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地面辐射采暖技术一、 地面辐射采暖的原理及优势:1、地面辐射采暖的原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媒介,通过入户的集、分水器及加热盘管把热水输送地面下加热盘管内循环流动,以加热地板(面),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热方式。它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暖网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2、 地面辐射采暖方式的综合优势:1) 舒适、卫生、保健地面辐射采暖相对于散热器采暖来讲,室内地表温度更加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不易造成污浊空气对流,室内洁净,从而
2、形成真正符合人体要求的采暖环境。2) 高效、节能由于地板辐射采暖所用热水为低温水(低于60ºC),在热水传送过程中热损失小,比其他供热方式(散热器)节能6-8%,地板辐射采暖比散热器对流供热方式热效率高,由于热能集中在人体需要的部位,使人体感觉到的温度比实际供热温度高2-3ºC.3) 节约室内面积室内不用安装散热器及采暖管道,可增加1-3%,的室内使用面积,更加便于装修和家具的布置。4) 蓄热量大、热稳定性好由于地面层为混凝土面层,蓄热量大,热稳定性好,在间歇供热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缓慢。5) 运行费用低与散热器采暖方式比较,在达到相同室温的情况下,其节能性决定地采暖可节省
3、更多的运行费。6) 使用寿命长 传统散热器目前大部分采用钢质散热器,使用寿命约为8-20年,而地采暖采用塑料管材以及分集水器(铜不锈钢)均可连续使用30-50年。二、 地板辐射采暖的设计1、 地采暖设计一般要求及规定。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的供、回温度应由计算确定,其中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ºC,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ºC,供回水温度差不宜大于10ºC.2) 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下表) 区域特征适宜温度最高限值人员经常停留区24-26ºC 28ºC人员短期停留区28-30ºC 32ºC无人停留区35-40&
4、#186;C 42ºC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4)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压差阀、限流阀、平衡阀、温控器及电磁阀)5)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次、二次设计)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B、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18ºC卫生间23&
5、#186;C厨房15ºC,室外计算温度-9ºC)、热源及热媒参数(小区换热站提供55ºC热水,回水45ºC)、加热管技术数据及规格(PE-RT、20、管壁厚、散热量);标明使用的使用具体条件.(温度70-80ºC、压力7-8kg/cm2)。C、平面图中(二次设计图)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回字、S形),标明铺设间距(150、200、250)、加热管的直径(20),计算长度(一个回路120m)和伸缩缝(8mm、10mm)要求。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及位置等内容2、 地面构造1)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
6、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2) 地面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如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工程准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B、 对于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馆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水层。3)面层(地板、瓷砖)宜采用热阻小于0.05m2.K/W。4)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朔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下表规定值,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20mm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30mm与室外空气相邻的
7、地板上的绝热层40mm5)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5-12mm。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3、 热负荷计算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机软件输入各参数,室内、外温度、墙体、顶、底热阻、人员热量)并计算出各间屋热负载。2) 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载时,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低2ºC.3) 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热负荷和管线布置。4) 铺设加热管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5) 计算地面
8、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时,住宅可不考虑高度附加。(小于4m)4、 地面散热量1)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qr+qdqr单位面积辐射传热量。qd单位面积对流传热量。2)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RT)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可按建设部地采规程附表A确定。(管径、管间距)3)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5、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1) 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2)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
9、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3) 加热管的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平行型(直列型、S型).4) 加热管的铺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建设部地采规程附录A确定。5)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6) 加热管壁厚应供热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可按照建设部地采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7)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8) 加热管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Pm+Pj 其中Pm为摩擦压力损失,Pj为局部压力损失。9) 塑料管单位摩擦压力损失可按建设部地采规程附录C中表选
10、出。10) 塑料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系数可按建设部地采规程附录C中表选出。11) 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6、 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控制1) 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计量系统形式。B、 热表前应设置过滤器。C、 公共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井内。D、 每一对公共立管在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2)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控制,可选着下列方式:A、 在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结合处,分段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B、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
11、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机械或电子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回路的调节阀控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但需提前预埋电线管。三、 材料的选定1、 选择原则: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载荷、设计寿命、现场防水、防火等工程环境的要求,以及施工性能,经综合比较后确定。2) 所用材料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有关强制性性能要求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有效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2、 绝热材料的选定1) 绝热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材料,且不宜含有殖菌源,不得有散发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2)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中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
12、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单位性能指标表观密度Kg/m320压缩强度kpa100导热系数W/m.k0.041吸水性4尺寸稳定性3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4.5熔结性mm20氧指数30燃烧分级达到B2级3) 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如:XPS挤塑保温板)时,其技术指标应按上述标准,选用同等效果的绝热材料。3、 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的材料选择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材料应包括加热管、分水器、集水器及其连接件等。2) 加热管管材生产企业应向建设单位、设计、安装提交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3) 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的加热管应根据其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使用寿命、施工和
