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_第1页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_第2页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_第3页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_第4页
滑坡的成因_分类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滑坡的成因要探讨滑坡的成因,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 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是 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 的影响, 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 非常必要的。1、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 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 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 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

2、斜坡易发生滑坡。(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 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 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 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 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 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

3、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 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 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2、内外营力(动力)(1)水的作用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活动是导致滑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90%以上的滑坡与水 的作用有关。因水渗入坡体后会引起岩土的重度的增加, 抗剪强度降低,产生动 水力和静水力,止匕外,地下水还能溶解岩土中的易溶物质,使斜坡土、石体的成 分和结构发生变化,河流等地表水会不断冲刷和切割坡脚, 对坡脚产生冲蚀淘空 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斜坡稳定性的恶化。 因此,许多滑坡常发生在雨季或由 于地表水下渗、

4、排水管道漏水或农田灌溉系统渗水而引起滑坡。(2)地震作用地震能使斜坡土石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地震力反复作用下,土石体结构容 易受破坏,并沿着斜坡的软弱结构面或裂隙、节理面向下滑动。一般认为,地震 烈度在五度以上就容易诱发滑坡。3、人为因素(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 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 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 来危害。(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 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

5、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 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 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3)止匕外,劈山开矿的 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 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更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渗入从而诱发 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 坡的发生。滑坡的分类据不同的原则和指标,对滑坡提出各种分类方案:(1)从研究山坡发展形成历史出发,则可以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现代活滑坡等类型。(2)按滑坡的发展阶段,将滑

6、坡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按滑坡产生的力学特征,则可分为推动式、平移式和牵引式滑坡。(4)按滑动面通过岩层的情况则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5)根据滑坡体的厚度可分为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6)根据滑坡的物质构成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和岩土混合滑坡等。对于一个滑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但实践中,应该抓住问题 的主要矛盾,根据突出因素对滑坡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就是看对认识、防治和处理此滑坡是否有帮助。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分类:滑坡岩土体和结构因素分类亚类特征描述堆积层(土 质)滑坡滑坡堆积体滑坡由前期滑坡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伏 基岩顶

7、面或滑坡体内软弱面滑动崩塌堆积体滑坡由前期崩塌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 伏基岩或滑坡体内软弱面滑动黄土滑坡由黄土构成,大多发生在黄土体中,或沿 下伏基岩面滑动粘土滑坡由具有特殊性质的粘土构成。如昔格达组、 成都粘土等残坡积层滑坡由基岩风化壳、残坡积土等构成,通常为 浅表层滑动冰水(磺)堆积物滑坡冰川消融沉积的松散堆积物,沿下伏基岩 或滑坡体内软弱面滑动人工填土滑坡由人工开挖堆填弃渣构成,沿下伏基岩或 滑坡体内软弱面滑动岩质滑坡近水平层状滑坡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不大于10顺层滑坡沿顺坡岩层层面滑动切层滑坡沿倾向坡外的软弱面滑动,滑动面与岩层 层向相切逆层滑坡沿倾向坡外的软弱面滑动,

8、岩层倾向山内, 滑动面与岩层层向倾向相反楔体滑坡厚层块状结构岩体中多组弱面切割分离楔 形体的滑动义形体岩质父形体由岩体构成,受多组软弱面控制,存在潜 在滑面,已发生局部变形破坏,但边界特 证不明显堆积层变形体由堆积体构成(包括土体),以蠕滑及形为 主,边界特征和滑动向/、明显滑坡其他因素分类启美因素名称类别特征说明滑体厚度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10m以内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10m25m之间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25m50m之间超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超过50m滑动形式推移式滑坡上部岩(土)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 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布 的斜坡地段牵引式滑坡下部先滑,使上

9、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 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性裂隙发 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发生原因工程滑坡由于切脚或加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自然滑坡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现今活动程度活动滑坡发生后仍继续活动的滑坡,或暂时停止活动, 但在 近年内活动过得滑坡不活动滑坡发生后已停止发展发生年代新滑坡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滑坡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古滑坡全新世以前发生滑动的滑坡,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滑体体积V(m )小型滑坡4V10*10 4中型滑坡10*104V100*104大型滑坡100*104V1000*104特大型滑坡1000*104V10000*104

10、防治措施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 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 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 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 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 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 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防

11、止河水、 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 J”坝;在滑坡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其措施有:削坡减载、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采用该方法施工前须作技术经济比较;边坡人工加固,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 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采用固结

12、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2、减重反压主要适用于推移式滑坡体。特别是滑动面上陡下缓或接近圆弧形时,或滑坡体前缘厚度特别大时,减重效果尤为显著,减重就是挖除滑体上部的岩(土) 体,减少上部岩石体重量造成的下滑力。反压则是在滑体前部抗滑地段采取加载措施以增大抗滑力。在减重反压后的边坡,应及时整平,做好防排水措施和坡面绿化,以免裂隙裸露,雨水乘隙渗入边坡内部。3、支档工程( 1) 抗滑挡墙:挡墙是目前较为广泛的抗滑建筑物,借助于挡墙本身重量,支档滑体的剩余下滑力,有抗滑片垛、抗滑片石竹笼、浆砌石抗滑挡墙、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抗滑挡墙、空心抗滑挡墙(明洞)及沉

