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铜铅锌对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分析摘要:铜铅锌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就目前和未来我国铜消费的发展趋势而 言,我国铜资源满足不了其消费的最低需求, 必须加强地质找矿工作。 根据铜产量低于铜消 费量的实际情况, 为了满足铜金属消费的需要, 必须大量进口铜金属及其铜矿产品。 又因为 我国铜资源潜力远低于铅锌资源潜力, 所以, 应重视再生铜的回收工作; 就目前和未来我国 铅锌消费的发展趋势而言, 我国铅锌资源基本上可以满足其消费需求。 但从我国铅锌冶炼能 力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铅锌矿山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就很难保证其生产能力的正常运 转,需要进口大量的铅锌精矿, 这样不
2、仅会冲击国内铅锌原料的供应体系, 而且对国际铅锌 原料市场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 应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铜铅锌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保 障程度,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具有地质、 经济和环境三重属性, 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特别 是战略性矿产资源, 更是影响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 战略性矿产 资源的可供性和资源的安全性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 “战略性矿产资源 ”定义, 但我们认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必须具 备战略资源和矿产资源双重特征。 因此, 从国家资源安全与可供性的角度, 我们把关系到一 个国家的国防、 经济、
3、 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全, 具有平时维持价格稳定、 突发 事件发生时能起到保障供应作用, 目前又存在供应危机的那些矿产, 称之为战略性矿产资源。铜铅锌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用途广泛、 地位重要, 铜铅锌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 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其可供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经济、 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 有必要摸清我国铜铅锌矿产资源的家底, 掌握其生产和供应能力, 准确 推算出其缺口,以便采取相应对策。一、世界铜铅锌供需形势对保障程度的影响(一)世界铜供需形势分析1、世界铜的生产、消费多集中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目前世界生产精炼铜的有 40 多
4、个国家或地区。 2002 年世界精炼铜总产量 1507.5 万 t。 其中,产量在 5 万 t 以上的有 29 个国家或地区, 产量在 45 万 t 以上的仅有 9 个主要生产国, 即智利、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秘鲁, 9 国产量占全球总计 的 66.59% 。世界铜的消费量 2002 年总计为 1492.0 万 t 。其中,消费量在 5 万 t 以上的有 30 个国家或地区,精炼铜的消费集中在美国、独联体、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67%。2、世界铜的产量与消费量平稳上升,铜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从整体上看,近10
5、年来世界铜的产量与消费量比较平稳,没有大的起伏。产量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消费增长也较缓慢,但市场价格时涨时落。由于铜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增长,使得世界铜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预计2000-2015年期间,世界精炼铜产量年均递增率为1.8%2.2%,其中发展中国家增幅为2.5%3.0%,工业化国家增幅为 1.0%1.5% ;铜的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为 1.2%1.6% ;未来再生铜的比例将达到20%。从世界铜精矿产量(含铜量)来看,基本可以满足增长的需要。预计未来2030年世界铜的供需形势基本平衡。未来30年世界铜消费量和生产量预测结果见表1。世界和产鼻位:万1 -*1 BlB 7003 軍“ZQ10
6、 壬3013 年,70BO 軍-*1曲Wita-|!甬RI侧.1FQ11.4L2.141?o e150 7Ml1-门1F5T-%鲜-两H呼世貝.右1皈.-1产卫方岡若1-5W .I 1358Z 01.S hl18811.4理 1加(ZflQOlI彌15I&0.I1754世斤事打1C4 !.1'3、世界铜矿资源丰富,能满足消费量和产量日益增长需求,具备资源配置全球化基础从铜矿资源来看,1998年世界铜储量34000万t,储量基础为65000万t。若按1998 年世界铜矿山产量 972.4万t计算,现有储量静态保证年限为35年,储量基础的保证年限为67年,表明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对
