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A)课程名称:内燃机原理 课时: 56 考试时间: 2010年6月 日一、名词解释1. 指示功:气缸内活塞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获得有用功2. 化学计量空燃比:当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一定质量空气中的氧刚好使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则此时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称为燃料燃烧的化学计量空燃比3. 燃料辛烷值:反映燃料的抗爆能力,由异辛烷和正庚烷标准混合燃料标定。将油料的爆燃强度同异辛烷与正庚烷的混合液的爆燃强度相比较,当两者相同时,标准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比,即为所试油料的辛烷值。4. 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5. 泵气损失:与理论循环相
2、比,活塞在泵气过程所造成的功的损失,由推出损失和吸气损失组成6. 滚流:在进气过程形成的缸内绕垂直于气缸中心线的有组织的进气流动7. 滞燃期:燃油喷入气缸到燃烧开始的这段时间8. 循环变动:点燃时发动机不同循环及同一循环不同气缸之间缸压等燃烧过程参数的变动9. 负荷特性:在内燃机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特性10. 三效催化:对点燃式发动机尾气中的HC、CO和NOx三种有害排放物同时实现催化转化二简答题1.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答: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由以下5部分组成:1)缸套与活塞及环组的摩擦损失;2)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
3、3)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消;4)流体摩擦损失(风阻损失);5)驱动扫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内燃机机械效率测定方法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和油耗线法。2.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原因。答:从工质不同,换气损失,传热损失,燃烧损失四个方面分析。3.内燃机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内燃机充量系数的定义:每循环吸入气缸的空气量换算成进气管状态(ps,Ts)的体积V1与活塞排量Vs的比值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有: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合理利用进气谐振;降低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4.增压对
4、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有何影响?与定压涡轮增压系统相比,脉冲涡轮增压系统有何优点?答:增压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思路):增压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提高发动机功率,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降低HC, CO, NOx, PM排放浓度。脉冲涡轮增压系统在排气能量利用率、扫气作用、发动机加速性能等方面较优。5. 点燃式发动机HC排放的机理。狭缝;油膜;积碳;壁面激冷;熄火6汽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划分及特点。火焰发展期;速燃期;后燃期。10%;10%90%;10%。7柴油机缸内自燃着火的条件。混合气空燃比;温度>临界温度8汽油机的爆震燃烧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的异同同:混合气的自燃异:发生时刻
5、;柴油机滞燃期内混合气多,dp/dphi>0.6MPa;汽油机末端混合气自燃。三问答论述题1. 论述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采用增压,2)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指示效率,3)改善换气过程,提高充量系数,4)提高转速,5)采用二冲程,6)提高机械效率2. 画图说明柴油机双阶段燃烧放热规律,并说明对NOx和PM排放的影响及控制方法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 双峰模式预混>NOx; 扩散碳烟。减少预混燃烧量,缩短扩散燃烧时间。双弹簧喷油器;缸压共轨多次喷射。第 页第 页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B)课程名称:内燃机原理
6、 课时: 56 考试时间: 2010年6月 日一、名词解释1. 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能发出的有效功2.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3. 燃料十六烷值:反映燃料的自燃能力,同正十六烷与七甲基壬烷混合燃料的自燃性进行比较,当两者相同时,可由混合燃料中的正十六烷和七甲基壬烷的体积百分比计算得到4. 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5. 泵气损失:与理论循环相比,活塞在泵气过程所造成的功的损失,由推出损失和吸气损失组成6.进气涡流:进气过程形成的绕气缸中心线旋转的气流运动。7.柴油机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曲线偏离倒拖
