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_第1页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_第2页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_第3页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_第4页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王建辉1,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2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102摘要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 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2、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关键词统筹城乡;消费函数模型;当期收入;农民增收中图分类号S 9;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110685702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Rural Consumption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WANG Jian-hui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Abstract F

3、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I select the relevant data concerning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annual per capita consumer spending of rural residents fo

4、r living in the period 19852008,establish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per capita consumer spending of rural residents for living ,and conduct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est using the measurement software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5、re is not only long-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rural resi-dents current income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lag period 1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in lag period 1,but also short-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current income is the main re

6、ason for determining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rural consumption in China as follows :prope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ctively develop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of rural residents ;improve rural land transfer mechanism ;pr

7、omote the level of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Key words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function model ;Current income ;Increase in rural residents income作者简介王建辉(1978,女,河北廊坊人,讲师,博士,从事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E-mail :wangjh587126com 。收稿日期2011-12-

8、31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特别是“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而目前,作为拥有我国50%以上市场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出现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疲软、农村消费滞后和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研究影响农村消费的因素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农村消费函数的理论基础及影响消费的因素现代消费函数理论是指建立在消费者行为假设的基础上,用来揭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某种依存关系的一系列理论和假说。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9、、随机游走假说以及预防性储蓄理论等1。该研究主要运用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等经典假说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指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总消费随着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现期收入Y 与现期消费C 之间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C =f (Y =a +bY2(a 是指自发性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到自己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自己过去的收入及其消费水平的影响,这种消费的不可逆性称为“棘轮效应”。布朗将过去的消费纳入了其消费函数模型,提出了广义相对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具有滞后性的特点。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检验

10、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1985 2008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名义数据3,通过以1985年为基期的农村家庭纯收入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指数平减后得到实际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估计。分别用PC t 和PI t 表示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对PC t 和PI t 分别取对数ln PC t 和ln PI t ,以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21平稳性检验使用经济计量模型软件Eviews31的ADF 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并根据AIC 准则来确定佳滞后期。由ln PC t 、ln PI t 表示的一阶差分序列的t 值都是显著的,则可以做出拒绝存

11、在单位根的假设,ln PC t 和ln PI t 是平稳的4。22协整检验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ln PC t =0238277+0997048ln PI t(1t =(1381638(3731941p =(01810(000000方程(1的R 2=0984449;调整后的R 2=0983743;DW =0599112;F 005=1392739。各个参数符合经济理论含义,方程通过了5%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下的F 检验,模型拟合较好。由于0DW d l ,故方程的误差项存在正的自相关。常数项未通过t 检验,考虑去掉常数项变量再增加自变量的方法再进行协整检验。根据

1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和布朗的广义相对收入假说,引入消费者的前期收入和前期消费。滞后1期消费为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11:68576858责任编辑徐丽华责任校对傅真治ln PCt1,滞后1期收入为ln PIt1,经检验可知ln PCt1和ln PIt1也是一阶单整的,回归得到:ln PCt =0558497ln PCt1+1541142ln PIt1121378ln PIt1(2t=(3032188(4687172(4087814p=(00066(00001(00006方程(2的R2=0992174;调整后的R2=0991392;DW =

13、1568285。各个参数经济意义合理,方程通过F检验和t 检验。DW值介于(d u,4d u之间,故方程误差项非自相关。采用ADF法,对方程(2的残差ECM进行单位根检验(C,0,1,得到残差ECM的t值为4175772,是显著的,序列为平稳序列,但对其协整关系还需进一步证明。根据协整临界公式:C=413138(T=23,N=3,5%,由于41757724131380,故方程残差是协整的。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及滞后1期的消费和支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3误差修正模型以上分析表明,时间序列ln PCt 、ln PIt、ln PIt1及ln PC t1之间存

14、在协整关系,故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序列ln PC t、ln PI t、ln PI t1及ln PC t1的一阶差分ln PCt 、ln PIt、ln PIt1、ln PCt1对误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ln PCt =118073ln PCt1+1462423ln PIt1727260ln PIt11418087ECMt1(3t=(2967249(5570362(3384837(2978591 p=(00083(00000(00033(00081方程(3的R2=0649214,调整后的R2=0590750,DW =1868423,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方程通过t检验和DW检验。ln PI t

15、、ECM t1的回归系数通过t检验,其中消费与收入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关系的符号一致,都为正。同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短期变动对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本期纯收入变动每增加1%,本期人均生活性消费变动将增加1462%;上期纯收入变动每增加1%,本期人均生活性消费变动减少173%;前一期的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短期变动对本期生活性消费支出存在正向的影响,前一期消费支出每增加1%,本期人均消费将增加118%;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显著,表明每年实际发生的生活性消费支出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142%被修正。3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由模型检

16、验可知,当期收入、消费者的前期收入和消费者的前期消费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其中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国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31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要通过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技术科学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并通过产业化来推动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32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切实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3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推动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

17、。但是现实中农用地非农化、农业非粮化现象日趋凸显,加之农业现代化企业经营风险具有不确定,必须不断完善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34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性支持,不断深入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35增强农民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建立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和就业培训机构,培训农民实用技能,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以使其适应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需要。参考文献1陈辉民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

18、15978,159812朱信凯,雷海章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0(11:4245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4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2007(上接第6856页业产业的市场主体,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权证化设置、契约化约束。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权证化处理,土地经营权证任由农民处置,可以放在银行里,可以放在口袋里,可以放到合作社里,可以放在信封里,让离土农民更有保障更为充分的运用。这样的做法既减少了证券化合作的产权纠纷,也更容易吸引社会投资者参与,为开展农村土地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其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也为农村土地证券化提供了优越的大环境。“十二五”规划强调:要以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为重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