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导学案_第1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_第2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_第3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_第4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把栏杆拍遍导学案基础知识字词注音行伍( )蹂躏( )说服( )押解( )纸笺( )磅礴( )金瓯( )诠释( )浅斟低唱( )咀嚼( )淬火( )遒劲( )杖屦( )翠奁( )炽热( )麾下( )成语积累:马革裹尸望眼欲穿浅尝辄止振聋发聩 作者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兵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后归南宋,力主抗金。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

2、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带湖近20年,中间虽短期任官,但很快被罢免。到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品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武人”?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他的武人性格的?2、 作为“政人”的辛弃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3、 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4、 正因为他特殊的经历,辛弃疾的词有什么特点?(提示:把握关键句找出文本中的话回答)5、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有几层深刻的含义?6、文

3、章共选取了辛弃疾的八首词作,连缀成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请用简短的词句概括每首诗所折射的词人的内心世界。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 楚天千里青秋)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永遇乐(烈日秋霜)摸鱼儿( 更能消一番洗清秋)水调歌头( 带湖吾甚爱)丑奴儿 (近来愁似天来大)(少年不识愁滋味)7、 梁衡为什么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从文中筛选出来,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把栏杆拍遍 导学案答案1、辛弃疾是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为了光复大业”,他决心“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文章选取了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跃马横刀

4、突入敌营生擒叛将两件充满传奇色彩的典型事件来突出他的“武人”性格。 写法小结: 选用典型事件(细节)2、“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辛弃疾被任用的20多年期间竟然有37次的频繁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工作”,简直是个工作狂。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

5、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3、 作为“武人”,他不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作为“政人”,他虽满腹经略,却招谤被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只能把满腔的悲愤之情倾泻于笔端,成为“词人”。4、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5、 1)政治是他的词源,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的特殊经历加上政治对他的锤打

6、炼就了他的词魂。2)辛弃疾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使他的词闪耀着永恒的思想光芒。6、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豪情。水龙吟( 楚天千里青秋)忧愤孤寂的悲壮呼喊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忧愤。 永遇乐(烈日秋霜)为国为民五内俱焚的自嘲。摸鱼儿( 更能消一番洗清秋)政治失意的自嘲倾诉。水调歌头( 带湖吾甚爱)壮志难酬,幽居江南的闲愁寂寞。丑奴儿 (近来愁似天来大)(少年不识愁滋味)看透炎凉的缄口沉默7、因为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

7、。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 所以,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8、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

8、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