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液压支架自动增压初撑系统仿真_第1页
分析液压支架自动增压初撑系统仿真_第2页
分析液压支架自动增压初撑系统仿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液压支架自动增压初撑系统仿真     yjbys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关于分析液压支架自动增压初撑系统仿真的自动化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感谢你的浏览!在MSC.EASY5中建立立柱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在模型中用定量泵PH加溢流阀RF代替乳化液泵站,流量为200L/min,溢流阀开启压力为31.5MPa。经过仿真之后,得出立柱下腔压力变化曲线及活柱位移曲线。通过应用EASY5仿真分析,发现应用这种自动初撑力保证阀的立柱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立柱下腔压力,缩短初撑时间。 关键词:自动初撑力保证阀,MSC.EASY5,仿真,液压系统保证液压支架初

2、撑力一直是科研和生产使用中十分关心的问题。生产实践表明,低初撑力支架将导致直接顶的早期离层与破碎,从而失去对基本顶的有效控制,导致基本顶跨落,基本顶跨落时造成对支架的冲击,同时也影响支架的稳定性,使支架不能通过直接顶传递来对老顶取得平衡。在支架的设计中,一般把初撑力设计为工作阻力的0.520.77倍,由泵站压力来保证。免费。然而在工作面现场,由于多种因素,会造成初撑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值,以致带来各种不利影响1,2。1.初撑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如图1为立柱液压控制回路,由泵站来的乳化液直接经操纵阀,液控单向阀进入立柱下腔,使立柱快速升柱,这时的立柱下腔压力很小,一般不大于1MPa。当顶梁接触顶板之后

3、,假定顶板是刚性的,则活柱不再升高,进入立柱下腔的液体流量急剧变小,其下腔压力开始升高,因为立柱缸体和下腔内的乳化液具有一定的压缩率,尚需少量补液以使其达到初撑力要求。图1 立柱液压控制系统在MSC.EASY5中建立立柱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在模型中用定量泵PH加溢流阀RF代替乳化液泵站,流量为200L/min,溢流阀开启压力为31.5MPa;主进、回液管路直径为25mm,长度为60m;操纵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工作位置由阶跃信号控制;立柱缸径/活塞杆直径为250/230mm,行程为1000mm,假设负载恒定,为20KN。经过仿真之后,得出立柱下腔压力变化曲线及活柱位移曲线。2.自动增压阀工作原理

4、这种自动增压阀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增压缸2、两个单向阀(3、4)、和二位三通液控换向阀1组成。当自动增压阀的进口压力P1小于二位三通液控换向阀的调定控制压力pz时,从进液管路来的液体进增压阀进口、单向阀及增压阀出口直接排出,增压缸不起作用。当p1大于调定压力时,二位三通阀右位工作,由增压缸的工作原理可知,增压缸左右腔的压力比为K=(D/d)2。增压比的确定与泵站压力,管路压力损失和支架所需图2 自动增压阀工作原理1液控二位三通阀 2增压缸 3、4单向阀a进液口 b出液口初撑力有关。在此选用增压比为2,增压缸小腔直径d=70mm,增压缸活塞杆行程为40mm,二位三通液控换向阀的调定压力

5、为23MPa,增压阀一次可以供给的高压乳化液容量为200ml,乳化液为95%的水和5%的液压油组成的,按水的体积弹性模量3000MPa,要使下腔压力达到32MPa,压力增长10MPa,所需乳化液容量为167ml,增压阀一次排量为200ml,能达到初撑力要求。3.自动增压初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自动增压初撑力保证系统原理如图3所示。本系统主要由操纵阀1、自动增压阀2、液控单向阀5、安全阀4组成。其特点就是在每个立柱的下腔进液控制回路中并联一个自动增压阀。当需要升柱时,操纵换向阀使其右位工作,从进液管路来的高压乳化液通过操纵阀1,然后液控单向阀5直接给立柱下腔供液,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动增压阀供液,这时

6、由于立柱处于升柱状态,进液口压力比较低,增压缸不动作,立柱处于快速升柱状态;当顶梁接触顶板,立柱下腔压力开始升高,当进液口压力大于液控二位三通阀的调定压力时,增压缸开始动作,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40MPa的高压。图3 自动增压系统原理图1操纵阀 2自动增压阀 3立柱 4安全阀 5液控单向阀4.自动增压初撑系统的仿真分析根据其原理图在MSC.EASY5中建立自动增压初撑系统的模型3,其模型就是在原来系统中并联一个自动增压阀(模型中最上面部分)。设置仿真参数开始仿真,操纵阀在1s时打开为立柱下腔供液,乳化液分两路向立柱下腔供液,一路经过液控单向阀,一路经过自动增压阀,此时,系统压力为13MPa,

7、经过60m长的进液管,压力损失一部分,到增压缸小腔的压力为2.3MPa,立柱下腔压力约为0.8MPa,当15.6s时,立柱达到全行程(1000mm),升柱时间为15.6s,与不加自动增压阀回路几乎相同,可见此系统并不影响升柱速度。仿真结束时观察立柱下腔压力变化曲线,从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出,在15.6s立柱停止运动开始,压力急剧上升,在16.1s的时候即达到33MPa,超过泵站压力,之后压力不再升高。可以看出此自动增压初撑系统反映迅速,当顶梁接触顶板之后,能够在很多时间内达到初撑力要求,操纵工人凭观察看到顶梁接触顶板后,稍作停顿,即可关闭操纵阀,也能达到初撑力要求,从而加快了移架速度。5.结论通过应用EASY5仿真分析,发现应用这种自动初撑力保证阀的立柱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立柱下腔压力,缩短初撑时间。参考文献1高郁.提高液压支架初撑力的探讨J.煤炭技术,2003.22(8).2崔梅生,宗敏. 液压支架初撑力保证系统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