7、铜的生产有足够保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 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t,深海结核中的铜资源量约为7亿to 1998年的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占陆地铜资源量的21%和40%,表明全球铜的找矿潜力很大。再加上深海结核中的铜资源量,以及约有1.5亿t的再生铜资源。因此,从全球范围看铜资源的保证程度是不成问题的,具备资源配置全球化基础,有利于我国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世界铅锌供需形势分析1、世界铅锌的消费量增长缓慢世界铅的消费量缓慢增长。 传统的消费领域没有大的发展, 新的应用领域尚未发现。 西 方工业发达的国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和对环境污染状态日益关注,采取了限制措施,许多应用领域的消费量都在下
8、降。 因此,铅的消费形势不容乐观, 铅消费呈缓慢上升之势。 据世界 铅锌协会预测,2000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铅的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可能在1%以内,世界铅的需求预测结果见表 2 o世界锌的消费量持续增长。50%用于防腐镀层,20%用于生产黄铜,15%用于生产铸造合金,其余用于化工原料及颜料等行业。锌消费量与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今后仍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据世界铅锌协会预测,2000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锌的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可能在1.52.0%,世界锌的需求预测结果见表2。2、世界铅锌产量年均递增率均大于其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产量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世界铅锌产量预测
9、结果见表2。叢总未来30年世肆裾轻蒲嫌量和产St国测體眼炭甲住:打I*A -« 瘴*甘-300092005an <Z013 ,ZOZQzoso.ft9BE昭環 EiKW *帰J -Ta6.9.«.T.HT55,0-5.卫 jr A *产aJ 1 Ml&.0,739TtO丄902 .Ci石丄1.933 .1.9iHOI1 61 "的"LAaa13 产aw? 1 | 1053.i "讥“1M01-14 F3、世界铅锌资源找矿潜力大,资源对铅锌生产的保障程度较高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为15亿t, 1998年世界陆地铅
10、金属储量为6600万t,铅储量基础为14000万t。按1998年世界铅矿山产量计算,现有储量和储 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3年和50年。表明铅资源对铅生产的保障程度较高;并且现有储量和储量基础仅分别占铅资源量的4.4%和9.3%,表明全球铅的找矿潜力很大。其中铅储量基础大于1000万t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四国合计占世界铅 储量基础的60%以上。据英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为19亿t, 1998年世界陆地锌金属储量为19000万t,锌储量基础为 44000万t。按1998年世界锌矿山产量计算,现有储量和 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7年和62年,表明锌资源对
11、锌生产的保障程度较高,保障程度高于铅;并且现有储量和储量基础仅分别占锌资源量的10%和23%。表明全球锌的找矿潜力很大。其中锌储量基础大于3500万t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四国合计占世界锌储量基础的65%以上。此外,在世界的大陆和海盆洋底中还发现并部分勘查了目前还没有经济价值的铅锌矿床,以及铅锌的二次资源。因此,就世界而言,铅锌资源对铅锌生产的保障程度较高,能够满足铅锌产量稳步提高的发展需要,具备资源配置全球化基础,有利于我国铅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我国铜铅锌金属供需形势对保障程度的影响(一)我国铜金属供需形势分析1、我国铜金属供需形势(1)铜的消费趋势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相似
12、1970 年到 2003 年我国铜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变化较大,这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 大体相似,某种程度上表明国民经济建设影响着铜的需求形势。铜消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 年均递增率从 5.65% ( 1970 1979 年)宀6.59% (1980 1989 年)宀 10.50% (1990 2003 年)。(2)近 10 年来铜消费量增长迅速从 1990 年到 2003 年铜的消费量增长迅速, 消费量从 1990 年的 72.9 万 t 增长到 2003 年的275.0万t,增长了 202.1万t。年均递增率从-0.38% (19901994年)宀13.77% (1995 1999 年)t
