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实验的改进摘要: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决定一个实验成功 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实验器材、 实验环境、 设计方案等都是教师在准备实验 时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各校的实验条件不同, 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发方案不一定适 合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位老师。 很多实验我们完全按照课本的方案是很难或根本得 不到预期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实验,方能使实验成功, 而且效果明显。关键词:实验 改进创新(一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改进的原因1. 在演示木炭、硫、磷、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制备实验所用的氧 气,不仅麻烦,而且常因保管不善,造成收集好的氧气外
2、逸(外逸后又无法观察 或检查 ,而导致课堂演示现象不明显或彻底失败。2. 在教室演示硫、磷等物质的燃烧实验时,易造成教室空气的污染,损害师生健 康。改进的装置和步骤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控制过氧化氢溶液滴加速度,使气体缓缓放出, 看到水中导气管均匀冒出气泡, 检验粗玻璃管中氧气是否已收集满, 然后做下面 性质实验。(1先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此实验不产生气体,不妨碍下面实验 ,最 好用纱窗细铁丝, 用砂纸擦去细铁丝表面的氧化膜后, 将铁丝缠绕在一段火柴梗 上使之成螺旋状进行实验。(2 将玻璃棒一端放在酒精灯上预热能沾上硫粉 1cm2cm即可 (温度不能过高, 温度高了硫粉熔化会流下来
3、 ,引燃有微弱淡蓝色火焰,插入粗玻璃管内,观察 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将干燥红磷(或湿的红磷粘到玻璃棒一端,引燃,有白烟产生,在伸入 粗玻璃管中,就会看到有明显白烟和白光。(4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暂停制氧,取下单孔塞,放出杂气和水,塞紧塞,加 入澄清石灰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继续制氧,验满后,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 实验, 将木炭用镊子夹住点燃后伸入粗玻璃管, 观察到烧红的木炭在粗玻璃管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晃动粗玻璃管,石灰水变浑浊。改进后的优点(1此方法仪器简单,省时方便,易操做。(2节约药品,连续给四个班上课,只需要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约 40ml 即可。(3每个实验可连续重复多遍,现
4、象都非常明显,保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观 察到。(4实验所用药品少,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和师生健康,真正 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原教材中的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检验氧气性质的一个重要的实验, 原实验步骤:在螺旋状的 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 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梗, 至其快燃尽时伸入充满 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该实验存在的问题是:(1 如果火柴梗过长, 会看不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 象;只能看到火柴梗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如果火柴梗过短,由于红热的铁 丝冷却很快,也会看不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改进后的实验步骤把细铁丝的一端盘成螺旋状
5、,另一端用坩埚钳夹住。用小烧杯盛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待用。把酒精灯和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放在较近的位置。并点燃酒精灯。 用坩埚钳夹住细铁丝的一端并把螺旋状的另一端伸入到无水乙醇中, 使之蘸满无 水乙醇。 取出后, 马上在酒精灯上点燃, 并迅速伸入到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 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 固体物质。改进后的优点此方法极易成功, 实验效果好; 也不会再为火柴梗燃烧的程度而担忧; 更适合于 开设学生实验;无污染,并节约了资源。(三 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的改进做蜡烛的燃烧实验时, 蜡烛通常是直立的。 检验产物是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 壁有澄清
6、石灰水的烧杯,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效果有,但不明显。原因一 是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使烧杯中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 二是蘸的澄清石 灰水少。 现介绍以下方法, 可改变现状, 使远距离的学生也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实验准备V 形蜡烛的制备:在一块 20cm 见方、厚 2cm 的木板上,刻 V 形槽,夹角约为 135°,宽 1cm ,深 1cm. 。 V 形槽中垫衬白纸条,在两端、中间各钉钉子 1枚, 拉上棉线 1跟,距底 0.51cm 。两端堵住,倒入融化了的蜡液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及现象向三颈瓶中倒入约 10 cm 澄清石灰水;中口中轴线与水平线约成 45
