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极地地区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因纽特人的家1.位置、范围主要位于_以北,包括_大部分及其周边的_、_、_三洲部分地区2.自然环境:(1)气候:_(2)代表动物:_。 二、冰雪大陆1.位置和范围:主要位于_以南,包括_及其周边的海域。2.自然环境(1)气候、代表动物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气候特点严寒、_、烈风终年冰封,但与南极地区
2、相比,气温较_、降水较_、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代表动物_(2)暖季与别称:南极地区的暖季是从每年的_月到次年_月;别称有“_”“_”“_”。三、极地科学考察与极地保护1.丰富的自然资源:(1)南极地区:地下丰富的_资源,地上大量的_资源,海域及沿岸的_,被誉为自然资源的“_”。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_、海洋、生物、_、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2)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_、天然气、煤、_等已被发现并开采。2.科学考察: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科考时间始于20世纪_年代始于20世纪_年代末我国科考站_、_、_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南极地区北极地区问
3、题过度捕杀_等极地动物,将破坏_,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开采、加工_、_等导致环境污染;石油泄漏等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1959年12月,签订了_,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1991年制定了_【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列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么样的科学价值?【达标检测】在距离地面20-50千米的高空存在着臭氧,臭氧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或出现臭氧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结合右图完成12题。1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2
4、造成臭氧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变化B火山、地震频繁C煤炭、石油等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D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的氟利昂气体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C居住着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D企鹅和白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4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拓展阅读】危险的南极杀人风与雪盲症【南极杀人风】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风能杀人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有那么严重吗?你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那些领教过暴风厉害的人,无不谈风色变。南极沙侵世界的“风极
5、”,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便大施淫威了。这时,雪冰夹带着沙子从滑溜溜的冰坡铺天盖地滚来,简直像一道无形的瀑布,像一股飞奔而来的洪流,人在暴风中不过像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日本的一位考察队员就在暴风雪中被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那么南极的风究竟有多大呢?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到32.6米秒,已经是非常强大的风力,可南极的
6、狂风常常超过12级台风。在南极半岛、罗斯岛和南极大陆内部,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3.3米秒!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遇到暴风袭击的情景。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讯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时有发生。因此,为了考察人员的安全,南极各国科学站都有严格规定,大风时绝对禁止外出,一切室外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平时外出一定要两人结组同行,并给每人一个登山包,里面装高频电话、食品、鸭绒睡袋、海绵垫、铁铲等物品,以维持个人的生存。在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饮料、燃料、通讯设备、小型发电机、取暖
7、炉、睡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外考察的科学家一旦碰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时又赶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进避难所。避难所的门是不上锁的,也不分国籍,“南极人”可以进任何国家的避难所食宿,离去时只需留字致谢。为了保障考察人员不致迷失方向,科学站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必须埋设标桩,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队员们可以扶着绳索行走,以防被暴风雪刮走。所以南极考察队员把这些绳索叫做“南极救命绳”。【危险的雪盲症】在南极大陆有一种神奇的“白光”。这种白光曾使不少勇敢的探险家丧失生命。据有的文章透露,当人们看到这种强烈的白光时,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结果使疾驰着的滑雪者因失明而摔倒在雪面上,车辆或飞机的驾
8、驶员每每造成事故,甚至车覆机毁。1958年,在南极埃尔斯沃斯基地上空,一架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突然遇到这种白光,眼睛顿时失明,飞机失去控制,坠毁在雪原上。智利的南极探险家卡阿雷罗达尔,有一次外出工作,不慎没有戴墨镜而遇到白光。他感到有一个光的实体向他移动,先是玫瑰红的,接着变成肉色的。这时眼睛疼痛极了,仿佛有人往他眼里撒了一把石灰,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幸亏同伴找到了他,把他带回基地。过了三天视力才恢复过来。在高山冰川积雪地区活动的登山运动员和科学考察队员,稍不注意,忘记了戴墨镜,也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甚至暂时失明。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雪盲症”。雪盲是人眼的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后而临时失明的
9、一种疾病。一般休息数天后,视力会自己恢复。得过雪盲的人,不注意会再次得雪盲。再次雪盲症状会更严重,所以切不能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渐使人视力衰弱,引起长期眼疾,严重时甚至永远失明。那么,雪盲症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原来就是积雪对太阳光的很高的反射率。所谓反射率,是指任何物体表面反射阳光的能力。这种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比如说某物体的反射率是45,这意思是说,此物体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中,有45被反射了出去。雪的反射率极高,纯洁新雪面的反射率能高到95,换句话说,太阳辐射的95被雪面重新反射出去了。这时候的雪面,光亮程度几乎要接近太阳光了,肉眼的视网膜怎么能经受得住这样强光的刺激呢?在南极辽阔无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积雪表面,微微下洼,好像探照灯的凹面。在这样的地方,就有可能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万里学院《环境与食品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居环境科学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形态构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中医药大学《比较政治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CAD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商务口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钢铁冶金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理工大学《书写技能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祖国统一大业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
- 焊接工程师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初中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2024年考试真题解析
- 国际贸易基础试题库与答案
- 工抵房转让购买合同协议
-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财务与审计的关联与差异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汉中市中医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租房养宠协议合同
- 嘉兴市申嘉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