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 精解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第1章网络基础知识根据考试大纲,本章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组成.计算机网络分类.网络体系结构模型。(2)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分层与协议.接口与服务. ISO/OSI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3)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概念.数据通信系统.数据调制与编码.复用技术,数 据交换方式。(4)物理层:物理层功能.物理层协议.传输介质。O希赛网www.duS网络规划设计师1.1试题1试题1 (2009年下半年试题1)在不考虑噪声的条件下,光纤能达到的极限 数据率是(1) Tbps;
2、光纤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有能量损失,工程上在无中继条件下信号在光纤 上能传输的最远距离大约是(2)千米。A.75.225C.900D.180A.10.130C.390D.150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试题 1 分析本题考查传输介质和奈奎斯特准则方面的基础知识。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运载信息的传输介质。光纤中信号的频率范围约为10141015Hz ,按照奈奎斯特准则,其极限数据率可利用公式 2Wlog2V 计算出来,其中 W 为带宽(频谱宽度) , V 为每个信号所取的离散值数,对通常的光传输,其值为 2 ,分别表示1 、 0 。按照模式的不同, 可将光纤简单地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纤芯
3、直径很小,只允许一个模通过,具有更高的数据率,可传输更远的距离,适于长距离通信。光纤衰减系数约为:850 nm 多模=3 dB/km1300 nm 多模=1 dB/km1300 nm 单模=0.3 dB/km1550 nm 单模=0.2 dB/km可以据此初步估算光纤的传输距离。按照ITU-T的g.655 规范,采用1550nm波长的单模光纤,在2.5Gbps条件下的传输距 离可达390千米。其它参考值为:1、传输速率 1Gbps)850nm(1) .普通50(i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2) .普通62.5 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75m(3) ,新型50 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1100m2、传输
4、速率 10Gbps , 850nm(1) .普通50(i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50m(2) .普通62.5 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100m(3) .新型50以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3、传输速率 2.5Gbps , 1550nm(1) . 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00km(2) . 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390km4、传输速率 10Gbps , 1550nm(1). 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60km.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240km5、传输速率 40Gbps , 1550nm(1) . 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4km(2) . 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6km试题1参考答案(1)
5、 D (2) C1.2 试题2试题2 (2009年上半年试题3)两个人讨论有关FAX传真是面向连接还是 无连接的服务。甲说 FAX显然是面向连接的, 因为需要建立连接。乙认为 FAX是无连接的, 因为假定有10份文件要分别发送到10个不同的目的地,每份文件1页长,每份文件的发过程 都是独立的,类似于数据报方式。下述说法正确 的是(3)。(3) A.甲正确 B .乙正确 C.甲、 乙都正确 D .甲、乙都不正确试题2分析本题考查网络服务的基础知识。根据传输数据之前双方是否建立连接,可以 将网络提供的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 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在通信双方进行正式 通信之前先建立连接,然后
6、开始传输数据,传输 完毕还要释放连接。建立连接的主要工作是建立 路由、分配相应的资源(如频道或信道、缓冲区等)。无连接的服务不需要独立的建立连接的过 程,而是把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连接合并 成一个过程一并完成。FAX是基于传统电信的一种服务,在发送 FAX之前,需要拨号(即建立连接),拨通并且 对方确认接收后开始发送,发送完毕断开连接, 因此是面向连接的服务。至于发送 10份文件, 其实是10次不同的通信。试题2参考答案(4) A1.3 试题3试题3 (2009年下半年试题4)某视频监控网络有30个探头,原来使用模 拟方式,连续摄像,现改为数字方式,每5秒拍 照一次,每次拍照的数据量约为
