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_第1页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_第2页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_第3页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_第4页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第一节 概述一、评估的目的和内容(一)目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查找、分析和预测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源,以及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火灾风险等级;(2)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提出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对策与措施,为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和消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消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各项火灾风险。(二)内容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内容,根据分析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建筑功能来看,包括人员疏散安全的评估、建筑结构安全的评估、消防灭火救援力量的评估等;从空间范围来看,包括建筑局部区域的评估、建

2、筑周边环境的评估和整个建筑的评估;从时间角度来看,包括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估、建筑使用前的验收评估以及建筑使用现状的评估。但是,从评估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范围的确定;(2) 相关信息的采集;(3) 评估方法的选择;(4) 火灾风险的计算;(5) 安全措施和建议;(6) 评估报告的编制。二、评估的流程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的不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流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通常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一) 信息采集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建筑防火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1)建筑概况:包括建筑位置、功能布局、可燃物性质与分布、人员

3、特点与分布、运营管理流程等。(2)周围环境情况:包括建筑周边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水源的位置、灭火救援的进攻路线、与邻近建筑物的间距以及室外疏散场地的设置等。(3)消防设计图纸资料:与建筑消防安全相关的总平面图、消防各项专业设计图纸与消防设计说明等。(4)消防设施相关资料:各消防设施的性能参数。(5)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火灾报警信息处理流程、人员疏散组织流程等。(6)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原则、现场应急处理原则和程序、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消防检查和演练等。(7)相关检测报告:包括消防系统检测报告和消防器材报告等。(二)火灾风险源识别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勘查

4、,查找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来源,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所采集的信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与建筑火灾风险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1) 建筑历史情况;(2) 火灾危险源;(3) 建筑防护;(4) 人员疏散;(5) 消防安全管理;(6) 消防力量。(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根据确定的评估目的,在火灾风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火灾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突出重点,选择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然后,对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估指标因素集。评估指标因素集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估、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四)风险分析

5、与计算根据不同层次评估指标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按照不同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概率,根据各风险因素对评估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五)确定评估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指出建筑设计或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意见。(六)风险控制措施根据火灾风险分析与计算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降低火灾风险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 科学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映所评估建筑火灾风险的各项方面,必须以可靠数据资料为基础,采

6、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排除评估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以保障分析评估的质量。(二) 系统性 实际的分析对象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对评估对象进行详细的剖析,研究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识别评估对象的所有风险,才能评估它们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三) 综合性 系统的安全设计人、机、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分析方法既要充分反映评估对象各方面的重要功能,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某个因素而导致系统失去平衡。风险评估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于同类系统应采取一致的评估标准。(四) 适用性 风险评估的方法要适合被评估建筑的具体情况,并且具有较

7、强的可操作性。所采用的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若设定的不确定因素过多,计算过于复杂,导致适用人员难以理解和应用,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二、 指标体系结构根据对国外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综合考虑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基于层次法和专家打分系统的危险度评估方法,比较适宜于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属于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基于层次分析的危险度评估方法原则上需要把一个系统分为多个层次,一半取为二层或三层,每个层次的单元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因素,再从火灾可能和火灾危害等方面来分析各因素的火灾危险度,各个组成因素的危险度是进行系统危险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8、确定评估对象的火灾风险等级。针对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而言,可选择一下几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一) 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性能、内部消防管理和外部消防力量(见图4-1)。火灾风险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性能内部消防管理外部消防力量图4-1 一级指标因素集(二) 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主动防火措施、增援力量和消防团队(见图4-2)。火灾风险火灾危险源客观原因人为原因建筑防火性能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内部消防管理外部消防力量增援力量消防团队图4-2 二级指标因素集(三) 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包括电气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周边环境、气象因素、用火不慎、防火

9、致灾、吸烟不慎、火灾荷载、建筑高度、建筑用途、建筑面积、人员荷载、内部装修、消防扑救条件、防火间距、防火分隔、防火分区、疏散通道、耐火等级、消防给水、灭火器材配置、防排烟系统、疏散诱导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培训与演练、隐患整改落实、消防组织管理、普通中队、特勤中队、指挥机关、消防经理、消防主管、防火助理、灭火助理、消防车配备等相关内容(见图4-3至图4-6)。火灾危险源客观因素人为因素电器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周边环境气象因素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图4-3 火灾危险源对应的三级指标因素集 建筑防火建筑防火性能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主动

