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_第1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_第2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_第3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_第4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七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准确认读生字词。3、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及三处没想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伟大。二、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觉察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

2、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三、教情、学情分析1、学生有:能读通课文,并能读流利。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2、学生缺:抓住没想到,体会作者内心惊讶、难过、愧疚的心情。体会重的含义。四、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重的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五、助学方案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反复诵读。2、借助歌曲、图片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出示妈妈抱着婴儿的图片a、看着这幅图,你会想起谁? (根据学生答复 板书:母亲)b、假设请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指名说:爱、关心、梦)教师评价:一个

3、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让你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 (板书:第一次)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完成板书并齐读课题)第一次抱母亲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难以忘记的感受呢?【设计意图】一幅母亲抱孩子的图片,寻常而又易见,学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是符合逻辑思维的反映。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一句反问,把学生带入了深深的考虑之中,以此来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抱母亲的事情,但是书中的语言文字或许能给你留下点什么? (翻开书读课文)1、学生自

4、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读)3、读了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师述:是啊,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多媒体出示该句,指名读)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没想到 (板书:没想到)【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紧紧抓住三处没想到组织教学,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读出自己独有的感受。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逐步溶解了教学难点。(三)精读课文1、小声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5、,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再读读,此时此刻的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习惯)2、交流: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 (指名读相关语句)3、多媒体出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a、第一次没想到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指名说并读一读)b、没想到母亲很轻,他以为母亲怎样?从哪看出母亲很轻呢? (差点仰面摔倒)c、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

6、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 (生: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 (生:很轻),这一使劲,差点 (生:仰面摔倒)d、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读)e、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师引导:当作者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留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当时他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指说并板书:惊讶) 这是作者从未想到的,他没想到母亲轻轻的。 (再次指名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师小结:母亲太轻了,轻到了我一使劲,差点摔倒。 (齐读这一句)4、站在一旁的护士责怪我 (指名读护士的话)而我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答: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5、多

7、媒体出示句子: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板书:这么轻)引导:母亲到底有多重?你从哪里理解到的?说说自己有多重?看着手中的母亲,她竟然和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重,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指名读一读)师述: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设计意图】母亲到底有多重?书中只有两个数字说明母亲的体重: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通过这两句话让学生猜猜母亲大概有多重,学生不难看出此时的母亲超不过89斤,或许只有70几斤。再让学生说

8、说自身体重,而四年级的学生重的可达90几斤,轻的也有六七十斤,这样一比较,形成鲜明的比照,母亲真的很轻,轻得让人隐隐心疼。6、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呢?是什么让作者产生错觉呢?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又能品出什么?7、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 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多媒体出示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指名读)根据学生答复小结: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定是 (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 ,这样年复一年, 。(谁能读好这句

9、话 )翻山越岭一词,使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说出 爬山)爬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而母亲是手里 背上 肩上还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指名读出示的句子)【设计意图】要使学生体会母亲力大无穷就必须理解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岭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词语想到什么,联络生活中爬山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的爬山只是空着手,而此时的母亲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翻山越岭是需要多大的力气。难怪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是力大无穷的。拓展:想象一下母亲在这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样一路走来?(创设情境,指名说)出示:在崎岖的山路上,在

10、泥泞的道路上,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师述: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 ,我一直以为 ,可没想到 。(生说)【设计意图】这样一个小小的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原来这年复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原来这爱就蕴含在这样一些普普统统的日子。8、多媒体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又是一个没想到 (指名读)师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时候翻山越岭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担,母亲要我们放下的情景,可这一切的背后,母亲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是我从未想到

11、过的。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愧疚、自责) 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板书:那么重这担子到底有多重呢? (指说)师述: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 (生活的重担、责任) 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薄弱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她? (多媒体出示:母爱 板书)(学生看板书)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比照,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内疚的心情涌上心头。 (集体读好这句)【设计意图】这么轻到那么重,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难点。既然是教学的难点,不如直扣难点进展教学,让学

12、生直接考虑这担子有多重?根据预设学生会跟着教师的问题思路答复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数字的答案,难道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了求知欲,将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出母爱,是母爱在支撑她度过这困难的岁月。9、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 (指读)。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师小结: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妈妈对你们那份深深的爱!(四)拓展练习1、出示诗: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师配乐读,生配乐读,齐读)师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就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