13、环保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如表。4)加热管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各项规定:加热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建设部地采规定附录D的规定。5)加热管外壁标识(不同压力)按相关管材标准执行,有阻氧层的加热管宜注明。6)加热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干净,不应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7)分水器、集水器应包括分水器、集水器应包括分水干管、集水干管、排气阀及泄水试验装置、支回路阀门和连接配件等。8)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质宜为铜质、不锈钢。并要求其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凸凹不平等缺陷。9)铜制(不锈钢)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
14、形式宜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四、 施工管理1、 施工一般规定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A、一、二次设计施工图纸齐全和施工单位已确定。B、有经过审核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C、土建专业已完成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厨房、卫生间防水应做完(一次)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D、相关电气、水管等工程已完成。E、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ºC 。F、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G、施工工艺流程:楼面标高找平放线清理楼面基层、找平铺设保温板(带铝箔)安装集、分水器铺设加热管调整间距、固定管材集分水器与加热管连接闭合膨胀缝的设置打压试验铺设钢网带压浇筑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再次打压检查
15、试验合格后可做面层。2、 绝热层的铺设1) 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的现象。2) 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互相接合应严密。不严处填充绝热材料。3) 绝热层上方铺设面朝上反射铝箔。可在接缝处用铝箔胶带粘牢。3、 集、分水器的安装1) 分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4、 加热管的安装及连接1) 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铺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铺设前,应对照施工图核定加热管的选型(PE-RT)
16、,管径(20),壁厚(2.3mm),并检查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管安装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2) 加热管安装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两端固定。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为0.2-0.3m,塑料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3) 埋设于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4) 加热管可用固定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上。5)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设置柔性套管措施。6)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
17、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5、 伸缩缝的设置:1) 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2)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3)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6、 加热管打压试压:1) 水压试验应在室内系统冲洗之后进行
18、。2) 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3) 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4) 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压力的1.5倍,最小不得小于0.6MPA。水压试验前,应对试压管道系统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所有管件连接部分及用水附件部分必须明露。水压步骤;A.将试验管道系统的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的气体排出。管道系统充满水后进行水密封性检查。B.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5min。系统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稳定60min,观察连接部分是否有漏水现
19、象。无泄漏系统补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时保证60min内压力不降超过0.05mpa为合格。7、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1)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A、 所用伸缩缝已安装完毕。B、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C、 温控器的安装盒、电线管已布置完毕。D、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E、 在加热管的铺设区内,严禁钻孔、射钉、穿凿。F、 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天。8、 面层施工1) 装饰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A、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B、 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地面。C、
20、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实木地板(耐热).2) 面层的施工必须在填充层达到所要求的干燥度、强度后才能进行。3) 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9、 卫生间施工1) 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防水层。2)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加热管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10、 安全生产和成品保护1) 各类加热管和绝热材料,不得直接接触明火。2) 加热管严禁攀踏。3) 必须确保膨胀带放置准确到位,不得随意更改或破坏膨胀带。4) 在浇注和养护过程中,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严禁踩踏。5) 在豆石混凝
21、土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铺设加热管的地面,应设置明显标志,并妥善保护,严禁重压。五、 检查、调试及验收1、 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1)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甲方、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 工程概况;B、 施工节点图、原始地面至面层的剖面图、伸缩缝的位置等;C、 主要材料、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保管存放措施。D、 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专业施工时间计划。E、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包括:绝热层铺设、加热管安装、填充层、面层施工质量、水压试验,隐蔽前、后综合检查,环路、系统试运行调试,竣工验收等。F、 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G、 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措施。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加热管、阀门、等)、设备组件(分集水器)、配件、绝热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2、 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中间验收)1) 加热管安装完毕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物业工程合同协议
- 微整形客户合同协议
- 和员工签订安全合同协议
- 眼底病治疗新进展
- 二零二五版店长保密协议书
- 绿化承包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小吃店承包经营合同书
- 利用智慧医疗系统改善异地患者接受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研究
- 股权三方转让协议书
- 驾校经营权承包合同书
- 流动式起重机(固定)定期检验-自检记录
- 耳鼻咽喉科-咽肿瘤
- 宿舍楼设计开题报告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MSDS
- 电梯日常检查记录
-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 有机化学6章对映异构-课件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解析与控制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招聘求职简历制作表格模板可编辑下载 精品简历模板 标准表格单页02
- 凑十法加法竖式运算(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