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传热学(一)_第1页
845传热学(一)_第2页
845传热学(一)_第3页
845传热学(一)_第4页
845传热学(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热学(一)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二、考试目的考核入学研究生对传热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属于水平测试。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考试内容:1.传热学研究内容及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2.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 热传导(2) 热对流(3) 热辐射3. 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二)考试要求:1.掌握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物理概念及其传递过程的基本特点和相应的基本公式;2.掌握传热过程的概念及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式,掌握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3.掌握导热、对流换热过程的热阻计算公式、串联过程热阻叠加原则;第二章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一)考

2、试内容:1.导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2)热流密度矢量和傅立叶导热定律(3)导热机理和导热系数 2.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1)导热微分方程(2)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方法(4)柱坐标和球坐标下的导热微分方程 3.一维平壁稳态导热的解析解(1) 第一类边界条件(2)第三类边界条件(3) 接触热阻和复合平壁的导热 4.一维圆柱和圆球的稳态导热(1) 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圆筒壁的导热(2)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通过圆筒壁的导热(3)通过球壁的稳态导热 5. 肋片的导热(1) 等截面直肋的导热微分方程(2)变截面肋片的导热(3)肋片能否增加传热量的条件(二)考试要

3、求:(1)掌握导热基本定律,熟知它的意义和应用;(2)掌握平壁(包括有、无内热源、第1、3类边界条件以及变导热系数等不同情况)、圆筒壁及等截面直肋等,在常物性、一维稳态导热时的分析求解方法。(3)对多层壁面的稳态导热的热阻叠加原理要十分熟悉,并能灵活用于计算。要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熟练计算温度分布,几何尺寸以及传热量。第三章  非稳态热传导(一)考试内容:1. 一维非稳态导热的解析解(1) 一维非稳态导热的分离变量法(2) 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热状况和温度分布的诺莫图(3) 特殊多维非稳态导热的简易求解方法2. 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法(1)表面对流换热对非稳态导热物体内部温度分

4、布的影响特点(2) 集总参数法(二)考试要求:(1)掌握非稳态导热过程的基本特点;(2)能够正确列出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微分方程式及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3)掌握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问题。第四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一)考试内容:1. 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1)求解域的离散化(2) 节点温度差分方程的建立2. 代数方程组的求解(1) 迭代法(2) 超松弛和欠松弛3.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1) 求解域的离散(2) 节点温度差分方程的建立(二)考试要求:熟练掌握控制容积热平衡法建立节点差分方程的方法。第5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一)考试内容:1

5、.对流换热概论(1)对流换热问题分类;(2)换热微分方程;(3)影响换热系数的因素。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1)方程组建立方法;(2)方程组的物理意义3.边界层分析及边界层微分方程组(1)流动边界层;(2)热边界层;(3)边界层微分方程组。4.边界层积分方程组及求解示例(1)边界层积分方程组(2)数量级分析对方程组的简化5.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比拟理论(二)考试要求:(1)掌握对流及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流换热与导热的关系、与热辐射的区别;(2)掌握牛顿冷却公式;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概念;流体流动时的边界层能量微分方程和边界层能量积分方程的建立;数量级分析方法;第6章  

6、;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一)考试内容:1.相似原理及应用(1)相似三定理;(2)相似转换和因次分析2.强制对流换热及其实验关联式;(1)内部强制内部强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2)外部强制对流传热流体横掠单管、球体及管束的实验关联式3.自然对流换热及其实验关联式。(二)考试要求:(1)掌握内部强迫流动对流换热、外部流动强迫对流换热及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2)掌握相似原理及应用方法,常用准数的物理意义;(3)能对绕流传热曲线进行分析;(4)能用量纲分析法、相似传换法建立准数方程;(5)能用相似理论指导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6)熟悉近似模化、自模化、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定型尺寸和定性温度基本概念;

7、第7章  相变对流传热(一)考试内容:1.凝结换热现象;2.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3.影响膜状凝结因数的讨论;4.沸腾换热现象(二)考试要求:(1)掌握凝结换热现象产生的条件,凝结现象的两种基本形式及产生原因;(2)掌握纯净蒸汽在竖壁上作层流膜状凝结时的努谢尔特理论分析;(3)能对不凝性气体、蒸汽流速、蒸汽过热等对凝结换热的影响作出准确的解释;(4)掌握产生沸腾现象的条件,能正确区别大容器沸腾、强制对流沸腾、饱和沸腾和过冷沸腾;(5)掌握核态沸腾区,临界点和过渡沸腾、稳定膜态沸腾区传、临界热流密度基础概念;(6)能对沸腾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凝结换热强化途径和大容器饱和

8、沸腾曲线进行分析(7)熟悉气泡稳定存在最小半径计算公式推导;能对凝结换热、沸腾换热准方程进行解释;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一)考试内容: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1)吸收、反射与透射(2) 灰体与黑体(3) 辐射强度(4) 辐射力2.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1)普朗克定律(2)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3) 兰贝特定律(4)维恩偏移定律3.实际物体的发射特性与基尔霍夫定(1)实际物体的发射特性(2)基尔霍夫定律(二)考试要求:(1)掌握热辐射的物理本质及其与导热、对流换热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不同;(2)黑体的概念及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3)实际物体对投入到其表面上辐射的吸收、

9、反射和穿透特性以及物体表面的黑度、吸收率、反射率和穿透率;(4)实际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以及与黑度、吸收率有关的基尔霍夫定律和灰度概念。(5)熟练掌握黑体辐射函数,以及利用黑体辐射函数进行黑度、吸收率等的计算。(6)掌握漫射和灰体,温室效应、太阳常数、等效天空温度等基本概念第9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一)考试内容:1 .辐射换热的角系数(1) 角系数的定义(2) 角系数的性质(3)角系数的计算方法2 .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3 .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1)有效辐射(2)两个漫灰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中的辐射换热(3)多个漫灰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中的辐射换热(4)重辐射面4 .气

10、体辐射(1)气体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2)气体与封闭表面的辐射换热5. 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1)改变表面辐射热阻表面涂层(2)改变空间辐射热阻遮热板(3)复合换热(二)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角系数的计算(代数法);2.熟练掌握黑、灰体表面间传热量计算,掌握辐射空间热阻和表面热阻概念;3.掌握重辐射的概念、计算,复合换热的概念、计算。4.掌握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的基本方法。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一)考试内容:1.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2.换热器的型式及平均温压;3.换热器的热计算;(1)平均温差法;(2)传热单元数法4.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二)

11、考试要求:(1)掌握复合换热的概念及其计算原则;(2)掌握传热过程的概念、传热过程的计算;(3)能用平均温压法和传热单元数法进行换热器的热计算;(4)掌握强化传热(或削弱传热)的原则和措施。第11章  传质学简介(一)考试内容:1.质扩散与斐克定律(1)传递过程类比(2)质量扩散系数2.对流传质及表面传质系数(1)对流传质系数(2)传热与传质过程类比3.质量与热量同时存在的传递过程分析(二)考试要求:(1)掌握质扩散裴克定律,熟悉典型扩散过程的分析;(2)掌握对流传热与传质过程类比方法;(3)能建立湿球温度计传热传质模型,并能用模型进行提高湿球温度测量精度的技术分析;第12章  传热学专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