13、井式抗滑档墙等。( 2) 抗滑桩: 抗滑桩系穿过滑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作为阻滑支撑工程,具有破坏山体少、施工安全、方便、工期短、省工省料的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 3)锚固和预应力锚固:用于加固有裂隙或穿过软弱结构面、深入至完整岩体内一定深度的钻孔,插入钢筋、钢棒、钢索、预应力钢筋及回填混凝土,借以提高岩体的磨擦阻力、整体性与抗剪强度。可采用锚固或预应力锚固措施。4、固结灌桨对于裂隙岩体,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有机化合材料进行固结灌浆,以提高坡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增大抗滑力。对于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和冻结法,后者用于临时性斜坡。也可以采用焙烧法,在坡脚形成一个经焙烧加

14、热而变得坚硬的似砖土体,起到挡墙的作用。我国目前常见的滑坡防治措施可分为非工程措施和 工程措施 两大类。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以下7 种:1、抗滑桩抗滑桩是借助于嵌入稳定岩(土) 中的锚固作用支撑滑坡推力的一种工程结构物。根据桩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桩、钢桩(或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等。目前所采用的抗滑桩多为人工挖孔、就地灌注的钢筋混凝土桩。对于钢筋混凝土矩形桩, 长边顺滑动方向布置,桩间距根据不使上方滑体从桩间滑走,又不致过密的原则来确定;桩的锚固深度与稳定岩(土) 层的性质有关,须经过计算而定,一般为桩全长的1/21/3左右。采用抗滑桩整治滑坡的特点是桩位布置灵活、抗滑效果好、圬工小,

15、施工时破坏范围小且分散,通过桩孔能校核发现原勘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 施工方便几乎不受季节限制等。其缺点是不适用于软塑体滑坡的整治,且需要较多的钢材。根据具体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拱状结构将单体抗滑桩联接在一起,可以提高抗滑作用,如砌石联拱、混凝土联拱等。加大抗滑桩的间距,可节省材料费用。对于大面积、大体积的滑坡,可以采用抗滑桩群进行防治,桩位、桩长根据勘探和滑坡验算分析确定,特别是受场地限制的工程类边坡,比较适合采用此种技术。2、抗滑挡土墙抗滑挡土墙是滑坡整治中应用广泛的建筑物之一,多用于中、厚层滑坡的防治。 挡墙基础深埋于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中,利用墙体自重或借助于其它结构抵抗滑坡

16、体的滑动力。抗滑挡土墙多采用浆砌石或者混凝土作为墙体,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抗滑作用见效快;缺点是滑体前缘开挖量大,不利于滑坡的稳定。施工时应注意分段跳槽开挖基坑,及时回填,避免滑坡体滑动。3、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 “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削坡是削减滑坡后部的土体,减小滑坡的下滑力。在滑坡下部,可配合采用填土反压,既可提高滑坡的抗滑力,又可作为削坡土体的弃土堆。削坡减重是滑坡整治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多用于中小规模的滑坡。4、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随着锚杆(索) 技术的发展

17、,国内外已大量应用锚索工程整治滑坡。锚索由高强度钢绞线制作,与锚杆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钢绞线具有高强度、低松弛的特性;钢绞线的绞纹与凝结材料结合更为紧密,能提供较强的结合强度;钢绞线柔韧性大,便于制作与运输。现所采用的锚索长可达3055m。5、混凝土抗滑键混凝土抗滑键是将抗滑桩的长度最大限度地缩短,使之趋于键的形式,把滑体与滑床锚固在一起,从而稳定滑体的一种支挡物。这种抗滑键一般直接用混凝土灌注,不需采用配筋,比抗滑桩节省圬工材料和钢材,施工简便,特别适合于处理滑体较薄的滑坡,是一种有效的浅层滑坡整治措施。6、土方换填对于已经滑坡或者具备适宜施工条件的情况,往往只需进行土方换填,即可防止滑坡的再

18、度发生。换填时, 需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根据边坡稳定验算成果,分析确定换填范围和深度,确定回填土体的压实控制指标。随着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当单纯土体指标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掺入固化剂提高土体的强度指标, 也可分层埋设土工格栅,提高土体的整体抗剪强度,从而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7、玻璃钢螺旋锚玻璃钢螺旋锚护坡技术是在传统锚杆技术上改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坡技术, 该技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玻璃钢锚杆旋转压入滑坡体中,前段锚固段为螺旋状玻璃钢锚头,后端为结合进行边坡表面防护的混凝土锚固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既可用于防治滑坡,也可用于已经发生垮塌的边坡修复,由于采用了耐腐蚀、抗拉能力强的玻璃钢锚杆代替传统的钢筋锚杆,使该种锚杆技术既可用于临时边坡防护,也可用于永久边坡防护。滑坡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