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水准测量 水准仪 高程 误差 1. 0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水准测量是采用几何原理,利用水平视线测定
2、两点间高差。仪器使用水准仪,工具是水准尺和尺垫。公路工程测量一般使用DS3型微倾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每公里能达到的精度是3mm,水准仪在一个测站使用的基本程序是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和读数。我们在实际勘测过程中按这个顺序施行,在每一水准点段测完后复核结果。表1.1 廊泊一级公路BM4至BM5水准点外业测量结果点号后视视线高间视前视高程 点号后视视线高间视前视高程BM43.30015.7503.28615.529 557.81.48315.7651.45014.282254.61.44214.308 6001.38614.379
3、284.61.42414.326 6501.35714.408314.61.42515.7151.46014.290 7001.67216.0051.43214.333344.61.42014.295 7501.48214.523374.61.38714.328 8001.47614.529406.21.49315.7161.49214.223 8501.48816.0211.47214.533ZD11.17515.7321.15914.557 9001.47514.546C61.415 14.317 9501.4
4、2814.593437.81.42514.307 K41.54016.2041.35714.664467.81.36314.369 501.43914.765497.81.31214.420 ZD22.24017.6840.76015.444527.81.4114.322 BM50.82616.864表1.2 廊泊一级公路BM4至BM5水准点复核测量结果点号后视视线高间视前视高程点号后视视线高间视前视高程平均高程BM41.6371.63712.585BM41.7981.79812.539 12.562ZD11.8480.2
5、0214.020ZD11.8840.36613.971 ZD21.4241.39914.469ZD21.4521.43614.419 ZD31.3721.35914.534ZD31.4361.38814.483 ZD41.3301.28314.623ZD41.3921.34914.570 ZD51.3481.30114.652ZD51.3641.36714.595 ZD61.4131.27914.721ZD61.5211.29514.664 ZD71.5331.20014.934ZD71.5801.30714.878 ZD8
6、1.5251.06515.402ZD81.5311.11315.345 ZD92.0121.35015.577ZD91.8901.35515.521 BM50.48517.104BM50.36317.048 17.076表1.1经过成果整理,读数差h=后视-前视,h小于2mm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问题,经过表1.2复核补充测量成果证实,外业测量的结果不正确,因此,有必要分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找出控制纠正的方法,避免错误的出现,保证项目的顺利施工。2. 0水准测量的现状现在应用水准点与中桩分
7、开观测的方法,水准点观测采取往返测量,成果整理要求高差闭合差fh容(fh容=h往+h返)达到平原微丘区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不大于±20·L(1/2)。平原微丘地区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水准路线的长度,长度越长,精度越低。山区,则是测站,测站越多,精度越低。3. 0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水准测量误差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3.1仪器误差之一是水准仪的望远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产生的误差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因此造成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轴居于水平位置而望远镜视准轴却发生倾
8、斜,致使读数误差。这种误差与视距长度成正比。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消除。针对中间法在实际过程中的控制,立尺人是关键,通过应用普通皮尺测距离,之后立尺,简单易行。而距离补偿法不仅繁琐,并且不容易掌握。3.2仪器误差之二是水准尺误差主要包含尺长误差(尺子长度不准确)、刻划误差(尺上的分划不均匀)和零点差(尺的零刻划位置不准确),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一般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尺的零误差的影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在本测站用作后视尺,下测站则用为前视尺),并把测段站数目布设成偶数,即在高差中相互抵
9、消。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3.3观测误差之一是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读数误差。读数误差的大小与水准管的灵敏度有关,主要是水准管分划值的大小。此外,读数误差与视线长度成正比。水准管居中误差一般认为是0.1·,根据公式m居=0.1··S/,DS3级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一般为20,视线长度S为75m,=206265,那么,m居=0.4mm。由此看来,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3.4观测误差之二是视差的影响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
10、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消除视差。3.6观测误差之三是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但是,如果水准尺的倾斜方向与视线方向一致,则不易察觉。尺子倾斜总是使尺上读数增大。它对读数的影响与尺的倾斜角和尺上读数的大小(即视线距地面的高度)有关。尺的倾斜角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尺上读数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所产生的读数误差为a=a(1-cos)。当=3o,a=1.5m时,a=2mm,由此可以看出,此项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常我们立镜高度是
11、1.7m, 则a=2.33mm,。因此,在水准测量中,立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立尺,使尺处于铅垂位置。尺上有圆水准的应使气泡居中。必要时可用摇尺法,即读数时尺底置于点上,尺的上部在视线方向前后慢慢摇动,读取最小的读数。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尤其应注意将尺子扶直,并应*尺的最大读数。最重要的是在转点位置。3.6外界条件和下沉的影响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可以用公式h=D2/(2R)表示,地球半径R=6371Km,当D=75m时,h=0.44cm;当D=100m时,h=0.08cm;当D=500m时,h=2cm;当D=1Km时,h=8cm;当D=2Km时,h=31cm;显
12、然,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高程所产生的误差要远大于测量高程的误差。所以,对于高程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一定要考虑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实测中采用中间法可消除。大气折光使视线成为一条曲率约为地球半径7倍的曲线,使读数减小,可以用公式h=D2/(2x7R)表示,视线离地面越近,折射越大,因此,视线距离地面的角度不应小于0.3m,并且其影响也可用中间法消除或减弱。此外,应选择有利的时间,一日之中,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大气比较稳定,便于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但在中午前后观测时,尺像会有跳动,影响读数,应避开这段时间,阴天、有微风的天气可全天观测。仪器下沉是指在一测站上读的后
13、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间仪器发生下沉,使得前视读数减小,算得的高差增大。为减弱其影响,当采用双面尺法或变更仪器高法时,第一次是读后视读数再读前视读数,而第二次则先读前视读数再读后视读数。即“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这样的两次高差的平均值即可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的影响。水准尺下沉的误差是指仪器在迁过程中,转点发生下沉,使迁站后的后视读数增大,算得的高差也增大。如果采取往返测,往测高差增大,返测高差减小,所以取往返高差的平均值,可以减弱水准尺下沉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尺垫,在转点的地方必须放置尺垫,并将其踩实,以防止水准尺在观测过程中下沉。根据误差来源分析表1.1,应用偶然中误差M=±(·/4·n·R)(1/2)计算合格,附合路线闭合差公式计算同样合格。那么,这个比较隐蔽的错误主要来源是立尺方向出现倾斜和转点位置下沉或移动,中间法距离控制不好。解决的方法是首先改变水准测量的模式,基平与中平分开。其次在每一个测站检核,在同一测站上以不同的仪器高度(或称视线高度)观测两次,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2.0mm,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本测站的观测结果。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司法鉴定机构合伙人合作协议
- 抖音火花技术实施与维护服务合同
- 肿瘤疫苗研发合作项目保密协议
- 智能电梯系统智能化改造与维保服务协议
- 体育赛事直播网络版权分销与运营合作协议
-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及纠纷解决协议
- 独家市场开发补充协议
- 《梵高艺术赏析》课件
- 加气站员工安全与操作规范培训大纲
- 包粽子活动课
- GB/T 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GB/T 20041.21-2008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1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汇总
- 2023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三份
- 办公室5S管理标准(图片版)课件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四讲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