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906B6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2理论学时:36实验(见习)学时:36先修课程要求: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适用专业(层次):口腔医学五年制参考教材:1、于世凤 口腔组织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七版 2012,7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桥梁课,其知识是正确认识口腔疾病进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口腔各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理论课与实习课比例为1:1,教学内容分三级要
2、求:第一级:掌握内容,为教师理论讲授、实习、考试的重点。第二级:熟悉内容,选择性讲授,未讲部分学生自学,考试中有适当比例。第三级:了解内容,供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可选择性的讲授,不在考试范围。三、课程学时分配: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见习)时数备注口腔颌面部发育22牙的发育532牙体组织734牙周组织633口腔黏膜422唾液腺321颞下颌关节自学牙发育异常自学 龋病523牙髓病523根尖周炎523牙周组织病523口腔黏膜病523颌骨疾病11颞下颌关节病0.50.5唾液腺疾病1.51.5口腔颌面部囊肿523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633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633小计72363
3、6四、考核:理论+实验(理论占80%,实验占20%)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篇 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颌面部的发生过程:面部各突起生长、分化、联合过程及时间。舌、腭开始发育的时间、组织来源,融合及联合过程。2、掌握颌面部各种畸形的位置及发生学背景。3、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生。(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腮弓及咽囊的发生及演变。2、面部各突起生长、分化、联合过程,面部各组织来源。3、腭的发生过程4、舌的发生过程,甲状舌管的形成及意义。5、面部、舌、颌、腭发育畸形的部位及发生背景。(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堂讲授法。(五
4、)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生。第二章 牙的发育(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牙齿发育的过程。2、掌握成牙上皮组织的演化(牙板,成釉器,上皮根鞘)。3、掌握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及其与机体内在环境及外界因素的关系。4、熟悉牙齿萌出顺序和时间。(二)教学时数3学时(三)教学内容:1、牙板的发生:(附前庭板的发生及前庭沟的形成)2、牙胚的发生:成釉器(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牙乳头、牙囊3、硬组织形成:釉质、牙本质形成,牙齿发育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4、牙根的发生:上皮根鞘的形成,根形成多根牙的发生,牙骨质的形成。5、牙髓及牙周组织的发生。6、
5、牙齿萌出及萌出后发育。7、乳恒牙交替过程。(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 第三章 牙 体 组 织(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牙体的基本结构,四种组织的分布。2、掌握釉质的组织学组成,有机物集中之处的形态特点。3、掌握牙本质的组织结构,牙本质的增龄及反应性改变。4、掌握牙骨质的组织学结构及生物学特性。5、掌握牙髓组织的细胞成分、分布及生物学特性。6、熟悉釉质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及代谢。7、熟悉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二)教学时数3学时(三)教学内容:1、牙体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四种组织分布。2、釉质的表面结构:釉面横纹、釉
6、质窝沟形态。3、釉质组织学结构:釉柱的光镜及电镜结构。4、釉质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及代谢特点。5、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的特殊形态:釉板、釉丛、釉梭、釉质生长线、新生线、釉牙本质界。6、牙本质的理化特性。7、牙本质的组织结构: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起、细胞间质、罩牙本质、托姆斯粒层、小管周牙本质、小管间牙本质、小球间牙本质、前期牙本质、突周间隙、限制板。8、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继发牙本质、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10、牙髓的组织学结构。11、牙骨质的组织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四章 牙 周 组
7、织(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牙周组织的分布和功能。2、掌握牙周主纤维束的分组名称、走行方向及功能。3、掌握牙周间隙中细胞分布情况及生理、病理学意义。4、掌握牙槽骨的组织学结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5、掌握牙龈表面结构、组织学特点、固有层纤维的分组。6、掌握牙龈结合上皮与牙体附着方式、结合上皮的光镜及超微结构特点。7、了解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二)教学时数:3学时(三)教学内容:牙龈:1、表面结构:游离龈、附着龈、牙间乳头、龈 谷。2、组织学结构:牙龈上皮与牙槽上皮比较,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的特点,结合上皮与牙体附着方式。3、牙龈与牙体附着关系,结合上皮与牙体附着
8、的增龄性改变。4、固有层纤维束的分组及起止点。牙周膜:1、牙周膜主纤维束: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的起止点及其作用。2、Oxytalan纤维3、间隙组织: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牙周上皮剩余,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及临床意义,牙骨质小体、血管、淋巴管及神经。4、牙周膜功能:支持功能、感觉功能、营养功能、形成功能。5、牙周膜的厚度及增龄性改变。牙槽骨:1、牙槽骨解剖,固有牙槽骨(筛状板、硬骨板)齿槽间隔、根间骨隔。2、牙槽骨结构:骨密质、骨松质、层板骨及束状骨。3、牙槽骨的形成与吸收。4、牙槽骨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临床关系。(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