7、500KB。则该 网络(4)。(4) A.由电路交换方式变为分组交换方 式,由FDM 变为TDMB.由电路交换方式变为分组交换方式,由TDM变为WDMC.由分组交换方式变为电路交换方式,由WDM变为TDMD.由广播方式变为分组交换方式,由 FDM变为WDM试题3分析本题考查多路复用方式与交换方式方面的 基础知识。频分复用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FDM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复用 方式,例如,收音机、电视都使用频分复用技术。 它就是在发送端把被传送的各路信号的频率分 割开来,使不同信号分配到不同的频率段。当传输媒体的有效带宽比传输要求的带宽 高,就可以
8、进行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把传输媒体 的有效带宽分成若干频率区间,让每个区间传送 不同的信号,这样就可以将这些信号同时传送。 这些区间,称为“信道”。传输时,对于不同信道的数据,采用该信道)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然后将所有信道的载波相 加,通过媒体发送出去。接收端就必须有所选择, 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解调,就能得到不同信 道传输的数据。频分复用发送器、接收器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图1-1频分复用发送器、接收器示意图频分复用是基于模拟信道的,如果需要传输数字信号,就必须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 后,再使用频段内的载波进行调制。频分复用必须注意到串扰的问题,如果两个 频段之
9、间隔离的宽度不够,那么正常调制后的信 号可能会进入其他频段的范围之内。为了防止相 邻两个信号频率覆盖造成串扰,在相邻两信号频 率段间有一个“警戒”段。设每个信号的信息带 宽为fm ,警戒带宽为fg ,有n路信号,则信道 的频带总带宽为f=n x(fm+fg)。另外一个频分复用的问题是交调噪声,对于远距离的线路,放大器对某个频段的非线性影响 可能会在其他的频段产生频率部分,从而干扰了 其他频段的数据。有线电视频率分布如表2-7所 示。表1-1有线电视频率分布频率(MHz)用途575上行咚88电视SS70S调频108-550电视550-乃 0数字希赛教育专家提示:调频波段和无线广播中 的调频波段是
10、一样的。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是一种简单而容易实现的传输复用方式。时分复用应用于传输媒体的传输速率超过信号 的数据率的情况,和频分复用不同,时分复用中 的每个数据源占用了传输媒体的全部的频率带 宽,但没有占用全部的时间。时分复用和操作系统的时间轮片任务调度类似,这种方法把传输媒体在时间上分成不同的信道,参看图1-2 o对于时分复用的传输而言,每个信息源在一 个分配周期内占用的时间片称为“时隙”,根据 应用的不同,在一个时隙中,传输媒体可能传输 一个字节,也可能传输一整块数据。时隙中可能 传送了数据,也可能是填充的空数据。这是因为 在时分复用中,
11、每个时隙的使用是预先固定的, 即使数据源没有数据需要传输,该时隙也同样和 其他时隙一样传输。这种简化的设计看起来是浪 费了传送线路的容量,但这使得传输设计和设备 成本下降。时分复用的一个特点,是对于数据源而言, 它认为自己是完全独占该传输媒体的, 即时分复 用对于数据源是透明的。这个特点和操作系统所 调度的程序任务认为自己是独占中央处理器一网络规划设计师 样。如果从传输媒体上传输的数据来看, 数据是 奇怪而难以理解的,但每个数据源对之间可以灵 活的使用差错控制等手段,不会对其他的数据源 产生影响。如图1-2所示。图1-2时分复用的发送和接收示意图在通信网中,30/32PCM 系统是典型时分复用
12、的应用,它由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每个帧分成32个时隙,每个时隙传输8位数据,其 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信号,第16时隙用于传输复帧同步信号和线路信号,其余 30个时 隙为话路信号。具体的同步信号的结构超出了本 章的内容。30/32路PCM系统时隙分配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图1-3 30/32路PCM系统时隙分配示意图现实中往往存在需要传输的数据源之间的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数据率并不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情况, 这就不 好决定每个时隙的划分,这时可以采用“脉冲填 充”的方法来协调数据源之间的不同的数据率, 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被填入不同的附加空数据,从而使得所有数据源的数据率达到成比例的水平。
13、由于时分复用在数据源空闲状态仍然必须传送该数据源的数据,造成了传输媒体传输的浪 费,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一种更加复杂的机 制,即统计复用方法( Statistical Division Multiplexing , SDM )。统计复用有时也称为标记复用、统计时分多 路复用或智能时分多路复用,实际上就是所谓的 带宽动态分配。统计复用从本质上讲是异步时分 复用,它能动态地将时隙按需分配,而不采用时分复用使用的固定时隙分配的形式,根据信号源 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信号和信号本身对带宽的需 求情况来分配时隙,主要应用有数字电视节目复 用器。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主要完成对MPEG-2(MovingPictu