10、防火措施火灾荷载建筑高度建筑用途建筑面积人员荷载内部装修消防扑救条件防火间距防火分隔防火分区疏散通道耐火等级消防给水灭火器材配置防排烟系统疏散诱导因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图4-4 建筑防火性能对应的三级指标因素集内部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培训与演练隐患整改落实消防通道组织管理外部消防力量增援力量消防团队普通中队特勤中队指挥机关到场时间人员实力消防装备通讯能力预案完善临时消防站图4-5 内部消防管理对应的三级指标因素集 图4-6 外部消防力量对应的三级指标因素集 第三节 量化处理方法一、 指标权重的计算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只要有专家打分法(De

11、lphi法)、集值统计迭代法、层次分析法等。这里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这种方法通过向若干专家(一般以1015名为宜)咨询并征求意见,来确定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设个专家针对某一指标体系给出的各指标权重系数为:若其平方和误差在其允许误差范围内,即:则 (4-1)为满意的权重系数集。否则,对一些偏差大的,需要再征求有关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二、 各项风险值的计算考虑到人员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个体认识的差异,运用集体决策的思想,评分值的设计采用一个分值范围,并分别用多位专家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按照对安全有利的情况(越有利得分越高)进行了评分,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和认识差异对结果准确性的影

12、响。然后采用模糊集值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统一的结果。对于指标,专家依据其评估标准和对该指标有关情况的了解给出一个特征值区间,如表4-1所示。表4-1 评估指标特征的估计区间评估专家评估指标则评估指标的特征值可按下列进行计算,即: (4-2)式中:i=1,2,m;j=1,2,q。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用线性加权模型计算各级指标火灾风险度: (4-3)式中:R建筑火灾风险; 基层指标的权重; 基层指标的评估得分。通过多次讨论和征求专家意见,确定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指标因素的评分标准如表4-2表4-6所示。表4-2 火灾危险源评分标准(客观因素)指标权重建议评分标准电气火灾0.4电线0.3使用年限0

13、3年03使用年限38年37使用年限8710用电设备0.4最大使用荷载与设计荷载比值00.803最大使用荷载与设计荷载比值0.8137最大使用荷载与设计荷载比值1710防护0.3有漏电保护0无漏电保护10易燃易爆危险品0.4锅炉房0.3与周边建筑间距合理;操作间与附属间可燃物数量较少02.5与周边建筑间距较近;操作间与附属间可燃物数量较少2.55与周边建筑间距合理;操作间与附属间可燃物数量较多57.5与周边建筑间距较近;操作间与附属间可燃物数量较多7.510发电机房0.4油箱存储量8小时;油箱容积1m³;02.5油箱存储量8小时;油箱容积1m³;2.55油箱存储量8小时;油箱

14、容积1m³;57.5油箱存储量8小时;油箱容积1m³;7.510其他化学品0.3无03有,但不超标37有,而且超标710周边环境0.1无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建筑;无临时建筑;无可燃绿化带02.5无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建筑;无临时建筑;有可燃绿化带2.55无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建筑;有临时建筑57.5有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建筑7.510气象因素0.1体育场;有避雷设施02.5体育馆,有避雷设施2.55体育场;无避雷设施57.5体育馆,无避雷设施7.510表4-3 火灾危险源评分标准(人为因素)指标权重建议评分标准用火不慎0.5燃气0.25使用不经常;用量少02.5使用不经常;用量大2.55使

15、用经常;用量少57.5使用经常;用量多7.510电气0.25使用不经常;电气少02.5使用不经常;电气大2.55使用经常;电气少57.5使用经常;电气多7.510明火0.25使用不经常;明火少02.5使用不经常;明火大2.55使用经常;明火少57.5使用经常;明火多7.510人员素质0.25经过岗前培训;有上岗证02.5经过岗前培训;无上岗证2.55未经过岗前培训;有上岗证57.5未经过岗前培训;无上岗证7.510放火致灾0.2监控系统0.4完善且先进03.5数量足够、水平一般3.57有缺陷710人员素质0.2高03.5中3.57低710安全制度0.4健全0不健全10吸烟不慎0.3场馆内不许吸

