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_第3页
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38例轻、高血压患者经过1周冲洗期,2周安慰剂期观察后,服用洛沙坦50mg100mg氢氯噻嗪12.525mg次/日。疗程12周。于服安慰剂期结束后及治疗后4、8、12周分别测量血压10年,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做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洛沙坦治疗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SBP)均明显下降,联合氢氯噻嗪(P0.01,总有效率为89.5%。ABPM结果显示,各时点血压均较较治疗前下降。降低收缩压(SBP)及舒张

2、压(DBP)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8.6%和64.8%。结果: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度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关键词】洛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68-02在原发性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常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异常激活,食盐摄入量的增加及遗传性排钠障碍等。洛沙坦作为第一个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AT1)拮抗剂1。(AT1RA)能够特异地阻断RAS,理论上讲AT1RA与利尿剂合用能够更好地进一步产生降压效应而副作用发生率低2。本观察旨在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一步了解洛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

3、性高血压方面的降压疗效及耐受性。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共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AO规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期。其中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6.3)岁,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1.2给药方法经1周冲洗期及2周安慰剂期观看,最后一周测三次非同日血压,取其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之后给予口服洛沙坦50mg与氢氯噻嗪12.5mg一日一次,4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者可加大剂量至洛沙坦100mg,氢氯噻嗪25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8、12测血压、心率并记录临床症状

4、、体征。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治疗最后1周内测3次非同日血压取其平均值做为治疗后血压。1.3观察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用无创性BY960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日间(7:0023:00)每15分钟;夜间(23:007:00)每30分钟自动测血压及心率。1.4实验检查治疗前均采用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血糖及心电图、血、尿常规及生化全项检查。1.5疗效判定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3;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

5、降1019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1.6统计学方法各项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疗效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及疗效见表1。可见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24小时平均血压及白昼血压(dSBP,dDBP),夜间血压(nSBP, nDBP),增多有明显降压作用P0.01。治疗总有效率达89.5%。表1.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mmHg)及疗效(X±S)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2.2降压谷峰比率(T/P比率)以一天给药前血压下降值(谷)除以给药后血压最大降值(峰)即为谷峰比率。经计算后SBP的T

6、/P比为78.6%,DBP的T/P比为64.8%。治疗后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3讨论3.1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抗高血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死亡率,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少,持久地降压药物一直是临床上迫切需求的。提高血压控制率可以采用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单药剂量和联合用药几种方式。临床研究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后,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单药的疗效,故国内外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提倡高血压的联合治疗4。3.2洛沙坦和氢氯噻嗪通过两种不同降压机制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更强有力的降压效果。洛沙坦系AT1受体拮抗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亲和力,通过与Ang受体结合,阻止

7、Ang与Ang受体结合,从而全面阻断Ang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性作用5。其与受体结合作用较其他AT1受体阻滞剂更紧密,时间更长,且不受AT2的浓度增加而影响疗效6 - 9 。氢氯噻嗪是噻嗪类利尿剂,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每天氢氯噻嗪用量5mg对血脂和血糖是本无不良影响,但是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间接地减少了血容量,因此增加了血浆肾素活性、造成醛固酮分泌及尿钾丢失,并减少了血钾。由于肾素醛固酮环节由血管紧张素调节洛沙坦通过阻断AT1受体,使醛固酮减少,从而减少氢氯噻嗪所致的低血钾副作用10。研究显示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3.3洛沙坦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口服非肽类血管紧

8、张素 1型受体拮抗剂,其消除半衰期长达69小时,口服1次即可维持24小时以上的降压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洛沙坦 50100mg,一日一次,治疗12周能有效地降低各时点血压不影响正常血压的节律特征,总有效率达89.5%,与国内外报道相似12-13。且其降压作用不仅表现在24小时平均血压,也表现于日间和夜间血压降低,体现了24小时平稳降压的优点。降压谷峰比达美国FDA标准(T:P50%,说明有持续降压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服用洛沙坦后晨间血压较平稳,无上升趋势,且夜间无过度降压。总之,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降压效果平稳、持续、安全、有效,且对晨间血压上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降压药物。参考文献1T

9、immermansPBMWN,WongPC,etal.AngiotensinII receptorsandangiotensinIIreceptorantagonists. PharmacolRev, 1993;45:2052Wcir MR Elkins M, Liss C, et al, 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losartan, alonr of with hydrochloro-thiazide, versus nifedipine CrIS in patient withessential hypension.Clin

10、 Ther,1996;18:411 - 4283刘国仗,胡大一,陶萍等,心血管药临床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74European Society ofHy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2003EuropeanSocietyof Hypertension-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s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 Hypertens,2003, 21(6):

11、10-11.5曹庆华,洪中立,血管紧张素受体及其拮抗剂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2001,1(2);33-3416Naka T, Vubo K, Nishi K et al, Angiotension II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s; candesartan ci1exeti1J.Yakugaku Zassh,120; 1260-1275.7Unger T. Difference among angiotension II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s; candesartan ci1exeti1J.B1oodPress Supp1,20

12、00, 9; 14-18.8East hope SE , J arvis B. Candesartan ci1exeti1; an update of its use in essentia1 hypertensionJ.Drugs, 2002, 62; 1253-12879Johnston C1. A nove1 therapeutic conceptJ.B1ood press Supp1, 2000, 9:9-1310吴文静,柯元南,孙宁玲等,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6):323-32611Dah1of B,ke11er

13、SE, Makris1 L, et a1,Efficacy and to1eradi1ity of 1osatyan potas=sium and antena1a1 in patient with mith mi1d to moderate essentia1 htpertension. Am Jhypertene, 1995;8:578-58312蔡洪斌,林金秀,曾开淇等,氯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高血压杂志,2000;8(3):212-21313Coak, WagstaffAJ, Losartan potassium. A review of its phama-co1ogy, c1in-ica1 effcacy and to1erabi1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Drugs.1996;51:820-8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