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 71例(带答案)可打印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 cm, dmB. mm CmC. um, mmD. mm m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 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 S.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A. 12.5ms B.2.5ms C.O.4ms D.1.25ms4、小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 S ,小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 S,这说明()A. 上学时,小骑车比小快B. 小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家到学校的
2、距离远C. 小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D. 任何时候小骑车的速度都比小快5、 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Is运动了 2m,第2s运动了 4m,第3s运动了 6m,第4s运动了 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 .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b图表明()<b)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 B、C,速度大小分别是:VA=180mmin , M=12ms, V
3、=3.6kmh ,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运动最慢的是m/s 8、 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 ,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km/h ,合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1) 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 (2) 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 、;(3) 用的实验器材是:、;4)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5) 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 比较 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6) 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竟通知.出宴扌从關处槽翎理活越小整10、小明家离学校
4、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 IOmin ,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 60 m/sB. 6 m/sC. 1 m/sD. 1 m/min11、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 3,路程之比为4: 3,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 3:2B 2:3 C 9:8 D 8:9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 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 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 3: 2B. 3: 1C. 3: 4D. 4: 313、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米每秒,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4、甲从A地到B地走了 10cm用了 3秒,甲的速度是 m/s15、 如
5、图为一小球从 A点沿直线运动到 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SSJ Cir IflIIllIIOClnIIIIl IINIIlllIIIllIIII IllIIt23InlIIIIIIIlIllIIlllllIIIIIJlll IIIHIIIIFhlFlIlFIlllIlIFl lll II”IHIFlllllIlIIIq 567SSLO1112 O )16、设计一个测定圆盘蚊香的燃烧速度的实验,要求:(1) 写出所需器材;(2) 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3) 写出燃烧速度的表达式(用所测
6、量的字母表示)17、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 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2) 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18、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甲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乙是改变不 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甲乙图甲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图乙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19、判断对错:禾U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20、 医
7、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 听诊器运用了 (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21、 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声波传递 ;举出几个超声波探伤的应用实例。22、 写出声波的两方面利用: .23、 乐音是 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则是 的振动发出的声音。24、 物理学中,噪声是指 .25、P25第2题实验26、F图1中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的空气B. 室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C. 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简短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27、仔细观察体温计和普通
8、温度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区别?3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 -40 C的水银变成OC的水银B 冰变成水C.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33、游泳后上岸会感觉到冷,是因为 .34、 冰箱里拿出的水杯的杯壁上有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杯壁上发生的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3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水沸腾后,让水蒸气沿玻璃导管通入空试管中(试管竖立在冷水槽中)(1 ) 水蒸气通入试管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有 出现;(2)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升高,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槽中水温是C;(3) 本实验涉及到许多物理
9、知识,请你写出其中一条:36、 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不少物理知识。请你总结出其中3条跟汽化和液化有关的知识。37、 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高达IOOC ,远比皮肤的温度高.但是,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在海拔3km的高原,水的沸点为 91 C ;在海拔6km的山上,水的沸点为 80C ;而在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只有72C .在几万米的高空,水的沸点居然会低到1118C ,那里“开水”的温度,比地面上冷水的温度还要低因此,在高山会出现许多怪现 象:“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开水”不消毒.请回答:(1)水
10、的沸点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请你针对这一变化情况,提出一种猜想.(2)按你的猜想推理,在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水的沸点将会怎样变化?38、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A. 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表面B. 小水珠总是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C. 夏天和冬天小水珠分别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和表面D. 夏天和冬天小水珠分别附着在玻璃的表面和外表面39、2 .C,氮196C .氦268 C,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液态空气蒸发时,首先分离出来气体()A. 氧B.氮C氦D.不能分离这些气体40、 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