7、压力曲线之间的时刻(曲轴转角)。8.不稳定(不规则)喷射:在某些工况下,当结构参数不匹配时,循环供油量不断变动,各循环喷油规律也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不稳定(不规则)喷射。9.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喷油泵在油量调节齿杆位置不变时,每循环喷油量随油泵转速变化的特性称为喷油泵的速度特性。10.内燃机的外特性:内燃机在供油量调节机构(对柴油机为油量调节杆,下面简称油门,对汽油机为节气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内燃机的速度特性。其中,当柴油机的油门固定在标定位置,或汽油机的节气门全开时得出的速度特性,称为内燃机的外特性。油量低于标定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二简答题1. 内
8、燃机机械效率测量有哪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适用场合是什么?答:内燃机机械效率测定方法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和油耗线法。其中,示功图法适合于所有类型发动机,倒拖法适合于压缩比不高的汽油机,灭缸法适合于非增压多缸柴油机,油耗线法适合于非增压或增压压力不高的柴油机。2. 简述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之间的差异。答:从工质不同,换气损失,传热损失,燃烧损失四个方面分析。3. 提高内燃机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降低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采用可变配气系统技术;合理利用进气谐振;降低排气系统的流动阻力;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4. 试比较内燃机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脉冲涡轮增压系统的优缺点。答:脉冲涡轮增压
9、系统在排气能量利用率、扫气作用、发动机加速性能等方面较优。而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在涡轮效率、增压系统结构方面较优。5. 基于p压力示功图上点燃式内燃机燃烧过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答: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1阶段为着火阶段,指火花跳火到形成火焰中心的阶段。这一阶段反映火核形成过程,着火滞燃期与燃料特性、缸内温度、混合气浓度、残余废气系数、点火能量有关。着火阶段影响到火焰形成、失火和后续的燃烧过程。第2阶段为急燃期,指火焰由火焰中心烧遍整个燃烧室的阶段,又称火焰传播阶段。压力升高快,燃烧压力和温度达到最大值。NO排放物主要在此阶段形成。此阶段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第3阶段为后燃期,指从急燃期终点到
10、完全燃烧点的阶段。后燃期不应过长,否则传热损失增加,排温增加,热效率降低。6. 什么是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爆燃?产生爆震的原因以及影响爆燃的因素?答: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过高,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在测录的p-t示功图上,出现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上止点附近的dp/dt值急剧波动,此时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称为爆燃。发生爆燃的原因可归结为终燃混合气的快速自燃。运转因素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 转速; 负荷; 混合气浓度; 燃烧室沉积物.结构因素:气缸直径;火花塞位置;气缸盖与活塞的材料;燃烧室结构.7. 什么是排气再循环?排气再循环能够降低NOx排放的原因?答:排气再循
11、环是指将排气的一部分气体引入进气系统,用于降低NOx排放的措施。其能降低NOx排放原因在于EGR使工作混合气的总热容大大增加,最高燃烧温度下降。小负荷运转用少量EGR能改善燃烧,但EGR率过大会使燃烧不稳定,表现在缸内压力变动率增大,甚至导致缺火,使HC排放剧增。中等负荷用过大的EGR率使油耗上升,HC排放增大。发动机全负荷运转时追求最大最大动力性,即使NOX排放很高,也不能用EGR加以控制,以免动力性受害。三问答论述题1. 论述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采用增压,2)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指示效率,3)改善换气过程,提高充量系数,4)提高转
12、速,5)采用二冲程,6)提高机械效率2. 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哪些?试分别叙述其生成机理和控制措施答:柴油机有害排放物有:HC, CO, NOx, PM(碳烟)。HC和CO由过浓和过稀混合气产生,NOx依赖于氧浓度,高温和高温下的滞留时间。PM由过浓混合气高温缺氧和燃烧氧化物形成。根据各排放物生成机理分析控制措施。第 页第 页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简答题 1.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途径?一采用增压技术:在过量空气系数参数的情况下,增加吸进空气的密度s可以使发动机功率按比例增长。在柴油机上采用高增压后,可以使柴油机的Pme和PL成倍增长。于此时使它还改善了柴油机的经济性降低比质量降低废气排放降
13、低废气有害气体排放二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循环指示效率it提高指示功率it不仅改善了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同时也改善经济性能三改善换气过程提高气缸的充量系数c同样大小的气缸容积在相同的进气状态下若能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则可容许喷入更多的燃料在同样燃料条件下可获得更多的有用功。 四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转速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每个汽缸做功的次数,因而可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出同时发动机比质量也随之降低五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六采用二冲程提高功率。理论上,采用二冲程相对四冲程可以提高升功率一倍2降低汽油机排放途径一曲轴箱排放控制,为防止曲轴箱排放物的危害,采用曲轴箱强制通系流,把曲
