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 级(上册) 22 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 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即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 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 1 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并说出诗 句的意思,理解全诗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 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 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

2、炼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 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 ppt 课件; 2、学生:预习 22 课古诗两首其一冬夜读书示子聿 ,复习陆游的示儿 ; 【教学基本流程】谈话出揭示,对比处释意;点拨促初读, 重点助把握;辨析增明辨,朗诵即巩固;熟读成诵,理解全诗, 感悟意境。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1、学生诵读古诗。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相 信大家对于陆游也并不陌生,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这学

3、期我们学习 了他的哪首是呢?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师生共同诵读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忆,出示课 件)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 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 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 子女的殷切期望, 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刚才诵读的 示 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 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二、理解题意,读

4、熟诗歌。1、理解题意。 师生一起读题目。读准字音子聿(yu)。 讨论: 从“冬夜”可以知道什么?(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做学问,即学习。 )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子聿(yd):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 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 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 毅然挥就了 8 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 这是流传千

5、古的第 3 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 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 子说这些呢? 学生猜测、交流。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 800 多年 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 听一下怎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 (出示课件,诗朗诵。 )2、读熟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 觉舒服,你再读读。 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 意思,我

6、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 全诗)。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出示小黑板。 )2、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3、全班交流,略谈感悟: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 留;“无遗力”, 用出全部力量, 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 彻地理解; “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注意点:围绕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 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师:陆游的这首诗,现在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7、a、指名学生读、背。b、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c、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 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 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d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 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 孜孜不倦。(板 书:孜孜不倦)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a、指名学生读、背。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 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 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

8、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 要花多少工夫啊! 。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 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 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工夫功夫1他三天 () 就学会了游泳。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e、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 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 人民艺术家一一齐白石(“不教一日

9、闲过”) 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指名读、背。b、理解:“纸上”、“浅”/引导学生说说。(板书:书本知识)“此事”、“躬(躬行)”。/引导学生说说。c、再读三、四两句,从中我们知道些什么一一d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e、师述: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 那就是“纸上谈兵”。f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板书:实践经验)g、教师启发: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 力求做到“口到、 手到、嘴到”, 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 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 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生活

10、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 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h、学生交流,师生评价。i 、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j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这首诗告诉人们,学习知识必须 要有(孜孜不倦 _) 、(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 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其中赞扬古人刻苦 做学问的诗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说明知和行 关系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全诗熟读成诵。 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 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四、展现自我。1、学生自己推荐自己,朗诵古诗。2、集体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 (小结:诗人一方面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工夫,免 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 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那里”,这也是做学问 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 中加深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