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_第1页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_第2页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_第3页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_第4页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外汇市场与汇率统计分析 第一节 外汇市场和外汇收支统计 一、外汇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动态主要指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过程。静态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通常所指的外汇是静态意义下的狭义的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二、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的整体。外汇市场按组织形式可划分为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按经营范围可分为国内市场

2、和国际市场,按外汇买卖双方的性质可分为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外汇交易商、外汇投机者、进出口商及其它外汇供求者和贴现公司等。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国际清算、套期保值和投机上。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运行机构的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本币的行为。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用汇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汇率收取本币的行为。三、外汇收支统计外汇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用对方可接受的

3、货币,必须同其它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款项,是狭义的国际收支。外汇收支统计是一国为了了解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而设立的一种统计制度。全国银行结售汇业务统计及所有境内机构及个人在境内金融机构的外汇账户的余额统计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外汇收支统计体系。而银行结售汇统计是我国外汇收支统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结汇收入和售汇支出两项,其中结汇收入包括贸易收入、非贸易收入、资本收入和其它收入,售汇支出包括贸易支出、非贸易支出、资本支出和其它支出。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交易价格:汇率 一、汇率概念、标价方法和种类1、概念:汇率是指不同货币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2、汇率标价的两种方法:直接标

4、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前者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折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例:1美元=8.3元(人民币);后者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来折算折合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例:1元(人民币)=0.12美元。由于二次世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美元成为硬通货,故各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美国当然是用间接标价法。除美国外,还有两个国家,因为习惯采用间接标价法,他们是英镑和爱尔兰镑,美国对这两种采用直接标价法。3、汇率的种类:(1)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划分,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基础汇率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汇率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

5、之间的汇率。例:2001年1月18日,美元对德国马克的汇率为1美元=1.9307德国马克,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为1美元=6.4751法国法郎,则1德国马克等于多少法国法郎?解:可以看作德国马克为本币,美元对德国马克来讲为基准货币,法国法郎为非关键货币。故1德国马克=6.4751/1.9307=3.3538法国法郎。(2)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买、卖价是从银行的角度来划分的。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同业或客户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价,即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直接标价法:(买、卖外币)较低价格为买入价,较高价格为卖出价间接标价法

6、:(正好相反)(买、卖外币)较高价格为买入价,较低价格为卖出价例:2001年1月18日伦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的汇率是1英镑=1.63601.6370美元,某客户买入50000美元,需支付多少英镑?解:这是一个间接标价法,客户买入相当于银行卖出,又是卖出美元(外币)故需支付的英镑为=50000/1.6360=30562.35英镑。例:一德国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收到货款时,他需要将100万美元换成德国马克,银行的标价是1美元=1.93001.9310,他将得到多少万马克?解:对德国而言,这是个直接标价法,德国客户卖出外币相当于银行买入外币,故得到德国马克=100*1.9300=19

7、3.00万马克。中间价:买入价和买出价的平均价。(3)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4)按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5)按汇率制度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6)按是否通过通货膨胀调整可分为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二、汇率变动计算1、汇率变动的定义和计算*定义:法定升值指一国金融当局决定或国际会议决定增加该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对外币的汇率。法定贬值是指政府有关当局明文规定降低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外汇汇率。升值是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某国货币对外价值的增

8、加。贬值是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某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下降。*计算:    法定升值幅度=(升值后的含金量/升值前的含金量-1)×100%    法定贬值幅度=(1-贬值后的含金量/贬值前的含金量)×100%    在直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    外汇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    在间接标价法下

9、0;   本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外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例:1990年11月,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100美元=472.21元(人民币)调至100美元=522.21元(人民币),根据这一调整,求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化幅度和美元对人民币的变化幅度。解:首先确定这是一个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的变动=(472.21/522.21-1)×100%= -9.57% 美元汇率的变动=(522.21/472.21-1)×100%= 10.59%2、综合汇率变动率的计算:综合汇率变动率是根据一

10、国货币和其它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用各国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计算出的汇率变动率。(书上和指导书练习各有一个题目)三、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经过了七个阶段的演化,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统计分析 一、汇率决定模型(西方主要汇率理论)汇率决定有两种模型,实物决定模型和货币决定模型。如果一国仅是经常项目可兑换,则实物汇率模型比较合理,购买力平价模型和利率评价模型是其代表;如果货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则货币汇率模型要相对合理些。1.购买力平价模型(简称PPP理论)(1)产生:第一次世界

