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伯牙绝弦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荣和校区) 教师:王巧玲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一课。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第1句为起,第2、3、4句顺承而下,第5句急转而后合。行文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虽不足百字,但这个故事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
2、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二、学情分析: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虽然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阅读基础,但此类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课文伯牙绝弦从文字上看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但该文时空跨越较大,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及理解障碍。三、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2能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在积累中华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4了解祖国灿烂的
3、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读通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难点:在学习中华经典诗文的过程中,体会伯牙为知音钟子期而破琴绝弦的真挚情感。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我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回味诗句,激趣揭题反复诵读,感知文意初解绝弦,品味知音再解绝弦,深悟知音诵读全文,升华文心”五个环节展开。整节
4、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去达成教学目标: 1.“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懂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的内涵和韵味。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设计,我以“读”为主线,但每一环节的“读”要求却各不相同。从开始的读通、读顺、读正确到读出古文味儿,再到读懂古文的文意,然后在深入学文环节中,让学生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每一个读的环节,要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2.超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深悟知音之意,深感知音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理解子期离世,伯牙破琴绝弦之举,我在课文的精彩处,文本的空白处等地方进行
5、超文本阅读教学,通过想象说话、补充拓展等方法,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学习中读懂77个字背后的人文内涵。七、流程设计:(一)回味诗句,激趣揭题1“诗海拾贝”:茫茫人海,知音难觅。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借助他们手中的笔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多少句子,至今读来仍让人怦然心动。你知道这些诗句的后半句吗? 人之相知,( 贵在知心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求知音难上难 )。(1)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诗句后半句。(2)学生齐读诗句:让我们一起在诵读中回味诗句。点击PPT2出示诗句,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击诗句出示诗句的后半句
6、。2揭题。是啊,“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有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却千古传诵,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伯牙绝弦。点击PPT3,出示课题。3谁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从有关“知音”的诗句入手,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积累语言,同时为教师激情导入课文做好铺垫,使诗句积累的环节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文环节。(二)反复诵读,感知文意。1.初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1)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这篇文言文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回答板书:伯牙、钟子期)(2)伯牙和子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能否
7、把这篇古文把课文读准、读通。(学生自由读文)点击PPT4,出示课文内容。(3)初读古文,什么感觉?是啊,短短的5句话,却不好读,不好懂。谁会读?(指名读,教师随机点评指导,并根据需要出示标有朗读停顿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点击PPT5,出示标有朗读停顿的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古文味儿。(1)老师发现同学们真能干,古文读得又顺又准。如果能读出古文味儿来那就更有味道了
