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中语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中语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晏子使楚二则其一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其二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

2、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使楚:出使楚国 以:因为 短:矮 为:做、设置 延:迎接 傧者:接引宾客的人 更:改 道:通“导”,引导 无人:缺少人,这里指没有合格的人 闾:古时25户为一闾张袂成阴:都举起袖子就像阴了天。袂:衣袖。 比肩继踵:肩挨肩,脚跟脚。踵:脚跟。各有所主:各有各的主张规矩。 不肖:没有才干的,不好的 宜:应该左

3、右:身边的人,指楚王身边的近臣 习辞:善于言辞。习:熟练 方来:将要来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为其来也:当他来的时候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盗:犯了盗窃罪 酒酣: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 曷通“何” 避席:离开座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徒:仅、只 实:果实 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无:莫非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圣人,这里指晏婴。熙通“嬉”,戏弄、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了。病:辱。习题: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这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著作。2注释: 齐之习辞者(善于言辞) 今方来,吾欲辱之(羞辱) &#

4、160;  吏二缚一人诣王(到去)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圣人非所与熙也(同“嬉”,戏弄、开玩笑) 王曰:“何坐?”(犯罪) 今方来(将要) 叶徒相似(仅、只)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 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3给下列字注音:晏              缚               曷   

5、            枳              熙 答案:略4. 古今异义: 谓左右曰  古义:指近侍,今义: 左边和右边 其实味不同  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辱,今义:疾病5一词多义:使:晏子将使楚(出使)   使民善盗耶(让)以:何以也(用)  楚人

6、以晏子短(因为)  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认为)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生于淮北则为枳(成为) 6.辨析通假字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戏弄、开玩笑7.分析倒装句:何以也:即“以何也”,宾语前置。 何坐:即“坐何”,宾语前置。吏二缚一人诣王:即“二吏缚一人诣王”,定语后置。8.译句: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答:现在他将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齐人固善盗乎?答: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答:莫非楚国的水土让老百姓善于偷盗吗?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答:圣人是不

7、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晏婴,齐之习辞者也。答: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答:酒喝到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答: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前就成了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他们的果实的味道是不一样的。9.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齐  ,把“淮北”比为 楚  ;把“橘”比为 不盗之民  ,把“枳”比为 盗贼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环境影响成长。11.“吏二缚一人诣

8、王”的目的是:让楚王看见并借此羞辱晏子。12.“寡人反取病焉”的结果可用一句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自取其辱。13.结尾处写道:“王笑曰”,楚王的“笑“应该是什么样的笑?表现出楚王当时什么样的心态? 答:尴尬的笑(羞惭的笑、难堪的笑)。表现出楚五自嘲无奈的心态。14. 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答: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很有外交才干,因此楚王想通过羞辱晏子,在外交上压倒齐国,抬高楚国的地位。晏子机智设喻进行回击。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杰出的外交家。15.总结一下晏子的外交特点: 善于辞令,聪明机智,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尊严。 16.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用两个以上成语概括 )晏子: 能言善辩、不卑不亢、义正辞严 楚王: 仗势欺人、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17.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答:晏婴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和不卑不亢的态度维护了国家尊严。18.你喜欢晏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