13、18.06% (2000 2003 年)。(3)铜进口量大幅度增长,自给率明显下降铜金属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年均递增率从 8.28% (1990 1994 )t16.94%(1995 1999) t21.30% (20002003);1990 年进口量为 32.02 万 t,2003 年为 113 万t,进口量增长了 80.98万t。1995年以来我国铜的自给率明显下降,供需矛盾明显。( 4) 1990 年以来铜产量虽然呈上升态势, 但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铜消费需求, 供 需矛盾日趋突出1990年以来铜产量上升稳定, 铜产量的年均递增率从 7.89% (19901994年)t8.15%
14、 (1995 1999 年) t9.66% (2000 2003 年),其递增率的变化幅度远小于同期铜消费 量的年均递增率变化幅度。1990年铜的产量为55.51万t,铜消费量为72.90万t,缺口为17.39万t;而2003年铜产量为170万t,铜消费量为275.00万t,缺口为105.00t,缺口 越来越大; 1995 年以来我国铜的产消比逐渐降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综上所述, 由于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致使我国铜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铜 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但由于产量增长速度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 产消比逐渐降低,自给率明显下降。从而使我国铜的进口量大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
15、出,这种矛盾是影响我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2、未来 30 年我国铜的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1)未来 30 年我国铜工业主要技术参数预测根据对我国46个大中型生产矿山的统计,采矿回收率平均为74.2% ;根据对60个选矿厂统计,选矿回收率平均为 86.7% ;根据对主要冶炼厂统计, 铜冶炼回收率平均为 95.4% ; 我国铜矿山设计的储量利用率平均为 84.3%。据此求得我国铜储量的总回收率为 51.74%。1999年我国再生铜占总产量的比例为 28.79% , 19992003年间我国铜消费量的年均 递增率为10.5%。根据国民经济和铜工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30年我国铜消费量年均递
16、增率、储量总回收率、再生铜所占比例和进出口量年均递增率等技术参数进行了预测(表3) o3 未来加年我国卡同工业主要按术鶴数夜測表年2000-2005+2006-2010+2011-20202021-2030消费量年均递増率(11*=3卩5心2*3产量年均谨増率(10S*38心3护储量总回收率(%>524154455P60P再主詞占总产量的比例(叢、29+13"31*32心讲口呈年均谨増率(15103-5Q岀口量年均递増率(%>昶4P2-3QI*3(2)未来30年我国铜的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累计可供铜需求量4)与初始年消農量(州)、年均递増率、储量可 供开发年限(片)
17、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一r第科年的铜涓弱量郑4 =式联舍得:4 =r同理可得产量(4P或进出口量预测按丸& 厂(1+汀 T根据式和表3,可叹计算出各时期铜淌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的预测值表4)。从表斗可叹看出,未来3。年我国产量与消费量的羞距越来越尢,净出口量越 来越少,表明英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项目ZOOO 珏 苗星 tJV .mg -7015 隼20融年7030 审AH t.i/J5 t,Bft 加tw.Mt-wISO 0却27511 Q ,8 0 .4555 On500 .so.&9S .2.0 i20110.0 1-8.0珈E药E帀5ZQ .5.T40歸 T (
18、1;).120115.0 ,1曲10.0.12皿、5.0 ,24k .3 C .珈.LO 1出口11 "知14 *s. o.i&in19 *SO .20 .2.C .22L.0、145170 -3 Z iZZl.i2. On1 >>l!t洎贺N5?170. 5 2 1iwT2.22102.0 .i.t1i.1-1TO,i-i血.i> 1!.|Li4吃.1(JS110 riq117 i*&LCT3X i右呱(i39D(n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铜铅锌对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分析(二)我国铅锌金属供需形势分析1、我国铅锌供需形势(1 )消费量逐年上升,需求趋势强
19、劲我国铅锌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铅锌金属的消费量大幅度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我国铅锌消费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45.8%和219.8%,年均递增率分别为 9.4%和12.3%。我国铅锌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由于我国蓄电池工业、镀锌业、干电池业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紧密相连的。目前,我国铅消费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蓄电池、铅材及合金、铅的氧化物等;锌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镀锌、干电池、氧化锌、铜锌合金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 长,特别是汽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动铅锌金属消费的增长和需求的攀升。(2)铅锌金属