7、176;将已点 燃的自制 V 形三颈瓶中口伸进,如图所示。稍等片刻可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抽出自制 V 形蜡烛。握住三颈瓶震荡,澄 清石灰水更加浑浊。实验说明自制 V 形蜡烛在三颈瓶中摆放位子,有进风口、出风口,使蜡烛容易燃烧,且 产物二氧化碳气体不易跑掉,易与内盛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且反应时间短。 5、实验优点(1自制 V 形蜡烛在三颈瓶中燃烧时,所产生的产物二氧化碳气体不易跑掉, 所以可远距离清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亦可用此法检验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四一个趣味小实验的改进探究燃烧条件时,会做“烧不坏的手帕”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对着火点认识更深刻我做了改进“手指着火”步骤将
8、线手套用水浸透, 挤去水后戴在左手上, 四个手指伸进盛有 40%酒精的烧杯中 浸湿, 再伸到酒精灯火焰上引燃为了让全体学生看清手指再燃烧, 可用右手取一 张纸条在左手指上方引燃。 当左手感觉热时, 便可用力搓拳, 右手握住左拳迅速 挤压搓动手套,因水渗出而将火熄灭。该实验有惊无险。原理由于 40%的酒精溶液中,乙醇沸点低(78 ,水的沸点(100 ,乙醇燃烧产 生的热量消耗在水分的蒸发上, 而湿手套上的水又把手先湿润的, 故手指感觉到 热时需要酒精燃烧一段时间。(五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各种版本都出现的一个演示实 验,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图
9、的改进。具体如下 ; 先用一个 800ml 的大烧杯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然后 用儿童玩具吹泡泡工具一次吹出很多肥皂泡(注意斜向上吹 ,待肥皂泡开始下 落时, 用手端着拿掉玻璃片的烧杯小心去接一个大小合适正在下落的肥皂泡, 待 肥皂泡进入烧杯后, 轻轻盖上玻璃片, 即完成了实验。 这时你会发现五彩斑斓的 肥皂泡会悬停在烧杯中间。该实验的优点是:(1成功率高; (2操作方便; (3现象明显; (4有一定 的观赏性、趣味性、学生爱看; (5说服力强。肥皂泡在空气中下落,在二氧化 碳气体中悬停,学生很容易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该实验注意点是:(1手段烧杯时要在手与烧杯之间隔张
10、纸,或戴上手套,防 止传热给烧杯, 使烧杯内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 密度变小, 最后浮不起肥皂泡; (2手端烧杯接肥皂泡时,移动要慢,尽量平移,不要快速上下移动,以减少 烧杯中二氧化碳的流失; (3 肥皂泡下落时遇到烧杯内壁会破裂, 实验时尽量让 肥皂泡落入近烧杯口中间。(六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 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某化 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会刺激人体呼吸道, 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 生成有 毒的偏磷酸 (HPO3。设计实验 设计了如右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 测量试管的容积为 50mL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上面这些实验的改进可能不是最好的, 但或许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改进方法。 新课 标教材中所列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会春节文化课件
- 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测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2025年2月新能源汽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玩具行业人才激励计划考核试卷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
- 稀土金属矿选矿厂生产自动化与信息集成考核试卷
- 眼科疾病诊疗与视力保护考核试卷
- 曼汉教育费用分析
- 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技术考核试卷
- 肉类产品陈列与货架管理技巧考核试卷
- 专题07-对比手法(解析版)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 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分析-以TCL科技为例
- 企业防范用工风险知识讲座
-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 污水源热泵方案
- 完整版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入库考试题库(1-4套卷)
- 《唐诗中的春夏秋冬》五年级下册诗词鉴赏一等奖课件
- 围挡维修施工方案
- 智能水务一体化管理系统项目售后服务与培训方案
- 牛安全生产技术-牛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
-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颈部局部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