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至2011学年度(下)质量分析(于永红)_第1页
2010至2011学年度(下)质量分析(于永红)_第2页
2010至2011学年度(下)质量分析(于永红)_第3页
2010至2011学年度(下)质量分析(于永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泾源县2010至2011学年度(下)中小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泾源高级中学 学校 语文 学科 初二 年级 于永红 老师一、总体成绩统计班级应考实考总分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低分人数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1班4646392685.3546100%2656.52%00%95762班4949415984.8849100%2755.1%00%9470二、各题得分统计题 号一二三四五应得分304032302850380实得分264525432574323得分率87%78.7%90.3%85%三、教与学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初二期末试题与教材及中考衔接自然,紧扣课标,切合教材。从试卷卷面上看出:题

2、知识分布面广,难易度适中。试卷重点考察了学生实际能力。试题重视对学生知识积累、知识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型灵活,问法变化大,生动、新颖、有趣。活题、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的比例明显增大了,考试更加注重了学生课内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本次试卷还重视对学生回答问题、理解问题能力、课外积累、运用学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次测试,考试出题符合当前语文课教改的要求,为我们语文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对指导今后语文课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答卷中显示出的主要问题从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成绩与平时测试成绩基本持平,和学生的基础

3、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吻合,但与学习和复习的预期目的有一些出入。1. 学生对语文及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积累普遍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2.教师在对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存在漏洞。从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卷面涂抹,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不认真,思考不深入,丢题落题,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答题找不准切入点,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等等。3. 学生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对文章整体的感受领悟不够,对规律的迁移能力不强。从抽卷中我有这样的体会,阅读试题中,教师讲过的、书上有原题的答的好,单个细碎的小题,意思比较固定的答的好,从全篇着眼来领会的,需整体把握的题答得不好,范围稍一拓宽或者问法灵活的题答得不好。 4

4、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行文上都存在问题。 此次作文部分选材比较宽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应该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部分作文思路不清,所选内容低幼化倾向严重,无新颖感。作文缺少对场面、氛围、心理的具体描写。事件、人物往往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 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循序渐进的训练。特别在学生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应进行专项的强化训练。训练中要注重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选材立意要求“真”。要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入手,选取对自己触动最大、有真情实感的素材来落笔。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写出的文章才亲切感人,反之,离开生活去胡编乱造,抄袭他人的生活经验,甚至通过“耸人听闻”来体现主题,

5、这样的文章失去生活本来的鲜活与自如,读来令人生厌。当然,我们不强求“实有其事”,允许局部的移植甚至想象,但必须实有其感,感同身受,文章才能富于感染力。有的学生不从生活中去回顾、捡取素材,却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拿来穿凿附会,细枝末节失真,感情流露苍白,语言便也空洞无物。 第二,训练中要在行文的细致有情上下功夫。从此次考试看出,学生的通病是语言大而化之,具体生动不够。叙事描摩的功夫不过硬,架空概说,没有血肉,生发出的感悟议论也就显得虚空、苍白。 (三)、改进措施与打算根据本次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今后我打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积累与运用”教学贯穿教学始终。夯实基础,不能偏废语文教学中的字词

6、积累和运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加强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二是诗句积累中在识记理解的同时,注意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提高学生运用诗句的能力。诗歌的默写应该不遗余力的督促落实,学生丢分最多的还是错别字。三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口语交际的实例,口语交际的形式也不要局限于对话,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多种形式的语言交际;如:应用文、广告语等等。具体教学将不局限于课本和课时,可以就地取材,随机训练;尤其是口语表达技巧,如针对性和简练性,重点提示学生对交际对象的情感关注;2、“文言文阅读”教学重在落实。一是文言文的教学不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应该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定要重视词语积累,尤其是文

7、言实词的积累,特别是课下有注释的词语。文言文不但要讲,还要细讲、详讲、讲透,讲完后还是落实,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答、释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是充分利用课内文言文的资源,如果课内文言文的基本字词能够了然于胸,基本上能够读懂课外简易的文言文,告诉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来自课内积累。三是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翻译能力,要让学生适当了解、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以及语法现象,学会先从整体感知文章大体内容,然后再从细处入手。3、“现代文阅读”教学由课内逐步延伸至课外,一是把握文意是做一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读还

8、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其它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改变学生没读懂文章便轻易胡乱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二是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理解题干,准确的回答问题。在学生动笔做题的之前,首先要清楚我要做什么,题干要我做什么。否则费力不讨好,牛头不对马嘴。三是明确题目考查要点,清晰能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妨把多个学生答案并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比较、鉴别、推敲、琢磨,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简练概括。 4、作文教学。一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失误而折戟沉沙。二要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累。让学生多读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再引导学生用所得到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灵去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畅的、生动的抒写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