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自测题(一)选择题A 型题1 .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B.基因的一级结构信息存在于碱基序列中C.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中不包含翻译调控序列D.基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磷酸核甘E.基因中存在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序列2 .基因是指A.有功能的 DNAt 段B.有功能的 RNAt 段C.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及翻译调控序列D.RNA 的编码序列及转录调控序列E.以上都不对3 .结构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包括B.hnRNAC.启动子D.转录因子E.核酶4 .已知双链 DNA 勺结构基因中,信息链的部分序列是 5AGGCTGACC3其编码的RNAf 目应序列是A. 5
2、AGGCTGACC3B. 5UCCGACUGG3C. 5AGGCUGACC3D. 5GGUCAGCCU3E. 5CCAGUCGGA35 .已知某 mRNA 勺部分密码子的编号如下:127128129130131132133GCGUAGCUCUAACGGUGAAGC以此 mRNA;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目为A.127B.128C.129D.130E.1316 .真核生物基因的特点是A.编码区连续B.多顺反子 RNAC.内含子不转录D.断裂基因E.外显子数目=内含子数目一 17 .关于外显子说法正确的是A.外显子的数量是描述基因结构的重要特征B.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 hnRN/f
3、rC.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成熟 mRNAD.外显子的遗传信息可以转换为蛋白质的序列信息E.以上都对8 .断裂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因中的 DNAff 列是断裂的B.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划分不是绝对的C.转录产物无需剪接加工D.全部结构基因序列均保留在成熟的 mRN 酚子中E.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共同结构特点9 .原核生物的基因不.包括A.内含子B.操纵子C.启动子D.起始密码子E.终止子10 .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具有A.操纵元件B.顺式作用元件C.反式作用因子D.内含子E.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11 .原核生物不具有以下哪种转录调控序列A.增强子B.终止子C.启动子D.操纵元件E.正
4、调控蛋白结合位点12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转录调控序列是A. poly(A)信号B.启动子C.操纵子D.终止子E.增强子13.哪种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A.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位点B.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D.信息分子受体的结合位点E.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14 .关于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B.调控转录起始C.与 RN 咪合酶结合D.都不能被转录E.位于转录起始点附近15 .关于终止子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终止转录的作用B.是富含 GC 的反向重复序列C.转录后在 RNA子中形成茎环结构D.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段 DNAff 列E.位于结构基因的
5、 3,端16 .关于操纵元件叙述错误.的是A.一段 DNAff 歹 UB.发挥正调控作用C.位于启动子下游,通常与启动子有部分重叠D.原核生物所特有E.具有回文结构17 .转录激活蛋白的作用是A.识别和结合启动子B.激活结构基因的转录C.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D.与 RNAIK 合酶结合起始转录E.属于负调控的转录因子18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在什么水平发挥调控作用A.转录水平B.转录后加工C.翻译水平D.翻译后加工E.mRNAK 平19 .能够与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一小段 DNAff 歹 UB. 一小段 mRN 府歹 UC. 一小段 rRNA 序列D. 一小段 tRNA 序列E.某些
6、蛋白质因子20 .顺式作用元件的本质是A.蛋白质B. DNAC. mRNAD. rRNAE. tRNA21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A.与 RN 咪合酶的 6 因子结合B.tRNA 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以被转录C.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D.II 类启动子调控 rRNA 编码基因的转录E.起始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参与22 .II 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是A. U6snRNAC. mRNAD. tRNAE. 5SrRNA23 .I 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不.包括A. 5SrRNAB. 5.8SrRNAC. 18SrRNAD. 28SrRNAE. 45SrRNA24 .若 I 类启动子突变,哪种基因的转录不.受影响A.