11、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41、如图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形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高烧病人用冰袋降温是利用了 42、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 AB CD段物质在吸热,BG DE段物质没有吸热C. 水的凝固点是OCD. BC
12、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能不变E.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来水是晶体44、 )“小孔成像”时,对小孔的要 ;;小孔成像说明光具有 的特点.45、 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反射面上某一点可有 条入射光线,对应每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条.4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 .(2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如果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
13、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47、一束与水面成 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理由是: .)A.反射角为40°C折射角小于40B. 反射角为50°D.折射角小于50°48、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1) 为了看清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甲实验小组采取向水中注入几滴牛奶的方法,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2) 乙实验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60°45°30°0°水中的折射角r40°32°22°0°玻璃种的
14、折射角r'30°24°17°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三条: . (3)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49、一束光线 Ao以与水面成3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下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1 F 一5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 AC面射出.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51、自己看课时练 55页能力拓展
15、1、252、天然紫外线最重要来源是 53、为了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拿一白纸和一把刻度尺,禾U用太作光源进行了实验请将以下实验步骤的每 一步叙述补充完整.(1) 拿一个凸透镜 着太;(2) 再把一纸放在它的 ,改变透镜与 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 (3) 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 的距离.54、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lx.世址(1) 平面镜的作用是: (2) 灯泡的作用是: (3) 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55、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1)实像是实际光线 而成的,而虚像不是 而是会聚成的;(2) 实像呈在光屏上,虚像 呈在光屏上;(3) 实像是
16、;立的,而虚像是 立的.56、 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57、下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P66第8题A. 像的A部分消失了B. 像的B部分消失了C. 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 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58、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一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若无
17、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蜡烛处于的围了.59、如图所示,J3F F -C2F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点燃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处,其中蜡烛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得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61、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 透镜,某同学所戴的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m ,该同学的眼镜度数是;远视眼镜镜片是一个 透镜,某人所戴的远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m ,该人的眼镜度数 是.62、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 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 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 增大观察的视角63、
18、实验题甲、乙、丙三位同学自己制作了临时切片,右图是他们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物像我们认为三位同学的物象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甲乙 丙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 要让甲同学看到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应该将装片向 移动一定距离.(2) 乙同学看到的物像下侧很模糊而上方比较清晰,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3) 丙同学的最大问题是视野太暗,怎样才能调亮?65、66、某同学在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时,得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和液体的体积(V)的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是()D.6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
19、里,则从杯子里 溢出水量最多的是()A.放铜块的杯子B.放铁块的杯子C. 放铝块的杯子D.溢出的水一样多6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 ,乙物质密度为2gcm ,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 5: 2B. 2: 5C. 5: 4D. 4: 569、规有曲量均为比肘甲、匕两沖金耳,ttsl5p.咤p,>pj,按1定爭均皓凌苗耳1, nT0t5b丄一cr*JS*d者点=空漏合油茂萌空度1篤;密度“亡的坯用.吉题=帝筈茨苴应聊+析I振粥密虞社或苦变志公弍比輕两中玄肩的体扫羔貳藝戶LL密度丛戎茁变我必或总溟言后两率I*金屈
20、的炼职关苯棗背由密虞©式的簸仝式玻出養解答:解I ,'' p=y p >f*由仁二可知,?p<7,P土设混合金属中甲的体积力山乙的体积为旷J混合后的平均密虞*Pnfln32解得;帖V- J即:混會后金属的体积相等, 由于<兀所以湿合后,甲乙两种金属前体飙祁等于甲的体积V.*ICn. P=y>二温音后金Ji讯 PIP2m=JIi s+lk- =R÷f-= TLl1 "l PIP混合后金属的最大JS量恂一jP故答案为:-P-p.JIb点评:本题老查了求混合金恵的质負问题,应崩密屢公武酊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分.ErlB2答案:1
21、、B; 2 、60/75注意不可以用分数;3、B; 4、A ; 5、C;b: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就6、a:在相同的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得越快;越快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 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解答:解:由a图可知:这三个人跑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跑在前面的,即跑的路程长的跑得快;由b图可知:这三个人跑的路程是相同的,在相同路程用时少的,跑得快.故答案为:在相同的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得越快;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就越快.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
22、慢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比较方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因.7、W=180mmin= 180m60s=3ms ;VB=12ms;Vc=3.6kmh= 3600m3600s=1ms ;比较可知:Vb> Va> VC.故答案为:B, C.8、 飞机飞行的时间:t=15mi n= 14h=0.25h飞机飞行的速度: V= st=270km0.25h=1080kmh,1kmh= 1000m3600s=13.6ms ,贝U 1080kmh=1080 ×k