14、reExpertsGroup 2,活动图像专家组版本2)传输流的再复用功能,形成多节 目传送流,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任务。所谓 统计复用是指被复用的各个节目传送的码率不 是恒定的,各个节目之间实行按图像复杂程度分 配码率的原则。因为每个频道(标准或增补)能 传多个节目,各个节目在同一时刻图像复杂程度 不一样,所以,可以在同一频道内各个节目之间 按图像复杂程度分配码率,实现统计复用。实现统计复用的关键因素:一是如何对图像 序列随时进行复杂程度评估,有主观评估和客观 评估两种方法;二是如何适时地进行视频业务的 带宽动态分配。使用统计复用技术可以提高压缩 效率,改进图像质量,便于在一个频道中传输多
15、 套节目,节约传输成本。电路交换又称为线路交换。在所有的交换方 式中,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 这种方 式提供了 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这个通道既可是 物理通道,也可以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 复用技术)。通信的双方在通信时,确实占有了 一条专用的通道,而这个临时的专用通道在双方 通信的接收前,即使双方并没有进行任何数据传 输,也不能为其他站点服务线路交换按其接点直接连通一个输入线和 一个输出线(空间分割)以及按时间片分配物理 通路给多个通道(时间分割)方式又分为空间分 割线路交换和时间分割线路交换。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电路建立、 数 据传输
16、、电路拆除三个阶段。通过源站点请求完 成交换网中对应的所需逐个节点的接续(连接) 过程,以建立起一条由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通 道。在通道建立之后,传输双方可以进行为全双 工传输。在完成数据或信号的传输后,由源站或 目的站提出终止通信,各节点相应拆除该电路的 对应连接,释放由原电路占用的节点和信道资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需要在两站间建立一条专用通信 链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呼叫建立 时间。在此过程阶段中,在通信链路建立过程中 由于交换网繁忙等原因而使建立失败,对于交换 网则要拆除已建立的部分电路,用户需要挂断重 拨,这称为呼损。电路交换方式利用率低。通信链路建立,进 行数据传输,直至通
17、信链路拆除为止,信道是专 用的,即使传输双方暂时没有任何数据, 通道也 不能为其他任何传输方利用。再加上通信建立时 问、拆除时间和呼损,其利用率较低。电路交换的优势:电路交换的一个优势是,提供给用户的是“透明通路”,即交换网对用户信息的编码方法、 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等都不加以限制,通 信双方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传输控 制等完全由传输双方决定。在传输的过程中,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是可以 忽略的,数据以固定的数据率传输,除通过传输 链路的传播延迟以外,没有别的延迟,适用于实 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交换是相对较为连续的数据流时(例 如,语音),电路交换是一种适宜的、易于使用 的技
18、术。在数据交换中,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如图书管理系统中备份数据库信息, 允许信 息等待一些时间再转发出去,在等待的时间里能 进行一些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此时,采用存储 转发式的存储交换方式比较合适。 存储交换原理 是输入信息在交换装置控制下先存入缓冲存储 器暂存,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等待输出线路空闲时,再将数据转发输出。转换 交换装置起到了交换开关的作用,它可控制输入 信息存入缓冲区等待输出口的空闲,接通输出并 传送信息。存储交换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 换两种。报文交换:日前数字数据通信广泛使用报文交换。在报 文交换网中,网络节点通常为一台专用计算机,配备足够的外存,
19、以便在报文进入时,进行缓冲 存储。节点接收一个报文之后,报文暂存放在节 点的存储设备之中,等输出线路空闲时,再根据 报文中所附的目的地址转发到下一个合适的节 点,如此往复,直到报文到达目标数据终端。所 以报文交换也称为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在报文交换中,每一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和 报头组成,报头中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节点根 据报头中的目标地址为报文进行路径选择。 并且 对收发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差错检查和纠 错、调节输入/输出速度进行数据速率转换、进 行流量控制,甚至可以进行编码方式的转换等, 所以报文交换是在两个节点间的一段链路上逐段传输,不需要在两个主机间建立
