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情感是生命之花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由于现实生活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情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一现象,我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人文性,采取唤醒情感、陶养情感、抒发情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关键词:情感、热爱、唤醒、陶养、抒发。“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感情”,在这句社会性口头禅中,我们将解读到多少信息?作为语文教师,我把焦点集中在学生的情感倾向上,孩子的这种消极情感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把“情感”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饱含情感和人文性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适时有效地对
2、学生谈情说爱,让学生自由地表情达爱,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安然、快乐地度过这个花季。一、“亲其师而安其学”热爱语文学生总喜欢把对教师的好恶带到他所任教的学科上来。学记说“疾其师而隐其学”,意为讨厌他的老师就不学该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亲其师而安其学”显然是喜爱他的老师而学该师传授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以爱获取。爱你的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理解学生的心理。不因他们过激或错误的行为而鄙视、讥讽;宽待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友,让学生在爱的芳香里不知不觉地喜欢你,*近你。以知识的魅力吸引。你的课堂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笑声不断;你的声音如鸟语莺歌,举手投足是风情韵味;你的讲解热情
3、生动,深入浅出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是一盏明亮的指航灯,你智慧的光芒不可阻挡的吸引了学生。以美丽的人格折服。你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你正直、善良、坚强、诚恳、高尚的人格在点点小事中熠熠生辉。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学生,也许将潜移默化他的一生。学生喜爱,亲近这样的老师;打心底里佩服,爱戴这样的老师。师生情意相投,彼此亲近,对语文的热爱也就油然而生了。热爱语文是语文教学最质朴的要求,也是学生贴近语文,感受语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 母语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热爱语文,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
4、爱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热爱”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重要内容。否则,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难以实施。二、“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唤醒情感现实生活诸多的复杂因素导致了孩子的消极情感占了上风,甚至形成习惯自然,积极的情感却日益静默、沉睡。因此,情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唤醒情感、激发情感。情感往往依附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心摇”是主体对“物色之动”这一客观现实的情感反映。情感的发生总是同一定的外界刺激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物色之动”是外界刺激,是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即情境。情感的情境性特征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开辟了由境入情的路径。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如教学观舞记,学生找出有关印度舞特点的语句后,我和着音乐做了几个与文本吻合的舞蹈动作,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不少同学也跟着扭腰、送臀,课后还意犹未尽。我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还原成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把两者有机结合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提供了可感可知的表象。在视觉、听觉上给他们以强烈而新鲜的刺激,触发他们对异国舞蹈的喜爱,对身体美、神态美、音乐美的赞叹。情境的创设有多种,其目的在于感染、铺陈后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应
6、的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暗示和启迪,从而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经验,唤醒心中沉睡的情感。如果说情感是深埋的种子,情境就是随处可入的春风。当春风吹拂时,种子自然舒醒,破土而出。要想成就一片生命的绿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而且要拓展教材(如古今中外名著,报刊杂志的优秀文章等,通过作品开启学生心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中获得勇敢和坚强,感激和宽容引发、唤醒作为人所必备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能力,让学生的情感步入“真、善、美”的轨道。三、“读书百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陶养情感情感的小苗要茁壮成长,必有一块沃土,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便是情感肥沃的土地。“文章不是无情物”,一
7、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以情养情。要想真正进入文本的情感,需“读书百遍”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情感体验方可行。熟读文章后就自然了声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的变化,即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能有情感的朗读,就是体验到了文本的情感。著名的语言大师索绪尔曾说:“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是属于心理的,心理的变化是由情感引起的。”礼记·乐记也说:“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教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就告诉我们,声音的不同来自内心情感的变化。如朱自清的春,用较快的语速朗