23、mh=1080 ×13.6ms=300ms.故答案为1080 , 300.9、分析:(1)降落伞下落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表示,速度大下落快,速度小下落得慢.(2) 由速度公式v=st知,要测速度,就要测量距离(下落高度)和时间.(3) 高度可用刻度尺测量,时间可用秒表测量.(4) 表格应记录:运动员、下落距离、下落时间等容.(5)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6) 从减小伞重、增大伞面等方面分析回答.解答:解:(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小.(2) 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下落高度(距离)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24、3) 要测量下落高度(距离)和时间,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4) 表格如下.运动员1运动员2运动员3运动员4下落距离(m)下落时间(S)下落速度(m/s)(5)比较伞下落快慢的方法: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下落的快;(6)为了让伞下的慢,从而取胜,可以将伞面做的大一些.故答案为:(1)小;(2)距离(下落高度),时间;(3)刻度尺,秒表;(4)如图所示(5)路程,时间;(6)把伞面做得大一些.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求速度需要测量的量、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等问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设计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分析,仔细作答.1
25、0、C;17、(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试管中的空气;(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试管和试管中的水.解答:答:(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则发出的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2)用棒敲击试管,声音是由试管和管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则发出的声音低到高的顺序是:DCBA故答案为:(1)试管空气柱;ABCD ( 2)试管和管的水;DCB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弄清楚是什么物体在振动发出声音,才能够得出正确的
26、答案.18、图甲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音调与 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物体振动频率越大,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图乙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响度与 振幅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物体振动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19、分析:(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解答:解:(1)图甲,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塑料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 高所以在其他条件一定,物体振动频率越大,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2)图乙,用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用力越大,音叉振动幅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
27、在其他条件一 定,物体振动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故答案为:音调;频率;其他条件一定,物体振动频率越大,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响度;振幅;其他条件一定,物体振动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20、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21、倒车雷达、B超检查胎儿发育情况22、声波传递信息;声波传递能量23、规则;不规则24、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6、C1)体温计一般是测量体温所用,所以量程在人体温围,从3342度,而普通温度计是测量一些室温或液体的温度,根据装液体不同,量程也不同,比如煤油可到300度。(2)最小刻度上普通温度计根据量程不同会有不同
28、的最小刻度,量程大最小刻度大,量程小最小刻度小,而体温计最小刻度是01度。(3)测量时体温计由于水银泡后面有一段很细的结构(水银流过去不会返回,可以确定最高体 温),使用前要甩几下,将水银甩到水银泡里面去再使用。普通温度计无此结构,可直接使用。(4 )体温计在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上 面的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不能回到玻璃泡。使用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32、分析:要判断出属于熔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熔化的特点,熔化是物体由固态
29、变为液态的过程.解答:解:食盐易溶于水的物质, 放入水中能和水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不是熔化.A、 B、C都是由固态物质受热熔化形成的.故选C.33、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降低体温34、液化35、小水滴;28;水汽化时要吸热36、答:洗澡时,与汽化有关的物理知识:(1) 看到热水冒“白气”,这是热水先汽化为水蒸气,又液化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2) 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的水蒸发,而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使人感到凉;(3) 用吹风机吹干头发,是吹风机加快了头发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了头发的温度,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 使头发干得快(4) 镜面模糊不清,是由于热
30、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37、分析: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100C.猜解答:解:(1)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就会升高;高山上,气压比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就低于 想: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2)在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大气压比地面上的大,水的沸点升高.38、解:夏天,空调车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 表面;冬天,空调车温度高于外部,车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表面;所以A B D不符合题意,只有 C符合题意;故选C.39、C40、汽化吸热
31、(或蒸发吸热);液化放热(1)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成为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解答:解:(1)对着开水吹气,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会使热水温度降低的快;(2)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的缘故.故答案为:加快蒸发吸热,液化放热.41、 液化;降低铁板的温度在铁板上放些冰块等降低铁板的温度;熔化吸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需要放热,只有在较冷的位置才能液化放热.(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吸热.解答:解:(1)铁板下方出现大量
32、的小水滴,是水蒸气变成的,所以是液化为了产生更多的水滴,就要让更多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温度低一些更容易液化,所以降低铁板的温度可以产生更的水水滴.(2)冰熔化从高烧的病人身上吸收热量,防止病人温度过高,发生危险.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及液化发生的条件,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为,要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吸热和放热情况,会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2、D43、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4)物体吸收了热