14、轴箱排放物吸入气管进而在汽缸内燃掉二蒸发排放物的控制,为了控制车用汽油机HC蒸发排放采用活性炭罐式蒸发排放控制蒸发排放三冷起动暖机和怠速排放控制,为了改善冷起动排放增加起动功率提高起动转速增大点火能量尽量缩短起动时间并在起动前对发动机进行预热。较高转速对左较大节气门开度和较小残余废气分数,相应减小混合气加浓程度四低排放燃料供给根据不同负荷率提供适当浓度的混合气五低排放点火系统六低排放燃烧系统七排气再循环,采用排气再循环有效降低点燃式内燃机的NOx排放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有哪几个阶段?重点控制哪一过程?产生噪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主要有第I阶段滞燃期 即在压缩过程末期在A点,开始向气缸喷气燃料但由于
15、气缸温度过高远远高于当时正常压力下的正常温度,燃料并不马上着火而是稍有滞后。第II阶段急燃期 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气缸容积较小的情况下混合气几乎一起燃烧,因此气缸中压力升高的特别快 第III阶段缓燃期 即从压力急剧升高的终点到压力开始下降 第IV阶段后燃期 即从缓燃期的终点,到燃料上基本燃烧完全为止。其中要重要控制:滞燃期,因为滞燃期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急燃期的燃烧对整个燃烧过程影响最大。产生噪声的原因:由于升高率的过高而引起的,压力升高率过大从而使柴油机运动零件受强烈冲击负荷以而产生强烈噪声降低使用寿命。解决办法:通过降低压力升高率来降低燃烧噪声即缩短滞燃期和减少滞燃期的喷油量。采用引导喷射使
16、喷油量先少后多并缩短主喷射时燃油滞燃期降低噪声。填空与名词解释1内燃机按着火方式可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按冷却方式分(液压冷却)(空气冷却)复合冷却)按燃烧室设计分为(开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2. 指示功:发动机在一个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数量(Wi)平均指示压力Pmi=Wi/Va单位气缸的容积一个循环所作的指示功 指示效率:单位时间所作的指示功(Pi) 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和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即 it=Wi/Qi=3.6x1000Pi/BHu3. 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B:每小时燃油消耗量 H:燃料的低热值有效功率Pe=Pi-Pm(损失功率 m(机械效率=Pe/
17、Pi4. 平均有效压力:Pme=30TPe/Vs ni Ttq=318.3PmeVsi/i5. 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量所发出的有效功率6. 充量系数c=V1/Vs=M1/Msh(实际充满气缸的空气量与理论充满气缸空气量之比过量空气系数a=m1/gblo(燃烧1kg燃烧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7有效热功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即:et=We/1=itm8.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be=B/Pe1000Be=3.6x1000/etHu PL=k1citmPs n/a bQ=3.6x1000/itmHu=k2/itm采用涡轮增压使Ps
18、从而使发动机动力性能增加改善换气过程提高气缸充量系数c从而使PL9提高压缩比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压缩比c可提高工质的最高燃烧温度扩大循环温度阶梯从而使热效率t增高,但热效率随着压缩比c的提高逐渐减少柴油机压缩比为12-22之间,最高爆发压力不超过14MPa汽油机的压缩比在6-12之间,最高爆发压力不超过8.5MPa10抗爆性:燃料对于发动机发生爆燃的抵抗能力,无论是点燃式还是压燃式转速高的发动机宜采用较大的气门叠开角和气门开启持续期,以提高发动机的充量系数11提高充量系数措施A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损失,提高气缸进气终了时的压力PaB.降低排气系统的阻力损失,减少缸内残余废气系数rC.减小高温零件在
19、进气过程中对新鲜充量的加热以降低进气终了时的充量温度Ta D.合理的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规律在减少mr同时增加m1.12柴油的特性参数:柴油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闪点、浊点、凝点、热值、化学计量空燃比、十六烷值。13汽油的理化性质:挥发性、抗爆性。14内燃机缸内的气体流动:1、涡流2、挤流3、滚流和斜轴涡流4、湍流15点火过程:1、击穿阶段2、电弧阶段3、辉光放电阶段16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过程:1、着火阶段2、急燃期3、后燃期17不同工况下的燃烧过程的特点:1、点火提前角不同时燃烧过程2、混合气浓度不同时的燃烧过程3、负荷不同时的燃烧过程4、转速不同时的燃烧过程18爆燃: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