20、产量持续稳定上升,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我国铅锌金属产量持续稳定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铅锌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我国铅锌精练产量分别达到110万t和195万t,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271%和255%,年均递增率分别达到 14.0%和13.5%,分别大于其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且 同年度铅锌产量均明显高于其消费量,表明供大于求的优势十分明显。(3 )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我国铅锌金属出口量分别从1995年的18.5万t和19.15万t,上升到2000年的43万t和70万t, 2000年我国铅锌出口量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 132%和266%,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4.2
21、8%和40.65% ;进口量分别从1995年的0.46万t和6.67万t,上升到2000年的1.8万t和14万t,2000年我国铅锌进口量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 291%和110%,年均递增率分别为 35.71%和16.49% 。2、未来30年我国铅锌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1)我国铅锌工业主要技术参数预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9年底),我国铅锌的平均采矿回收率为80.69% ;铅选矿回收率为83.82%,锌选矿回收率为 83.43% ;铅冶炼回收率为 93.49%,锌冶炼回收率为 92.73% ;铅锌矿山设计的储量利用率为84%。从而求得我国铅储量总回收率为57.5%,锌储量总回收率为
22、 57.9%。1999年我国再生铅回收比例为17.75%,再生锌回收比例为17.75 ; 19901999年铅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为11.80%,锌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为 12.30% , 19901999年铅产量年均递增 率为14.00%,锌产量年均递增率为13.50%。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铅锌工业的发展特点,对未来30年我国铅锌消费量年均递增率、产量年均递增率、储量总回收率、再生铅 锌回收比例和进出口量等技术参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见表5。叢5SsDtEii工业主夏检术畫散统计恳捷耒来30年的发展预测4年愦”1950-.h1959 .i960-.1969,1970-.i19791980-.1989
23、 1990-(1333 ,2000-.i2005 i2006-.2010 .2011-.i302 0 】2021-_i2030 i1诒消虽量毎沟逼増窒02.21.,t <15 nT.54 n0.12 *9.40 .9 00 ,G v 00.i3.00 ,im i产量毎悄递環密科,轴52 111. 19.!5.71 i5.ee,14.00 i3.001?1.50 n1.00 i53 11 i55 00 .56 00,57.00.&2.C0 n闿占诒.熄产量 出侧用,Z& 70 ,10.40S.tt 1Id.込10.53 i12皿.13.0014.00. i19.00.,&g
24、t;1,1鼻.11?.O i1S.0,14-15、16.0 irl-5.0 n-1.01-35.0 ns 1弊,怦、39.8T.t10 .39 n3rG9-i6.79 t12 30 n10.00.,7.00.4 JOO i1.00 i产量年沟逵缮空朋,30.52.,17.33,<1.79 ,3.29 .13 SO4.CO .、Z 00 11.00 1畸虽总回也塾州-1-1,.152.41355.00.,56.00.157 J00.& 2-00-1耳圭雷占诒.絶产量6.36 i6.704 30 ,l 2)& i2 50 i3 50.14 50 n8.00 n.i-Lll.O
25、.,刚一 D_、1-5,6.0 ,/(it>.1.1.I.Ir.D,8 0 .i9-10 n11.0 i(2)未来30年我国铅锌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参照铜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公式,可以计算出各时期铅锌消费量、产量和进出 口量的预测值,结果见表 6。从表6中可以看出,未来 30年内,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 在。综上所述,未来30年我国铅锌金属的需求形势看好,同时,由于产量明显高于其需求量,所以,可安排一部分铅锌金属出口。但又因为冶炼能力大于其矿山生产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其矿山产品的进口力度,以便保持供需平衡。憲6亲来葩年我国铅轻凿赛量r产虽和进出口量預测结果叢昇客.|1&
26、;M.1项目,-1zrn年、2005澤2010 年”aois 年,2020 荤、2000 年./Jit谨球 W./Jiti年悄. 遏增数最.E年悄.«£,年悄.B/W.聽 B/W i.II铅5S ,82.,TO、104iEO,117i5.0 ,13215.0 ,14411.0 i产屋110,139,6.0156.3.0,16Z,1.5,173.1.5,】旳、1.0 i谡口,1.£ >s.e,12.0.,a, a15.0 7Si14.0 ,13.6 .15.0 116.0 ;出,<13甲38.,-3.0 n37,-1.0,39.1.0 1别3.0 ,5.
