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_第1页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_第2页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_第3页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_第4页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浅析一、调查概况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关于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笔者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真切感受到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厌学心理向农村学校教学提出了挑战。为此,2014年36月份,笔者对甘溪乡38年级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双亲均外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2.7 %;父亲或母亲外出的分别占11.8 %和5.4 %,外出打工家长的年龄相对集中在3246岁年龄段。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43%左右存在厌学现象。他们

2、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对学校教育产生严重的厌恶、抵触心理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了解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现状。2、当前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形成的因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各班教室及其他场所进行,共发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2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家长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三、调查结果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多次家长、学生座谈结果显示,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具有共

3、同的特征:“学习效果不理想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更糟糕更不愿学习厌恶学习”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而留守儿童厌学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因素:1、学习的自信心丧失。根据调查,约25.9 %外出民工因长年在外地工作(三年及以上,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辅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相对要差一些,而学习和生活条件会直接对学习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旦出现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容易丧失自信心。一旦自卑心理在他们心中扎下根,他们就无法重拾自信,就会陷入上述恶性循环中,导致厌学。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性格、心理状况的影响极其重要。经调查统计发现,在厌学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厌学心理的

4、占76%以上。(1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太少。有些父母受生活压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孩子缺乏耐心,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不能给他们及时的心理上的疏导。在回答“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一题时,有44.3%的孩子持否定态度。对“我觉得父母很愿意跟我在一起”一题的回答,有36.7%的孩子是从不或偶尔。在调查中,40.9%的孩子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的观点,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课外生活的孩子有56.1%。当问及“当我感到伤心的时候有没有从父母那儿得到安慰”时, 47.5%的孩子说没有。同意“我觉得和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的感觉”的仅占22.3%。(2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高,对孩子厌学心理的产生有相当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高会使孩子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反过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如此也是形成恶性循环。如B学生的家长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交流时,谈到孩子学习后进时,他竟然说:“唉,我没办法,让他读到初中毕业就就出去打工。”家长对孩子抱这样的态度,孩子还需要努力做什么呢?等到毕业就行了,也不需要进步。(3缺少或没有家庭学习辅导。农民工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是一重要因素。根据调查, 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79.6% ,大专以上文化的为0 ,其余的为高中或中专。这些家长多数外出,无法为孩子提供家

6、庭学习辅导,即便在家的,也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偏低,无法辅导孩子。因此,即使孩子基础差,学习后进,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干着急。(4家庭气氛的不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关心、照顾和爱。而父母脾气不好或婚姻状况不佳,给孩子的支持和帮助有限,严重者没心思管教孩子或拿孩子出气,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变得孤独、懦弱、恐惧、暴躁或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嘴甚至打架,有的自身有不良嗜好(赌博、酗酒等,使得他们的孩子产生不安、烦躁、恐惧心理,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从而渐渐产生厌学心理。(5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直接影

7、响孩子的成长。诸多因素中教育方法失当对儿童的影响最大。如果父母教育方式过于严厉甚至粗暴,为了躲避家长的惩罚,将使儿童养成欺骗的不良习惯,而欺骗一旦形成常态,真正努力做事的劲头就没有了。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又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养成孩子轻视、厌恶劳动,过分依赖父母的不良作风。(6隔代抚养让孩子接触不到符合年龄和时代特征的教育。因多数父母平时不在家,照管孩子的责任也就落到了祖辈身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辈由于年龄及时代背景等原因,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上和现实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很难对孙辈进行合理的教育,有时甚至就停留在让他们吃饱就行了。即便

8、是教育也只能拿他们那个时代的经历作为依据,又得不到孙辈的认同,两代人之间很难有顺畅的、有效的沟通。而不少祖辈为减轻经济压力,还得重新又当爹又当妈,上山下田劳动之余还要从事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作为新时期孩子应该受到的实践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几乎为零。四、解决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方法。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厌学儿童进行辅导。1、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对于那些有厌学心理的留守儿童,要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去感化他们,教师要经常保持和蔼可亲的形象,不让学生产生恐惧,害怕与老师接近的心理。并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孩子在生活、学习上有困难时,要多给予帮助,

9、 直 至其度过困难时期,把爱和期望传递给他们,以适当弥补留 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的父爱母爱。 2、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 针对留守儿童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引起的自卑心理。教师 要引导他们建立平和的心态,不与别人攀比,去除自卑的根 源。在此基础上,多用鼓励及赞扬的言语和欣赏的眼光,放 大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知道自己其实是聪明的孩子,是优秀 的孩子,而且要让他们觉察出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和别的孩 子同样的活泼可爱,同样的重要。 3、积极开展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生活热情。 课内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来自家庭及其 他地方的负面感知,给孩子以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其学习兴 趣和生活热情。如开展主题班

10、队会、书法、绘画、舞蹈等活 动,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角度地感受学习和生活的快 乐,生活态度积极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消除了。 4、经常和家长沟通,引导他们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教育。 要改变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厌学心理的影响,需要教师 了解并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便经常与家长沟通。 (1)把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反映给家长。 反映情况时,要讲究一些技巧,尽量选学生表现好和有 积极转变的方面,不能把沟通变成诉苦。即使学生在校表现 不够好,也不能严重化,应减低“杀伤力”,并建议家长从哪 些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2)告诉家长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 要求家长在生活上要多关心孩子,比如

11、孩子近期身体怎 样,不同的季节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等。学习上有没有困 难,并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不能像自己一样只能下苦力,并 且经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是艰辛还是欣慰都可以和孩 子交流, 让孩子感受家长真实的生活, 能够淡化地域距离感。 (3)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善于发现。发现是沟通的关键。家长在倾听的过程 中,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要善于思考,注重在谈话中发现 孩子的闪光点。比如,发现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简短的故事 时,要及时给予赞赏:“你讲得不错!”孩子第一次能坚持自 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时, 就应该称赞: “你很有主见, 很了不起! ” 要注意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一味地说教、指责,

12、 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你沟通, 还能提高沟通的质量。 慎用批评。批评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使用 不当,也会影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扼杀孩子的灵性。 犯了错误的孩子,最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家长的批评最 好从谈话开始,千万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或横加指责,以避免 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拒绝沟通, 千万不能孩子一有什么不对, 就絮絮叨叨的念个没完,甚至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讲究诚信。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也要讲 一个“信”字。说话算数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我 班上一位学生的妈妈因为其 10 岁的女儿不愿与她沟通,而 在一次家长会上向我“诉苦”,我在和她以

13、及后来和孩子谈天 过程中才了解到,是妈妈将答应女儿要保密的小秘密,在村 子的商店里摆龙门阵时不经意地告诉了同村人,结果大人们 常用这件事来取笑孩子,使她再也不肯对妈妈说什么了。可 见,家长的“诚信”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家长的失信会直 接影响和子女的沟通交流。 注重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其本身的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因此,家长需要要经常和孩子 沟通交流,进行语言教育,同时,还要及时改掉一些不良嗜 好,处理好家庭关系,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甚至打架, 在孝敬长辈和关爱小辈方面要做好正面榜样。 要有耐心。有些家长过于急躁,常常是“恨铁不成钢”, 幻想着通过一两次交流谈话,就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家 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理解 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如果没有耐心,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