20、过高),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上止点附近的dp/dt值急剧波动达(dp/dt)max=0.2MPa/us之高,此时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称为爆燃。19防止爆燃的方法:使用抗爆性高的燃料,降低终燃混合气温度,提高火焰传播速度或缩短火焰传播距离,缩短终燃混合气暴露在高温中的时间。表面点火: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表面(如过热的火花塞绝燃体和电极、排气门,更多的是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正常燃烧现象。20典型燃烧室:1、木契形燃烧室2、浴盆室燃烧室3、碗形燃烧室4、半球形燃烧室5、其他类型燃烧室(带湍流
21、罐的燃烧室,双火花塞的燃烧室)21醇类燃料:甲醇,乙醇,二甲醚,煤制油,生物柴油22柴油机的供给系统:泵管嘴系统,泵喷嘴系统,共轨式系统23电控系统的组成:传感器、电控器、执行器24污染物的成分:C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微粒25降低柴油机的排放:1、 增压2、 低排放燃油喷射系统3、 气流组织和多气门技术4、 低排放燃烧室5、 排气再循环26内燃机排后处理:1、 三效催化转化器2、 氧化催化转化器3、 富氧降NOx催化转化器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27内燃机工况:实际运行的工作状况。28内燃机负荷特性:当内燃机的转速不变时,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29内燃机速性:内燃机在供油量调节机构保
22、持不变的情况下,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 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1增高将Pz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图,并
23、标明各项损失。(见书第9页 图1-2)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m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
24、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此方法规定优先采用,且不能用于增压发动机。(2)灭缸法此方法仅适用于多缸内燃机(非增压柴油机)步骤:1.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矿稳定运转,测出其有效功率Pe。2.停止向一个气缸供油(或点火3.同理,依次使各缸熄火,测得熄火后内燃机的有效功率
25、Pe2,Pe3,由此可得整机的指示功率为: Pi=Pi1+Pi2+=iPe-Pe(1+Pe(2+(3)油耗线法:保证内燃机转速不变,逐渐改变柴油机供油齿条的位置,测出每小时耗油量GT随负荷Pe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曲线,称为负荷特性曲线,由此测得机械损失,此方法只是用于柴油机。(4)示功图法:根据示功图测算出机械损失。8 试述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和分子变更系数的定义。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要的空气量Lo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A/F:与过量空气系数相似,也用空气量与燃料量的比值来描述混合气的浓度,成为空燃比。分子变更系数:理论分子变更系数:燃烧后工质摩尔数M
26、2与燃烧前工质的摩尔数M1之比。实际分子变更系数:考虑残余废气后,燃烧后的工质摩尔数M2与燃烧前工质摩尔数M1之比。9 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着火和燃烧方式。汽油机:分两个阶段:火焰核心的形成和火焰的传播。气着火浓度范围为:(阿尔法)=0.51.3,火花塞跳火之后,靠火花塞提供能量,不仅是局部混合气温度进一步升高,而且引起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电离,形成火化中心,促使支链反应加速,形成火焰核心。火焰核心形成之后,燃烧过程实质上就是火焰在预混气体中传播过程。柴油机:依靠喷射的方法,将燃油直接是喷入压缩升温后的工质,在缸内形成可燃性气体,依靠压缩后的高温自燃点火,柴油机的燃烧属于喷雾双相燃烧,也有微油滴
27、群的油滴扩散燃烧。10 已知:某汽油机的气缸数目i = 6,冲程数t = 4,气缸直径D = 100 mm,冲程S = 115 mm,转速n = 3000 r/min,有效功率Ne = 100 kW,每小时耗油量Gt = 37 kg/h,燃料低热值hu = 44100 kJ/kg,机械效率hm = 0.83。求:平均有效压力,有效扭矩,有效燃料消耗率,有效热效率,升功率,机械损失功率,平均机械损失压力,指示功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燃料消耗率,指示热效率。解:平均有效压力:Pe=30Ne*t/(Vn*i*10-3)=738kPa有效扭矩: Me=9550*Ne*103/n=318.4N·
28、;m有效燃油消耗率:ge=GT/Ne*103=370 g/(KN·h)有效热效率:e=We/Q1=Wi*hm/Q1=3.6/(ge*hu)*106=0.22升功率:P1=Ne/(Vn*i=pe*n/(30t)*10-3=18.45Kw/L机械损失功率Pm=NiNe,hm=Ne/Ni Pm=20.48Kw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pipe=151.2kPa指示功率:Pi=Ne/hm=120.48Kw平均指示压力:pi=30tPi/(Vn*i*n*103=889.14kPa指示燃油消耗率:gi=GT/Pi*103=307.1g/(KN·h指示热效率:i=3.6/(gi*hu)*10
29、6=0.27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什么是充气效率?怎样确定一台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答:如果把每循环吸入汽缸的工质换算成进口状态(Pa、Ta)下的体积V1,则V1值一定比活塞排量Vh小,两者的比值定义为充气效率,即:v=G1/Gsh=M1/Msh=V1/Vh充气效率是评价内燃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参数,充气效率v值高,说明每循环进入一定汽缸容积的充气量越多,内燃机的功率和转矩大,动力性好。实际内燃机充气效率可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对于非增压内燃机,可视燃烧室没有扫气,用流量计来实测内燃机吸入的总充气量V(m3/h)。而理论充气量Vsh可由下式算出: Vsh=0.03inVh由此可得实验测定
