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方案交底_第1页
测量施工方案交底_第2页
测量施工方案交底_第3页
测量施工方案交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方案交底记录方案名称:攸县发展中心主楼工程测量施工专项方案工程名称攸县发展中心主楼工程建筑面积89388.76 m2交底人曾治平施工单位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结构形式框架一剪力 墙结构交底时间参 加 部 门项目经理蒋社祥质检员刘剑峰、蒋红燕、罗辉项目副经理艾铁牛资料员张何项目负责人周波机 械何刚、唐克安技术负责人曾治平标准员蒋芳施工员李成都、沈雷、邓青和材料员腾辉安全员艾钢强、刘顺强、李杰、陈军施工班组/主持人:蒋社祥地点:项目部会议室一、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施工专项方案做纲领性介绍:本工程主体建筑地上十五层,地卜室一层,建筑总面积89388.76(其中地卜室面积itf),工程总造价约3.5

2、亿,建筑总高度57.9米。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 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 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施工测量定位依据导线点 工作,应在收到设计文件并具备相应条件后在现场进行,由建设单位主持。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 导线点应完整稳固,相应的各项正式资料齐

3、全。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测设资料,对成果进行复核 计算,审核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接导线点后,须对规划部门提供的点进行现场复 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全面了解掌握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结构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明确分段 的部位和相互尺寸关系、测量技术交底的内容等。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 定,送具有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二、由技术部门对各部分做详细解说: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314序号测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科力达KT

4、S-442RL台1工程开工 即组织进 场2经纬仪苏州一光激光电子经纬仪LT402台23水准仪科力达DL-2003套24钢圈尺50mm把2510mm把1065.0mm把10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为保证水准点网成为可靠的起算依据和检查水准点的稳定性,需在拟建建筑物内适当的位置建立水准点基点,其点数不少于3个,点间距以50-100m为宜。高差采用n等水准测定,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 将全区水准网与水准点(绝对标高)进行联测, 以查明水准点是否变动。如经检测正实个别水准点有较大变化时,及时测定出新的高程值。2、将导线点的标高引测至轴线控制桩上,其测量技术要求须满足四等精度要求。3、因区域较大

5、在场中应设置临时水准点,但必须与导线控制网联测,以检测并复核高程。按如下图所示要求埋设导线点,用全站仪测设个导线点,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测设等级出具平差计算表、成果表、导线控制网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建筑物定位放线的精度(允许相对误差值) 为1/3000 1/6000。由于测量中通常取 2倍误差,因此,定位放线的相对中误差应为1/6000 1/12000 ,控制网的相对中误差和放线的相对误差亦为 1/6000 1/12000。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超过土 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不 超过H/1000且不大于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H(m)HK 3053

6、0<H< 601060<H< 901590<HK12020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需根据复核后的建筑红线桩或城市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 量,并做好桩位保护,平面控制网位间距不大于钢尺长度,并组成闭合图形,其测量允许偏差符 合卜表:等级使用范围测量允许偏差(mmi边长边长一级重要高层建筑+ 151003001/5000二级一般高层建筑+ 20202001/10000据平面控制网向基础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外轮廓线,经闭合校测合格后放出细部轴线及有关边 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符合下表:长度L、宽度B (m)允许偏差(mimL (B) < 30+ 1530<

7、L< ( B)+ 1060<L (B) < 90+ 15L (B) >9020坐标导线控制布设网: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首先依据首级坐标导线控制网,用全站仪以总图上已标示好的各构造物的坐标依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放出主要构造物的轴线控制线,延伸出基坑1000mm1500m外设桩(兼作水准点)并加以保护。为保证水准点网成为可靠的起算依据和检查水准点的稳定性,需在拟建建筑物内适当的位置建立水准点基点,其点数不少于3个,点间距以50-100m为宜。高差采用n等水准测定,每隔一 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将全区水准网与水准点(绝对标高)进行联测,以查明水准点是否变 动。如经检测正实个别

8、水准点有较大变化时,及时测定出新的高程值。施工测量放线:外控法:土 0.000施工后,由测量员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主控线轴线投测到施工楼层的梁外 边或剪力墙、柱上,由施工员配合并作好标识,弹出楼层控制轴线,过后用经纬仪对主控线进行 闭合,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再由木工配合弹出框架柱的模板线及模板控制线,测量放线完 毕后,由质检员、施工员和测量员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内控法: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土 0.000层引测必须复 核无误后做标记。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柱、梁和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

9、设电子经纬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 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激光接收靶接收。通过无 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电子经纬仪,这样在 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 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 细部轴线。楼层内细部测量: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工程师将控制线、主要轴 线施测完成后,施工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墙柱控制线进行引测。梁放出定位线, 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 2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程每三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 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5mm全高不大于 10mm± 0.00m以上高程传递补,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 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