20、多个节点组成 的电路通道。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 因 此就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报文交 换中每个节点都对报文进行“存储转发”,报文 数据在交换网中是按接力方式发送的。 通信双方 事先并不知道报文所要经过的传输路径,并且各 个节点不被特定报文所独占。报文交换具有下列特征:(1)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 不会像电路占用专有线路而造成线路浪费, 线路 利用率高,同时也就没有建立和拆除线路所需要 的等待和时延。(2)每一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有校验、 纠错功能,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采用了对完整 报文的存
21、储/转发,要求各站点和网中节点有较 大的存储空间,以备存整个报文,发送只有当链 路空闲时才能进行,故时延较大,不适用于交互 式通信(例如,电话通信);由于每个节点都要 把报文完整地接收、存储、检错、纠错、转发, 产生了节点延迟,并且报文交换对报文长度没有 限制,报文可以很长,这样就有可能使报文长时 间占用某两节点之间的链路,不利于实时交互通 信。分组交换即所谓的包交换正是针对报文交换 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方式。报文分组交换:该方式是把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标准 的“报文分组” (packet ),以报文分组为单位 进行发送、暂存和转发。每个报文分组,除要传 送的数据地址信息外,还有数据分组
22、编号。报文 在发送端被分组后,各组报文可按不同的传输路 径进行传输,经过节点时,同样要存储、转发, 最后在接收端将各报文分组按编号顺序再重新 组成报文。与报文交换方式相比,报文分组交换的优点 有以下几点:(1)报文分组较短,在各节点之间的传送比较灵活(2)各分组路径自行选择,每个节点在收 到一个报文后,即可向下一个节点转发,不必等 其它分组到齐,因此大大减少了对各节点存储容 量的要求,同时也缩短了网路延时。(3)报文分组传输中由于报文短,故传输 中差错较少且一旦出错容易纠正。当然报文分组也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即发送 端要求能将报文分组,而接受端则要求能将报文 分组组合成报文,这增加了报文加工处理
23、的时 间。报文分组的主要特点如下:(1)报文分组除数据信息外,还必须包括 目的地址、分组编号、校验码等控制信息,并按规定的格式排列。每个分组大小限制在1 , 000位;(2)报文分组采用存储交换方式,一般由 存储交换机进行高速传输、分组容量小,通过交 换时间短,因此可传输实时性信息。(3)每个报文分组不要求都走相同的路线, 各分组可自行选择最佳路径,自己进行差错校 验。报文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先去掉附加的冗 余控制信号,再按编号组装成原来的报文,传送 给目的用户。上述功能再节点机和通信软件配合 下完成。存储转发方式实际上是报文在各节点可以 暂存于缓冲区内,缓冲区大,暂存的信息就多,当节点输入线
24、传来的报文量超过输出线传输容 量时,报文就要在缓冲器中暂存、等待,一旦输 出线空时,暂存的报文就再传送。可见,报文通 过节点时会产生延时,报文在一个节点的延迟时 间=接受一个报文分组的时间+排队等待发送 到下一个节点时间。采用限定报文长度的方法可 以控制报文通过节点的延时,但网络上被访问节 点的总延时必须考虑。应用排队理论分析,一般认为网络中被访问 节点上总延时等于报文分组平均长度与线路速 度之比。因此采用可变长度的报文,即使有个别 的长报文也会严重的影响平均延时。因为报文是 顺序处理,一个长报文产生额外的延时势必会影 响其后各报文的处理,所以,必须规定报文分组的最大长度。超过规定最大长度的报
25、文需拆成报 文组后再发送。报文分组交换虽然可以控制延时,但由于报 文分组各自选择,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缺点:(1)增加了信息传输量。报文分组方式要 在每个分组内增加传输的目的地址和附加传输 控制信息,因此总的信息量增加约 510%。(2)由于报文分组交换允许各报文分组自 己选择传输路径,使报文分组到达目的点时的顺 序没有规则,可能出现丢失、重复报文分组的情 况。因此目的端需要将报文分组编号进行排序等 工作。这需要通过端对端协议解决,因此数据报 文分组交换方式,适用于传输距离短、结点不多、 报文分组较少的情况。信元交换是ATM采用的交换方式,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按照虚电路方式进行分组转发。在 ATM传
26、输模式中,信息被分成信元来传递,而 包含同一用户信息的信元不需要在传输链路上 周期性出现。ITU-T (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 准化组)定义ATM为“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 接和交换的基本单位的传送方式”。所谓的传送 是指电信网中传输、复接和交换方式的整体。ATM协议包括物理层、ATM层、ATM适 配层(ATM Adapter Layer , AAL )和高层。 适配层采用了 AAL1、AAL2、AAL3/4 和 AAL5 等多种协议来支持不同的用户业务。ATM信元具有固定的长度,总长为 53字 节。其中前5个字节为信头(Header ),包含 各种控制信息,包括信元目的(逻辑)地址、纠 错码、
27、业务控制和维护信息等;后面 48字节为 信息字段(Payload ),又称为净荷,其中包含 了业务的数据,它们将被透明地传输。上述视频监控网络因为采用非连续拍照的 方式,每次将拍照结果送到监控中心存储,显然 是用分组交换方式更恰当。传统的监控是用模拟 方式,每个探头连续摄像,一般是用独立线路或 使用FDM方式传输摄像结果,改用非连续拍照 的数字方式后,可以使用TDM方式共享传输线 路。试题3参考答案(4) A1.4 试题4试题4 (2010年上半年试题1)E1线路是一种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为基础 的传输技术,其有效数据率(扣除开销后的数据 率)约为(1) Mbps 。(1)A. 1.34 B.
