁铁的电流)。气压用以与活塞位移相平衡。同样,电磁线圈电流产生上举力量,使平衡杆顺时针旋转,喷嘴阻塞,导致管内气压上升,传至压力箱,产生下推力量,达到(新的)平衡,电流决定压力(同时被传送至他处有用)。简单说,系统将电流转换成气压,二者关系为线性。输出气压信号至气动活塞位移器(pneumatic valve positioner)(可能与气电信号转换器不在一

11、起,有些距离,转换器的输出为移位器的输入),使压力箱膨胀,连杆A左旋(逆时针),致前导汽缸(pilot cylinder)活塞上移,打开(下方)输出口,(此时)大汽缸(power cylinder)(活的)上半部分接通前导汽缸内部(使高压橺气进入大汽缸),下半部分接通前导汽缸下边的排气口(vent hole),(排出空气),活塞下推,中心杆下伸,同时使连杆B右旋,反馈弹簧压力至压力箱,当与压力箱所受气压平衡时,A回复原位置,(前导汽缸活塞回至中心),关闭出气口,大汽缸活塞停止移动,位置固定,最终位置与输入压力成比例,(良好设计,二者可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图3-5 气电信号转换器和活塞位移器,

12、上面部分将电气信号(电流)转换成气压信号(空气压力),下面部分依据气压信号将活塞适当移位。总体,活塞张开率与气电信号转换器输入电流成正比,系统可采用电气式/电子式比例控制器。 3-5(流体)电气式活塞(Electrohydraulic Valve)活塞或阻尼器重量很大,或活塞不易控制稳定位置(流经活塞流体流量变化大),采用流体式移位器比较合适。输入:电磁线圈电流。电流增大,(垂直)平衡杆左偏(因为电磁吸力),高压流体(油)经(下方)喷射管高速喷出,完全垂直时,等量射入左右小口,两边压力相等,汽缸活塞受力平衡,若略右偏,右口(油)多于左口,致活塞上边压力大于下边压力,下伸,反馈杆顺转,使反馈弹簧

13、B张力加大,中心杆右偏,与电磁力转矩相等时,中心杆平衡,活塞停止,位置固定。最终位置:输入电流大小决定。图3-6 流体电气式活塞移位器,采用喷射管。控制活塞的位移比例于输入的电气信号。3-6 活塞流量特性(Valve Flow Characteristic)系统(对象)的理想流量特性:流量与活塞开度成绝对线性。图3-7 控制系统(对象)的理想流量特性。 在实际系统里这种理想线性关系是无法达到的实际,与管道系统其他流量特性也有关(不仅是活塞)。活塞流量特性:假设活塞前后压力差固定时,流量百分比和张开率之间关系。图3-8 实际系统的流量特性图。a)绝对线性的活塞流量特性,b)绝对线性活塞加入实际系

14、统里所得的流量特性,c)非线性活塞的流量特性,开度大时流量特性接近直线,开度小时,流量很低,d)用c中的活塞(加入到实际系统中),所得到的系统流量特性,因为前后压力差变动的影响,系统特性向下弯,中和了活塞的上翘特性,结果得到很接近直线的系统流量特性。实际系统里,活塞开度变化时,前后压力差也会改变,不能维持固定,开度变大,压力差变小,流量会(比假设比例值)变小。b):大开度时,流量下降,不再成比例,系统流量曲线下弯,前50开度,流量改变80,后50开度,流量改变20,缺点明显。一般对此,将活塞流量特性设计成c)图所示,上翘,在实际系统里,经过b)图的影响,特性如d),线性改善。(蝴)蝶式(but

15、terfly),百叶式(louver):无活塞头,故无活塞曲线,流量特性如图,可借助特殊设计的转轴连动机构调整改善,使系统得到线性流量特性。图3-9 a)蝶式活塞或阻尼板,b)百叶式活塞,c)蝶式或叶式活塞的典型流量特性,几乎全部的流量变化集中在中间的30°转角之内,在最初的30°和最后的30°之内,几乎无任何流量变化。3-7 继电器和电接头(Relay and Contactor) 3-7-1 开关式控制负载电流(On-Off Control of Current to a Load)操纵变量为电流,最终矫正装置常用继电器和电接头,如电热系统,借开/关电源进行控

16、制。图示,单向交流电源驱动暄单向电热元件,正误差信号,切断CA,温度回降;反之,打开CA,温度上升。需较大热量系统,可采用三相电热元件,3个接头,控制3条电源线。图3-10 开/关电阻性加热元件以控制温度,a)单接头单相加热器,b)单线圈三接头三相加热线路 继电器和电接头的区别,在于接通或截断电流的能力,继电器小,电接头大。3-7-2 继电器迟滞现象(Relay Hysteresis)迟滞,因此有差额间隙(differential gap)。(起动电流大于断落电流)起动电流(pick-up current):大于某一定值,拉动电枢,使接头接上。断落电流(drop-out current):相对

17、的,小于某一定值,电枢弹回正常位置,电路中断。线圈无电流时,弹簧将电枢拉离磁心,因此磁心和电枢间存在空气间隙(air gap),当线圈有电流时,建立的磁场须克服弹簧拉力,才能拉下电枢,有2个困难: 1 磁环路(magnetic field)存在空气间隙,产生的磁场比无间隙要小; 2 磁铁与电枢(core and armature)间间距大,吸力薄弱(磁性固定,吸力与磁间距的平方成反比)图3-11 a)继电器时滞图,电流需上升到启动电流,闭合动作发生;电流下降到断落电流,释放动作发生,b)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迟滞现象因电枢和磁心之间的空气间隙而产生同理,接合时,只需较小电流就可维持现状,要降到相当低的程度,电枢才会返回原位置(断落) 。 3-7-3 和Y型三相切换电接头(A Three-Phase Contactor Switching between Delta and Wye)图示,三相电接头的电热线路。 开关式控制器,接法(CON激励)比Y接法(CON释放)功率高,可以控制温度的高低。 激励时:CON的常开接点闭合,为型; 释放时:CON的常闭接点闭合,为Y型;二者功率相差3倍,因此可以控制温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