30、的充气效率值为v=V/Vsh2试根据充气效率的分析式,说明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答:由式知提高进气终了压力,适当减少进气终了温度可提高充气效率。3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答:1.进气终了压力Pa:Pa值越大,v越大;2.进气终了温度Ta:Ta上升,v下降;3.压缩比与残余废气系数:增加,v略有上升,增加,v下降;4.配气定时:合理的配气定时可使v增大;5.进气状态:进气温度Ts升高,v增加,进气压力Ps下降,Pa随之下降,且Pa/Ps的比值基本不变,对v影响不大。4汽车由平原行驶高原地区,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是不是由于充气效率下降所致?为什么? 答:不是,进气压力Ps下降,Pa随之下
31、降,且Pa/Ps的比值基本不变,对v影响不大。原因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进气量减少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5柴油机和汽油机的进气管应如何布置?答:柴油机的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分置两侧,避免排气管给进气管加热化油器式汽油机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同置一侧,这样可以改善混合气形成,但是会使充气效率下降电喷汽油机的进气管应与排气管分置两侧,避免排气管给进气管加热6如何利用进气惯性效应和波动效应增大进气量?答:惯性效应: 转速升高,气流惯性增大,进气迟闭角应增大。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i,VTEC波动效应:转速升高,发动机吸气频率增大,应缩短进气管。-可变进气管长度技术7什么是换气损失,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并作图
32、说明。答:换气损失就是理论循环换气功与实际循环换气功之差 。换气损失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 换气损失功 = X+(Y+W )排气损失功Y+W 进气损失功X 泵气损失功(X+Y-d) 图中X,Y中间有一条水平虚线,曲线最右边有一条竖直虚线(也就是将W,d都封闭起来)第三章 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1试述增压比、增压度、压气机喘振、涡轮机阻塞的定义。答:增压比:增压比是指增压后气体压力P与增压前气体压力Po之比。增压度:增压度是指发动机在增压后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压气机踹振:在一定转速下,当空气流量减少到低于一定数值时,压气机的工作便开始不稳定,气流发生强烈的脉动,引起整台压气机剧
33、烈振动,甚至导致损坏,同时发出粗暴的踹息声,这种不稳定工况称为踹振。涡轮机阻塞:当涡轮机转速一定,随着膨胀比Pt*/P2的增大,流量随着增加,当膨胀比增加到某一临界时,流量达到最大值,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涡轮机的阻塞现象。2 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性能有什么影响?答:(一)动力性 ,升功率,经济性 (二)排气污染及噪声 (三)加速性 (四)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偏低 (五)起动性与制动性 (六)热负荷、机械负荷 3什么是恒压系统、脉冲系统?对它们进行比较?答:恒压系统:这种增压系统的特点是涡轮前排气管内压力基本是恒定,它把柴油机所有的排气管都连接于一根排气总管,而排气总管的截面积又尽可能做得大,排气
34、管实际上起到了集气箱的作用,由于集气箱起了稳压作用,因而在排气总管内的压力振荡是较小的。脉冲系统:特点是使排气管中的压力造成尽可能大的压力变动,把涡轮增压器尽量靠近汽缸,把排气管做得短而细,并且几个缸连一根排气管。这样每一根排气管中就形成几个连续的互不干扰的排气脉冲波进入废气涡轮机中,同时把涡轮的喷嘴环,根据排气管的数目分组隔开,使互不干扰。压升比高,工作粗暴 ,对喷油系统要求高。 分隔式:相对散热面积大,节流损失大,经济性差,不易起动压升比小,工作柔和,排放好,对喷油系统要求低4612 省道樟潭至廿里工程简述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并说明共轨系统工作原理。JL01监理办答:分类 :位置
35、控制型和时间控制型 桥梁监理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工作原理:在这类系统中,燃油在供油泵内增压后先供入燃油分配 管,再由燃油分配管分配到各缸喷油器,喷油器直接由ECU控制其启闭二(P99-p100O一六年在46省道樟潭至廿里工程(共轨系统没有写)监理办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公正、科学、诚信、自律 ”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监理办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指示,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服务,进一步强化监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监理办监理人员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对项目部的质量、安全、工期、费用进行了有效监管和控制。较好地完成了二 O 一六年的各项指标和监理工作任务。现将二 O 一六