27、0,簣.唱52 ,葩,2.&64.!1.&3.11_2 1.11.1>1.152 .59 n3.6.,L.T訂70.11.7 ,.1rl5®,75,昵95、Frl,lj,II1 II弊.d卫万取帯 1.t11£ 11?5 i10.0.!2Z7.?.0 ,2GG.4-0,S11"34Q.11.01产虽155.7 .256 ,7.0 2妙,如2.0,351.2.0,3&5.1.0 1it m14 11S.,7.0.,25iS.0 ,35,5.0 ,51110.0 ,130,11.0 i出TO,10.0.,刘-<1,0 ;10.,L
28、o 1旳5,0 ,S3.S.Q i1C1 >115 ,3 3115212.1 ,14211.5 1.1-1.1-1榮、101 >119,3.3,135.2.5 ,15012.11.1>1.1160 nll190i、20511|11Tul涓悒1125勺176213_1254.1252 i-1240.1.1臥g从.Mft -in 5,n3.57,.Iml.11.I1T1.1注:卫万顺等20孔年的铅锌消费量和产量均为实际值屮三、资源量特点及其配置形势对保障程度的影响(一)铜资源量特点及其配置形势分析1、储产比例失衡趋势增长1990年以来,我国铜产量大幅增长,1990年为55.51万
29、t, 2000年达到137.0万t,增加了 81.49万t;与此相反,铜的保有储量则呈停滞不前之势,1990年保有储量为6153.99 万t,2000年为6162.07万t,增加了 8.08万t;储产比例严重失衡,储产比例失衡趋势有增长之势,储产比从 1990年110.9下降到2000年的45.02、铜矿资源的保障程度急剧降低储产比例失衡的结果之一就是资源的保障程度急剧降低。所谓资源保障程度系指目前已知的资源,按生产需要所能保障的服务年限。根据前面的式可得:P x r xlg-+1 竝(1-他)lg(l + r)式中;戸:19幻年4同保有储量;岛:19沙年铜矿储量总回收率51/4坛 喘:(99
30、9年再生铜回收t匕例为如旳折r:铜滴费量年均递增率为 州:1999年铜的消费量14$万“和(1)当小281. 2万1(1999年保有储量总数)时,a - 16 (年h(2)当p =5363. 93万t(1999年已生产和可供开发利用的保有储量)时,戸=14 (年)(3当胃"8财.巧万t (19卿年可供开发利用的保有储量数)时,(年儿 综上所述,截至1999年底,我国铜保有储量能满足动态需求16年;已生产和 可供开发利用的保有储量能满足动态需求14年可供开发和用的保有储量能满足动 态需求?年。由此可见我国铜協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保障程度严重低下° 43、铜矿济源配置形勢十分严
31、峻仪xr+ 1lg(l + r)X11-陶所以f 加(1+几1式中,p:铜保有储量;佻:铜矿储量总回收率,矗:再生铜回收比例.尸:娴消费量年妁递擋率,吗:1彩9年铜的消费量145万鴛 根据式和表3可叹计算出各年度需求的铜矿产储量数,结果见表九衾了 未来30年我11铜需求星利配盍睹屋理测右单位:万22000-2005 .2006-201Q ,2011-2015 ,舍计-2021-2000 1计,CE 鮎邑丘置XrJfL配置催量Strflt埶世量卫万取棒、1121.1)530 ,1613 ,2091、2393 ,強14 -25H5154 16551 171K 110352 ,1996 ,93311
32、876 ,10&0 ,2120 ,1.1il»1-1-1.1实践证明,铜矿资源量是保证我国铜工业发展的首要条件,资源可供程度至少要配备15年可采储量,方能满足铜的采、选、冶生产的要求。从表7中可以看出,到2015年我国铜矿资源的缺口很大,铜的累计需求量为4801万t,需要配置可采储量为 6214万t,而现有可采储量(截至1999年底)仅为3555万t,可利用矿区储量的可供程度仅占需要配置储量 的57%,缺口 43% ;若加上可供规划利用的1809万t,共计5364万t,占需要配置储量的86%,缺口 14%。由此可见,我国铜矿资源配置形势十分严峻,应加强铜矿地质勘查工作, 缓解
33、这种紧张局面。4、 由于地勘投资体制的变化,新增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总体上呈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 致使铜矿资源严峻的供需形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缓解。5、矿床规模小、品位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铜矿产量的迅速增长由于矿床规模小,不利于铜矿的规模化开采,铜的产量难以迅速增长。再加上我国铜矿 品位低,致使生产效益低下,矿山企业亏损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铜矿产量的快速提高。(二)铅锌资源量特点及其配置形势分析1、储产比例失衡趋势增长(1)1990年以来,我国铅产量大幅度增长,储产比直线下降1990年铅产量为 29.65万t,2000年为110万t,2000年比1990年增加了 80.35万 t,
34、年均递增率为11.80% ;而保有储量则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1990年为3336.89万t,1996年为3530.69万t,1996年比1990年增加了 193.80万t,但到2000年保有储量降 为3512.28万t,比1996年减少了 18.41万t;其储产比直线下降,1990年储产比为112.54, 2000年储产比降为31.93。(2)1990年以来,我国锌产量也迅速增长,储产比直线下降1990 年锌产量为 55.18 万 t,2000 年为 195.00 万 t,2000 年比 1990 年增加了 139.82 万t,年均递增率为13.50% ;而保有储量与铅相似,也处于徘徊不前的状