28、1.544 C, 1.92D. 2.048试题4分析本题考查E1线路的复用方式方面的基础知 识。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 ,速率 是 2.048Mbit/s。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 T=125us ) 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 CH0CH31 。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时隙 CH16用来传送信令,乘IJ下 CH1CH15 和 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每 个时隙传送8bit ,因此共用256bit 。每秒传送 8000个帧,因此PCM 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 2.048Mbit/s。所以说,E1线路采用的时分多路复用方式, 将一帧划分为32个时
29、隙,其中30个时隙发送 数据,2个时隙发送控制信息,每个时隙可发送 8个数据位,要求每秒钟发送 8000帧。E1线 路的数据率为2.048Mbps ,每帧发送有效数据 的时间只有 30个时隙,因此有效数据率为(30/32 ) *2.048Mbps=1.92Mbps。试题4参考答案(1) C1.5 试题5试题5 (2010年上半年试题2-3 )两个节点通过长度为 L (米)、数据率为B (bps)、信号传播速度为C (米/秒)的链路相 连,要在其间传输长度为D (位)的数据。如果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假定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秒),则传送全部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为(2)。如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假定分组的
30、长度为 P (位),其中分组头部长度为H (位),采用连续发送方式。忽略最后一个分组填充的数据量,要 使电路交换方式的传送时间小于分组交换方式 的传送时间,则应满足的条件是(3)。(2)A. L/CB. D/B+L/CC.S+L/CD . S+D/B+L/C(3)A . S<L/CB . S<D*H/(B*(P-H)C. D/B<P/HD . L/C<P/B试题5分析 本题考查交换方式的基础知识对电路交换方式,发送数据的时间为 D/B , 信号从发送端到达接收端经过的传播延迟为 L/C ,所以需要的总时间为S+D/B+L/C 。对分组交换方式,需要计算每个分组的传输 时
31、间。分组的个数为D/(P-H)(不计最后一个分 组填充的数据量),发送的总长度为P* D/(P-H),需要的发送时间为(P* D/ (P-H) /B ),信号的传播延迟为L/C ,需要的总时间为(P*D/ (P-H ) /B+L/C 。由 S+D/B+L/C< (P*D/ (P-H) /B+L/C ,得到 S<D*H/ (B* (P-H )。试题5参考答案 D (3) B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1.6 试题6试题6 (2010年上半年试题1)曼彻斯特编码和4B/5B编码是将数字数据 编码为数字信号的常见方法,后者的编码效率大 约是前者的(4)倍。(4)A. 0.5 B. 0.8 C.
32、 1 D. 1.6试题6分析本题考查数据编码与调制方面的基础知识。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如图1-4所示。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义希赛网wm tv. WiirtiWiiF#曼耐斯特编码差分曼胡斯恃编码表1-2应用编码标准图1-4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双相码,用低到高的电 平转换表示0,用高到低的电平转换表示1,因 此它也可以实现自同步,常用于以太网(802.3 10M以太网)。希赛教育专家提示:某些教程中关于此描述是正好相反的,也就是0和1互换了,结果也是 正确的。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基础上加上了翻转特性,遇1翻转,遇0不变,常用于令牌环网。要注意
33、的一个知识点是:使用曼 码和差分曼码时,每传输1位的信息,就要求线 路上有2次电平状态变化(2 Baud ),因此要实 现100Mbps 的传输速率,就需要有200MHz 的带宽,即编码效率只有50% o4B/5B 编码、8B/6T编码和8B/10B 编码。 正是因为曼码的编码效率不高,因此在带宽资源 宝贵的广域网,以及速度要求更高的局域网中, 就面临了困难。因此就出现了 mBnB编码,也 就是将m位位编码成n波特(代码位)。4B/5B 编码、8B/6T 编码和8B/10B 编码的比较如表 1-2所示。b希赛网7 wwfY,#cmciiv>Gn>翁码方案说明效率典型麻用每次对4位数
34、据进行编码, 揩其转为5位符号L25波特位,即SO%lOOBase-FX,100Base-TX,FDDIS3 10B每次对$位数据进行编周, 将其转为1。位符号L”波恃位,即SO%千兆以不网SB 61S位映射为6个三进制位075披特位100Base-T4试题6参考答案D1.7 试题7试题7 (2010年上半年试题7)802.11n标准规定可使用5.8GHz频段。假定使用的下限频率为 5.80GHz ,则为了达到 标准所规定的300Mbps数据率,使用单信道条 件下,其上限频率应不低于(7) GHz。(7)A. 5.95 B. 6.1C. 6.4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D. 11.6试题7分析本题
