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议和谐 相得益彰_第1页
叙议和谐 相得益彰_第2页
叙议和谐 相得益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叙议和谐 相得益彰    【真题回放】 以“歌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失误原文】 歌声 李倩 不要以为我是音乐家,也不要以为我是未来的歌星,更不要以为我是音乐痴呆;我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这组排比句信手写来,冗赘晦涩,如果删去,行文的条理也就清晰多了。)我从四岁起开始练唱歌。每天傍晚都会从我家传出歌声。因此,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音吵了他们。(建议开头应直接引入话题,开门见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歌也唱得不错。歌声这跳跃的音符犹如一股清泉为迷途之人洗去心灵的污垢,为身心劳累的人洗去疲倦的尘埃

2、。(此句对歌声的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来说有点不和谐。建议删去这几句,换上一个过渡句,便于引发下面的叙事。) 有一次,我遇见了王阿姨。她笑着对我说:“你昨晚唱的是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吧?真好听!”我心想:这歌名她竟听出来了。于是练歌更积极了。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听歌、练歌。当我把全身心都沉浸在歌声中时,觉得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歌声融为一体。歌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使我的听觉变得敏锐,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这里的议论句写的是“我”对音乐的追求。从全文看,这段材料有点游离中心。建议针对第一段“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音吵了他们”一句,可再充实一些邻居们对歌声不同

3、反应的材料。) 有一天早晨,我在门口遇见了张奶奶。她见了我高兴地说:“我天天都能听到你的歌声,你的歌唱得越来越好了!可是你昨天唱的曲子有的地方不准。”我笑着点了点头,说:“今天我会注意的。”她怎么能听出来?难道她也会唱歌?我问道:“这么细小的错误,您怎么会听出来?您一定会唱歌吧!”张奶奶笑出了声:“我不会唱歌,但我外孙女会唱。我常带她去学歌,所以多少也懂一点。”我又追问:“我怎么从没听见过她的歌声?”张奶奶沉默了一会儿,说:“她在你搬来之前就出国留学去了。以前,她每天傍晚都练唱。我就躺在椅子上听,她唱得好极了。”然后,她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不过现在我又能听到歌声了。我每天傍晚都在躺椅上听你

4、唱歌。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我外孙女并不是远在国外,而是在我身边。”听了她的话,我很感动,很高兴。(此段的叙事具体且能为中心服务,但缺少点睛之笔。) 从此,我加倍努力地练唱,让歌声是最完美的声音。(此句动宾搭配不当,可把“是”改为“成为”。) 于是,我的歌声不仅变得更加动听,还变得更加浑厚起来。因为歌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们带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因为歌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迪,把人们带进一个奋发向上的世界。(此段的议论抒情句收束得不够自然,没有紧扣上文的叙事有感而发,也不能与首段中的“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很好照应。) 愿这歌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结尾简洁,如再扩展得具体点则更好了。) 【

5、失误探究】 本文作者是一个善于积累和发现的有心人,他把“歌声”所蕴藏的故事转化成文字,读着这段文字就能感受到歌声那穿越心灵的力量。应该说立意还是比较准确新颖的。但文章也存在不少毛病,若将此文升格为一类文,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动一动“手术”:一是有些材料未加剪裁。譬如第二自然段中关于歌声的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来说有点不和谐;第三自然段后几句写“我”对唱歌的追求,从全文看,这段材料有点游离中心。二是议论、抒情与叙事不和谐。第六自然段的议论抒情句收束得不够自然,不能紧扣上文的叙事有感而发,也不能与第一段的“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很好照应。三是只叙不议,不善挖掘。譬如第四自然段的叙事

6、具体且能紧扣中心,但缺少点睛之笔,若补写一句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字,就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另外,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信手写来,冗赘晦涩,如果删去,行文的条理就清晰多了。 【升格展示】 歌 声 李倩 我从小到大都有歌声陪伴着我,在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不缺少歌声。 我从四岁起开始学唱歌。每天傍晚都会从我家传出歌声。因此,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音吵了他们。 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唱功也是今非昔比,再也没有人向我家提意见了。 一天,我在小巷里遇见了王阿姨。已经很久没和我说过话的王阿姨对我笑着说:“你昨晚唱的是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吧?真好听!”我心里一惊,这歌名她竟听出来了。此后,

7、我每天练完歌后,都唱几首广为人知的红歌。而每天早上我上学时,都会听见诸如此类的问话:“你昨晚唱的是”“真好听!”我听了总是情不自禁地笑着,心里感到无比惬意。 一天清晨,我在门口遇见了多日不见的张奶奶。她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但依然很精神。她见了我高兴地说:“我天天都能听到你的歌声,你的唱功真是越来越高了!可是你昨天唱的那首歌有点走调。”我笑着点了点头,说:“今天我会注意的。”她怎么能听出来?难道她也会唱歌?我问道:“这么细小的错误,您怎么会听出来?您一定会唱歌吧!”张奶奶笑出了声:“不会,但我常带外孙女去学歌,所以多少也懂一点。”我又追问:“我怎么从没听见过她的歌声?”张奶奶沉默了一会儿,说:

8、“她在你搬来之前就出国留学去了。以前,她每天傍晚都练唱。我就躺在椅子上听,她唱得好极了。”然后,她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不过我现在又能听到歌声了。我每天傍晚都在躺椅上听你唱歌。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我外孙女并不是远在国外,而是在我身边。”我听了她的话,心里不禁一颤,不知是感动还是自豪。我的歌声居然能消除一个人远离亲人的痛苦。 从那天起,我更加努力地练唱,尽力使歌声成为最完美的声音。 渐渐地,这傍晚的歌声不仅变得愈加悠扬,还变得愈加浑厚起来。因为它寄托着邻居们的温情和张奶奶对外孙女深深地思念。邻里之间因为有我和歌声而变得更加融洽,为此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身的作用和歌声的意义。

9、愿这歌声永远飘逸在邻里之间,永远充溢在人们心里! 【升格启示】 升格文针对原文存在的“只叙不议”“叙议不谐”这些突出毛病作了重点修改,且运用“总分总”的方式精心结构,纵情铺写:开篇,定下了全文的基调“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不缺少歌声”。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歌声使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的两件事,且略写了第一件事,而详写了第二件事,详略有致,使中心更加突出。最后以“愿这歌声永远飘逸在邻里之间,永远充溢在人们心里”的抒情句结束全文,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中心的作用。行文中,综合运用了人物的心理、对话、肖像等描写手法,叙议结合,夹叙夹议,使升格文增色不少。 写好“夹叙夹议”文章,关键在于把握好“夹叙夹议”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往往表现在:一是需要深化之处。写作记叙性散文,叙到人物心灵袒露之时,或叙到矛盾的纠结处,你可加上几句议论性的旁白,有助于深化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二是需要明旨之处。记叙到适当的地方,需要阐明一下文章旨意时,你可用几句精当的议论点破,从而收到画龙点睛之妙。三是需要升华之处。赞扬先进人物的文章,在写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时,你可用议论升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