35、态,1990年为8396.12 万 t,1996 年为 9384.11 万 t,1996 年比 1990 年增加了 987.99 万 t,但到 2000 年保有储量降为 9287.12万t,比1996年减少了 105.99万t;其储产比直线下降,1990年 储产比为 152.16 , 2000 年储产比降为 47.58 。2、资源保障的优势地位日趋弱化参照前面铜资源保证年限计算公式,可得:(1)铅资源保证年限: 当 P=3496.5 万 t(1999 年保有储量总数)时, n1=16 (年) 当 P=3155.5 万 t(1999 年已生产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数)时, n2=15 年)
36、。 当 P=1069.3 万 t(1999 年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数)时, n1=8 (年)。上述计算表明,截止 1999 年底我国铅保有储量能够满足动态需求 16 年;已生产和可 供开发利用的保有储量尚可满足动态需求 15 年;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仅可满足动 态需求 8 年。由此可见,我国铅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保障程度急剧下降。(2)锌资源保证年限: 当 P=9212.1 万 t(1999 年保有储量总数)时, n1=17 (年); 当 P=8813.9 万 t(1999 年已生产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数)时, n2=16 年); 当 P=2873.9 万 t(1999
37、年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数)时, n1=9 (年)。上述计算表明,截止 1999 年底我国锌保有储量能够满足动态需求 17 年;已生产和可 供开发利用的保有储量尚可满足动态需求 16 年;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仅可满足动 态需求 9 年。由此可见,我国锌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保障程度的优势地位日趋弱化。3、铅锌资源配置形势不容乐观参照前面铜资源配置计算公式式, 可以计算出各年度需求的铅锌储量数, 结果见表 8。 大量研究表明, 资源可供程度至少要配备 15 年可采储量, 方能满足采、 选、冶生产的要求, 从表 8 可以看出:3我Ute锌需求虽更配肓储宦FE测耒单位:万2客称1秦项目,&
38、quot;5,V了计、! 30Z1-2050., pEE . 橋量、毎朱配富 itsa?置.鶴量1配置.常量1配置配置 諾員,目量、299 1?1«,552 >S33 *2030 1&21 ,sr,1381 <160<1.-产£1147叽、1213.,3352 r719,1260 ,2351.-3611.1庄贺281,5&213的,552 >1S44 1&1I丄丄.1.ii. 叽險、洎审11S0.1995】17141250.-2060.idai i2414 i525<1 -7242.产屋、13951338 .23891羽
39、厂36076991 n1610,2825 13379 i5449 SZTJ.nSE龙,贺55? 1114.<634 ,12W、15S03?&2 ,JI丄.1.1(1)截至到2015年,需要配置铅矿可采储量2030万t,而现有可利用储量(1999年底)为2086.36万t,可利用储量的可供程度占需求储量的102.8%,可见其保障优势地位日趋殚尽。(2)截至到2015年,需要配置锌矿可采储量 4954万t,而现有可利用储量(1999 年底)为5939.96万t,可利用储量的可供程度占需求储量的 119.9%,可见其保障优势地 位趋于下降。由此可见,我国铅锌资源保障形势不容乐观,已由优
40、势向劣势转化,已成为影响我国铅锌矿山工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应尽早采取措施,谨防铅锌资源保障程度的急剧下滑。4、铅锌资源的勘查形势日趋紧迫铅锌资源累计探明储量的年均递增率总体上呈下降态势。铅锌矿年开采量逐年增加,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开采量逐年增加, 损失量较多,而探明储量的年递增率又呈下降态势。所以,近期无法从根本上存储大量的铅锌后备资源。综上所述,过去曾认为是我国铅锌矿山工业发展的有利资源条件,如资源相对丰富、 原料供应充足等,现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铅锌资源相对丰富,是相对于当时我国铅锌原料的生产能力而言的,以精矿产量测算(1985年),其保证年限分别超过了 29
41、年和45年(按生产1吨铅锌精矿需要消耗 1.67吨地质金属储量计算)。然而, 随着资源开采强度不断提高、乱采乱挖现象日益严重,以及地勘工作的大幅度萎缩,我国铅锌资源危机趋势逐渐显露出来,到1999年底我国铅锌资源生产保证年限已缩至16年,锌资源生产保证年限也缩至17年;铅冶炼原料保障率由1990年的116%下降到2002年的48% ,锌冶炼原料保障率由 1990 年的 130%下降到 2002 年的 71% 。因此,国内铅锌矿山 发展后劲不足已造成铅锌原料供应状态日趋恶化, 这种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因素。四、资源找矿潜力对保障程度的影响1、我国铜资源潜力预测利用模型估计
42、和经验估计两种方法计算出我国铜资源潜力为5995.347226.06万t,取两种预测结果的平均值,即我国铜资源潜力为6610.7万t,所以,通过地质工作我国铜矿探明储量能有所增加, 如 1999 年以来, 新发现矿产地 33 处,探明铜资源量 ( 333+3341 ) 2175万t。但就我国铜矿资源找矿潜力而言,它不能够满足20002015年铜工业的发展需要。因此, 在大力开展铜矿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同时, 必须注意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在确保国家铜资源安全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分享境外铜矿资源; 积极寻找能够替代铜 金属的新型材料,降低经济发展对铜金属的需求程度,缓解铜矿资源的紧张局