35、信道容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奈奎斯特 第一定理的应用。根据奈奎斯特准则,无噪声有限带宽信道的 极限容量为2Wlog2V 。但对实际传输系统,该 极限值无法达到。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则从实用的 角度给出了带宽与信道数据率的关系,即为了确 保信号的传输质量,1bps需要2Hz的带宽。对 本题而言,300Mbps 需要600MHz 即0.6GHz 的带宽,因此上限频率为6.4GHz o试题7参考答案1.8 试题8试题8 (2010年上半年试题9)存储转发方式是实现网络互联的方式之一, 其主要问题是在每个节点上产生不确定的延迟 时间。克服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9)。(9) A . 设置更多的缓冲区B.设计更
36、好的缓冲区分配算法C .提高传输介质的传输能力 D.减少分组的长度试题8分析本题考查交换方式、拥塞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储转发方式下,减少分组的长度显然不能 解决延迟问题。设计更多的缓冲区,实际上可能 增加了延迟时间,好的缓冲策略有助于减少排队 时间,但效果有限。提高传输介质的传输能力, 使得接收到分组后能及时地从输出介质上传送 出去,是减少延迟的最有效措施。试题8参考答案(10) C1.9 试题9试题9 (2010年下半年试题1)TDM和FDM是实现多路复用的基本技术,有关两种技术叙述正确的是(1)(1) A. TDM和FDM都既可用于数字传 输,也可用于模拟传输B.TDM只能用于模拟传输,
37、FDM只 能用于数字传输C. TDM 更浪费介质带宽,FDM 可 更有效利用介质带宽D . TDM可增大通信容量,FDM不 能增大通信容量试题9分析本题考查十分多路复用(TDM )和频分多 路复用(FDM )的基础知识。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方法的原理是把时间分成小的时隙(Time slot ), 每一时隙由一路信号占用,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 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每 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周期性地出现。 显然,时分 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全部的频带 带宽。在进行通信时,复用器和分用器总是成对 地使用,在复用器和分用器之间是用户共
38、享的高 速信道。如果一个用户在给定的时隙没有数据传 送,该时隙就空闲,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因为 时隙的分配是事先确定的,接收方根据事先分配 的时间确定在哪个时隙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TDM用于数字传输。FDM (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的基本原理是将多路信号混合 后放在同一传输介质上传输。多路复用器接收来 自多个数据源的模拟信号,每个信号有自己独立 的频带。这些信号被组合成另一个具有更大带宽 更加复杂的信号,合成的信号被传送到目的地, 由另一个多路复用器完成分解工作,把各路信号 分离出来。FDM用于模拟传输。试题9参考答案(1) C1.10 试题io试题
39、10 (2010年下半年试题2-3 )带宽为3KHz的信道,在无噪声条件下传输二进制信号的极限数据率和在信噪比为 30dB 条件下的极限数据率分别为(2)。该结果说明希赛网 网络规划设计师 (3)。(2) A . 6Kbps ,30Kbps B. 30Kbps , 6KbpsC. 3Kbps ,30Kbps D . 3Kbps , 3Kbps(3) A.结果一样B.有噪声时结果更好C.无噪声时结果更好D .条件不同不可比试题10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及数据 率计算方法的基础知识。在数据通信技术中,人们一方面通过研究新网络规划设计师 义希赛网w,*圳cilViGni的传输媒介来降低噪
40、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研 究更先进的数据调制技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信 道的带宽。因此,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知识点:计算信道的数据速率。信道的数据速率 计算公式如图1-5所示。善农理论图1-5信道的数据速率计算公式从图2-4中,可以看出在计算信道的数据速 率时有两种考虑,一是考虑噪声,二是考虑理想 传输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香农理论:香农理论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 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简称信噪比,S/N )之间的关系。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信噪比的比值通常 太大,因此通常使用分贝数(dB)来表示:也=10xlog:(S,W)例如,S/N=1000 时,用分
41、贝表示就是 30dB。如果带宽是3kHz ,则这时的极限数据 速率就应该是:C = 3000xlog.,(1 + 1000) 3000 x 9,97 30Kbps对于有噪声的信道中,用误码率来表示传输 二进制位时出现差错的概率(出错的位数/传送的总位数),通常的要求是小于10-6。奈奎斯特定理:奈奎斯特定理(也称为奈式定理):如果一 个任意的信号通过带宽为 H的低通滤波器,那 么每秒采样2H次就能完整地重现通过这个滤波 器的信号。以每秒高于2H次的速度对此线路采 样是无意义的,其高频分量已经被滤波器滤除, 无法恢复。该定理的表达很简单,即B=2W。在计算时,最关键的在于理解码元和位的转 换关系
