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1页
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2页
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3页
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解释古诗中重点字的字义。暝:_。   歇:_。2按要求作答。(1)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2)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写法。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3)用此写法简单描写一个有太阳、草地、牛羊的画面:_3下列对“空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山很大,很空旷,所以山间非常寂静。B.跟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

2、,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有声衬无声。C.山林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D.“空山”是为了衬托诗人的空虚寂寞。2. 古诗阅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徘徊:来回走。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_时词人的生活和心情。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使用了_(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工整,音韵谐婉,具有音乐美,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词人“_”,表达了_的感情;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_”,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表达了词人对

3、物是人非的慨叹。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希望其重现的心境。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C. “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3.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_,夜半钟声到客船。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夜晚的景色。我们是从“_”这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这首诗采用动静

4、结合的写作方法,前两句诗中,第_句是静态描写,第_句是动态描写,表达了作者_。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_。4. 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看拼音,写词语。 lín hún_   jiè wèn_   mù tóng_ 

5、0;yáo yun_2辨字组词。 清_    魂_    牧_请_    魅_    牡_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路上行人欲断魂。_牧童遥指杏花村。_4清明是_朝诗人_写的。诗中描写了_的景象。“_”表现出了人们的悲伤情绪。我还能写出一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_,_。6.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长相思是_,该词的作者是

6、清代的_。2用曲线画出该词中表达中心的句子。3词的上下两片开头反复运用“一程”“一更”有什么作用?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思张籍_,_。_,_。(1)补写秋思。(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意万重:   。开封:   。(3)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请说一说这首诗中哪些词触动了你的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_8. 阅读理解。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

7、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2“妄弃”的意思是_。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悲哀”是指_。9. 课内阅读。完成示儿文后习题。示儿_1补全古诗内容,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2示儿以其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A. 对儿子们深深的期望B. 坚定的信念

8、和悲壮的心愿,以及深深的爱国、报国之情10. 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_11. 阅读与理解。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

9、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 蹊:小路。 留连:同“流连”,舍不得离去。1诗人赏花的地点是_。2诗中侧面表现花朵繁盛的句子是:_,_。3诗中最能表现花朵繁盛的两个字是(  )A.满 蹊 B.千  万 C.满  低 D.压  低4诗中静态描写是(_),动态描写是(_)。A一、二句   B三、四句   C一、三句 D二、四句5我还知道带有动态描写的诗句:_,_。12. 古诗练习。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1补全词句

10、,完成练习。2写出下列字的意思。程:_ 聒:_3长相思的作者是_代的_。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_的情景。4“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_,“此声”指词中的_,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13.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11、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是_。 (   )A.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B. 醉里吴音相媚好;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C.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2清平乐村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A. 表达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百姓安居乐业

12、的情感。C. 抒发了作者安宁平静的心情。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同时也是曲调名。C. 词牌通常有固定的词的平仄。D. 词牌名只有“清平乐”一种。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辛弃疾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_)(2)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战争题材的著名词作。(_)5“无赖“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_,在清平乐村居中是_。 (   )A.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是对小儿的爱称,化贬为褒,表达了对小儿特别喜欢的情感。B.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对小儿的称呼,表达了对小儿的一种厌恶之情。C.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小儿的名字,也说明了小儿的性格特点。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