16、烟02.5允许吸烟;有专用吸烟区;有人巡视2.55允许吸烟;有专用吸烟区;无人巡视57.5允许吸烟;无人巡视7.510表4-4 建筑防火性能建议评分标准(建筑特性)指标权重建议评分标准公共区火灾荷载0.1无危害(全部不燃材料)02可燃荷载不大于30MJ/24可燃荷载不大于30MJ/,可燃荷载不大于80MJ/46可燃荷载不大于80MJ/,可燃荷载不大于240MJ/68可燃荷载不大于240MJ/810建筑用途0.1比赛项目对抗性一般,观众人数较少02.5比赛项目对抗性一般,观众人数较多2.55比赛项目对抗性高,观众人数较少57.5比赛项目对抗性高,观众人数较多7.510防火间距0.1最小防火间距3

17、0m02最小防火间距位于20m30m间24最小防火间距位于10m20m间46最小防火间距位于6m10m间68最小防火间距小于6m810耐火等级0.1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全部构件均达到1级02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部分构件降级使用24建筑耐火等级为2级,全部构件均达到2级46建筑耐火等级为2级,部分构件降级使用68建筑耐火等级低于2级810建筑高度0.1观众可到达的最大高度10m02.5观众可到达的最大高度位于10m20m间2.55观众可到达的最大高度位于15m20m间57.5观众可到达的最大高度20m7.510建筑面积0.1500000250000100000241000001500004615

18、000020000068200000810人员荷载0.2观众人数20000人02观众人数位于20000人40000人间24观众人数位于40000人60000人间46观众人数位于60000人80000人间68观众人数80000人810防火分区0.05最大防火分区面积250002.5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位于250050002.55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位于50001000057.5最大防火分区面积100007.510消防扑救条件0.1有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和良好的消防扑救面02.5有环形消防车道,有良好的消防扑救面2.55有环形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较差57.5无消防车辆可以接近的扑救面7.510内部装修0.1

19、无危害(全部采用不燃材料)02全部区域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24用火区域全部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他大部分区域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46有少部分区域采用了可燃材料,大部分区域采用不燃材料68大部分区域采用可燃材料810表4-5 建筑防火性能建议评分标准(主动防火措施)指标权重建议评分标准消防给水0.15有消防水池,容量大,补水水源可靠;公共区2股水柱覆盖02.5有消防水池,大部分公共区2股水柱覆盖2.55无消防水池;管网基本合理57.5其他情形7.510防排烟系统0.15大空间具有良好的机械排烟系统(换气次数、补风方式、排烟口位置)02.5大空间具有基本的机械排烟系统2.55大空间具有良好的自然排烟系

20、统(排烟口面积比、补风方式、是否联动)57.5大空间具有基本的自然排烟系统7.5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0.15有报警;有视频监控;有人值守02.5有报警;无视频监控;有人值守2.55有报警;无视频监控;无人值守57.5无报警7.510自动灭火系统0.1有自动喷淋(快速响应喷头);大空间有智能灭火装置02.5有自动喷淋(标准响应喷头);大空间有智能灭火装置2.55有自动喷淋(快速响应喷头);大空间无智能灭火装置57.5其他情形7.510灭火器材配置0.15按严重危险级标准配置,布局合理02按中度危险级标准配置,布局合理35按轻度危险级标准配置,布局合理67其他情形810防火分隔设置0.1全部采用防

21、火墙和防火门02.5部分采用特级防火卷帘2.55部分采用普通防火卷帘并设置水喷淋冷却防护57.5部分采用普通防火卷帘未设置水喷淋冷却防护7.510疏散通道0.2疏散宽度0.3百人宽度指标大于等于1m02.5百人宽度指标大于等于0.7m,小于1m2.55百人宽度指标大于等于0.5m,小于1m57.5百人宽度指标小于等于0.3m7.510疏散路径0.3路径简捷,步行距离不大于30m02.5路径简捷,步行距离大于30m,不大于60m2.55路径复杂57.5路径曲折且步行距离大于60m7.510疏散防护0.2有符合规范防排烟措施,防火门功能正常02.5有符合规范防排烟措施,防火门有轻微缺陷2.55有符

22、合规范防排烟措施,防火门有缺陷57.5无防排烟措施,或防排措施有缺陷7.510诱导系统0.2设置有高、低位结合灯光疏散指示,连续性好02.5设置有高、低位结合灯光疏散指示,连续性一般2.55设置高位灯光疏散指示,结合低位非灯光疏散指示57.5其他情形7.510表4-6内部消防管理建议评分标准指标权重建议评分标准消防设施维护0.2配备专业消防设施维护人员,长期维护02.5未配备消防设施维护人员,有定期检查维护计划,落实较好2.55未配备消防设施维护人员,有定期检查维护计划,但落实有部分缺陷57.5没配备消防设施维护人员且无定期检查维护计划7.510消防安全责任制0.2责任制明确落实,业主非常重视