8、。结合刚才同学的朗读,你能读出古文味儿吗?再试试!(2)指名读,师随机指导朗读难点:看大家读得越来越有味了,谁愿意自信地站起来一试?(朗读难点预设:“哉”和“兮”两个语气词。)(3)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试试。3.三读课文,要求:读懂文意(1)看着千古传诵的古文,听着有滋有味的古韵,老师觉得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件享受的事。古文会读了,我们还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同学们都有哪些读懂古文的方法?(预设答案: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想、同学讨论)还是解决不了的,先做上记号,我们呆会儿再讨论。 (2)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试着自由理解课文。 (3)随机交流文意。交流不懂的:有不懂的需要帮忙吗?交流读懂的:拦路虎都扫清了,句
9、子都懂了吗?你读懂了哪句?需着重理解的:“善鼓、善听”的“善”仅仅是喜欢吗(擅长、擅于)?“鼓”是何意?能读出他们两人的特点吗?“善哉”这个“善”和上文的“善”一样吗?(表示赞美)“善哉”,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怎样赞美?(真棒啊、真厉害、真妙啊、好哇、了不起、)上文有一个和“念”字意思相近的字发现了吗?(志)“哉”和“兮”都是语气词,它们表达了什么情感呢?点击出示PPT6,可根据教学实际随机点击“善、鼓、念、志、哉、兮”这几个词,字体颜色变为红色。(4)谁能把全文的大意连起来说一说?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此环节的设计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通过逐层递进的读,多种形式的读,不但
10、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入情入境,而且能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三)初解绝弦,品味知音。1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课题“伯牙绝弦”,怎么解呢?(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点击出示PPT7。2文中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回答后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子期死,伯牙竟“破琴绝弦”,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我俞伯牙的知音了,我再也不弹琴了。)点击PPT7的空白处,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点击“破琴绝弦”,四个字下方出现红色下划线。3找句子。学到这,我们真想去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情厚谊。拿起笔,默读课文,划出
11、能让你体会到了他们是知音的句子。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从理解题眼入手带及全文,学生在个性化地探究中揣摩句意,使学生在了解文本情节的同时初步感受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真挚情谊。(四)再解绝弦,深悟知音。1.品读想象,感悟“知音相遇之喜”。你从感受到了他们是一对知音?(随机出示两个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点击出示PPT8,再点击“相遇之喜”出示PPT9, 然后点击十字星符号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两个句子。(1)感悟“琴趣相投”: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小结:一个善鼓,一个善听,琴趣相投,使他们很快成为了一对知音。(板书:知音)(2)感悟“得其琴声”: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12、。A.伯牙心里所想的, 钟子期都知道。哪些句子证明了这一点?B.指名回答后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点击出示PPT10。C.请细读第一句,你如何体会到他们是一对知音?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高山?(高耸入云的、直入云霄的)( 出示高山图片)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名朗读,并相机指导。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这里一连用了两个语气词,(哉、兮)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子期不由自主地想赞叹)你能读出这两个语气词吗?你能读出子期对伯牙由衷的赞叹吗? 小结:读书就应该这样,在字里行间读出它的内涵。点击出示PPT11,然后点
13、击“哉、兮”两字,字体颜色变为红色。D.品读第二句(出示图片和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对这个句子,你们又有何体会呢?(指名交流体会)随机练读句子:能不能把你们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点击出示PPT12。(3)感悟“得其心志”。A.同学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时候,他仅仅是想用琴声表现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宽广吗?他还想借琴声表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古人常常借琴言志, 将自己的心声、志向都融入琴声中。)(预设答案:伯牙在琴声中表现高山就是述说自己有着高山般的远大志向, 表现江河就是说自己拥有着江河般宽广的胸怀。)B.伯牙的志向和胸怀,子期知晓吗?你有何依据?C.
14、伯牙的琴声、心声钟子期懂, 伯牙的志向、胸怀钟子期也懂。(出示: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之志向如(峨峨之泰山)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伯牙之(胸怀)如(洋洋之江河)也!”点击出示PPT13,然后随机点击句子将出示括号中的答案。D.小结:伯牙和子期,真是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生接读)志在流水时, 钟子期又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生接读) 没有言语的交流,只有琴声的传递,他们却能心心相通,这就是知音!(板书:知音)点击出示PPT14。(4)想象拓展。A.伯牙是个音乐家,他的琴声里除了巍峨的泰山、广阔的江河,还有更多绚丽的风景,你们瞧!