33、量,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解答: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AB 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故本选项错误.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OC,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OC;故本选项正确.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44、尽量小;沿直线传播45、无数;一46、答案为:(1)便于观察像的位置;(2)玻璃板
34、两面同时成像,形成了重影;薄;(3)有可能找不到像.;(4),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不合理;只从一组数据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测出多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47、解:光束与水面成 50°夹角,所以入射角为90°-50° =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40°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于40°.故选AC.48、.解:(1) 在光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上,射向牛奶小颗粒的光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人就可以借助这个光看到光在水 中的传播路径.答:在光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上,射向牛奶小颗粒的光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人就可以借助这个光看到光在水中
35、的传播路径.(2) 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空气中的入射角为60 °时,水中的折射角为40 °,玻璃种的折射角为30 ° ,空气中的入射角变为 45°时,水中的折射角变为32°,玻璃种的折射角变为25°,空气中的入射角变为 30°时,水中的折射角变为22°,玻璃种的折射角变为17°,当垂直入射时,空气中的入射角变为0°时,水中的折射角变为0°,玻璃种的折射角变为0°,由此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 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入水和
36、玻璃中时,在玻璃中的折射角较小; 当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0° .(任选三个即可)(3)由图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所以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光线可能与水面平行,即折射角首先为90°并消失;若入射角再增大,光线有可能全部反射回水中.答:折射光线沿水面射出或没有折射光线,只有返回水中的反射光线.49、分析:光在水面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
37、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先过入射点 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折射角小于60°,在法线的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5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8、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故答案为:53、 故答案为:(1)正对;(2)另一侧,纸,最小、最亮;(3)凸透镜光心.54、答案为:(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象成在屏幕上.(2) 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3) 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55、答案为:实际光线;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能;不能;倒;正.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1) 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 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3) 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
39、光屏接收解答:解:(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2) 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实像与虚像都可以用眼睛接收到;(3) 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56、答案为:虚;实;远离;凸透镜、幻灯机(或投影仪)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解答:
40、解:甲和乙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故答案为:虚;实;远离;幻灯机(或投影仪)57、解答: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无数光线, 即这些光线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上部成像在光屏上,也有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部成像在光屏上,所以将凸透镜上部碰掉一块时, 只是去掉了该点发出的成像光线的一部分, 通过凸透镜的下部 的那部分光线仍能成像在光屏上,所以成像的性质不变,由于通过的光在减少,所以像的亮度变暗.故选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
41、握凸透镜成像的成因.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58、答案为: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解答:解: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的位置应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变大,所以蜡烛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远离凸透镜,像的大小是逐渐变大;如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凸透镜成虚像,所以蜡烛处在一倍焦距的围了分析:光屏上承接到的是实像,不能承
42、接到的是虚像,根据成像性质判断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V f ,光屏上不成像,但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59、答案为:b; a; C.点评: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具体的应用.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中,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信息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此题就是告诉了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让确定成像的性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 > v> f ,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 f V U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 > 2f ; u=f ,不成像;U 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浙江省杭师大附中高考英语五模试卷含解析
- 重庆綦江区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英语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云南省临沧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届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三十五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家庭防水施工合同
- 船体喷字施工方案
- 安东诺娃《走遍俄罗斯(1)》学习指南【词汇短语+语音语调+课文精解+单元语法+全文翻译+练习答案】
-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 罗盘仪林地测量-罗盘仪认识与使用(森林调查技术)
- 安徽省克林泰迩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6万吨-年废旧轮胎资源化循环再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地下室长螺旋引孔施工方案完整
- GB/T 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
- 关于助航灯光回路绝缘下降原因分析
- 第二届华博士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五年级)
- 江水源热泵应用杭州奥体主体育场案例分析
- 天然气制氢装置拆迁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 员工奖惩签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