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1Lapolla , Randy J. 1995. “On the utility of the concepts of markedness and prototypes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 orphological systems.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 4:1149-1186.51Lapolla ,Randy J. 2002. “Problems of methodology and explanation in w ord order universals research ”, 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 上
2、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第204-237页。61罗仁地、潘露莉:信息传达的性质与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发展, 中国语文,2002年, 第3期, 第203-209页。71Nichols , Johanna. 1996. “The com parative method as heuristic. ”The com parative method reviewed , ed. by Mark Durie &MalcolmR oss , 39-71. Ox ford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历史语言学有一
3、套基本的、, , 语言分化后会产生基本词汇的语音对应, , 、重建原始语言。, 。如果深入观察语言的接触机制, 这。一、从接触看同源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 即音变规律无例外。历史语言学把这个论断作为重要的工作假说。近二十年来我们对傣语同音语素的追踪记录显示, 音变确实没有例外, 如果有例外, 一定能找到原因。目前我们还记录到无缘无故的例外。所以我们说音变规律假说是有观察数据支持的假说。在这一点上, 历史比较语言学音变规律理论没有问题。依据这一假说, 语言分化后就会产生对应。在印欧语系的研究中, 同构(主要是形态 和语音对应是确定语言同源的两个根本标准, 现有的其他标准都可以转化成这两个标准中的一
4、个。在语言深刻接触的环境下, 目前同构标准已经遇到严重困难, 一些尚能利用的形态同构, 往往是形态对应, 所以两个标准根本上都是对应(陈保亚,1999,P 217218 。目前更多的学者把重点放在对应标准上:如果在不同的语言的基本词汇之间能够建立语音对应, 就可以确定这些语言之间有同源关系。我们把仅仅根据对应判定同源的理论称为对应同源说。如果我们从接触来看问题, 就会发现对应同源说必须依赖两个条件, 一个是接触不会形成系统的语音对应, 另一个是接触不会影响到基本词汇。但是, 并不只是一个系统内部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 我们发现语言接触中语音的匹配和回归也是非常有规律的(陈保亚,1994 , 因此
5、借词语音形式的改变也是有规律的。就我们近二十年来对语言接触的追踪分析结果看, 语言接触会带来借词和原词的对应规律, 并且语言接触的深度是无界的, 借词可以深入到基本词汇乃至核心词汇, 借词和原词的语音对应规律的严格性并不弱于同源语言之间同源词对应规律的严格性, 因此我们没有办法判定最早时间层面的对应是同源语言分化的结果还是异源接触的结果(陈保亚,1994 。现在看来, 语言接触的规律性是认识历史比较法局限的关键。19世纪的方言地理学派也对方言的接触有一定的研究, 并提出了波浪说的理论来解释语言间的横向传递或接触, 批评历史比较法的音变无例外理论。一般认为波浪说和谱系树理论是对立的, 但我认为波
6、浪说由于没有观察到语言接触的规律性, 在通过对应判定同源的问题上, 波浪说恰好支持了同源对应说, 因为波浪说旨在说明语言的横向传( 递是不规则的, 会破坏同源语言的对应规律, 那么一旦对应规律被找到, 谱系树理论可以更进一步断定这些对应是同源的结果而不是横向传递的结果。其实很多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调查中已经注意到了借词和原词的对应, 但总觉得接触带来的对应是不系统的。造成这种观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时空的借词和原词的对应规则不同, 所以借词的对应看上去不严格, 但如果我们把接触的时空分清楚, 就会发现同一时空的借词和原词的对应相当严格。因此, 最早时空层面的对应语素是分化的结果还是接触的结果,
7、 对应规则本身区分不开。现在我们在汉语和台语之间找出的早期对应语素, 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承认接触是无界的, 是规则的, 那么对应同源说所依赖的两个条件不成立。对应只是同源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分条件。认识到这一点是关键的, 我们不能抛开对应规律和对应语素去研究语源问题, 但也不能满足找到同一对应层面的对应语素。我们还应该寻找更强的方法来断定同一对应层面对应语素的语源性质。于是研究语源问题需要严格区分三方面的工作:11区分偶然对应和必然对应21区分不同时空层次的对应31判定同一时间层次对应的语源性质有的学者努力从对应的复杂性、严格性、, 、郑张尚芳、董为光、龚煌城、蓝庆元、丁邦新。龚煌城200
8、4 。丁邦新2004年在北京大学讲演中提到的汉台数词对应(16 。蓝庆元等讨论的是对应的层次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很有益的工作, , 这些探索是在解决第1、2两个问题, 而不是第3个问题, 因为借词的对应也是严格的, 早期的借词也会产生复杂的变化, 产生复杂对应。正是因为第3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汉台对应的数词是借词(梁敏、张均如,200412 。不可否认第1、2项工作是第3项工作的基础, 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做第1、2项工作。我们认为严格的对应应该给出完全一致对应有序规则表, 是否对应和对应是否在一个时空层次才能得到检验, 陈保亚给出的汉台有序对应规则表、陈其光给出的
