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大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1页
第一课大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2页
第一课大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3页
第一课大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4页
第一课大自然的和谐共处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 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平衡教育目标(一)知识教案点1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分析、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引导并训练学生在课后对周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状写调查报告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四)学科方法训练点训练学生形成宏观和整体的思维方法。教案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2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原理3疑点:什么是植被、酸雨?4解决方

2、法:通过实例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由教师展示有关植被、酸雨的图像,并作相应的解释。新课:一、生态平衡的概念什么是生态平衡?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呢?主要是由于: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机能异常时,就可能被不同部分的调节所抵消。例如:草地鼠对草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在牧草生长不良的季节,某些鼠类可能处于休眠状态,生殖率也降低。休眠这种行为保护,使草地鼠的死亡率降低,从而保持其种群

3、平衡;草地鼠出生率下降,又减轻了对草群的压力,为雨季草群复苏创造了条件。上述实例表明,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以保持它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成分的多样性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越强。相反,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其调节能力也越小。例如:在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复杂,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假如其中的某种草食动物(如梅花鹿)大量减少,甚至灭绝了,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如野兔、马鹿等)来代替,仍然可以维持其生态平衡。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和

4、破坏,超过了它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就会导致该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生态结构和功能失调,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最终导致该系统平衡的破坏,使人类和生物受到损害。归纳:什么是生态平衡失调?(说一说)( 1)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因素,按其属性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山洪、海啸、泥石流和雷电火灾等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甚至毁灭的因素。但是,这些异常自然变化的频率不高,而且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还不是很大的。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a.破坏植被引起生态平

5、衡的破坏。由于长江上游滥伐树木,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现在长江每年要从四川省夹带 640 万吨表土入海。b.食物链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河北省北部地区,在麦收时节, 据统计,每亩麦田约有501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虫 因此,依靠这种天然的“除虫剂”青蛙,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虫,保证小麦的收成。近年来,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青蛙,不到几年,该地区蛙类几乎濒于绝灭。结果害虫大肆繁殖,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受害。这就是人们出于眼前的利益捕捉蛙类,切断了蛙类害虫小麦之间的食物链,打破了麦田的生态平衡,结果害虫四起,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严重损失。c 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四川省宜宾地区有10

6、00 多个炼硫磺的土窑炉,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0万立方M使山上浓烟弥漫,有些山头寸草不生,一片黑褐色焦土,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600 平方公里内农作物受到损失。( 2) 生态因素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常常是人为因素强化自然因素的结果。 例如,由于人为破坏植被而造成的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干旱和风沙灾害等,已成为当前自然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重要表现。此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的连锁反应也是非常突出的。( 3)阅读P52P53 书本,说一说生态平衡失调及其危害(略)四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方面:工业废气的污染 :(例子重庆烟雾事件)山城重庆,曾以“浓

7、纱薄霭,山若行,江似镜”的美景而骄傲。秋日的一天下午,重庆漫天黑雾,市民们浸染在一片灰暗之中,由于工厂烟囱排放的有毒废气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消散不开,造成40 万人中毒, 97 人住院治疗,这就是近年发生的令人震惊的“重庆烟雾中毒事件”。据调查在重庆市民中,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其中市区的肺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固体废物污染 (例子略)水体污染 :(例子:巢湖的诉说)从五十年代后期起,随湖区经济活动增加和人口过快增长,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湖盆淤积严重,水质恶化,导致湖内水藻大量繁殖,遍布全湖,严重时湖水呈粘粥状,且腥臭逼人。部分水厂因水源严重污染被迫停用。但合肥市约一半居民每年在

8、夏秋喝到的仍是含有腐藻臭味的自来水。巢湖变成“肥湖”原因复杂。但主要是废污物“吃”得过量,“养”得过好。当地人有何顺口溜:“ 50年代淘M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 年代鱼虾绝代。”区域环境噪声污染: (例子, 1994 年 3 月某工厂一名女工因不堪忍受车间 100分贝以上的噪声,致使精神错乱而造成工伤。上海某锻压厂附近居民区的 30 多名男女,于一天上午手持木棍、菜刀冲进锻压厂对着工厂呼叫停工,否则就砸机器。 派出所的干警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恶性事件。然而在机器轰鸣下饱受噪声之苦的居民们毫不妥协“如若厂方不在24 小时内将噪声降低到 60分贝以下,明天再见。”而锻压厂在

9、职工体检中,发现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海洋污染:( 例子,渤海状况)在渤海,沿岸的 217 个排污口不分昼夜向渤海排放污水,仅1995 年流入渤海的污水总量就达28 万吨,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达70 万吨。渤海沿岸的一些海域,海底泥中重金属竞超过国家标准2000 倍。长度仅23千M的五里河是渤海边一条不显眼的小河,但它却成了锦西炼油厂、锦西化工厂和锦西石化总厂三家大企业的排污河,每年向渤海排入了2000吨污水。有的河段河面浮油的厚度在24毫M,当地的老百姓通过在河道内放置玉M秸制成的篱笆,竟能收获相当可观的石油。生态平衡失调:水土流失等问题。(阅读P54 最后一段)五保护和改善环境面

10、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应采取防治措施1首先要提高全球的环境意识 :(只有才能)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在当前的环境治理中多作贡献;发展中国家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允许某些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及经济发展。2中国的环保目标和环保方针:环保目标: 2018 年,基本改变、明显改善; 21 世纪中叶,山川秀美、江河清澈。环保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外, 保护资源和环境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卒策。3环保的具体措施:( 1)实施控制计划和工程规划。采用排放浓度标准与排放

11、总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增产不增污”,甚至“增产减污”。掌握“三河”(淮和、海河、运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和“两区”(酸雨区和二氧化硫严重污染区)的大气污染。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2)把环保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轨道。关键是严格执法,对违法单位和个人决不姑息迁求。( 3)树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绝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的全局和长远利益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做到发展生产要搞好环境保护,保护环境要促进生产,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统一。( 4)建立和完善环保工作责任制。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监督、检查、管理。( 5)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应放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前。实施“三同时”制度;坚持防治污染与保护生态并重。( 6)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开发和推广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国情的环保检测和环保实用技术,从而提高中国的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力;环保产品要形成系列,环保科研机构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实现科研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