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动物学_第1页
生科院-动物学_第2页
生科院-动物学_第3页
生科院-动物学_第4页
生科院-动物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02)(生命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德、智、体全面发展,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勇于追求真理,愿意献身于科学和教育事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使硕士研究生具有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和扎实的动物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动物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能熟练运用动物学知识和技术进行相关课题的设计、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动物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教学工作。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在本校完

2、成,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进行考核,除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外,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定期组织学科内讨论或到相关专业单位短期学习,论文工作以在校内完成为主,必要时安排到有关专业单位完成部分内容,或在生产实验基地完成。学习年限为二年半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 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2. 原生动物生物学3. 水生动物营养学4. 水生动物种质遗传学5. 水生动物生态学6. 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7. 甲壳动物分子生物学8. 水生动物生态毒理学9. 鸟类生态学10. 昆虫生理生态学11. 动物系统学12. 水生动物生理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

3、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的2-3门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0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应修满 8 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 5 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修满 8 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2学分。(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中英文名称学分开课时间任课教师学位公共课(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第一学期自然辩证

5、法概论The Outlin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1第一学期外国语Foreign Language4第一学年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学位基础课(必修)生命科学进展Life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4第一学年王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原理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3第一学期翁杰敏细胞与免疫学技术与原理Cells and immunological technology and

6、principle3第一学期钱旻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与原理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echnique and principle3第二学期石铁流形态观察技术与原理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echnique and principle3第二学期赵云龙学位专业课(必修)专业英语Specialty English for animal science1第二学期王群动物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ethodology for zoology research3第一学期李二超动物科学研究进展Advance in animal science

7、 research3第三学期陈立侨水生生物学总论Principles of Hydrobiology3第一学期姜晓东学位专业课(选修)水生动物毒理学Aquatic animal toxicology3第二学期周忠良水生动物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3第一学期赵云龙水生动物营养学Nutrition and feeding of aquatic animals3第二学期陈立侨原生动物细胞学The Cellular Organization of Protozoa3第一学期顾福康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rotocols for Cellular & Molecula

8、r Biology of Protozoa3第一学期顾福康昆虫学Entomology3第一学期李恺鸟类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 of ornithology3第一学期唐思贤水生底栖动物生态学Benthic animal ecology3第二学期赵云龙浮游动物生态学Zooplankton Ecology3第二学期姜晓东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Entomology 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ques3第二学期李恺五、科研成果要求1.硕士生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发表(含正式录用)1篇以上的研究性学术论文(不含综述性论文);2.研究生必须为所发表学术

9、论文的第一作者;若该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必须为该研究生的导师;3.通讯作者必须为该研究生的导师,同时第一完成单位必须为华东师范大学。4.若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专利申请,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每一项专利可等同于1篇国内核心期刊研究性论文:(1)必须为发明专利;(2)已获得专利申请号;(3)第一完成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4)该生在专利中的排名为学生中第一位,且学生的总排名为前3。 若硕士研究生发表SCI(包括SCIE)或EI论文,则以以下条件考核:1)硕士研究生在SCI(包括SCIE)或EI上发表论文,在作者分值的基础上乘以2.0;2)作者排名分值如下:第一作者为1,第二作者为0.5,第三作

10、者为0.25,第四作者及以后均不记;3)若硕士研究生所发表的上述期刊论文在乘以相应的系数后,其总和超过1(含1),就可以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此累计只限于SCIE、EI和SCI期刊论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不属此计算范围;4)以上所提到的SCI、SCIE、EI的论文必须导师为通讯作者。六、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须在第四学期期末之前参加学院组织的中期考核考。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包括研究生开题报告),考核合格者可继续攻读学位。考核不合格者经过院学位分委会举行有本人和导师参加主诉的学术考核听证和答辩,提出淘汰与否的建议并上报核准。七、学位论文要求1. 论文选题前必须做好拟选题研究项目

11、的学术背景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以保证将进行展开研究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2. 论文开题通过中期考核者进行开题报告会,参加开题报告的硕士生、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递交撰写完整的论文研究的计划书(含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计划和研究的计划进度、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前期工作的准备或基础,参考文献资料等),论文开题报告须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标准”由学科组审议通过。3. 论文撰写研究生在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或导师组成员报告研究进度,探讨和解决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直至学位论文的定稿。4. 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答辩前应首先通过

12、学院组织的“双盲”评阅,通过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1. 堵南山. 甲壳动物学(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 1988,1993.2. 顾福康 .原生动物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3. (德)Muller W. A.著 (黄秀英 劳为德 郑瑞珍等译).发育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4. 刘健康.高级水生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1999.5. 沈韫芬.原生动物学.科学出版社, 1999.6.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2002.7. 李爱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农业出版社, 2003.8. Hausmann H. N. Hulsmann. Protozoology Thieme M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