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_2. 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  ,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_去_时的情景,表达了他_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_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2、。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1请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在这首诗中的意思。山原:_。 子规:_。3请写出上面补充诗句的意思。_4请写出你学过的描写乡村生活的两句古诗词。_4. 课外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1)这是一首( )。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  &#

3、160;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   ,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   ,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

4、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_A晌午。  B不多时。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_6.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江畔独步寻花_,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

5、朝诗人_。3诗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状态。()A.黄师塔前江水东B.春光懒困倚微风C.桃花一簇开无主D.可爱深红爱浅红4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的心绪。()(填序号)A.厌恶开心自在B.欣悦无奈、哀愁5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_7.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_,_,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1按原文内容填空。2从“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中你感受到了绿色的_,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写生活中的绿:_、_、_。3仿造选文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_8.

6、 阅读下面的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本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梧:梧桐树。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1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_。2第一二

7、句“梧叶萧萧”“寒风阵阵”使诗人不由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_3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_4第三四两句诗人是通过描摹挑灯捉促织的场景,让人产生怎样的丰富联想?_10.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逊”的意思是_,和句中的“ _”意思相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因为_,所以看

8、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11. 读诗句,回答问题。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哪些景物?_2理解词语含义。时人:_余:_谓: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诗人的心情很_,可以从诗中的_字看出。12. 读诗句,完成练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解释词语:可怜:_   真珠:_2诗中作者把 比作   ,把  

9、0;比作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_13. 古诗词阅读。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以制青绿染料。1忆江南是一首词,题目“忆江南”是_(词牌名 曲牌名)。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  )。A.江南风景如画,美中不足是经常阴雨连绵。B.江南风景如画,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很熟悉。C.江南气候很好,风景也一如既往,没有改变。D.江南风景优美,那些古朴的风景让人眷恋。3词中的对仗句是:_,_。4词中的“_”这句话点明了诗人对江南的留恋。这是一个_句,可以把它换一种说法:_。14.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是苏轼在游_时题在_墙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