15、温暖的春日百花盛开,严寒的隆冬白雪皑皑,白天的村庄炊烟袅袅,午夜的晴空明月皎皎(课件出示音乐和风景图片,师动情描述)除了这些,伯牙还会用琴声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点击出示PPT15,音乐自动播放,画面自动切换。B.你能不能仿照这些词,也用一个词描绘伯牙琴声所表现的画面?(预设答案:鲜花朵朵、白云悠悠、杨柳依依、清风徐徐、明月皎皎、青山座座、溪水潺潺)点击出示PPT16。C.选择画面,句式练说:知音相遇,琴趣相投,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出示:伯牙鼓琴,志在白雪,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小结:凡伯牙所
16、念, 钟子期必得之。点击出示PPT17。D.引读句子,激情小结。(出示句子: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引读:当伯牙用琴声表现他如高山般远大志向的时候, 钟子期必得之 ( 生读) 。当伯牙用琴声表现他如江河般宽广胸怀的时候, 钟子期必得之( 生读) 。当伯牙用琴声表现他如清风明月般的品格时, 钟子期必得之( 生读) 。凡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这就是真正的知音。点击出示PPT18,然后点击“必得之”字体颜色变为红色。(5)面对人生难遇的知音,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吗?(预设答案: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激动不已)(6)伯牙他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激动不已,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化为了高山流
17、水在山间流淌,此时的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7)小结:知音相遇, 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伯牙和子期陶醉在知音相遇的激动与快乐中。(板书: )2.丰富内容,感悟“知音离世之悲”(1)话语激情,创设情境: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苦苦觅得的知音转眼却阴阳两相隔。子期死(音乐响起,出示句子生接读)点击出示PPT19,音乐自动播放。(2)伯牙站在子期的墓前,回想当日,两人在长江口洒泪而别,约定今日再见。而今却只见墓碑难见知音。面对冰冷的坟墓,面对“钟子期之墓”几个令人肝肠寸断的字,伯牙有很多话要对子期说,他想说些什么呢?拿起笔,把它写在课文的空白处。点击出示PPT20。(3)学生交流。(4)为
18、了追悼知音钟子期,伤心欲绝的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出示诗歌,师生配乐深情朗诵: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点击出示PPT21。(5)从伯牙的短歌中,你听出了什么? (6)你能读出伯牙此时的心情吗?引读最后一句:子期死,想到人生苦苦寻觅终得的知音已人去楼空,伯牙谓(生:世再无)子期死,想起今后再也无人能听懂自己的琴声,伯牙谓(生:世再无)子期死,看着冷冰冰的让他和知音阴阳两相隔的坟
19、墓,伯牙谓(生:世再无)点击出示PPT22。(7)琴已破,弦已断。在他心中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8)小结:琴已破,弦已断。道是无琴却有情。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基于课文进行想象拓展和补充资料,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感悟到了伯牙失去知己后的悲痛欲绝,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从而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五)诵读全文,升华文心。1出示课后资料袋:知音离世,伯牙绝弦,他们的深情厚谊令世人动容。有关他们二人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点击出示PPT23。2诵读全文: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人世间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让我们把这千古传诵的故事铭记在心
20、头,在高山流水的音乐声一起深情地 背诵全文。(师生齐诵课文)点击出示PPT24。3布置作业:伯牙绝弦留下了摔琴谢知音的佳话,下课后记得把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你的知己听。点击出示PPT25。设计意图: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诵读,使其达到了“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六)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伯牙 钟子期善鼓 知音 善听绝弦 离世教学反思:公开课结束了,高山流水的动人旋律仿佛还萦绕在耳畔,课堂上学生那入情入境徜徉在古典诗文中的一个个镜头还历历在目,这是我第一次上有关文言文的公开课。如何才能上好文言文,上出古文独特的魅力呢?几次磨课下来,我颇有感触:一、朗读,读出古诗文内涵
21、的深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以读为主。堂课上,我以“读”为突破口,每一环节的“读”要求却各不相同。对于文言文,学生不容易处理好停顿,更别说读出古文的味儿来。于是在初读环节,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准确,再试着参照停顿符号处理好朗读的停顿,读出古文的味儿来,然后再去读懂古文的大致意思。在深入学文环节中,我让学生读中有悟,悟后有读,读反反复复,悟也越来越明。通过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读,学生读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欢聚时的那份融洽与欢乐,读懂了子期离世,伯牙的孤寂、绝望和心灰意冷,读出了古诗文的内涵。二、拓展,拓得古诗文精悍而厚实。本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如何才能让学生把课文读得厚实,读懂77个字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感想课件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生涯规划始业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倾听的魔力课件
- 铁路局员工管理办法
-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护理
- 企业高管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税务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实践路径
- 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成果
- 畜牧兽医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招标投标法9个课件
- 100个最具争议的涉税经典稽查案例深度解析1增值税退税
- 高等数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 网店美工与视觉设计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电子教案正本书教学教程
- 胸部检查(二)肺与胸膜检查
- 《中国古典舞》PPT课件
- 小学生个人简历WORD模板
- 医院临床科主任考核测评表
- 大国工匠精神PPT课件
- 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大荔特大桥项目部拌合站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