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软化病发生与防治_第1页
柞蚕软化病发生与防治_第2页
柞蚕软化病发生与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柞蚕软化病发生与防治                           作者:霍锡敏  彭国庆  毕广升摘要介绍柞蚕软化病的病原、传染途径及发病症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柞蚕软化病的防治提供。 关键词柞蚕软化病;发生;防治 柞蚕是野外环境中的生物体,其生长发育、后代繁衍均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

2、影响1。柞蚕软化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寄生柞蚕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主要有柞蚕空胴病、柞蚕中毒性软化病、柞蚕败血病和吐白水软化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地区属高寒地区,易诱发柞蚕软化病。特别是近几年,柞蚕软化病发病非常重,一般减产10%25%,重的可造成绝产、绝收。自从该地区推行盐酸、甲醛混合液卵面消毒方法后,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了柞蚕业的。但是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冷凉等气候因素影响,蚕期经过过长,树叶老硬,增加了感病、染病的机率,加上防病意识差,防病措施不到位、不彻底,部分蚕区柞蚕软化病暴发,严重影响柞蚕产量和质量,浪费大量的蚕场资源,降低了养蚕的效益。 1软化

3、病发生的原因 1.1柞蚕上代种茧带病 使用上一代软化病发病重的种茧,造成有些致病细菌寄生于蚕的消食管,患病较轻的可照常营茧化蛹、羽化2。随着蛾产卵,病菌附着在卵面上,当蚕孵化咬食卵壳时会食进病菌,造成蚕体感染,发生软化病。 1.2食下传染 蚕期病蚕排泄的稀粪虫含有大量的病菌,当蚕粪落到树叶上,被雨水浸泡后,直接沾染柞叶,健蚕食下污染的柞叶后,引起大传染,尤其小蚕密放时传染严重。 1.3不良条件诱发软化病 二化一放地区保种时间长,蛹体营养消耗过大,出蚕后小蚕体质弱,免疫能力下降,易引发软化病;制种、保卵、小蚕期正好赶上高温天气,致病菌侵染和繁殖能力快,易引发软化病;收蚁时不及时破蚁子,使蚁蚕在引

4、枝上爬行时间过长,浪费蚁蚕体力,降低蚁蚕抗病能力,易引发软化病;放养者管理不严或蚕场条件较差,蚕儿缺食,体质下降易引发软化病;种卵消毒后没有及时阴干或运输过程中遭阴雨天气被浇湿,卵内长时间缺氧易引发软化病。 1.4环境传染 蚕场内连续几年软化病大发生,病菌越积越多,污染蚕场,给蚕儿造成感染。还有装过卵、蚕、茧的卵袋、茧床、蚕筐、房屋、制种放蚕穿过的衣服,如消毒不彻底,都有大量的病菌。 2发病症状 该病在小蚕期发病重,大蚕期发病轻,一般眠中不发病3。1龄病蚕,不爱活动,不爱食叶,发育迟缓,随病势发展,停止食叶,排少量褐色稀粪。病重的体躯缩小,死后常被风吹落或因稀粪粘附在柞树叶上。12龄起蚕蜕皮后

5、,呆在就眠的位置,不取食,蚕体收缩,体色变淡,把握力弱,死后大部分落地。34眠起的病蚕蜕皮后停留在就眠位置,不取食,蚕体瘦弱,显得头壳大、刚毛长、排稀粪,死时尾足抱住柞枝,头下垂而死。消化管内空虚,外观略有透明感。各龄中发生的病蚕,眠起后照常食叶,23 d后发病,不爱食叶,发育慢,蚕体瘦,排黑褐色稀粪,污染肛门,后期以尾足或腹足抱住柞枝,头部下垂而死,死后一般体壁不破、不溃烂、无腥臭味。 3防治措施 3.1选用良种作为种茧 增强蚕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用上代无软化病的种茧作种子,防止种茧继代传染。选育和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及推广杂交种是柞蚕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 1  &

6、#160;      3.2严格消毒,消灭病原 种卵要严格消毒,这是预防蚕病的重要措施。卵面消毒时,药品的质量要过关,有效含量要准确;沉淀的甲醛、变性的盐酸、硫酸不能用;消毒液的浓度、温度及浸药时间要严格控制。蚕室蚕具是病原物存在的场所,也是扩大传染的源地,在制种前,对制种室、保卵室、蚕具等都要在洗刷的基础上彻底消毒。 3.3防止蚕卵二次感染 消毒后的蚕卵要放在消毒过的卵袋、茧床和房间内,不能放在制种室、保卵室和存放蚕茧的地方,也不能放在未消毒的卵袋、蚕室等用具内,防止二次感染。 3.4做好越冬种茧保护 二化一放地区种茧保护是关键,因

7、为保种时间长达6.5个月,因此要严格控制保种室的温、湿度4。温度保持-22 ,切忌高于5 以上。相对湿度50%60%。做好保种库的通风换气和温湿度调节。 3.5做好卵期保护工作 卵期是由胚胎发育到蚁蚕孵化的过程,胚胎发育期间代谢旺盛,对环境条件极其敏感。因此,要做好卵期保护工作。二化一放地区低温保卵期适温在48 ;孵卵期适温在2123 ,相对湿度75%85%,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胚胎发育。另外,在保卵期间,应绝对避免接触农药等有毒物品和气体。 (下转第331页) (上接第329页) 3.6提高柞蚕放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蚕儿体质 选用上年无病原污染或发病轻的蚕场养小蚕。由于二化一放地区收蚁时天气高温高湿,因此,蚁场应选择背坡通风的地方,大蚕窝茧场宜选阳坡,放养过程中适当稀放,发现病蚕及时合理处理,做好匀蚕、移蚕等工作,严防小蚕吃老叶、硬叶,防止蚕儿窜枝、跑坡,使蚕儿良叶饱食。 4 1 赵云吉.柞蚕软化病抬头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特种动植物,2005(6):42. 2 王立国,单晓峰,王守波.柞蚕软化病在鸡西地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