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模块-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训练一、单选题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 B.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C.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
2、 D.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m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C.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3.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
3、能够( ) A. 成像的性质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D. 使商店内更明亮一些4.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4、 B. C.
5、160; D. 5.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边被观众称为“镜子时刻”的场景,出现这样的场景至少需要 ()块平面镜A. 2块 &
6、#160; B. 3块
7、60; C. 4块
8、; D. 5块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厚的玻璃板 B. 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
9、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蜡烛c不用点燃 D.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7.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 ) A. 潜望镜
10、 B. 显微镜 C. 照相机
11、160; D. 望远镜8.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 S,物体 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 A1 ,A在L2中的像是 A2已知 A1、A2相距S1 ,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
12、()A. 变小 B. 不变
13、160; C. 变大
14、0; D. 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15、 10.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竖放的平面镜前,他看到自己在镜里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A. B.
16、0; C. D. 11.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
17、#160; B.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二、填空题1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
18、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_试在图中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_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1)仅从有利于实验的角度出发,该实验需要的环境亮度是_ (填“亮”或“暗”) 一些为好。(2)将E蜡烛点燃的目的是_ 。(3)该实验需要做若干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 ,后几次实验必须改变的量是_ 。(4)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_ 。(5)该实验的“物”是_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
19、横线上)A不含烛焰的E蜡烛BE蜡烛的烛焰CE蜡烛和烛焰的整体D未点燃的F蜡烛14.如图,是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的虚像,则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时_分15.如图是从平面镜中观看到的时钟像,此时的时间应是_.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小明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中是小明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2)根据小明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 (3)在
20、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4)实验中小明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乙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找到像的位置。对于蜡烛甲和乙的要求是_ ,原因_ 。(5)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_ 。 17.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 (2)为
21、了更好完成实验,小明应在 _(选填“较暗”或“较亮”)(3)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18.物体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说:“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能用实验证明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简述你的实验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1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2)该
22、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从而确定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
23、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 20.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的特点,便于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填“M”或“”)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 五、综合题21.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24、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如图所示,大括号所指
25、示部分为所求距离: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距离为2.5m+2.5m=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视力表的像离被测者距离为4.6m故选C【点评】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答案】C 【解析】【解答】A.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仍能看到A的像,A不符合题意;B. 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B不符
26、合题意;C.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C不符合题意;D. 保持A.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此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则B不能与A的像重合,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
27、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感觉故选C【分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是:“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答案】B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
28、76;=180°,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数学上的平行线关系证明即可。5.【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可知,若只有对面的一块平面镜只能成一次像,根据成像的情况,说明有另一块平面镜与其相对且平行放置,因此出现这样的场景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A在左右两个平面镜中分别成像为A1、A2 , 左边的像A1会在右边镜中成像为A3 , 以此类推,如图所示故选A【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6.【
29、答案】A 【解析】【分析】A、玻璃板对透过光线会发生两次折射,厚玻璃板会使物体两次成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保证实验效果B、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C、玻璃板是透明的,两面都能发生反射形成像D、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解答】A、透明的玻璃板对透过光线会发生两次折射,厚玻璃板会使物体两次成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点燃蜡烛b,而不点燃蜡烛c,当c移动至与
30、b的像重合时,透过玻璃板观察c蜡烛也像点燃了一样,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7.【答案】A 【解析】【解答】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原理工作,故符合题意;B、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原理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利用透镜来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D、望远镜是利用透镜来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潜望镜、显微镜、照相机和电影机所使用的镜片的
31、不同类型就可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潜望镜、显微镜、照相机和望远镜的镜片应用的常识,属于常见的考题8.【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 , ,所以, , ,所以, 所以 .无论点在两个平面镜的哪个位置,两个像点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两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平面镜距离的2倍,所以物体的位置改变不影响距离.9.【答案】D 【解析】【解答】解: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物体P在平面镜MO中的像A,对于球的黑白两部分,要作黑白分界线直径的像来确定同理作物体P在平面镜N
32、O中的像B像A在平面镜NO中成像,像B在平面镜MO中成像重合得到像C照相机和物体P,像C在同一条直线上,照相机只能照到物体P的白面,所以照相机拍摄到的照片是D【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如镜面垂直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MO和NO中分别作出P的像A和B,A又在NO平面镜中成像,B又在MO平面镜中成像,两个像重合,物体在两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间,我们在平面镜中能看到三个像照相机和物体P,像C在同一条直线上,照相过程中,像C被物体P阻挡,照相机不能照到像C,能照到物体P的白面,能照到A像、B像,并且AB像是对称的10.【答案】D 【解析】【解
33、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D图故选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判断像的形状: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也是减小的 。故选A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像与物到镜的距离总是相等
34、的。二、填空题12.【答案】5.4;节约空间; 【解析】【解答】解:(1)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4m=2.9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9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9m+2.5m=5.4m(2)使用平面镜可以增大视野空间,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3)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由P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P点的像P点,连接眼睛A和像点P,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PO即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故答案为:5.4;节约空间;见下图:【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
35、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2)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3)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做出右脚的像,右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必然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经过眼睛和像点,两者的连线确定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13.【答案】暗;像看的更亮一些;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物距;比较像物大小关系;A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环境越暗,物体越亮,反射的光越强,成的像越清晰。实验中要让物体尽量的亮,所以作为物体的蜡烛E应点燃,
36、而蜡烛F不能点燃。实验中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来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利用蜡烛F来替代蜡烛E的像,所以蜡烛E、F应完全相同。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蜡烛E,利用火焰是让物体更亮,成像更清晰。 14.【答案】6;40 【解析】【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图中显示的时间5:20,所以,实际时间才是6:40故答案为:6;40【分析】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结合平面镜的特点进行分析.15.【答案】8:20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可知,真实的时间应是8:20.故答案为
37、:8:20。【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做题时可将从试卷后面看。16.【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不能;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结论不同;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大小相同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解答】(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因为第一次实验的物距是5.2cm和像距也是5.2cm,而第二次实验的物距是10.2cm像距却是8.5cm,这两次实验中,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所以说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
38、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4)因为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因此甲、乙蜡烛必须高度、粗细完全一样,否则无法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5)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像也不和桌面垂直,所以不会重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7.【答案】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较暗;不变 【解析】【解答】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3)平面镜成的像
39、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故答案为:(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较暗;(3)不变【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三、解答题18.【答案】解:实验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实验步骤:将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置;玻璃板的前面放置蜡烛A,点燃;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置蜡烛B,前后移动B,使B与A的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灾调查应急工作预案(3篇)
- 高考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分享及答案
- 追求理想的高考作文思路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人际关系试题及答案
- 追求卓越的心态与行动-高考作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火灾发生应急预案演练(3篇)
- 2025年软件考试焦点讨论试题
- 防汛火灾等应急预案(3篇)
- 竞争战略与市场灵活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试题答案解析
- GB/T 10069.3-2024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 知道智慧网课《科技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真题】2023年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14689-2008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 -绿化安全技术交底
- 手动液压泵使用说明书
-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要点及常见问题培训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单
- 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