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案例分析讲座_第1页
设计案例分析讲座_第2页
设计案例分析讲座_第3页
设计案例分析讲座_第4页
设计案例分析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精品案例分析讲座课程作业 题 目: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 姓 名: 熊曼婷 班 级: 环艺10-2 学 号: 时 间: 2011月11月1日 指导老师: 吴家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 贝聿铭建筑大师贝聿铭美国籍,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他是当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誉的建筑大师之一。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6年

2、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铭事务所至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1978年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获普利兹建筑奖。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

3、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在所有的中国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他致力于为中国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2001年,一名西方记者向众多中外建筑师征询他们心目中最佳的五个现代中国建筑,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不认为在中国能找出五个像样的现代建筑,然而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提到了香山饭店。贝聿铭说过:如果借着建筑,能够把更多人的生活、工作和人生观互相调和起来,那么我的责任也算尽到了。“一个城市,并不等于就是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面皮 要厚一点. 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华裔

4、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这虽然不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但无疑是世界范围最为大众熟知的明星建筑师,在中国他更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总是处于公众注意的焦点巴黎卢浮宫扩建在法国的遭遇和埃菲尔铁塔几乎完全一样,先遭到愤怒的抵制,而后又被无节制地赞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他赢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形态如春笋的中银香港大厦,已经成为香港的象征。在这个所有的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贝聿铭想通过他的设计提醒人们:中国的传统中还有如此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和延续。他希望为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在贝聿铭看来

5、,与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强有力。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 。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 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 。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

6、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 ,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 。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

7、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 。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 。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

8、位置。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七日,在香山饭店试营业的招待会上,贝聿铭激动地说“离开中国四十年了,中国没能忘记我,看得起我,让我回来设计”这一番肺腑之言 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贝聿铭选择香山兴建香山饭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这样将体积约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

9、高低”的目的。同时,在对这些3层一5层的底层建筑设计中,比重较重地加入传统园林建筑的色彩。 在建筑物的设计创作中,贝聿铭放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而代之灰色的小坡。客房各翼的顶层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硬山和单坡屋顶。这使人们从地面上看上去时,客房部分的屋顶形成一种韵律,体现了传统风格。而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面的,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正是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精髓。同时他在立面上,仅象征性的用砖贴出一些窗权,在大面积的白墙上挖出一些深色的窗权。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出檐深远的屋顶和因此而形成的独特的中国传统的青色文化,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平面化的抽象图,各种古典意味的元素全压缩在墙面

10、上,表达出贝聿铭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解和重新诊释。从这一点上说,他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新的高度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选择的道路。 在整个香山饭店的色彩上,也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风格,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围墙压项等处,而且一律用磨砖对缝,在室内,用在地毯、卧具、沙发、办公桌椅等处;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最难做到。可见,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古建筑的审美方式,使整个空间形态处于一个精心策划的符号系统中,体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交融的用传统建筑的语言符号来和每个人对话,寻求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也证明了贝聿铭对历史文化与环境的独悟和钟情。了解了建筑大师贝聿铭以后明白了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最起码应具有以下几点: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