7、16SrRNAB. 5.8SrRNAC. 18SrRNAD. 28SrRNAE.以上都不对25 .I 类启动子突变可影响合成A.核糖体 30S 亚基B.核糖体 40S 亚基C.核糖体 50S 亚基D.70S 核糖体E.以上都不对26 .不属于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的是A.分为 I、II、III 类B.与之结合的 RNAIK 合酶不只一种C.转录因子辅助启动子与 RNAIK 合酶相结合D. 5SrRNA 编码基因的转录由 I 类启动子控制E. II 类启动子可调控大部分 snRNAg 码基因的转录27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A.根据所调控基因的不同分为 I、II、III 类B.与 RN 咪合酶全酶中的
8、6 因子结合C.不具有方向性D.涉及转录因子DNA 勺相互作用E.涉及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共同特点是A.需要反式作用因子辅助作用B.本身不被转录C.与 RN 咪合酶 I、II、III 相结合D,转录起始位点由 RNAK 合酶的 6 因子辨认E.涉及 DN4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9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显著区别是A.具有方向性B.启动子自身被转录C.需要转录因子参与作用D.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E.与 RN 咪合酶相互作用30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能控制哪个基因的转录A. snRNAB. hnRNAC. 5SrRNAD. 16SrRNAE. U6sn
9、RNA31 .I 类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调控 5.8SrRNA 结构基因的转录B.与 RN 咪合酶 I 的亲和力弱C.与 TFIA、旧、IC 等相互作用D.富含 GCE.包括核心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32 .启动子位于A.结构基因B. DNAC. mRNAD. rRNAE. tRNA33 .关于 TATA 盒叙述错误的是A.看家基因不具有 TATA 盒结构B.是 II 类启动子的组成部分C.受阻遏蛋白调控D.与转录的精确起始有关E.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4 .关于 II 类启动子说法错误的是A.调控 mRNAS 码基因的转录B.调控大部分 snRNA码基因的转录C.不一定含有 TATAD.包含
10、转录起始位点E.可以被转录35 .TATA 盒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中A.增强子B.启动子C.反应元件D.沉默子E.终止子36 .III 类启动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调控真核生物 5SrRNA 编码基因的转录B.调控 U6snRNAtg 码基因的转录C.调控 tRNA 编码基因的转录D.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E.启动子自身不一定被转录37 .III 类启动子不具有以下特点A.调控 III 类基因的表达8. III 类启动子突变会影响核糖体 40S 亚基的装配C.与 RN 咪合酶 III 结合D.需要 TFIIIA、IIIB、IIIC 参与作用E.真核生物所特有38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B.TATA 盒的
11、组成部分C.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D.不一定被转录E.转录后可以被剪接加工39 .哪项不是上游启动子元件的特点A.位于 TATA 盒上游B.与 TATA 盒共同组成启动子C.提供转录后加工的信号D.包括 CAAT、CAC 的、GX 等E.可以与反式作用因子发生相互作用40 .增强子是A. 一段可转录的 DNAff 列B. 一段可翻译的 mRN 府列C. 一段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 DNAff 列D. 一段具有翻译调控作用的 mRN 府列E. 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41 .关于增强子叙述错误.的是A.位置不固定B,可以增强或者抑制转录C.真核生物所特有D.能够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E.与核酸序列发生相
12、互作用42 .与增强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蛋白质B.snRNAC.顺反子D.核酶E.TATA 盒43.反应元件能够结合A.激素B.信息分子的受体C.蛋白激酶D.阻遏蛋白E.操纵基因44 .反应元件属于A.反式作用因子B.内含子C.转录因子D.上游启动子元件E.转录调控序列45 .poly(A)加尾信号存在于A. I 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B. II 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C. III 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D.调节基因E.操纵基因46 .关于加尾信号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 mRNA 勺转录调控方式B.位于结构基因的 3,端外显子中C.是一段保守的 AATAA 舫列D.转录进行至 IAATA
13、AAf 歹时终止E.与加 poly(A)尾有关47 .poly(A)尾的加入时机是A.转录终止后在 AAUAAAF 列下游切断 RNA 并加尾B.在转录过程中同时加入C.转录出 AAUAAAF 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D.转录出富含 GU(或 U)序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E.以上都不对48 .能编码多肽链的最小 DNAI 位是A.内含子B.复制子C.转录子D.启动子E.操纵子49 .与顺反子化学本质相同的是A.核酶B.反应元件C.5,端帽子结构D.转录因子E.DNA 酶50 .关于顺反子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主要是多顺反子 RNAB.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不含有多顺反子 RNAC.