36、年的监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工程概况及工程完成情况:1黃岩堰桥共4跨/16m、24根桩基、162个承台、40片空心板;已完成: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根桩基、21 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在燃烧过程的划分、着火方式、着火延迟期的影响、混合气的形成、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压缩比、组织缸内气流运动的目的以及燃烧过程的主要问题方面,各有什么不同?塔山互通主线桥共5跨/30m,32根桩基、16个立柱、4个承台、8个地系梁、12个盖梁、50片T梁;已完成:32根桩基、两个地系梁、两个承台、9片汽油机梁。3清水分离桥U柴油机1跨/16m、18片空心板;其它已完成,准备桥面铺装。4上山溪大桥共10燃烧过程的划分/2
37、5m,60根桩基、36根立柱、4-100片T梁;其它已完成,准备桥面铺装。5下墅街桥U型扩大基础、滞燃期/16m、18-缓燃期-补燃期胡家号桥共3跨/16m、着火方式根桩基、12根立柱、8个盖梁、点燃式片空心板;其它已完成,准备桥面铺装。7胡家1压燃式U型扩大基础、1跨/16m、18片空心板;其它已完成,准备桥面铺装。8粟里蓬桥共跨/40m、16根桩基、个盖梁、10片T梁;下部结构及着火延迟期长燃烧充分剧烈2、着火延迟期长,工作粗暴 共下发9份监理指令,1份监理通知单,第施工标段项目部内部管理混乱。 汽缸外部形成汽缸内形成机械热负荷中等大压缩比小大组织气流运动加快燃烧速度加速混合燃烧
38、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 点火提前角增大爆震增大2、 负荷增大,爆震减小3、 大气压力下降,经济性,动力性下降喷油提前角升高,放热多,工作粗暴2 什么是理想化油器和简单化油器特性。答:理想化油器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所需求的混合气浓度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简单化油器特性是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喉管真空度Pn决定供油量的特性。3 与化油器式汽油机相比,汽油喷射系统有哪些优点?答:与化油器式汽油机相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有以下优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易于控制燃油供给量,实现混合气空然比及点火提前角的精确控制,使发动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
39、由于汽油喷射系统不对进气加热,使得压缩温度较低,不易发生爆震,顾可采用较高的压缩比来改善热效率。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燃油雾化是由喷油器的特性决定的与发动机转速无关,故起动性能良好。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自由度大,对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等可以实现多目标控制;因工况变化,海拔高度,温度变化等对供油系统的影响可以非常容易地校正。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4 画图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并简述各个时期的特点。答: 第阶段:滞燃期(12)第阶段:速燃期(23)第阶段:缓燃期(34)第阶段:补燃期(45)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与强压缩线的分高点上,点1视为燃油开始着火点速燃期从汽缸压力偏离
40、纯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点2走到最高3止缓燃期从最高压力点3开始到最高温度点4止补燃期从最高温度点4开始到最低压力点5燃料基本燃烧完为止。5.什么是爆震燃烧?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画出爆震时的P-V图.爆震是燃烧室中末端混合气在火焰前锋面到达之前发生的自燃,在燃烧室中产生多个火焰中心,引发爆炸式燃烧反应。造成爆震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燃料品质二、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三、火焰前锋传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四、表面点火 (P-V图无)6.简述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爆震燃烧的影响。1.混合气浓度:0.8-0.9时,缸内燃烧温度最高,火焰传播速度最大,压力等也较高,爆震倾向加大。2.点火提前角过大时,爆震倾向加
41、大,反之亦然。3.转速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增加,爆震倾向减小4.负荷5.大气状况,当大气压低时,汽缸充气量较小,混合气变浓,压缩终了时压力较小,爆震倾向减小。7 什么是表面点火?如何产生?并画早燃时的P-V图。答: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统称为表面点火,产生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图(图4-31 P125)8 说明转速和负荷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答:转速,火焰传播速度 ,t1减小,爆燃倾向减小。 ;转速,曲轴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最佳点火提前角负荷 缸内p,T 爆燃趋势 负荷 9 什么是稀薄燃烧?它对汽油机的性能有何影响?答:稀薄燃烧指空燃比大于25的混合气燃烧
42、。稀薄燃烧对汽车机的经济性,动力性都有所提高,热负荷降低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10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不规则燃烧各有哪些?答:不正常燃烧 1爆震 2 表面点火 不规则燃烧 1循环间的燃烧变动 2 各缸间的燃烧差异11汽油机的爆震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有什么异同?答:两者发生的阶段和气缸内的状况是不同的 柴油机工作粗暴发生在急燃期始点,压升比大,但气缸内压力还是均匀的,而汽油机的爆震发生在急燃期的终点,气缸内有压力波冲击现象,相同点:他们都是自燃的结果。第六章 发动机特性1 什么是内燃机工况?有哪三类典型工况?答:内燃机的实际运行状况成为内燃机的工况。第一类工况称为恒速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恒定转速下工作