9、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五章 口 腔 粘 膜(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学结构。2、掌握口腔粘膜及其结构特征。3、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性改变。(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基底层、棘层、粒层、角化层各层组织学结构及超微结构)、基底膜、固有层、粘膜下层。2、口腔粘膜的分类:咀嚼粘膜、被覆粘膜、特殊粘膜三种类型的特点。唇:唇粘膜、唇红部、唇皮肤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腭:腭粘膜分区、软硬腭粘膜组织学特点。舌:舌背各种乳头分布及组织学结构,味蕾特点,舌腹及舌根粘膜。口底及颊粘膜(四)教学方法(建议
10、):课堂讲授(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性改变。第六章 唾液腺(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唾液腺的一般组织学结构: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肌上皮细胞及各级导管上皮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特点。2、掌握唾液腺的分布、名称及特点。3、了解唾液的组成成分、分泌量,唾液腺组织的增龄性改变。(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唾液腺的一般组织学结构:主质和间质。腺泡:粘液腺泡、浆液腺泡的组织学形态、超微结构、分泌功能,混合腺泡的组成。导管:闰管、纹管、排泄管的上皮形态和功能。肌上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2、唾液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腮腺
11、 :位置、体表投影、导管开口,分泌唾液的性质,腮腺内异位淋巴结组织。颌下腺:位置、导管开口,分泌物性质。舌下腺:位置、导管开口的特点。分泌物性质。小涎腺:唇、颊、舌、腭、磨牙后腺。3、唾液分泌量及化学组成。4、唾液腺的增龄性改变。(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 了解唾液的组成成分、分泌量,唾液腺组织的增龄性改变。第七章 颞下颌关节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熟悉颞下颌关节发育的起始过程。(二)教学时数:0学时(三)教学内容:0(四)教学方法(建议):自学第二篇 口腔病理学第八章 牙发育异常(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熟悉
12、牙齿发育的形态,结构数目异常,了解其组织发生基础。(二)教学时数:0学时(三)教学内容:0(四)教学方法(建议):自学第九章 龋 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龋病的病理变化。2、掌握龋病的性质、临床特征、流行病学情况。3、掌握龋病发病机理的三种学说。4、熟悉龋病的发病因素。(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龋病的性质,临床特征,流行病情况,好发部位。2、龋病的发病机理:酸原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分解螯合学说。3、龋病病因:病原菌、食物、糖与龋的关系,牙齿因素、唾液因素与龋。4、龋病病理:釉质龋:肉眼改变,镜下改变:透明层,病变体部,表层。牙本质龋:腐败崩解层,细菌
13、侵入层,脱钙层,透明层,脂肪变性层。牙骨质龋(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十章 牙 髓 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各型牙髓炎的病理变化,牙髓炎的病因。2、掌握牙髓坏死与坏疽的结构改变。3、掌握各型牙髓变性的形态特点。4、了解牙体吸收:内吸收、外吸收。(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牙髓充血:生理性,病理性。2、各型牙髓炎的病因及病理学改变。3、牙髓坏死与坏疽。4、牙髓变性:成牙本质细胞层空泡变性牙髓网状萎缩、纤维性变、牙髓钙化(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
14、第十一章 根 尖 周 炎(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根尖周炎的病理改变。2、掌握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3、掌握根尖肉芽肿与脓肿、根尖囊肿之间的发展。4、了解致密性骨炎。(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根尖周炎的病因。2、急性根尖周炎的病变及结局。3、慢性根尖周炎的分型。4、根尖肉芽肿的病理变化及发展变化。5、根尖周炎的免疫机理。6、根尖囊肿的病理改变。7、由龋病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病发展变化过程。(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十二章 牙周组织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牙周组织疾病的定义、分
15、类、及发病情况。2、掌握龈病分类及慢性龈炎的病理变化。3、掌握牙周病的分类及临床特征。4、熟悉牙周病的发病机理。5、掌握牙面沉积物对牙周组织的破坏作用。6、掌握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的表现和机理。(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牙周组织疾病定义、分类及发病情况。2、龈病分类及常见龈病:慢性龈炎、龈增生、坏死性龈炎。3、牙周病分类发病机理。4、局部牙面沉积物对牙周病的作用。5、牙周炎发展过程。6、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典型的组织病理变化,牙周袋的三种情况。7、牙槽骨吸收的机理。8、牙周炎的修复。9、牙周变性的组织病理变化。10、牙周创伤的原因及其在牙周病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建议):课
16、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十三章 口腔粘膜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2、掌握白斑的定义、病因及癌变可能。3、掌握白斑的病理改变:上皮单纯增生、疣状增生、上皮异常增生。4、掌握口腔粘膜红斑的病变本质及组织学改变。5、了解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水肿与白斑鉴别。6、掌握口腔扁平苔癣的病理改变,熟悉其发病因素。7、掌握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肉眼及病理改变。8、掌握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周缘扩展和Nikolsky征。9、掌握天疱疮的组织病理变化。10、掌握复发型阿弗他溃疡的临床及病理改变。11、掌握白塞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熟悉其病理
