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超联合CT在眼球内异物诊断定位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内异物超声及CT影像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CT检查,诊断异物、定位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5眼中B超显影55例,CT显影53例,根据CT定位与术中发现异物基本符合。结论 B超结合CT对诊断和定位眼球内异物是好方法。 【关键词】 球内异物 B超 CT 定位【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
2、ombining CT and B-type ultrasound in localization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Methods 55 cases with 55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were detected and localized by CT and B-type ultrasound scan. 55 cases with 55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were detected and localized by B-type ultrasound combin
3、ed with CT. The observation were compared to the introoperative findings. Results All 55 foreign bodies wre detected by CT and B-type ultrasound scan. The accuracy of B-typ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T in localization was high. Conclusion CT scan combined with B-type ultrasound is
4、feasible and should be routinely carried out in diagnosis and localization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Key words】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B-type ultrasound CT Localization 据统计在眼外伤中球内异物约占6%。传统的X成像技术仅针对眼球内金属异物,并在定位有一定的欠缺。目前B超和CT的优势已被临床医师所认可,
5、并广泛地应用到眼球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作者总结自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眼科病房收治的55例球内异物患者,运用B超结合CT诊断的情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55眼)患者,男45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左眼20例、右眼35例。视力从眼前手动0.1。患者具有明显的外伤史,有球内异物特征的疑为球内异物患者。 1.2 B超检查 采用Alokassd-900超声诊断仪,控头频率3.5,患者仰卧体位,轻闭双目,涂耦合剂,嘱患者眼球上、下、
6、左、右转动,探头在眼球各个径线接触,怀疑为眼前段异物的加用水囊。 1.3 CT检查 采用美国Marconi 8000型多排CT机,患者仰卧体位,头稍后仰,双眼直视正上方,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外耳孔到眼眶下缘连线),由眶下缘平扫至眶上缘,层厚层距2mm,窗宽300400Hu,窗位3050Hu,并根据异物的CT值进行调整。将轴位扫描的图像经冠状位重建或加冠状面扫描,即可得异物的冠状位定位。在CT轴位图像上两侧眼环、晶状体、视神经、肌锥等清晰显示,并用电子尺测量异物距角膜缘的垂直距离。在片上画出坐标,自坐标原点至异物做连线,量出异物至X和Y轴的垂直距离
7、。 1.4 手术方法 对于B超检查有强回声,CT检查确定为金属异物有磁性者,距眼球壁以电磁铁吸出术为首选方法,对于B超声提示为中低强度回声的非金属异物,和CT显影确定非磁性的金属异物者,根据异物位置行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或晶体摘除。 2 结果 2.1 异物性质 55眼球内异物,经超声检查呈斑片状强中回声后方伴“彗尾征”或声影55例,CT显影诊断为异物53例(漏诊的2例为木刺)。后经手术证实55眼中38例为磁性金属异物、5例为非磁性金属异物(5例铜);1
8、2例为非金属异物中7例石粒、 3例玻璃、2例木刺。 2.2 异物定位 球内玻璃体异物共39例, 超诊断39例,CT诊断39例;球壁异物共3例,超诊断2例(漏诊的1例超认为是晶体后异物),CT诊断4例(误诊的1例是视网膜前的异物);晶体异物共13例,超诊断8例,CT诊断13例。根据CT的定位再结合B超,晶体异物均成功取出,玻璃体内磁性异物有3例用电磁铁吸出失败,其中2例改变巩膜切口位置吸出,1例采用磁棒接力吸出(是铁合金)。球壁异物,非磁性异物采用玻璃
9、体切除术均能成功取出,术中发现异物位置与术前诊断基本符合。 2.3 合并症 在55眼中合并玻璃体出血共18例,B超发现18例,准确率为100%,CT发现11例,准确率为61%。合并眼内炎5例,B超发现4例,CT发现1例。合并视网膜脱离共9例,B超发现7例,CT发现4例。27例合并眼球破裂伤,B超发现9例,CT发现20例。4例合并眶骨骨折,B超发现0例,CT发现4例。2例眼外肌损伤,B超发现0例,CT发现2例。 3 讨论 眼球内异物是常见的眼外伤疾病,异物的发现和定位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在
10、建国初期因医疗设备的落后和紧缺,线定位法应用最多,线对于高密度异物的判定相当准确,但对密度低异物很难显影。而且线不能显示眼球结构,对异物的定位是以标准眼球来推算。在临床应用上,X线需要在患者眼表缝制定位环来定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患儿不配合,眼球破裂者期不能缝合。故相对于X线,CT有明显的优势,它对球内异物的诊断价值已广泛被临床医师所接受(1)能根据CT值及有无放射状伪影推测异物的性质,并能准确定位,清晰地显示异物与眼的各组织的关系距离,其分辨率高、定位准,误差不超过1mm。(2)能同时显示眼的其他损害,如出血,眼眶骨折,眼外肌及视神经的损害。(3)操作简单无痛苦。虽然有文献报道磁共振对球内微
11、小的非磁性异物和球内并发症的检出率高于CT,而且其无辐射可适用于孕妇。但是金属异物却是其禁忌,有铁磁性的异物使用磁共振检查有可能损伤神经,而在中国据统计磁性异物占眼内异物的82%90%,带心脏起搏器者也属禁忌,并且价格比CT高,故临床上不利于推广。目前超声显像在球内异物的诊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金属异物还是非金属异物,超声皆可显示其存在。超声具有测量系统,可根据时钟法对异物进行定位。并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对于球内或球外异物的确定,超显示较为清楚。同时,对于球壁异物,超检查处于动态观测,故球壁异物可随球壁运动而转动,比较好诊断。但超声不能判断异物的性质。柳伟等对60眼球内异物用X线和B超观察,发现线对于金属异物的诊断及定位相当准确,并优于超声,而超的优势则在于其可发现极微小不易被光所发现的金属异物及大部分非金属异物。在本组35眼中用B超首先发现了眼球内异物,在结合CT确定了异物性质和准确的位置,了解其他存在的并发症,能指导及时了解病情,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和副作用。在合并症的诊断方面,B超对玻璃体出血和眼内炎较CT敏感。本组2例眼外肌损伤B超均未发现,可能与临床医师在做B超检查时对眼外肌的关注力不够有关系。而眼球破裂,眶骨骨折方面,CT具有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本部及下属单位秋季招聘人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无人机应用前景探讨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数字文化产品创新与跨界合作研究报告
- 2025年泌尿内科尿路感染用药原则审查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在线教育行业用户体验与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创新发展方向探讨研究报告
- 2025年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趋势与政策分析报告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航空智能化与航天探索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银行理财推广营销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 历史课程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科整合
- 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
-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展厅施工方案表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
- 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监护仪使用及报警设置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