8、读“盼望着,盼望着”,那是学生体验到作者对春天的引颈张望;用亲切的语气朗读“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是体验到了作者对春来临的狂喜;用渐趋高昂的声调朗读第二自然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那是体验到了放眼拥抱自然后的心潮起伏;用轻柔的声音读“春草图”,那是用纯真自然的眼光感受到春的新鲜烂漫。在有情的朗读声中,陶养学生对春天、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当然,没有深切的内心体验,学生是无法用这样的声音来展现作者的情感世界,而这样的声音就来自“读书百遍”。表演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手段,把情感形之于外,使体验更为丰富、深切,又富创造性,对惯于情感内藏的中华民族的孩子来说,不失为张扬情感的好方法。“朗读”我国
9、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在朗朗书声中,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起点,积极能动的进入文本,重新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怀,物我交融,达到共鸣,陶养自身的情感。朗读可让学生形成语感,在读中熏陶,吸取作品中内含的精神美与情感美。它决非对作者情感的复原,而是个性化并富创造性的,我以为体验程度的深浅,不仅与朗读的遍数有关,而且同篇数也相关,通过系列文章让学生一次次经内心的体验,一次次产生共鸣,情感不断地积累、溶化,并渐渐地内化。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真挚、关爱、善良,犹如稀世珍宝,值得珍惜。美好的感情不仅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尽的快乐财富,而且也能抵御社会及媒体宣扬
10、的消极的影响。由于体验的个性化及创造性,体验所生成的应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对文本具体物象和情感的超越。一件事,一个人,一只鸟,一束阳光,一颗露珠,一经体验便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美,乃至对生命的思考。正是这种意象的深刻化,学生在对美的作品的不断体验中,使情感得以展开、溶化和巩固,并以此丰富、陶养自己的情感。小苗成长在美文的沃土上。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发情感情感之树郁郁葱葱了,我们便期望它开花结果,满身满心的花香、果香,悦人悦已。当心中的情感涌动、澎湃时,借助语言、文字、形为等,使学生的情感言语化、实践化,即使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迁移外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借助口头言语抒发读者体验的内
11、心情感,简而言之,就是谈情说爱。说,是情的输出,是情感的物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是一种明显的情感活动。作为情感表达方式之一,主要是学生在理解文章后整体性的交流评述。主要形式有:诵读,独白,对谈,论辨。如斑羚飞渡想象老年斑羚、小斑羚、镰刀头羊的心理各自发表见解。讨论: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你是狩猎队员,你会如何做?朗读感人的语句、段落等等,通过多种口头表达形式表现斑羚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阅读中形成涌动的内心情感,借助“谈、说”使内在的情感得以外显和释放,没有饱满的热情,那来生动的语言。被情感浸润的语言一经表达,学生的情感就得以记忆、巩固和深化
12、,还在同学间得以交流、补充、印证和丰富。这种表达其理性色彩、个性色彩更加浓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就是借文字迁移,即写作。写作是个体对生活的反映,是个体认识与情意的自我表达,借助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智力活动。如成长的烦恼,有的写被同学欺侮的烦恼;有的写父母吵架的烦恼;有的写进入初中玩时间少的烦恼语言表达有的粗糙,有的精美,但由于真情实感,读起来都情真意切,实在感人。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情感始终参与调节整个外化的过程,并使心中的情感细腻准确的外化。文字表达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为读者留出了自由抒写和尽情抒发的天地。学生的情感因此而得以拓展,自身的情感也因此而更加细腻、美丽。
13、“情动而外于行”指的是借行为外化情感,以行为规范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一声道谢,一次让座,笑对失败,宽容对人,关爱生命这是情感的深化和提升,当主体把阅读文本所体验的情移于文本以外的生活与生命,并提升为人类所共同的生命更替,物在人亡的情怀。这就发生了情感的泛化,它是情感不断迁移、反复积淀,走向深刻和升华的过程,它使情感不断得以概括,提炼,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情感的这三种抒发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巩固情感,拓展情感,并为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发展方向和途径,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的情感需要渲泄,在情感受到抹杀、扭曲、摧残时,我们更需要多多谈“情”,多多说“爱”,为社会注入积极向上、健康有力的新鲜血液。消极的情感犹如一座火山,如是活火山,那只有荒凉一片;如是休眠火山,就能生长出清新的森林。让孩子消极的情感在积极的情感里,抒发、渲泄、休眠,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活力和生机。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梁启超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压制淘汰下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据文本实际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开朗、勇敢、热情地面对学习、生活、人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有情之文滋养有情之人。在具体的感知和情感活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数据金融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致密气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支部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4年矿井机械维修技师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绿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测试题(二)含答案
- 摩托车发动机原理课件
- 钢材销售通用版合同(2篇)
- GB/T 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 GB 19572-2004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 一体机使用培训-课件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 职工食堂总体经营服务方案
- 高一研究性课题
- CAAP2008X功能概述PPT课件
-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项目建议书范文
- MAG、MIG焊培训教材ppt课件
- 1000以内自然数数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