9、汉苗瑶语有序对应规则表、汪锋给出的汉白有序对应规则表, 是这方面的尝试。但我们必须承认, 完全一致有序对应规则表仍然是第1、2项工作, 不能代替第3项工作。研究语言接触带来的另一个结论是, 语言接触是有阶的, 越是核心的语素, 借用率越低,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核心语素分布的差异来判定一组对应语素是借用的结果还是同源语言分化的结果, 这就需要对对应语素进行分阶。有阶分析就是在接触的有阶性这一前提下展开的初步工作, 目前我们已经探索过绝对分阶、相对分阶、文化参照分阶、普遍分阶已初步显示满足完全一致对应的汉台语素都是汉台相互接触的结果。另一部分不满足完全一致对应条件的语素, 其语源性质还需要进一
10、步研究, 有阶分析可能不能显示这些对应语素的语源性质, 但从接触的规则性和无界性看, 有一点是明确的, 必须在对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判定对应语素语源性质的方法, 而不能满足对应语素本身。我们的有阶分析属于上面的第3项工作。陈其光对汉苗瑶语早期对应语素有阶分析显示这些对应语素是分化的结果, 汪锋对汉白早期对应语素的有阶分析显示汉白早期语素是分化而不是接触的结果, 这些也都是在做第3项工作, 由于有了完全一致对应有序规则表, 结论就有一定的可信度。沙加尔(Sagart 给出的汉语和南岛语的对应语素, 有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对这些对应语素的初步分阶分析显示这些语素是接触的结果。最近沙加尔又有了
11、新的词表, 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有阶分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接触研究已经看出对应只是同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并且试图提出一些方法来解决充分条件问题。第2期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31 二、从接触看谱系分类在确定了同源关系的基础上, 需要对同源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根据重要音变现象来做谱系划分, 比如印欧语言西支(K 类语言 和东支(S 类语言 的划分。尽管后来对分类结果有修正, 但方法没有改变。这一方法对汉藏语言谱系分类有很大影响, 目前汉藏语的谱系分类和汉语方言的分类, 广泛使用了音变的标准, 比如根据是否有浊音就可以区分出两类方言
12、。有的学者还使用语法特征。语言接触的复杂性导致我们对语言或方言的谱系分类产生新的看法。我们把根据音变特征和语法特征进行谱系树分类的方法称为特征谱系分类法。通过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可以看出, 语言分化以后, 其音变、语法特征可以相互扩散。不同语言之间, 音变、语法特征也可以相互扩散。所以现代亲属语言或方言的共同特征并不一定是亲属语言或方言分化以前的共同特征。共同的音变、语法特征有可能是按照语言演变的普遍趋势发展出来的, 也可能是亲属语言或方言相互接触通过扩散的方式形成的, 还可能是亲属语言或方言共同受其他语言影响形成的, 因此音变、语法特征常常会形成交叉现象, 比如根据数量词的位置, 仫佬语和侗语相
13、近, 数量词都在名词前, 但根据动物性别词的位置, 仫佬语和傣语相近, 性别词都在动物名词后, 侗语、傣语亲属关系的远近都会有问题。:个语言之间的结构特征, 、德宏傣语、水语都有同源关系, 金沙, 如果因此把金沙江傣语作为水语, 就不能反映金沙江傣语的谱系历史。我们也考虑过用历史上一些重大的历史音变规律来确定亲属关系的远近。比如汉语中的浊音清化、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等重大音变规律, 就有人用来作为汉语方言历史分类的依据。但是, 重大音变规律在当代亲属语言或方言中的体现仍然是结构特征, 所以仍然不能解决用结构特征确定亲属关系远近所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 语音特征是错综复杂的, 根据入声字归阳平的特
14、点, 可以把云南很多汉语方言归入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根据是否区分平卷舌的特点, 又可以把这些云南方言归入汉语北方方言北方官话或江淮官话。特征的交叉性本身就反映了有些特征是接触的结果。概括地说, 特征谱系分类实际上是类型分类, 这种谱系分类法是对语言接触研究不够形成的, 要对同源语言进行有效的谱系分类, 首先应该充分研究语言接触, 分清哪些特征是接触形成的, 哪些特征是分化形成的。另一条思路是从核心语素的比例出发。王士元1995年用斯瓦迪士(S wadesh 的100词划分了侗台语的谱系树。当时还不清楚这种划分是否真能反映同源语言亲缘关系的远近, 因为有两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11如果100
15、核心词的衰变率在不同的亲属语言中差异较大,100核心词中同源词的保留率就不能反映同源语言亲缘关系的远近。2. 如果核心词也容易借用, 聚敛分类的结果就不一定完全反映亲缘关系的远近, 在某些方面反映的可能是接触的结果。关于第1个问题, 徐通锵1991年将汉语方言100核心词中同源词的保留率和文献中所记录的汉语方言分化年代作了比较, 同源词保留率基本能反映方言的分化顺序。我们曾经分析过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年代, 也分析过德宏、西双版纳傣语和未受佛教影响的金沙江傣语100核心词中同源词的保留率, 该保留率也基本能反映金沙江傣语从原始傣语分化出来的年代。因此我们认为不同的同源语言100核心词中, 同
16、源词的衰变率基本上是一致的。再来看第2个问题。我们对100核心语素稳定性进行了大量调查, 涵盖的语言包括藏缅、侗台、苗( 瑶, 都没有例外。西南官话在侗台语、藏缅语地区有很大的势力, 很多民族都会说西南官话, 从民族语言到西南官话的母语转换也频繁发生。有些地区还有汉族说民族语言, 使当地民族语言的结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在这样一种深刻接触的背景下,100核心词仍然很稳定。由于100核心词的借用率很低, 并且衰变率基本上是均匀的, 用100核心词中同源词比例的高低来确定同源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比其他方法似乎更贴近实际, 从核心对应语素的比例来划分谱系树更能够排除语言借用的干扰。三、从接触看重
