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脑音乐软体坦克作曲家创作曲调_第1页
利用电脑音乐软体坦克作曲家创作曲调_第2页
利用电脑音乐软体坦克作曲家创作曲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指標目標主軸能力指標音樂本位能力指標第一階段一、二年級第二階段三、四年級第三階段五、六年級探索與創作®4-2-3透過人聲、身體樂器、樂器及週遭環境的聲音來體驗多樣化的音 色。® 4-2-4在音樂活動中,使用人聲、肢體動作和簡易的樂器進行創作。® 4-2-5藉由語言、肢體動作、模仿音樂情境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4-2-6在共同參與戲劇表演活動中,觀察、合作並運用語言、肢體動作、模仿情境。®4-2-7利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與他人搭配不同之角色分工,完成以圖式、歌唱、表演等方式所表現之團隊任務。 ®1-2-4透過

2、律動、歌唱和演奏樂器,來感受音樂的要素,如音高、長度、力度等 。®1-2-5運用人聲、肢體動作和樂器,即興創作簡單的曲調與節奏,並參與合奏。®1-2-6嘗試與探索不同的速度、音色、力度和樂句,來從事創作。®聽辨音的長短、高低、強弱。®認識do-re-mi-sol-la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以身體表現或簡易樂器進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創作。®掌握二拍子及四拍子的律動感。 ®習奏簡易節奏樂器(響板、木魚、三角鐵)。 ®能聽唱與視唱C 、 G大調音階及曲調。®能分辨C大調145和弦 

3、74;能正確拍出十六分音符、附點二分音符、全音符及四分休止符的節奏 。®能分辨弱起拍與強起拍的不同。®認識三八拍子。 ®認識升記號還原記號。 ®分辨連結線與圓滑線 。®能做改編短曲的演唱遊戲。 ®能習奏鈴鼓、沙鈴 ®利用電腦音樂軟體坦克作曲家創作曲調:1. 指定節奏,創作新曲調2. 依歌詞創作新曲調3. 自行創作一段式或二段式曲調。® 直笛與節奏樂器的合奏練習® 中國鑼鼓習奏。  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指標目標主軸能力指標音樂本位能力指標第一階段一、二年級第二階段三、四年級第三階段五、六年級審美與思

4、辨®5-2-3體驗大自然及周遭環境的聲音,並描述自己的感受。®5-2-4透過演唱和欣賞兒歌、童謠,培養愛好音樂的態度。®5-2-5對各類型的兒童表演活動產生興趣,並描述個人的想法。®2-2-4辨識人聲樂器及音樂要素,並描述其特質。®2-2-5欣賞同儕的音樂表演,表達自己感受及領會其成就。®2-2-6培養日常生活中聆聽音樂的興趣,並表達自己選擇音樂之原則。®1-3-4嘗試與探索各種不同的音源(含電子樂器),激發創作的想像力。®1-3-5運用樂器為歌曲作即興伴奏,並參與合奏。®1-3-6運用不同的音色、速度、

5、力度和樂句,創作不同類型的音樂。®演唱中外兒歌及童謠 中60%,外40%。 曲子數量1520。 ®學習正確發音姿勢 站立與肩同寬。 雙手自然垂放。 眼睛直視前方。®學習正確呼吸方法 控制氣息,使之均勻。®能正確使用頭聲發聲。 ®能學習演唱技能中的力度、速度、起音、換氣。 ®能演唱簡單的齊唱曲、二部輪唱曲、二部合唱曲。®認識鍵盤樂器(鋼琴、手風琴、電子琴、口風琴)。®認識管樂器(小號、法國號、長笛、管)。 ®能分辨人聲的音色(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每學期至少聽一二場音樂會。 

6、4;能正確拍出三連音、16分音符、切分音節奏®認識六八拍子®F大調音階及曲調®認識音樂術語:1. 斷音記號、反始記號、 連續記號 2. 力度記號3. 速度術語(行板、中板 、快板、慢板、漸快、漸慢、)®C、F、G大調歌曲練習。®齊唱、二部輪唱、二部合唱®認識絃樂器(提琴家族)®能解說自己創作的想法,並欣賞同學的作品®舉辦班級才藝展演。®鼓勵參加校內外音樂性社團。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指標目標主軸能力指標音樂本位能力指標第一階段一、二年級第二階段三、四年級第三階段五、六年級文化與理解®6-2-3觀察周

7、遭環境及參與藝術活動,了解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6-2-4欣賞不同族群的民歌,感受多元文化的音樂特質。®3-2-3認識鄉土音樂,並藉由演奏、演唱或欣賞的方式,表現關懷鄉土的情操。®3-2-4欣賞不同文化的音樂表達方式,瞭解不同文化的特質。®3-3-4運用各種音樂相關的資訊,輔助音樂的學習與創作,並培養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3-3-5比較不同文化的音樂特質。®3-3-6認識音樂史上各時期的作品,並了解其特色。®欣賞本土童謠及兒歌。®認識本土兒歌創作者。 ®認識嗩吶及笛 。 ®認識布袋戲 。®認識本土音樂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