11、大战爆发后,资本之义各国(美国例外)都相继放弃丁金本位制,而开始实行不兑换的纸币流通制。由于战时支出剧增,岁入不敷,各参战国就靠扩大纸币的发行量来加以弥补,结果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战争结束后,不少在战时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又更新开始寻求货币汇率的稳定。然而,由于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同,如何来确定或形成新的均衡汇率体系就成为当时恢固定汇率制的一大难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于1922年发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提出应以国内外物价对比来作为决定汇率的依据,而新的均衡汇率则应在最初的均衡汇率的基础上再对两同的相

12、对通货膨胀率作出调整后得到。卡塞尔被公认为是购买力平价说的主要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购买力平价还有一个变体即“一价定律”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价定律”,他认为,汇率是货币的价格,两国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相对供求关系,人们需要其它国家的货币,是要用来购买以这些货币标价的外国商品。因此,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就是同一商品在各国以各自货币表示的价格之比。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世界市场上一件商品不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价格都相同。这就是“一价定律”。(2)两种形式: 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后者则解释在某

13、一时段里汇率变动的原因。A:绝对购买力评价:观点是一国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劳务和技术,反之。外国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它可以购买本国的商品、技术和劳务。因此,以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其实质就是以本国的购买力去交换外国的购买力,而汇率则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由此可见,绝对PPP是根据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在一批可供比较的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其最简单的思路是:如果这批可供比较的商品所需花费的本国货币是外国货币的两倍,那就意味着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就是本国货币的两倍,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汇率即为1:2。我们知道,一

14、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物价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的,而货币购买力指数则是某一时期物价指数的倒数,因此,绝对PPP可用两国物价水平对比的公式来表示,模型:e=Pa/Pb,e为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b为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B: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观点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各国经济状况的变化,各国货币的购买力也必然会经常发生变化而汇率的变动正是要反映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在某一段时期所发生的相对变化的情况。例如,a国发生r通货膨胀,其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减低而b国的国内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或者物价也在上涨,但幅度不如a国的r那么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就会下跌;反之,若b国购物

15、价上涨幅度比a国的大,那么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就会上升。第三种情况是两国都发生了通货膨胀,而且幅度相等,那两国货币的汇率就维持万变。用公式来表示,e1/e0=(Pa1/Pa0)/(Pb1/Pb0),e1,e0分别表示当期和基期的汇率,Pa1、Pa0分别表示A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Pb1、Pb0分别表示B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例如,美元对英镑的基期汇率为$ 2oo。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英国的物价指数从基期的100上升到下一期的240,而同期美国的物价指数更是涨至320。很显然,两国的物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期汇率$ 2o o已不再符合两国货币之间新形成的购买力对比关系

16、,因此必须按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化对基期汇率作出调整,以重新确定新的均衡汇率:R=(320/100)/(240/100)* $ 2oo=$ 2.662.利率平价模型利率平价说,又称远期汇率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思斯首先提出又经过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国际间资本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购买力平价说难以解释的新现象。于是利率平价说便宣告诞生。    利率平价说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各国间利率存在着差异,投资者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愿意将其资本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移到利宰较高酌国家去投资。比如,甲国的

17、利率高于乙国,投资考就会将其资本从乙国转移到甲国。这是以两国货币的汇率保持不变或稳定为前提条件,才能实现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如果汇率对投资者发生不利的变动。那么投资者不仅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甚至还有遭受损失的可能。例如,英国利率为12美国利率为6,当时美元对英镑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2美元。美国投资者以2,ooo,ooo美元兑换为1,ooo,ooo英镑,在英国进行6个月期投资。到期之日如果汇率不变,可得本息1,060,ooo英镑,兑回2,120,ooo美元减去本金2,ooo,ooo美元,收益为120,ooo美元t再减去成本利息60,ooo美元,可获净利60,ooo美元。如果到期之日汇率变为1英镑18

