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实词如“念、寝、步、寻、互”和文言虚词如“但、耳、遂、盖、也”等。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3.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重难点】1.赏析月色的特点及写法。2.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学法指导】 在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欣赏画面的精美,体会语言的凝练含蓄。通过品味句子,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从而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并将你认为重要的词写下来。乐者( ) 寝( ) 藻荇( )( ) 少闲人( ) 2.熟读课文,给下列句
2、子划分节奏,并将你认为要注意的句子写下来划分节奏。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搜集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并写下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澈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并将你认为重要的词解写下来。月色入户 (
3、 ) 欣然起行( ) 积水空明( ) 遂至承天寺( ) 念无与乐者( )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相与步于中庭( ) 5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6.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句子: 理由: 7.搜集有关写月的诗句。(或全诗)至少两首 8.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教师评价日期 教师评价日期二、课堂助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诗词里有很多描写“月亮”的篇章,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好吗?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别有一番不同的情致。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
4、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好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寓于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写于这个时期,这篇仅为80多字的短文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当时谪生活的一个片段。2. 出示学习目标。3. 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4整体感知,理解文意(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结合注释,疏通全文意思。5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
5、;二是因为月色很美。(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3) 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壮志未酬的苦闷、达观的处世态度)(4)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积水空明
6、”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6.合作探究(1)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结合全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闲”字的?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7、,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一方面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同时还包含了作者对世人忙于民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 (3)比较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和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心境的异同。小石潭记凄怆、哀怨 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自我排遣7释疑解难8.小结三、课堂巩固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加点的词。相与( ) 空明( ) 交横( ) 念无与
8、乐者( ) 盖竹柏影也 ( ) 但少闲 ( )2.翻译。(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空灵、皎洁、明净 的美妙境界。4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 5."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1) 它包含着作者的一种猜想:面对如此良夜,
9、张怀民一定不会蒙头大睡吧!他可能也在赏月,只是不知他在哪里赏月?所以需要寻一寻。(2)寻有一种急切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 四、拓展延伸阅读苏轼的游白水,按要求回答问题。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大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其源殆可熟物( 估
10、计 ) 循山而东 (沿着 )俯仰度数谷 ( 越过 ) 顾影颓然 ( 回头看 )(2)翻译。雪溅雷怒,可爱可畏 顾影颓然,不复寐。 (3)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写瀑布的奇观用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 (4)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水喻月,后文是以璧喻月,形象生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5)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附: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克山县联考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 深度解析的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风险评估的总结与对策计划
- 生产计划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策略
- 202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经验分享提升软件设计师考试成功率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洛阳市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学习习惯养成指导计划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中的法律知识考查试题及答案
- 职专汽修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四诊考试题及答案
- x监理管理办法
- 芯片定制合同范本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电子商务教师资格证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届云南省楚雄市重点名校初三一模物理试题(海淀一模)试卷含解析
- 记叙文阅读理解解析(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阅读理解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资格考试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 超星尔雅学习通《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首都师范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