43、面。2、我国铅锌资源潜力预测利用模型估计和经验估计两种方法计算出我国铅锌矿资源潜力为54345.23 52222.5万t,取两种预测结果的平均值,即我国铅锌矿资源潜力为53283.87万t,其中铅矿资源潜力为18099.48万t,锌矿资源潜力为 35184.39万t,此结果表明我国铅锌矿资源的找矿潜 力是十分巨大的, 只要通过地质工作铅锌矿资源的探明储量就有望增加。 近年来的找矿实践 同样证明我国铅锌矿资源找矿潜力巨大, 特别是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 发现有重大 找矿价值的远景区 50 余处,新发现铅锌矿产地 73 处,探获铅锌资源量 (333+3341 )2500 万t。因此,就我国铅
44、锌矿资源找矿潜力而言,完全可以满足铅锌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必须 大力开展铅锌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五、铜铅锌生产能力对保障程度的影响1 、铜生产能力对保障程度的影响冶炼能力扩张迅速,冶炼能力对铜生产的保障程度明显提高,但原料缺口进一步加大。 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 我国冶炼企业的主要劣势在于规模小和生产成本高, 从而使中小型铜 冶炼企业的生存危机日趋严重。再生铜占铜总产量的比例明显低于世界水平,1999 年我国再生铜占铜总产量的比例为 28.79% ,欧盟再生铜占铜总产量的比例为 4050% 。矿山铜产量持续上升, 但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精炼铜产量的增长速度, 影响着精炼铜产 量的进一步提高, 降低了
45、铜产量对铜消费需求的保障程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铜矿山规 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 矿山亏损严重的现状, 严重制约了铜矿山工业竞争 力的迅速提高。矿山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影响了我国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前面的资料,我们对未来30年我国铜工业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表9)。龜9未来30年我園铜工业生产能力说测表单位:万2年.2000 ,2005Z01Q znis.t2020 ,3030 ,£ 窒3量,坪均K沟窒阵灼160 1.ZlS.n4285 17.,360.435 .512 ,3.1旷山产能,101 ,13Z、7 ,1G7 203 >5 ,2如.5
46、1畑13>ii从表9中可以看出,未来30年我国铜冶炼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而矿山生产能力增长速 度远低于冶炼能力增长速度,这除了矿山工业竞争能力低下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取于资源的保障程度。2、铅锌生产能力对保障程度的影响冶炼能力快速提高, 促进铅锌产量持续上升。 形成了一些冶炼优势企业,保持了铅锌冶炼能力的稳定性。由于铅锌矿山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低于铅锌冶炼能力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我国铅锌金属的产能 (冶炼能力)比处于一个中低档水平,制约了冶炼能力的增长速度,影响了铅锌产量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二次铅锌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较低,生产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铅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铅锌矿山生产
47、组织不集中,矿山整体实力普遍较弱。铅锌矿山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难以快速提高。铅锌矿山企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经济效益状况日趋艰难。根据前面的资料,对未来30年我国铅锌工业的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见表10。由于铅锌矿山工业竞争能力低下,所以在未来30年间,我国铅锌矿山生产能力表10东来孔年我国铅锌工业生产能力国測结杲表.h2C00 屯2MJ6 毎30102015 毎 1zoeo 4'2050 年 iASB t 1年ft. 唸增.»£. 彷t,a ».>fjj t.年沟/J7 t ,過鬼 巒【筍,洽塚維力-111.16.5 ,lM.i5.5
