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_第4页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摘要:?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根底课之一,很多后续课程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现阶段,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学课时太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大程度上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学模式与群众教育相冲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高等代数?的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在课程教学上做一些必要的改革,具体建议如下: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一、?高等代数?的地位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高等代数?是我国很多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

2、息计算专业的根底课,其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师范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根底课,是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的数学逻辑、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提升,以便将来站在高处为中学教学效劳;该课作为信息计算专业的根底课,是为后续的信息计算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底,是算法实现的前期必要条件;该课程中的线性代数局部又是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因此该课程是最重要的专业根底课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代数理论的根本体系,理解代数学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掌握根本技能和根本方法,初步形成运用向量空间理论分析、解决线性变换中的综合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建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能为从事中学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

3、导。二、?高等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坦率地说,中国的高校教育目前还没有到特别完美的地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缺乏。高等代数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当然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仅仅分析一些最常见的问题。具体说来,当前的高等代数教学存在如下的缺点和缺乏:1.课时太少,教师“上课=赶课。笔者通过调查相关院校发现,课时少是高等代数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通病。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遵守大纲,大纲上的东西必须要讲到;另一方面要受教学进度表的束缚,否那么内容讲不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上课完全是填鸭式的一言堂,必要的提问和习题课全没了,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除了讲课就是板书,教师一分钟不

4、敢耽误。而学生呢,50%以上拼命记笔记;30%压根儿就不听了,因为听不懂;仅有不到10%的学生根底好些,平时有预习复习的习惯,能跟上教师的进度。显然,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丧失对高等代数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2.以“考试为中心的教与学。众所周知,数学粗略地可以分为代数,几何和分析三大类。而高等代数是代数学的最最根底的课程之一,是一切代数分支的根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学好它学生将会受益终生。正常情形下,教师应该把这门课的思想方法交给学生,特别是某些重要定理的背景,推理过程以及应用,这才是真正的数学,这样教才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主创

5、新能力。对于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启发下,认真学习和钻研隐藏在课本内部的东西,真正掌握学科的思想方法,为将来自己的后续开展和学习奠定坚实的根底。可是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由于课时等客观因素,很多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轻理论,重计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考试!当前的各类考试也是走“轻理论,重计算这条道路。而学生在学习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轻理论,重计算的道路。原本考试只是为了来检测教与学的效果,绝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当今考试显然主宰了整个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十分病态的现象!3.教育模式与群众教育相冲突。大家知道,30年前的大学生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自豪!因为那是高等教育走的是“精英教

6、育的模式,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能上大学。当时的大学生有扎实的根底;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很多现在90后不具有的素质。当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可以“一口切,因为大家的程度差不多。随着社会的开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业已进入“群众教育,80%以上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差异非常大:有的根底好些,有的根底差些;有的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的却完全依赖教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却没有作相应的改变,仍然采取精英教育时的“一口切:用同样的教材,讲授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学生“吃不了,觉得高等代数太难了,自己根本就学不好。而在这种情

7、形下,很多教师没有去认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没有适当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却是埋怨现在的学生根底太差了,没有方法教了,最终慢慢走上“只要让学生考试过关就行了的一切以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的错误道路。三、一些建议从上面一节可以看到,在当前的高等代数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假设不能及时解决,只会恶性循环,越来越糟。这里针对上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关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1.要想方设法保障高等代数等专业根底课的教学课时。大家知道,和高等代数一样,很多大学课程里的专业根底课大一就开始学习。而大学的学习和中学不管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怎么

8、过渡?那首先就要看看中学生是怎么学习数学的:中学教师差不多会用一课时的时间来讲授一个知识点,而后是同步练习,单元测验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让学生慢慢掌握。所以在高等代数课程的开始,上课绝不能太快,并且要讲一定的习题。这一切的一切显然都需要时间,需要足够的课时。怎么才能保证足够的课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政策上的支持。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最好不得少于每周6课时的教学课时,目前很多高校都得不到这个标准,我们学校目前是每周5课时;2很多大一新生进校都要进行军训,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成功的军训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如有的学校把军训安排在大一的暑假,新生开学

9、后很快就可以和老生一样开始上课,这对保证教学课时很有帮助。3现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培养方案里,有五花八门的通识课,占据了太多的课时。其实大家都很清楚通识课对大学生的培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这样做确实不是明智之举。2.改革高等代数的考核制度。要想彻底改变教学以考试为目的的这种不良现象,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考核制度:考试。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高等代数的考核就是期末那一份试卷,平时听懂多少,甚至来不来上课都无关紧要。最为恶劣的是很多学校都有这个规定,就是班里学生期末考试时不合格的人数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20%,否那么任课教师就有责任。很多老师会在考试前给学生提供什么模拟试卷,其实真正的期末试卷与这份模拟试卷

10、很相似,有的就是数据不一样,题型均一致。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即使平时没有认真学,期末时一突击,也能过关。显然这种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不合理,急需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个尝试:1考核改变原来的“期末一卷定制度,期末考试是要考的,最多占总分的30%。2平时成绩占20%。很多人说这个并不新鲜,很多学校都有平时成绩。可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平时成绩并不是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平时成绩,当下很多学校规定,只要不缺课,作业做了平时分根本上就有了。我这里的平时分指的是平时课堂提问,大家基数都是20分,每提问一次,答对的不扣分,答错的扣0.5分或1分。最后平时分低于12分的,直接认定不合格。3期末论文和辩论

11、50%。学生自己写个与高等代数某个知识点相关的小论文,也可以是综述,这个小论文20分。最后由老师来辩论,但辩论内容不仅仅是写的小论文,包括本学期所有讲授的内容,从概念到定理等,辩论老师随机的提问,每人5个问题,每个问题6分。4仍然延续现在的考教别离制度,这样从某个角度上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认真对待每节课,每个知识点。3.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由前面的分析知道,现在是“全民教育,是“群众教育,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适当改变当前的培养方案,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学生在入学前,应通过考试,面试来个摸底,根据摸底给学生分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适当的教学大纲,

12、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在期末考核时,用不同的标准来考核。这里大家不要误会,不管怎么差的学生,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最根本的高等代数的相关知识是必须要求的。这种分层次,分模块式的培养,将会根本上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总之,欲改变当前高等代数教学中的种种缺乏,单靠一个人两个人是不行的,相关部门得重视,首先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其实,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根底类学科,不仅仅是数学。大学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希望,是这个国家将来的主人,只要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基金工程:浙江师大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代数课程群?高等代数?工程资助。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高等代数第三版m.

1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唐剑,孙自行.高师高等代数教改的探究与实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62.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