42、。码元是一个数据信号的基本单位,而位 是一个二进制位,一位可以表示 2个值。因此, 如果码元可取2个离散值,则只需1位表示;若网络规划设计师 可取4个离散值,则需要2位来表示。码元有多少个不同种类,取决于其使用的调 制技术。关于调制技术的更多细节参见后面的知 识点,在此只列出常见的调制技术所携带的码元 数。表1-3调制技术与码元数调制技术料元种类忖ASK (Shift Keying.幅宽懒会)212SK (上Shjti keyLag ,颁移犍控)1PSK (Phasi Shift 咱2相调制相位键控)21DPSKPiiise Shiftk-ing,;相调制相隹键控)4jQPSK (Quidfi
43、turc Ph生5亡Sliift Kcxmg, £E交相移05)42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算法得出的结论是不能 够直接比较的,因为它们的假设条件不同。在香 农定理中,实际上也考虑了调制技术的影响,但 由于高效的调制技术往往也会使出错的可能性 更大,因此也会有一个极限,而香农的计算方式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就是不管采用什么调制技术。另外,再次一提的是,信道本身也会带来延迟,通常电缆中的传播 速度是光速(300m/四)的2/3 ,即200m/以 s左右;而且根据距离不同也会增加延迟的值。本题计算方法为:对没有噪声的信道,利用奈奎斯特准则计算 信道的极限数据率,该准则为:在带宽为W (Hz)
44、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信号,假定每个信号取V个 离散电平值,则信道的极限数据率(比特率)为: 2W*log2V (bps )。对有噪声的信道,利用香农定理计算信道的 极限数据率,该定理为:在带宽为 W (Hz)的 有噪声信道上传输信号,假定信噪比为S/N (功率比),则信道的极限数据率为:W*10g2 (1+S/N ) (bps)。上述两个计算公式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对奈奎斯特准则,考虑每个信号可表示的状态数是 V,其特例是V=2 ,即每个信号可表示两个状态 之一(0或1 )。而香农定理不限制每个信号表示 的状态数。试题10参考答案 A (3) D1.11 试题11试题11 (2010年下半年试题4
45、)传输介质越长,传播延迟越大,由此导致的 延迟失真越大。受延迟失真影响最大的是(4)。(4) A.低速、数字信号B.高速、数字信号C.低速、模拟信号D .高速、模拟信号试题11分析本题考查传输损害的方面的基础知识。延迟失真是有线传输介质独有的现象, 这种 变形是由有线介质上信号传播速率随着频率而 变化所引起的。在一个有限的信号频带中,中心 频率附近的信号速度最高,而频带两边的信号速 度较低,这样,信号的各种频率成分将在不同的 时间到达接收器。延迟失真对数字信号影响尤其重大,一个位 元的信号成分可能溢出到其它的位元,引起信号 内部的相互串扰,这将限制传输的位速率。试题11参考答案B1.12 试题
46、12试题12 (2011年下半年试题1)(1)传递需要调制编码。(1 ) A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B .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C .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D.模拟数据在模拟信道上试题12分析本题考查数字传输、模拟传输以及模拟数据 和数字数据调制的基本概念。模拟数据使用模拟通道传送:有时候,模拟数据可以在模拟信道上直接传 送,但在网络数据传送中这并不常用,人们仍然 会将模拟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再通过模拟信道发 送。模拟数据通过模拟通道传送的调制方式主 要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以及正交调幅几种方式。1、调幅调幅技术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收音机中。调 幅是载波频率固定,载波的振幅随着原始数据的网络规划设计师 义希
47、赛网ww、*叫cllViCni幅度变化而变化。各中调幅方法如图1-6所示图1-6 调制方式比较从图1-6中可以看出,这种调幅方式调整完成后,载波信号保留了两个原始数据的副本,上 方是原始数据,而下方则是反的。所以称为“双 边带发射的载波”,为了节约带宽和减少发射功 率,可以使用称为“单边带技术”的调幅技术的 变体。2、调频与调相调频和调相都属于调度调制。对于调相, 调 整信号的相位和原始数据信号成正比,而调频, 则是相位的倒数和原始数据信号成正比。这两种 调制方式载波的振幅不会变化,而频率随原始数 据的振幅变化而变化。从图2-6可以发现,调相 和调频的载波波形很难区分,确实,在不知道调 制函数
48、的时候,这两者从波形上无法区分。和调 幅相比较,角度调整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原始模希赛网7 icilViCri'拟信号的值改变角度调制需要的带宽需要,而在 调幅调制中,改变的是载波的发射功率而不是带 宽。表2-4为调幅和角度调制的比较。表1-4调幅和角度调制的比较莉比项目调幅调频和调相载茂的频率不变改变载破的振幅改变不变占有带笳少多消耗功率和数据信号有关和数据信号无关3、正交调幅正交调幅利用了以下特点:使用两个相位相 差90度的载波,有可能在相同的频率上同时发 送两个不同的信号。使用正交调幅时,把需要传 送的数据流分解成两个独立的数据流,然后用两 个相差为90度的载波分别