23、02.5责任制落实情况较好,业主非常较重视2.55责任制部分未落实,业主选择性重视57.5责任制大部分未落实,业主不重视7.510消防应急预案0.1有科学合理、详尽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02.5有较为科学合理、详尽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2.55有较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尚有部分缺陷57.5未建立消防应急预案7.510消防培训与演练0.2有定期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计划,落实好02.5有定期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计划,落实较好2.55有定期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计划,落实有部分缺陷57.5未进行培训,也未定期演练7.510隐患整改落实0.1业主非常重视,对消防部门的隐患整改意见逐条完全落实02.5业

24、主较重视,对消防部门的隐患整改意见大部分落实2.55业主重视,对消防部门的隐患整改意见小部分落实57.5业主不重视,对消防部门的隐患整改意见逐条完全未落实7.510消防组织管理0.2建立了健全的消防管理组织机构02.5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消防管理里组织机构2.55建立了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尚有部分缺陷57.5未建立专门的消防管理组织机构7.510三、 风险等级的划分根据建筑火灾风险R值的大小可以确定评估目标所处的风险等级。根据所得分值,对火灾风险进行分级,如表4-7所示88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案例30min试验时间内,火灾仅限于起初着火座椅区域,后排座椅仅有局部变形,前排座椅后背烧损,未发生大面的

25、燃烧。关于座椅燃烧性能的评估参见第八章“火灾风险评价的试验方法”。(2)建筑用途。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3个比赛项目的36场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举行,还承担残奥会的游泳项目的赛事。赛事关注程度较高,有较多的国内外著名的游泳和跳水名将,但是比赛身体对抗和观众冲突的可能较小。(3)建筑高度。国家游泳中心建筑高度45.9m,观众可达到的高度约30m。因此,火灾发生时最高处人员的安全疏散及外部救援较为不利。(4)建筑面积。国家游泳中心总建筑面积87283,比赛厅建筑面积25000。虽然建筑面积较大,但是配备了充足的消防力量,可以满足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需求。(5)人员荷载。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区

26、总人数约20000人,比赛厅建筑面积25000,其中部分为水面面积,人员密度0.8人 / ,高于日本建筑学会建筑物的火灾安全设计指针(2002年7月)的规定,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6)内部装修。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区和休息区顶棚为膜材,其他为不可燃材料,贵宾用房地面为阻燃地毯。因此,膜材发生火灾后,可能导致大面积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体实验表明,墙角火和落火都没有点燃膜结构,并且在长时间烧灼下膜结构材料炭化成灰,并不会引起火焰的蔓延。2.被动防火措施被动防火措施在建筑防火性能评估单元中所占比重为0.32,包括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扑救条件、防火分隔和疏散通道六部分。(1)防火间距。国

27、家游泳中心防火间距大于30m,满足规范要求。(2)耐火等级。国家游泳中心耐火等级为1级,部分构件降级使用,满足规范要求。(3)防火分区。除比赛厅以外,国家游泳中心的防火分区均满足规范的要求。针对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大厅防火分区超面积可能产生的火灾风险,采用消防性能化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对火灾蔓延的途径与可能性、人员疏散安全性以及防排烟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应该保证得到落实。(4)扑救条件。建筑的消防扑救活动可根据消防通道和消防扑救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国家游泳中心无穿越建筑消防通道,有环形消防车道和3部消防电梯,100%可作为消防扑救面,消防扑救条件良

28、好。 (5)防火分隔。国家游泳中心的比赛区、休息区和贵宾用房大部分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部分采用特级防火卷帘,安全系数较高。(6)疏散通道。国家游泳中心百人宽度指标为0.7m / 百人1m / 百人,共有28个疏散口,疏散电梯为防烟设计;最远疏散路径60m,疏散指示间距20m,疏散条件良好。3.主动防火措施 主动防火措施在建筑防火性能评估单元中所占比重为0.42,包括消防给水、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材配置和疏散诱导系统六部分。(1)消防给水。国家游泳中心有2路市政供水,管线直径200mm;单独200立方米消防水池、自动切换游泳池、跳水池;8个室外消火栓、环状布置、压力