43、,负荷发生变化。第二类工况,内燃机功率与转速成一定函数关系第三类工况,内燃机功率与转速之间没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功率与转速都独立在很大范围内变化。2 什么是内燃机速度特性、外特性、负荷特性、柴油机调速特性答:1.内燃机速度特性指内燃机油门位置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2.外特性值指内燃机油门全开且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3负荷特性是指内燃机转速不变时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4.柴油机调速特性在调速器起作用时,柴油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负荷变化的关系。3 试分析汽油机、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的变化,并比较其不同特点。答:1.转矩Me曲线汽油机:当转速由低速开始上升时,由于vi
44、上升,m下降,Me有所增加,对应于某一转速时,Me达到最大值,转速继续升高,由于vim 同时下降,Me随转速较快地下降,相对于柴油机而言,me曲线变化较陡。柴油机:地转速时,me增加,高转速是,me下降不明显,曲线变化平缓,甚至有的是一直微微上倾。2,功率Pe曲线汽油机:转速从低值增加时,由于Me与n同时增加,Pe迅速上升,直到转矩达最高点后,继续提高转速,Pe上升逐渐缓慢,至某一转速后,Pe达最大值。转速再升,Pe下降。柴油机:由于me变化平坦,在一定转速范围内,Pe几乎与n成正比增加。3.ge曲线汽油机:ge在中间某一转速最低,转速升高或降低,ge都增大。柴油机:ge在中间某一转速最低,但
45、整个曲线变化不大。4 试分析汽油机、柴油机速度特性曲线的变化,并比较其不同特点。答:1 汽油机Pe曲线:低速时,随着n增加,me增加,Pe增加。高速时,随着n增加,me下降,Pe增加。ge曲线:低速时,n增加, i增加 m减少,ge下降。高速时,n增加,i减少 m减少,ge增大2.柴油机Pe曲线:因Me变化平坦,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Pe几乎与转速成正比增加。Ge曲线:综合im的变化,ge是在中间某一转速时最低,但整个曲线变化不大。5 绘制全程式调速器的速度特性形式的调速特性曲线图,并在调速范围内任意描述一点“B”的工作状况。答案在176页,因为是图不好搞。6 进行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实验的目的是
46、什么?答:进行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试验在标定工况下测量发动机的某几项性能指标来综合评价发动机工作的经济性。7 什么是扭矩储备系数、扭矩适应性系数和转速适应性系数?答:扭矩储备系数:u=(Memax-Meh)x100%扭矩适应系数:Km=Memax/Meh 其中:Meh:标定工况的转矩Memax:外特性曲线上最大转矩转速适应系数:Kn=nH/nT :最大功率的转速8 试述万有特性曲线的测取方法。答:万有特性是以转速为横坐标,平均有效压力为纵坐标在图上画的等燃油消耗曲线和等功率曲线。绘制步骤:A、将不同转速的负荷特性以Pe为横坐标,ge为纵坐标,画在统一坐标上;B、在万有特性图上横坐标以一定比例转速
47、,总做白哦Pe比例应与负荷特性Pe比例相同;C、将负荷特性图逆转90°,放在万有特性图左方,并将不同车速的相应负荷特性曲线与某燃油消耗率的各支点移到所有特性图中相应转速坐标上,标上记号。再将ge值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曲线,即等燃油消耗率曲线。其他曲线做法类似。9 试述车用柴油机装调速器的必要性。答:调速装置就是通过油量调节机构改变柴油机燃油供应量,将其转速调节到规定的转速范围,并且根据其所驱动负荷的变化自动地调节循环供油量,使其转速稳定在一定范围的装置。10 试述稳定调速率、瞬时调速率和调速器不灵敏度的定义。答:瞬时调速率:它是评价调速器过度过程的指标,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运转,然后突卸
48、全部负荷,转速瞬时到达n2,再经过数次波动后,稳定在n3进行运转,则瞬时调速率1=(n2-n1)/nhN2-突卸负荷后的最大瞬时转速(r/min;N1突卸负荷前柴油机转速,(r/min;Nh柴油机的标定转速(r/min;稳定调速率:调速器的稳态调速率是指当操纵手柄在标定供油位置不变时,空车稳定转速与全负荷稳定转速之差同标定转速比值百分数,可用公式表示为:rt=(n1-n3100%/nert用来衡量调速器的准确性,是调速器的静态特征,其数值小,表示调速器的准确性愈好。灵敏度:调速器工作时,由于喷油泵和调速器的各种机构中存在着摩擦,需要有一定的力来克服,因为机构中摩擦阻力阻止套筒的移动,所以不论柴
49、油机转速增加减少,调速器都不会立即作出反应,改变供油量。例如发动机工作转速为200rmin,调速器可能对转速在n1=197r/min到n2203rmin范围内的变动都不作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调速器的不灵敏性。这两个起作用的极限转速之差与发动机平均转速Nm之比称为不灵敏度,即:e=(n2-n1/Nm式中n1-当发动机负荷增大时调速器开始起作用时的转速(rmin;n2-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时调速器开始起作用时的转速(rmin;Nm-发动机的平均转速(rmin。第七章 内燃机噪声及排放污染1 汽车有害气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答:(1)以HC为主要成分(约占HC总排量的25%),并含有CO等其它成分的窜气,