14、顺反子是 DNAK 平的概念D.多顺反子 RNA能由操纵子转录而来E.以上都不对51 .转录产物可能是多顺反子 RNA 勺是A.真核生物 mRNA 勺结构基因B.真核生物 tRNA 的结构基因C.真核生物 snRNA 勺结构基因D.真核生物 rRNA 的结构基因E.以上都不对52 .有关 mRNA 勺叙述正确的是A.hnRNA 中只含有基因编码区转录的序列B.在 3端具有 SD 序列C.mRNAW 遗传密码方向是 5一3D.在细胞内总 RNA 含量中所占比例很大E.mRNAtt 基序列与 DNA链中的反义链一致53.关于开放读框叙述正确的是A.是 mRNA 勺组成部分B.内部有间隔序列C.真核
15、生物的开放读框往往串联在一起D.内部靠近 51 端含有翻译起始调控序列E.由三联体反密码子连续排列而成54 .开放读框存在于A. DNAB. hnRNAC. mRNAD. rRNAE. tRNA55 .原核生物的 mRN 川含有A.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帽子C.poly(A)D.核糖体结合位点E.以上都不对56 .关于帽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 mRNA 勺特点B.位于 51 端C.与翻译起始有关D.常含有甲基化修饰E.形成 3,5磷酸二酯键57 .hnRNA 和成熟 mRN 的关系是A.前者长度往往长于后者B.二者长度相当C.二者均不含有由内含子转录的序列D.二者的碱基序列互补E.前者
16、的转录产物是后者58 .真核细胞 mRNA 勺合成不涉及A.生成较多的稀有碱基B. 3端力口 poly(A)尾巴C. 5端加帽子D.去除非结构信息部分E.选择性剪接59.真核生物 mRNA 勺 5端帽子结构为A.pppmGB. GpppGC. mGpppGD. GpppmGE. pppmGG60.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碱基的取代一定造成它所决定的氨基酸的改变B.终止密码是 UAAUAGF 口 UGAC.连续插入三个碱基会引起密码子移位D.遗传密码存在于 tRNA 中E.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编码甲酰化蛋氨酸61 .密码子是哪一水平的概念A. DNAB. rRNAC. tRNAD. mR
17、NAE. snRNA62 .poly(A)尾的功能包括A.与翻译起始因子结合B.形成特殊结构终止转录C.与核糖体 RN 阁合D.使 RN 咪合酶从模板链上脱离E.增力口 mRNA 急定性63 .除 AUGG7卜,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还可能是A.UCGB. UGCC. GUGD. GCGE. GUC64 .下列哪个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A.GUAB.UGGC.UGAD.AUGE.UAC65 .不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UAGB.AUGC.UUGD.GUGE.UGC66 .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A.S-腺甘蛋氨酸B.甲硫氨酸C.酪氨酸A.B.苏氨酸C.异亮氨酸67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
18、的新生多肽链的 N 端是A.fMetB.LeuC.PheD.AspE.His68 .真核生物合成初始出现在多肽链 N 端的氨基酸是A. methionineB. valineC. N-formylmethionineD. leucineE. isoleucine69 .tRNA 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密码环和 5端 CCAB.密码环和 3端 CCAC.反密码环和 5端 CCAD.反密码环和 3端 CCAE.三级结构呈三叶草形70 .稀有核甘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A.rRNAB.mRNAC.tRNAD.DNAE.snRNA71 .已知某 tRNA 的反密码子为 ICU,它识别的密码子为A.AGGB.G
19、GAC.UGAD.AGCE.TGA72 .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常发生在A.反密码子的第 1 位碱基B.反密码子的第 2 位碱基C.反密码子的第 3 位碱基D. A+CE. A+B+C73 .关于起始 tRNA 叙述留送的是A.起始 tRNA 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继续转运蛋氨酸B.原核生物的起始 tRNA 携带 N甲酰蛋氨酸C.真核生物的起始 tRNA 携带甲硫氨酸D.起始蛋氨酰tRNA 结合到核糖体的 P 位E.以上都不对74 .下列哪个不是 tRNA 的特点A.稀有碱基含量多B.活化的氨基酸连接于 5端 CCAC.与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不严格D.分子量小E.反密码环和氨基酸臂分别暴露于倒 L