29、2.5千克每平方米;8个水泵结合器;室内消火栓最大间距30m,环状布置,两股水柱能够同时达到任意点,因此消防供水情况良好。(2)防排烟系统。国家游泳中心有消防排烟风机、排风兼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消防补风风机共69台,风机主要分布在B1层、B2层及屋顶的风机房顶内。防烟楼梯间B1层、B2层、L0层、L2层各设自垂百叶送风口,防排烟系统控制,烟气探测对应于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多个烟气探测。防排烟系统配有紧急备用电源。火灾发生时,区域内的火灾报警系统启动,则烟火控制系统自动进入操作系统。关闭正常AHU(空气处理机)模式启动对应区域的防排烟系统,启动对应区域补风机。(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国家游泳

30、中心探测器主要为西门子的感烟探测器和科大立安的火焰探测器;与消防广播、防排烟等系统联动,实时或者录制广播均可;有控制室、摄像和巡视联合监控火情,探测报警条件良好。(4)自动灭火系统。国家游泳中心设有12台消防水炮,保护半径50m,可保证被保护区域内两股水射流同时到达;产品与消防广播、探测报警联动,供水充足。水炮有火焰探测功能,能够自动探测和定位火灾位置,自动灭火条件良好。(5)灭火器材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体育馆的观众厅可定为轻危险级。国家游泳中心灭火器材按轻重量级配置,布局合理,最大保护距离25m,每组配置两个灭火器,灭火器材配置条件良好。(6)疏散诱导系统。

31、国家游泳中心采用自发光指示灯,间距20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三) 内部消防管理内部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培训与演练、隐患整改落实和消防组织管理机构六部分。1、 消防设施维护国家游泳中心所有设备维护周期为6个月,故障处理时间为1天之内,部分设备可自动寻检。2、 消防安全责任制国家游泳中心设有消防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各自任务划分明确,职责划分清晰。具体见第二章相关内容。3、 消防应急预案国家游泳中心目前已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预案。国家游泳中心制定了人员培训和演练计划,目前为止已实际演练一次,演练效果良好。 4、 隐患整改落实依据国家有关消防规范和标准,国

32、家游泳中心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等消防设施和系统检测,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已全部清除。5、 消防组织管理国家游泳中心消防管理组织架构较为完善,人员配备到位。(四)消防保卫力量根据国家游泳中心实际情况,其消防保卫力量可分为增援力量和消防团队两部分。1. 增援力量增援力量,是指国家游泳中心所处辖区的消防救援力量,包括普通中队、特勤中队、指挥机关和到场时间。2. 消防团队消防团队,是指国家游泳中心自身配备消防团队的力量,包括人员实力、消防装备、通信能力、预案完善以及临时消防站。(五)风险计算专家评分情

33、况如表48所示。采用集值统计法计算得出四级指标的最终得分以及利用加权平均求得各上级指标的得分如表49所示。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列表如表410所示。通过对上述各项风险指标的逐级求和,计算得到国家游泳中心火灾风险的最后得分为84.92分。按照火灾风险分级表,国家游泳中心整体火灾风险属于第级,为中风险。五、结论及建议(一)评估结论评估结果显示,国家游泳中心的整体火灾风险最终得分为84.92分,等级为级,处于中风险水平,影响国家游泳中心火灾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防火分区、建筑用途、建筑高度和人员荷载。(二)对策、措施及建议 为了进一步降低国家游泳中心的整体火灾风险(即提高火灾风险评估价值),通过深入

34、分析防火灾区、建筑用途、人员荷载等因素,从火灾危险源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1. 人为纵火火灾风险的控制(1) 加强对打火机、火柴等火种的检测与控制,防止该类物品带入场馆。(2) 在场馆的入口或地下的停车场进入场馆的入口处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仪,防止车用燃料被带入场馆。(3) 加强对停车场的巡查,防止或快速处置利用机动车燃进油行纵火事件。表48 国家游泳中心指标风险值专家评分表分险因素专家一专家二专家三专家四专家五专家六专家七专家八专家九专家十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电器火灾8085808580907590808580907590809

35、075908085易燃易爆危险品901009095909585100851009095909590100909585100周边环境7580758575807085708570857580708575807580气象因素6570607060756570657060756570607560706070用火不慎85100851008510085958595851009095909585958595放火致灾8595859085958595859085958590859085958095吸烟不慎95100951008510090100951009010095100951009510095100火灾荷载7