17、改变。12、掌握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型及组织学表现。13、熟悉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舌淀粉变性。14、了解艾滋病在口腔的表征。(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过度角化、角化不良、棘层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棘层松解、疱。2、白斑的定义、病因、临床病理改变、癌变的可能性。3、红斑的定义、临床表现与病理学变化。4、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水肿的临床病理改变,与白斑鉴别。5、扁平苔癣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6、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变化。7、天疱疮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上皮内疱及天疱疮细胞。8、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因素与病理改变。9、白塞氏综合
18、征的病变范围及病理变化。10、白色念珠菌病11、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水肿第十四章 颌骨疾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基本病理学改变。 2、掌握骨囊肿的分型及病变。3、了解组织细胞增生症。4、熟悉各型骨髓炎的病变。(二)教学时数:1学时(三)教学内容: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组织细胞增生症。第十五章 颞下颌关节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
19、生能够:1、熟悉颞下颌关节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2、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和肿瘤及瘤样病变。(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颞下颌关节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和肿瘤及瘤样病变。(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和肿瘤及瘤样病变。第十六章 唾液腺疾病(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舍格伦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和组织病理改变、涎石症的病因病理。2、熟悉慢性唾液腺炎的病理改变。3、掌握唾液腺肿瘤的分类4、掌握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改变,镜下的混合性特点:生物学
20、行为及组织学发生5、掌握腺淋巴瘤组织学特点及发生,生物学行为。6、掌握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生物学行为。7、掌握腺样囊性癌的发病特点,镜下表现,生物学行为。8、掌握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表现,分化程度的诊断标准,生物学行为。9、掌握腺样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及透明细胞癌,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之鉴别。10、掌握腺癌的组织学变化及生物学行为。11、了解肌上皮瘤、嗜酸细胞腺瘤、上皮肌上皮癌的病理学变化。12、熟悉基底细胞腺瘤,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状囊腺癌的组织学改变及生物学行为。(二)教学时数:1.5学时(三)教学内容:1、舍格伦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学改变。2、涎石症3、慢性唾液腺炎4、唾液腺肿瘤
21、的分型。5、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发生。6、腺淋巴瘤病理学改变,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发生。7、恶性多形性腺瘤:分型、病理学改变、生物学行为。8、腺样囊性癌组织学表现,分型,生物学行为:肿瘤沿纤维生长的倾向,侵犯神经的特点。9、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学表现,细胞的组成,分化程度与分型,生物学行为。10、腺泡细胞癌病理学改变,鉴别诊断。11、腺癌(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了解肌上皮瘤、嗜酸细胞腺瘤、上皮肌上皮癌的病理学变化。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2、掌握牙源性
22、囊肿的发生原因。3、掌握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改变及复发原因。4、掌握含牙囊肿的形成原因及诊断标准。5、掌握球上颌囊肿的部位及现代学说。6、掌握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的病理变化。7、掌握腮裂囊肿的常见部位、病理学改变、发生原因。8、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的胚胎学发生及病理学改变。9、掌握粘液囊肿的病理变化。10、掌握舌下囊肿的表现。(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1、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2、牙源性囊肿的定义。3、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改变及复发原因。4、含牙囊肿发生部位、临床诊断标准、病理学改变。5、球状上颌囊肿。6、皮样和表皮样囊肿。7、腮裂囊肿的好发部位、病理学改变、胚胎学发生。8、甲状舌管囊肿常见部位、病理学改变、胚胎学发生。9、粘液囊肿及舌下囊肿的形成原因,潴留型囊肿及外渗型囊肿的病理表现。(四)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六)自学内容:第十八章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牙源性肿瘤分类。2、掌握成釉细胞瘤的发生、组织学分型、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3、掌握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学改变,生物学行为。4、掌握牙瘤分型及组织学表现。5、掌握牙源性腺样瘤临床发病特点,镜下表现。6、掌握牙源性钙化囊肿分型及组织学表现,生物学行为。7、掌握牙源性纤维瘤,牙源性粘液瘤的组织来源、生物学行为。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基站维护培训课件
- 抖音商户短视频创意提案评审制度
- BWA-6047-生命科学试剂-MCE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三校2024-2025学年七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美发培训卷杠课件
- 国际多式联运操作规范与风险管理
- 航空行业三年发展报告:国际与国内市场的比较研究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国画山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道垃圾清理管理办法
- 监理通知回执单新
- 母婴保健-助产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保洁服务考核表(仅供参考)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教师进企业实践三方协议书
- 施工现场隐患图片识别合集
- 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