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摘要:近年来甘肃全省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烤烟、草产品、草食畜牧业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本文将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以及规模优势指数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进行比较分析,认清甘肃省农产品比较优势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制定农业区域政策以及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利用比较优势原则来合理安排和发展甘肃省农业生产。关键词:甘肃 农产品 比较优势 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近几年着重发展特色农产品来带动自身的农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限于数据资料的取得本文将仅对甘肃省的薯类、棉花、瓜类、蔬菜、中
2、药材、烤烟六种特色农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趋势。 甘肃省农业概况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农业基础落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一是土地辽阔,但可利用面积比较少。甘肃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全省耕地面积5112.93万亩,其中旱地70%以上,水地不到三分之一,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地区;二是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三
3、是水资源贫乏,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四是生物资源丰富。甘肃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五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别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坚持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实施科教兴农不动摇,实行分类指导,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路子
4、,全省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甘肃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全省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烤烟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现今,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形势,甘肃农业工作应放在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上,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牧业强省和全国重要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特色农业基地,充分发挥甘肃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2甘肃省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测算和分析应用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方法。下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以及甘肃经济信息网的数据选用了2005-2007年农产品相关数据均值经过整合计算甘肃省特色农
5、产品比较优势指数。2.1 比较优势的测算2.1.1 生产集中度指数测算借鉴国际贸易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出口集中度指数”,某地区某种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数” PC=某产品在该地区人均播种面积(或人均产量)/全国人均播种面积(或产量)。指数度量值超过1,表示该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强;反之,度量值低于1,则表示缺乏相对优势,数值越小,越是缺乏比较优势。根据上述公式对甘肃省的PC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如下表1:表1:PC指数测算表类别 品种薯类棉花瓜类蔬菜中药材烤烟甘肃人均播种面积(千公顷/万人)0.22620.02800.01530.12420.05580.0041全国
6、人均播种面积(千公顷/万人)0.07270.03870.01690.13550.00930.0095PC3.11230.72410.90570.91656.01470.4342 2.1.2 效率优势指数EAI测算该指数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即EAIij其中:EAIij 为i区j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标; 为i区j种作物单产;APi 为i区全部农作物平均单产;APj为全国j 种作物平均单产;AP为全国全部作物平均单产。若EAIij >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j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若EAIij <l,表明i区j作物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生产效率处于劣
7、势。EAI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就越明显。根据上述公式对甘肃省的SAI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如下表2:表2:EAI指数测算表类别 品种薯类棉花瓜类蔬菜中药材烤烟APij/ APi0.70410.33995.85345.5611 0.41350.4641APj/AP0.45170.13974.08423.94310.09180.2422EAI1.55872.43221.4332 1.41044.50321.91662.1.3 规模优势指数SAI测算规模优势指数反映一个地区某一农作物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它是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种植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SAIij其中:SAIij 为规模优势
8、指数,GSij 为i区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i 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j为全国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为全国所有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若SAIij >l,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区j作物生产具有规模优势;若SAIij <1,表明i区j作物生产处于劣势。SAIij 值越小,劣势越显著。根据上述公式对甘肃省的SAI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如下表3:表3:SAI指数测算表类别 品种薯类棉花瓜类蔬菜中药材烤烟甘肃播种面积/全省总播种面积0.1425 0.0172 0.0095 0.0823 0.0383 0.0036 全国播种面积/全国总播种面积0.0611 0.0326 0.0
9、142 0.1140 0.0078 0.0080 SAI2.3319 0.5272 0.6693 0.7225 4.9125 0.4469 2.2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表1的测算结果显示,以全国为参照,甘肃全省在薯类和中药材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PC指数远大于1说明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应该鼓励大力发展;瓜类和蔬菜的PC值仅稍小于1,都大于0.9,比较优势不明显,棉花和烤烟虽然也是甘肃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但是比较优势较弱。表2的数据显示,这六种特色农产品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1,均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其中中药材还达到了4.5,其中定西地区的岷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
10、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其中产量居全国前列的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板蓝根、甘草分别占国内的95%、60%、50%、60%、65%、25%,可见甘肃省的中药材生产占绝对优势地位。农产品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主要通过由生产要素含量所决定的土地生产率来体现某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EAI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往往生产规模越小其单产水平越高效率系数也越高。因此效率优势系数往往并不能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作物真正比较优势而且也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和传统种植制度概况。所以,在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进行了规模优势指数的测算。从SAI测算表
11、表3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薯类和中药材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其余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综合表2的数据我们即可以知道,既具有效率优势,又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就是薯类和中药材。综合以上三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产量、效率、以及生产规模上都具有优势的就是薯类和中药材,全省可先大力促进薯类的生产,使之在全国出口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对甘肃省特色农业以及整体农业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带动作用。而甘肃省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药材, 应当加大发展力度,使之成为甘肃省的龙头带动产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它农产品的发展。其余特色农产品虽暂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从其特色来看,还是应该大力发展,以质量引领市场、以特色取得
12、销量。3. 甘肃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几年,甘肃省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全省农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07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主动应对严重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种植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824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棉花总产13万吨,增加0.2万吨;油料总产47.5万吨,减少1.5万吨;蔬菜总产987.3万吨,增加53.4万吨。养殖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96万吨、15.3万吨和38.7万吨,增长3.2、3.4和4.
13、6;水产品产量达到1.7万吨,增长3.7。农机化事业稳定发展,全省农机总值达97亿元,增长2.2;农机总动力达到1577万千瓦,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9元,增长9.1。甘肃省以基础农业为依托,重点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但是,从以上的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测算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2)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特色产业的效益并不理想。(3)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4)特色产业技术支撑落后,缺乏系统规划,产、加、销
14、三阶段中技术供给不平衡。比如,近年来,围绕马铃薯深加工的定西市涌现出一些企业和家庭作坊,但生产规模和产量都比较小,加工技术的差异导致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也参差不齐,也没有打造出市场上认可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与各省及全国的优势。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几点对策:(1)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是制约甘肃省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突出问题。首先,在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国有、私有、外资等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的企业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龙头企业;其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流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将科研、技术培训和推广与生产连
15、为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农户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其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地位、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加工及流通领域并实现价值等各种功能。例如,名贵中药材生产要加快要用职务的人工栽培,建设当归、党参、大黄、红芪、甘草等生产基地,扶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2)切实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甘肃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延长产业链的重要途径。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等都要把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增加直接投入数
16、量,积极发展品牌产品。(3)实施农产品质量管理战略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保证销量的基础,所以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要加速商品流通,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贸易要求,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积极做好相应的质量认证工作,增强甘肃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首先,针对农业科研存,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将甘肃省部分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衔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形势,提高农产品流通的国际市场化竞争力。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把农产品加工技术列入重点科研攻关计划,加大投入,瞄准国际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方向,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继承人合同协议书
- 全自动铺布机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 2025年重组腺病毒P53抗癌因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钨基高比重合金合作协议书
- 高端私人游艇码头泊位租赁与船舶租赁代理服务合同
- 抖音短视频创作者信用评价与激励措施合作协议
- 知识产权税费减免效果评估合作协议
- 脊髓骨折的护理
- 生物检测洁净室租赁合同及设备维护协议
- 跨境贸易集装箱GPS追踪器租赁合同
- 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点总结
- 数控铣工图纸(60份)(共60页)
- 新时达-奥莎(sigriner)iAStar-S32电梯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
-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 惠州市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加工设备工时单价表
- 高脂血症药物治疗ppt课件
-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带图解
- 沥青拌和站管理制度汇编(正式版)
- 高层建筑等电位联结安装技术分析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