36、585758075807580758575807585758575807580建筑用途5055505550555055505550554560505550555055建筑高度6065557055656065557060655565556555706065建筑面积6070607560756070607065706570607560756075人员荷载6065557060655570607060656070607060705570内部装修7580758070807080708570807080758070807580防火间距8590859085908095859085958590859585908

37、590耐火等级7580758075807580708570857080708070807580防火分区3540354030403540354035403040354035403045扑救条件9010090958510090959095851008510090959010085100防火分隔6580708065806580708070757080658070757080疏散通道7080758070807580758075807580708575807580消防给水9095851009095909590959095859585100909585100 分险因素专家一专家二专家三专家四专家五专家六专

38、家七专家八专家九专家十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防排烟系统759075857585758580858085759075858085808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085808580857590808580907590759080858085自动灭火系统8095859080958095859085908090859080908590灭火器材配置7075708070757075708065807075707570757075疏散诱导系统7580708570857085758575807585758575857580消防设施维护808580908085

39、8085759075908085759075908090消防安全责任制8590809085908090809085908590809580908590消防应急预案8085808580908085808580908085808575908085消防培训与演练8095859080908095809585908590809585908095防患整改落实8085809080858090808580858085759080858085消防组织管理7590759075908085759080857590809080858085普通中队809580908590859080908590809580958090

40、8590特勤中队8590859080958590809080958590859080908590指挥机关8590809580958590809585908590859085908595到场时间8595859580958095859080958590859580958590人员实力8590809580908090809585908590809580908590消防装备8095809085908590859085908095859085908590通信能力8590859085908090859085908090809080908590预案完善8095809585908090809580908090

41、859080958590临时消防站8590859085908590859085908595809580958095表49 各指标最终得分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权重分值 对上级贡献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分值 对上级指标贡献四级指标权重分值对上级指标贡献 建筑火 灾风险84.92 火灾危 险源0.3089.4226.83客观因素0.4084.9633.98电气火灾0.483.533.40易燃易爆 危险品 0.492.537.00周边环境0.178.87.88气象因素0.168.86.68人为因素0.6092.4055.44用火不慎0.591.945.95放火致灾0.287.817.56吸烟不慎0.396.

42、328.89 建筑防 火性能0.2076.56 15.31建筑特性0.2665.7817.10火灾荷载0.1578.111.72建筑用途0.1551.37.70建筑高度0.1562.19.32建筑面积0.166.56.65人员荷载0.363.118.93内部装修0.1576.511.48被动措施0.3275.9224.29防火间距0.1588.413.26耐火等级0.1577.111.57防火分区0.137.23.72扑救条件0.1592.513.88防火分隔0.1573.311.00疏散通道0.37522.50续表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权重分值对上级指标贡献三级指标权重分值对上级指标贡献四级指

43、标权重分值对上级指标贡献主动防火措施0.4283.7335.17消防给水0.291.618.32防排烟系统0.281.316.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0.283.516.70自动灭火系统0.286.617.32灭火器材配置0.172.57.25疏散诱导系统0.178.87.88内部消防管理0.3084.6425.39消防设施维护0.283.516.70消防安全责任制0.286.917.38消防应急预案0.183.18.31消防培训与演练0.286.617.32隐患整改落实0.183.58.35消防组织管理0.282.916.58外部消防力量0.2086.9417.39增援力量0.3087.2926

44、.19普通中队0.387.226.16特勤中队0.486.934.76指挥机关0.287.817.56到场时间0.188.18.81消防团队0.7086.9760.75人员实力0.386.625.98消防装备0.386.926.07通信实力0.186.88.68预案完善0.185.28.52临时消防站0.287.717.54表4-10 各风险因素风险级别列表风险因素评估得分风险级别防火分区37.2高风险建筑用途51.3高风险建筑高度62.1高风险人员荷载63.1高风险建筑面积66.5中风险气象因素66.8中风险灭火器材配置72.5中风险防火分隔73.3中风险疏散通道75中风险内部装修76.5中风险耐火等级77.1中风险火灾荷载78.1中风险周边环境78.8中风险诱导系统78.8中风险防排烟系统81.3中风险消防管理组织机构82.9中风险消防应急预案83.1中风险电气火灾83.5中风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3.5中风险消防设施维护83.5中风险隐患整改落实83.5中风险预案完善85.2低风险自动灭火系统86.6低风险消防培训与演练86.6低风险人员实力86.6低风险通信能力86.8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