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1页
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2页
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采用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VBI性眩晕患者64例,对其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

2、准    VBI诊断采用文献1标准:以眩晕为主诉;兼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眼部症状(黑朦、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有轻微多变的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反射/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调节/辐辏障碍、自发或压迫椎动脉后诱发眼震、阳性病理征等;病因明确;排除其他疾患所致眩晕,包括头颅CT/MRI检查正常。症状学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根据患者眩晕程度的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来自本院神经内科。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

3、组33例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274岁,平均64岁;轻度9例,中度12例,重度12例。常规剂量组31例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5372岁,平均64岁;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眩晕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    2组均服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珍珠母、延胡索等组成,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每袋4 g,国药准字:Z10960082)。大剂量组:每次8 g,每日3次;常规剂量组:每次4 g,每日3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

4、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眩晕、头昏等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脉动指数的变化情况。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相关标准。痊愈:眩晕、头昏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头昏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眩晕、头昏等症状减轻,仅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无效:眩晕及头昏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  症状评分标准    根

5、据VBI性眩晕的主要症状,如眩晕、头昏、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颈项不适、健忘的轻重程度不同采用4级计分法,分轻(+)、中(+)、重(+)、严重(+)4级;对难以分级的次要症状,如耳鸣、耳聋、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按有(+)、无(-)计分,每个“+”号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1.7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Ridit分析。2  结果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常规剂量组比较,*P<0.012.2  2组

6、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常规剂量组比较,P<0.012.3  2组椎-基底动脉流速变化(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常规剂量组治疗后比较,      #P<0.012.4  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有患者反映该药口感不良,大剂量组有2名患者有胃部不适感,但症状轻微。服药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7、检查未发现异常。3  讨论    素问玄机原病式·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证治汇补·眩晕云:“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养血清脑颗粒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珍珠母、延胡索等为主药,其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为补血圣方四物汤的配伍。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补血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白芍敛阴养血。该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珍珠母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止痛。从本观察结果分析,无论在改善眩晕症状上,还是在提高脑部血流速度方面疗效均很显著,尤其大剂量组显示出更好的疗效。提示养血清脑颗粒通过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加大脑供血供氧,从而达到治疗VBI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游国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