49、对两个数据流进行 ASK调制,然后将两个调整后的信号合起来发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送。图1-7给出了正交调幅的流程图数据串并转换调制QAM载波相移后调制图1-7正交调幅如果使用两电平的 ASK,那么合并的数据 流有4种状态,如果提高ASK的电平数量,那 么也就能提高数据的传输率,同时出现差错的可 能性也越高。正交调幅主要应用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中。模拟数据使用数字通道传送:模拟数据必须转变为数字信号,才能在数字 通道上传送,这个过程称为“数字化”。要经过 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1、采样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取模拟信
50、号的当前值作 为样本,该样本代表了模拟信号在某一时刻的瞬 时值。一系列的样本可以用来表示模拟信号在某 一区间随时间变化的值。2、采样定理如果一个信号f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并以 高于最大主频率两倍的速率进行采样,那么这些 样本就包含了原信号中的所有信息。 根据这些样 本,通过使用低通滤波器,可以重建函数 f。3、量化取样后得到的样本是连续值,这些必须量化 为离散值,离散值的个数为离散值。根据采样定理,为了实现 4000Hz以下的 语音数据传送,每秒采集8000个样本则可以描 述这个话音。如果样本是使用模拟数据,则能够 完全描绘。使用数字信号时,必须使用二进制码 来描述每个样本,受到二进制码的位数的
51、限制, 这个描述必然是近似值。采用的方法类似于求圆 周长时,用内切正多边形的方法。这种调制方式 称为脉码调制。这种方式在解调时能近似的恢复原始信号,这种影响称为“量化误差” o4、编码编码就是将量化后的样本值变成相应的二 进制代码。每个模拟样本表示为二进制编码时,如果每 个相邻编码表示的量化值差相等,就是线性编 码,线性编码的主要问题是在原始数据振幅较低 时,编码后失真严重。如果采用非线性编码,在 原始数据振幅较低时使用更多的量化值,在同样 的二进制位数的情况下,信号还原后的整体失真 大为降低。一种比PCM更为简单的方式是使用增量调 制(delta modulation, DM ),这种方式的
52、基希赛网7 wwt¥.diuGliv»cr>网络规划设计 师 本思路是:在每个采样周期,如果当前值比上一 次的值增加了,则生成1,否则生成0。这种简 单方式主要在信号变化很慢和变化很快时,增量 调制无法产生正确的波形,在性噪比上比PCM方式要差些。图1-8为增量调制产生的噪声,可 以直观看出在数据变化过快时会产生噪声。时产生的噪声键控调制二进制数据的图例ASK中使用载波数字数据使用模拟通道传送: 数字数据使用模拟通道传送,就要使用调制。调制就是用模拟信号对数字数据进行编码, 使其适合于在模拟线路上传输。最基本的调制技 术包括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 相
53、移键控(PSK),它们之间的特性如表1-5所 示:表1-5基本调制技术特性表调制技术说明特点ASR用恒定的费波振幅值廉示一个数(闻常是 1),无载裱表示另一个数.实更简微、但抗干抗性差、效率低 (典型数星率仅为1200bpi?FSK由裁械频率(f)附逅的两个频率f, 寰示距个不同情.£恰好为中储口抗干扰的35K更强,但占用带宽 莪大.典型速度也是iroobpsePSR用载波的相位褊移来表示翌据值.抗干扰性最好,而且忖位的变化飞 以作为定时信怠耒同步时钟图1-9表示的是幅度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有幅度和没有幅度分别表示数字数据“1 ”和“ 0 ” ;FSK中使用两种不同的频率表示数字数据“ 1 ”和“0”; PSK中用非0相位和0相位分别表示图1-9 ASK、FSK和PSK调制二进制数据希赛网网络规划设计师 在高速的调制技术中,主要是通过采取多个 相位值,这样就使每个码元能够表示的二进制位 数增多,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例如,可以使 用(0°、90°、180 °、270 ° )四个相位,也可以 取(45°、135 °、225 °、31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了解市政工程考试流程与规范试题及答案
- 曲靖市检验检测认证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市政工程考试如何高效学习与备考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节能减排措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考试趋势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湛江吴川市招聘教育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临时交通管理方案的设计试题及答案
- 数字传播与公共关系之间的试题及答案
- 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 工业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人体发育学 第十章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
- 小学安全知识家长进课堂
- 文化交流及艺术展览合作合同
- 中国产教融合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GB/T 29912-2024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听力录音稿+听力音频
- 全套电子课件:管理学
- 2025年能源集团所属辽宁能源煤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附完整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