48、,*15 i1. 5. i152 ,1. 0 ,才山产桩70.!-2.0 1皈、-2.C 156 t52 ,-2d ,50 n-1.0.12C9.IG.C ,509.,<1.0.,33Si.i2.0 ,365 ,20,s?e <1. 0 1150 -141.2.0 153.,2.0 175 ”1.5.1196 i1.5.12M ,1. 0.1的增长将是非常有限。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冶炼能力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矿山铅的生产能力将呈下降态势,矿山锌生产能力的增长也是非常缓慢,铅锌矿山生产能力与其冶炼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铅锌矿物原料的供应状态日趋恶化。六、我国铜铅锌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
49、保障程度分析1、我国铜矿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分析为了满足铜产量增长的需要,每年需新增铜探明储量229388万t。由于铜产量对铜资源保障程度的要求远低于铜消费量对铜资源保障程度的要求,且目前已生产和可供规划利用保有储量的服务年限低于 15 年(为 14 年),已生产矿区保有储量的服务年限为 11 年, 而可供规划利用保有储量的服务年限仅为 7 年。因此,就目前和未来我国铜消费的发展趋 势而言, 我国铜资源满足不了其消费的最低需求, 必须加强地质找矿工作。 根据铜产量低于 铜消费量的实际情况, 为了满足铜金属消费的需要, 必须大量进口铜金属及其铜矿产品。 又 因为我国铜资源潜力远低于铅锌资源
50、潜力, 所以, 应重视再生铜的回收工作, 提高再生铜的 比例,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环保水平。而且,对提高铜资源的利用率,缓解铜资源 对铜消费和铜生产保障程度极为严峻的局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2、我国铅矿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分析铅金属需求量日益增长,资源对需求的保障程度降低。截至 1999 年底,保有储量总数 动态保证年限为 16 年;已生产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动态保证年限为15 年;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铅保有储量动态保证年限仅为 8 年。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已生产和可供 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 基本能保证 20002015 年铅消费的最低需求,但保障程度不高。铅产量对铅资源保
51、障程度的要求远高于铅消费量对铅资源保障程度的要求,每年需新增铅探明储量200230万t。而我国目前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为7141万t,远低于为满足铅生产而要求增加的铅储量, 意味着将来我国铅资源对铅生产的保证程度趋于降低,未来铅资源对铅工业的保障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每年铅产量明显高于铅金属消费需求量,所以可安排一部分铅金属出口, 但由于冶炼能力大于矿山生产能力, 因此还需要进口一部分铅矿产品, 以保 持供需平衡。我国再生铅占铅总产量的比例为 8.80 26.70% ,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远低于国际上发 达国家再生铅占总产量的比例(为 3540%左右)。提高再生铅占铅总产量的比例,不仅 能够提高铅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环境保护水平。3、我国锌矿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分析锌金属需求量持续增加,资源对需求保障的优势地位日益降低。截至1999 年底,保有储量总数动态保证年限为 17 年;已生产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的保有储量动态保证年限为 16 年;而可供规划利用矿区锌保有储量动态保证年限仅为 9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的绿色制造实践与挑战考核试卷
- 生理参数监测与疾病预防考核试卷
- 方便食品包装的可降解材料研究考核试卷
- 流体包裹体对铬矿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考核试卷
- 安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考核试卷
- 经纪人如何进行艺人宣传推广与市场营销策划考核试卷
- 珠海市高三月质量监测(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Html网页开发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田间试验与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大学
- 土地运作服务合同范本
-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2024年中考数学四模真题(含答案)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二模英语试卷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复习之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 第13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乡村文旅产业振兴规划方案
- 风机性能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