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屏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新方法_第1页
基于旋转屏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新方法_第2页
基于旋转屏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新方法_第3页
基于旋转屏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新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旋转屏的一种裸眼立体显示新方法        吴 翔,田 丰,刘锦高 时间:2009年03月16日     字 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        摘 要:关键词: 立体显示;旋转屏;视差;视觉暂留?眼睛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视觉惰性,即光像一旦在视网膜

2、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像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性1。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s0.2s,所以屏幕上的单个静态画面可以变成连续动作的影像。当电机带动屏幕旋转,运行到某一位置时,显示该位置对应的状态,到下一位置切换显示内容。观看者面前的虚拟屏幕由机械转动替换了扫描过程23-5。在本文提到的显示方法中,旋转的显示器外围制作留有一个缝隙的挡光罩,由于左右眼透过缝隙能看到屏幕的位置不一样,从而实现了双目的视差。1.1 旋转显示原理显示器被固定于圆形桌子上,通过电机使显示器连同桌子一同旋转。传统的做法使显示器在不同的角度显示相应物体的投影画面,这可以产生全

3、息图像2-4。这里不同于传统方法,在显示器外罩一层圆形挡光罩,挡光罩正对显示器处留出一条缝隙。实物如图1所示。?显然,人眼只有通过留出的竖直缝隙才可以观看到屏幕,并且同一时刻只能观看到屏幕的一个竖直区域。使图1所示系统以600rpm速度高速旋转,透光缝隙将以很高的速度不停地在人眼前水平方向扫过,当竖直的缝隙以水平速度高速扫过,由于如前所述的人眼视觉暂留特性,将产生一个长方形显示区域。详细过程如图2。?当缝隙旋转至位置A时,眼睛能够看到屏幕左端的星形;旋转至B点可以看到屏幕中间的星形;旋转到位置C可以看到屏幕右边的星形。根据视觉暂留特性,人脑中会出现一个同时显示三颗星形的屏幕影像,并且,这与观测

4、者的角度位置无关。事实上无论在何角度观看,总会出现相对的A点、B点和C点,从而实现了360°全角度观看节目。1.2 立体视差的产生虽然在人眼前呈现的是一个虚的平面,但一个时刻里,眼睛所能看到的屏幕区域只是很窄的一个竖条,这是由罩在屏幕外面的挡光罩上的细缝决定的。人的双目有4cm6cm的距离,这使得双目透过细缝可视的屏幕区域不同。所以在屏幕的不同位置显示不同的左右眼图像,可以让双目产生视差6。在图3中,右眼观测区域是EF,左眼观测区域为GH。根据旋转方向,显然左眼先观测到屏幕;之后左眼观测区GH朝屏幕右边移动,而原来的左眼观测区GH将成为右眼观测区EF;直到透光缝隙运动至C点后,左眼观

5、测区GH将移出屏幕变成不可见,而右眼观测区EF仍然可见,直至最后完全移出。?综上,只要保证每个时刻在屏幕EF区域及其左面范围显示右眼图像,而在GH及其右面范围显示左眼图像,便可保证双目视差的产生。这里,FG的长度需要探讨,以保证双目可视区域能够完全分离,而不会产生重合的状态。FG和人眼离圆心的距离、透光缝隙的宽度等多个量有关,将在下一节的理论分析中详述。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在何位置切割显示屏显示左右两个画面。由于F和G点都是时刻在运动的,选好左右视差图显示的分界线,才能使得EF区域内是所需要的右眼图像。2 理论分析旋转屏的数学几何模型如图4所示。考虑左右眼可视区域的边界情况,即当左眼刚能看

6、见屏幕边缘G点,此时右眼看到屏幕区域的最右边为F点。显然DHG和EHF是需要讨论的两条直线,它们与屏幕交于G、F点,能区分视差图像的条件即为FG>0。?屏幕OG。可见为了让左眼和右眼的图像尽量不干扰,对应左右眼的图像的分界点应该取在FG的中点。始终保证该点左边是右眼应该看到的图像,右边是左眼的图像。这样在实际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偏差,仍然有FG/2的容错量,不至于出现左眼看到右图像或右眼看到左图像。当然还有实际测量尺寸不可避免的误差情况,以上是定量的分析。当屏幕尺寸和双目距离一定时,FG长度由观测者离屏幕距离及透光缝隙宽度决定。离屏幕越近、透光缝隙越窄,则FG越大,即区分效果越好。但是值得指

7、出的是,这将使透光缝隙可视的那段圆弧变小,这样虚屏幕的亮度自然将降低很多。对于这种矛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折中值。3 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电机带动桌面旋转,考虑到屏幕的承受能力和屏幕显示的处理速度,旋转速度取600rpm。当人坐于观测位置时,透光缝隙运动方向为从左往右。标记下右眼刚能看见屏幕最左端时屏幕所处的旋转角度,继续转动屏幕标记下左眼刚能看见屏幕最左端时屏幕所处的旋转角度和此时右眼可见到的屏幕的位置,可计算出屏幕切换画面的时机。这个位置和不同的人及观看位置有关,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图5是未加挡光罩时的实验效果。?和国外一些利用透镜和光栅的裸眼立体显示实验比较7-9,本文阐述的方法能够让左右

8、图像对非对应的眼睛干扰非常小,纯净的图像能构造出更逼真的视差。目前已做成产品的利用光栅分离的液晶屏幕,需要以牺牲水平分辨率为代价,这对于产生高质量立体效果是不利的。而透镜的制作成本很高,也不利于推广。相关的还有巧妙利用点云技术的方法1011-12参考文献9 SURMAN PA,SEXTON I,BATES R,et al.The constructionand performance of a multi-viewer 3DTV displayJ.Journal of optical technology,2005,72(9):695-698.10 NAYAR SK,ANAND VN.3D display using passive opticalscatterersJ.COMPUTER,2007,40(7).11 SMOLIC A,MUELLER K.Coding algorithms for 3DTV-A?surveyJ.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video technology,2007,17(11).12 ALATAN AA,YEMEZ Y,GUDUKBAY U,et al.Scene?repres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