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_第1页
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_第2页
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_第3页
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配对2检验结果表明,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9倍(P0.05)。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体质指数(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P0.05)。 结论 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出生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例对照研究肥胖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对儿童的心血管

2、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智力、心理行为特征等均有影响1。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众多,出生体重则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反映胎儿宫内的生长和营养状况,也是决定出生后生长水平和速度以及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为此,本文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曲线拟合技术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05年12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5所小学和长沙市开福区10所小学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现场。所选学校所有69岁学龄儿童为本研究第一步的筛查对象,共

3、6 288名。筛查出肥胖儿童226名,其中男性178名,女性48名。将筛查出的226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病例,按照11匹配原则,选择226名与病例年龄(6个月)相近、性别相同、体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对共计226对进行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9对,有效应答率为92.5%。12 方法(1)诊断标准:采用儿童超重肥胖诊断标准数据2。肥胖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体质指数(BMI)30(BMI=体重/身高2(kg/m2)的儿童,体重正常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20BMI25的儿童。(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父母一般资料、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2 500 g为低出生体重,2 5003 999 g为正

4、常出生体重,4 000 g为高出生体重3。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的父母亲填写。(3)测量方法:依据儿童标准体格检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 (此 资 料 转 贴 于 ) 行身高、体重的测量。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配对2检验及曲线拟合分析。2 结 果21 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452名儿童,发现高出生体重儿童79名,其中肥胖组儿童53名,对照儿童26名;共发现低出生体重儿童8名,其中肥胖儿童5名,对照儿童3名。22 高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表1) 表1 肥胖与正常儿童高出生体重发生率的比较(略)注:OR=229,95%CI=139377,2=10565,P=

5、0002以高出生体重为暴露因素。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9倍,经配对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肥胖与正常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的比较(略) 注:OR=200,95%CI=0381043,2=0167,P=068824 儿童BMI与出生体重的关系为进一步描述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儿童BMI为纵坐标,以出生体重为横坐标绘制线图。结果表明,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进一步应用曲线回归拟合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302-8626X+1388 2,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Dani

6、els SR.The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J.Future Child,2006,16(1):47-67.2Tim J Cole,Mary C Bellizzi,Katherine M Flegal,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J.BMJ,2000,320:10.3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155.4Oz

7、anne SE,Fernandez-Twinn D,Hales CN.Fetal growth and adult diseasesJ.Seminars in Perinatology,2004,28:81-87.5闫淑娟,卢秀英.0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5.6Vickers MH,Breier BH,Cutfiled WS,et al.Fetal origins of hyperphagia,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and postnatal amplification by hypercaloric nutritionJ.Am J Physiol,2000,279:83-87.7邵继红,黄水平.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29-1330.8张晓宏,孙长颢.营养代谢的程序性影响与肥胖发生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94-996. 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3) 9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