50、从曲轴箱排出(2)在不同运行工况,从排气管排出不同成分的CO、HC(约占HC总排量的55%)及NO等有害气体(3)汽油从油箱、化油器浮子室及油泵接头处蒸发,散发出HC(约占HC总排量的20%)2 汽油机、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各有哪些成份?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各是哪些?答: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主要有害颗粒在汽油机里是铅化合物,在柴油机是炭烟。此外还有醛(CHO)、臭氧及其他致癌物质等。3 发动机控制排放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三类,各有哪些?答:1.前处理 (1)汽油的处理(2)代用燃料(3)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4)汽油蒸发控制系统2机内处理(1)废气再循环系统(2)改进燃烧系统(
51、3)改进点火系统(4)改进燃油供给系统(5)采用汽油喷射3后处理(1)二次空气喷射(2)热反应器(3)催化转换器4 简述CO、NOx、HC、碳烟的生成机理。CO:当空气不足,A/F<14.7时,则有部分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生成CO;Nox:高温富氧;HC:汽油的燃烧很复杂,任何发动机都可能发生不完全燃烧,在排气中都会有少量的HC;碳烟:高温富氧,汽缸中空气不足,混合不佳,或者由于燃气膨胀而使汽缸局部温度下降到炭反应温度以下,则炭不能进一步燃烧而保持其固体状态排出汽缸外。废气中是否出现碳烟取决于膨胀期间温度过分下降以前燃料是否能足够快与空气混合燃烧。5 简述发动机的运转因素对CO、NOx、H
52、C、碳烟的影响。答:1、当车速增加时,CO很快下降,至中速以后变化不大。2、负荷一定时,随转速升高HC排放很快下降;负荷增大时,HC排放降低。3、随转速升高,供给混合气逐渐加浓,缸内温度升高,NOX排放也增加。4、当汽车低温起动不久及怠速工况时,容易产生白烟;在柴油机尚未完全预热或低负荷运转时,容易产生蓝烟;在柴油机大负荷时,汽车、爬坡及超负荷时,容易产生黑烟。 (此题答案不太确定)6 汽车和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各有哪些?汽车的噪声源主要有: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辅助装置),排气系统,轮胎咱面不平度,制动,车轮激水和雨水,进气系统,行驶迎面风,车内通风设备。发动机噪声源主要有:燃
53、烧噪声,活塞敲击声,配气机构噪声,喷油泵噪声,齿轮噪声,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 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1增高将Pz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
54、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图,并标明各项损失。(见书第9页 图1-2)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m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
55、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此方法规定优先采用,且不能用于增压发动机。(2)灭缸法此方法仅适用于多缸内燃机(非增压柴油机)步骤:1.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矿稳定运转,测出其有效功率Pe。2.停止向一个气缸供油(或点火3.同理,依次使各缸熄火,测得熄火后内燃机的有效功率Pe2,Pe3,由此可得整机的指示功率为: Pi=Pi1+Pi2+=iPe-Pe(1+Pe(2+(3)油耗线法:保证内燃机转速不变,逐渐改变柴油机供油齿条的位置,测出每小时耗油量GT随负荷Pe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曲线,称为负荷特性曲线,由此测得机械损失,此方法只是用于柴油机。(4)示功图法:根据示功图测算出机械损失。8 试述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和分子变更系数的定义。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要的空气量Lo之比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 甘肃省白银市育才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东莞中堂六校2024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5年公司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满分必刷】
- 2024-2025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易错题】
- 2025公司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2025年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全优】
- 2025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审定)
- 2025年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往年题考)
- 2025年中国瓷砖粘合剂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初级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辽宁省沈阳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输电线路合同协议
- 天津市南大数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丰台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地理 含答案
- 员工涉黄赌毒协议书
- 英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新疆二模)试题和答案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25年陪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