18、美元,投资收回本息1,060,ooo英镑只能兑得1,908,ooo美元,同原来投资本息2,060,ooo美元相比,将净损失152,000美元。    为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投资者在按照利率、现汇汇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进行投资以前,都要按远期汇率计算收回投资本息时的货币,同投资成本相比较,是否确定有利,以决定是否投资。由此可见,两国利率的差异,即两国投资收益的差异,影响着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仍以上例说明,当英国投资收益高于美国投资收益时,资本就会从美国流向英国。结果,即期汇率因购买增多而上升,远期汇率则因抛售增多而下跌,从而引起利率的调整,一直到两国投资收益相

19、等时,国际资本移动才会停止。这是利率平价说的基本原理。其基本的表达式是:r-r*=Ee,r代表以本币计价的资产收益率,r*代表以外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Ee表示一段时间内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的比率。它表明本国利率高于(或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或升值)的幅度。3.货币主义的汇率模型 货币主义是二十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其它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伯格、布伦纳和安德森,英国的莱德勒和帕金以及奥地利的典里希等。60年代末期以来,货市主义的许多预言(如滞胀等)都成了现实,这使得货币主义顿

20、时身价百倍,成为能与凯恩斯主义抗衡的一个主要经济流派,其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日益增强。不仅如此,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还运用货币主义理论阐述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决定等问题,在国际经济领域形成了一个流派、即货币分析),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约翰逊、蒙代尔、多恩布茨和弗沦克尔等。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根据瓦尔拉斯定理假定,整个世界经济是个封闭型的体系、个别国家的贸易收支、国际收支可以有差额,但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所有国家的贸易收支、国际收支差额的总和必定为零。个别国家出现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其根源在于对该国国内货币存量的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例如,当一国的货币供给

21、比别的国家增长得快时,该国的居民就会发现手上所持有的现金多于他们想要持有的。于是,人们就会增加支出,而国外支出(如购买进口商品等)的增加会导致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货币分析法认为:一国的外部经济具有内在的纠偏机制,因为国际收支的盈余或赤字所导致的货币内流或外流都会影响一国的货币基础,从而能使该国的货币存量自动地重新调整到均衡水平。货币法的政策含义非常清楚,即一国的货币当局应该把其操作重点放在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之上而不要去搅乱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假如货币当局采取“蒸发”措施,试图去抵销由于国际收支逆差(顺差)所引起的货币基础的缩小(扩大)时,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内在纠偏机制的作用,将更多的调节负

22、担放在国内价格之上。货币主义者强调说,他们的国际收支调节模型虽然是在固定汇率制下发展起来的,但对其稍作修改亦能适用于浮动汇率制。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市场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它把汇率看成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讲得更具体一些,就是货币分析法试图通过用物价水平的货币决定因素来替代物价水平本身,并结合以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来克服购买力平价说在解释汇率短期波动时不太准确这一重大缺陷。换言之,它不是简单地根据国内外的通货膨胀率差异,而是根据国内外的货币供求情况来解释汇率的;并且在强调汇率运动是由货币市场上的货币存量变化决

23、定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到了实际性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模型表达式是:e=(Ms/Ms*)×f(Y*,r*+*)/f(Y,r+),Ms、Ms*分别为国内、国外的名义货币存量,Y、Y*表示国内、国外实际收入,r、r*分别表示本国、外国的实际利率,、*分别是本国、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二、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综合模型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西方的汇率决定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在吸取这些理论中符合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内容,把购买力、利率、国际收支的变动结合起来,构筑了以下综合模型:E1=e0*(Rb/Ra)×(Db/Da)/(Pb/Pa) 2 , 其中,E1是以

24、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当年人民币理论均衡汇率,e0是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汇率,Rb、Ra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的利率水平,Db、Da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国际收支的与上期的比值,Pa、Pb 分别为当年美国和中国的环比价格指数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当前各国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汇率作为联系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纽带,不仅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反过来,汇率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汇率的变动有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和外汇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两个方面,本节着重分析本币汇率贬值的经济影响,至于本节汇率升值的影响正好与贬

25、值相反,不再赘述。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一)对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首先使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在出口方面,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增强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一国增加出口。另一方面,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则会提高,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同时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供应,对进口起抑制作用。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程度取决于一国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也就是在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条件下,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贬值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当需求弹性之和小于l时,则可能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如果考虑供给弹性,那么,当本国的贸易需求弹性较大时某供给弹性愈大,则贬值对本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愈有利;当本国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时,其供给弹性愈小,则贬值对本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愈为有利。总之本币贬值后,出口的增加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本国企业对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G口的减少取决于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