17、建在确定了同源并画出谱系树的基础上, 历史比较法需要对原始母语或古代某个阶段的母语进行重建。在这个问题上也绕不开接触。比如, 在历史比较法的影响下, 早期有很多学者认为直接通过汉语方言的比较就可以重建原始汉语。观察方言的接触, 纯粹从现代语言的比较进行古代语言的重建会遇到困难。从比较法的构拟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对立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 现代方言或同源语言中对立的音, 要在古代语言中构拟成对立的音, 但在具体比较中, 需要分清对立的音是古代音类的反映还是后来接触的结果(陈保亚,1999,715716 。( , 方, ,1994, P162164 , , 由于接触的关系, 。, 一个确定时间顺序
18、的重要原则是根据对立。一般地说, 能够区分对立的层次比不能区分对立的层次更早。我们可以把这个原则称为对立前置原则。在不考虑语言接触的情况下, 对立前置原则是有效的。在考虑语言接触的情况下, 对立前置原则会遇到问题。下面以成都话的两个时间层次为例:汉字成都话普通话上字下字声母韵开合等声调时间层次1该kai1kai1古哀 见开一平街kai1(白读 t pie1古见佳开二平时间层次2该kai1kai1古哀 见开一平街t iai1(文读 t ie1 古见佳开二平按照对立前置原则, 时间层次2应该比时间层次1更早, 因为在时间层次2中, “该、街”的韵母是对立的, 在时间层次1中并不对立。从切韵音系看,
19、 “该、街”确实有对立, 但现代成都话中, “该、街”的对立是后来产生的, 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因此, 要准确重建汉语各个时空层次的古代音系, 必须对方言接触进行深入的研究, 分清对应的时空层次。如果在对应的时空层次不清楚的情况下, 就应该充分利用早期文献的资料, 我们做的切韵音系韵母的一致构拟, 就是这样的尝试。四、语言接触研究的地位以上讨论说明历史比较法的几个重要的环节都绕不开语言接触, 因此, 语言发展历史的研究需要作大的改进, 一个根本的改进就是要调整关于语言演化的观念, 即不能只从语言分化的角度来看问题, 应该把分化和接触看成是语言发展历史的两个方面。在调整了语言史观的基础上, 就
20、需要在历史比较法的各个环节上提出有效的方法来区分语言分化的结果和语言接触的结果, 语源有阶分析、数理谱系分类第2期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33 法和一致性构拟就是一些初步的尝试。当然, 历史比较法在各个环节提出的基本方法也不能绕过, 比如音变规律、语音对应规则、重建技术都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基石。在语言发展史中, 语言接触的地位和语言分化的地位同样重要。但是, 语言分化的单一发展史观根深蒂固, 常常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判断。一个最典型的实例就是认为早期的对应语素一定是同源的结果。这种观念是否成立, 应该对接触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因为在语言分化引起的变化和语言接触引起的变化中,
21、语言接触的变化是更容易观察到的。我们要充分估计到早期语言接触的各种可能方式, 然后设计建立各种可能的研究方案, 但最有可能的研究方案应该建立在现代语言接触事实和早期文献、考古的基础上。参考文献:11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 , 语文出版社,1996年。21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1丁邦新: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 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41G ong huangcheng. 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 2S ino 2T ibetan , Journal of Number 8,1995. 51梁敏、张均如:从汉台语言的数词是否同源说起, 民族语文。61Wang , W. S 2Y.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Zhuang 2D ong 中国语言学论集, 日本:内山书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消费者行为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建设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应急预案试题及答案
- 逻辑严密的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2025防火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高效备考策略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家庭保姆雇佣合同样式模板
- 水利水电工程工艺流程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职业发展路径及试题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行业动向试题及答案
- 贵州机加工公司机加工项目安全预评价
- 办文办会制度(县级)
- 汽轮机冷端优化治理的几种方法
- 最新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 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及激励机制
-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样表
- Hypermesh与Nastran模态分析详细教程
- 电梯产品数据表
- 工厂经营管理考核方案.doc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列车牵规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