20、形的两端75.tRNA 携带活化的氨基酸的部位是A.反密码环B. T 巾 C 环C. DHU 环D.额外环E.CCA76 .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A.30SB.40SC.50SD.60SE.70S77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 rRNA 为A.5SB.5.8SC.16SD.18SE.23S78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不.包含A.5SrRNAB.5.8SrRNAC.16SrRNAD.18SrRNAE.28SrRNA79 .关于核糖体叙述错.误.的是A. 30S 亚基由 16SrRNA 和 21 种蛋白质组成B. 40S 亚基由 18SrRNA 和 33 种蛋白质组成C. 50S 亚基由 5
21、SrRNA、23SrRNA 和 34 种蛋白质组成D. 60S 亚基由 5SrRNA、5.8SrRNA、28SrRNA 和 45 种蛋白质组成E.以上都不对80 .关于 r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量相对较大B.与核糖体蛋白结合C. 5SrRNA 的结构基因属于 III 类基因D.真核生物 rRNA 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均为单顺反子 RNAE.与 mRNAtRNA 均可发生相互作用81 .有关 snRNAB 叙述舒误的是A.真核细胞所特有B.富含尿喀噬C.位于细胞质内D.与 mRNA 勺剪接加工有关E.与蛋白质结合形成 snRNP82 .信号识别颗粒的成分包括A. snRNAB. 7SLRN
22、AC. snRNPD. SRP 受体E. ribozyme83 .反义 RNA 勺作用主要是A.抑制转录B.降解 DNAC.降解 mRNAD. 封闭 DNAE.封闭 mRNA84.关于核酶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本质是 RNAB.分为 DNAS 和 RNABC.属于核酸酶D.底物只能是 DNAE.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85.如果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异,出现的结果是A.二级结构一定改变B.二级结构一定不变C.三级结构一定改变D.功能一定改变E.以上都不对8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A.核糖体B. snRNPC. SRPD.核酶E.端粒酶87 .结构基因的突
23、变可能导致A.同义突变B.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D.移码突变E.以上都包括88 .点突变是指A.一个碱基对替换一个碱基对B.插入一个碱基对C.缺少一个碱基对D.改变一个氨基酸残基E.以上都包括89 .如果转录调控序列发生突变,则可能出现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B.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C.蛋白质的比活性改变D.蛋白质的总活性改变E.蛋白质的功能改变90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正确的是A.由点突变引起的错义突变能够使蛋白质序列变短B.产生同义突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插入或者缺失碱基必定改变开放阅读框D.喋吟和嚅呢互相替代的点突变称为转换E.结构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质表达量改变91 .哪种情况会导致移码
24、突变A.倒位B.颠换C.插入一个碱基D.连续缺失三个碱基E.以上都不对92 .基因突变致病的可能机制是A.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增强B.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减弱C.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多D.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少E.以上都包括B 型题A. DNAB. mRNAC. rRNAD. tRNAE.蛋白质93 .顺式作用元件的化学本质是94 .反式作用因子的化学本质是95 .终止子的化学本质是96 .启动子的化学本质是97 .操纵子的化学本质是A. mRNAB. 5SrRNAC. 16SrRNAD. 18SrRNAE. 23SrRNA98
25、.I 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99 .II 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100 .III 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A.增强子B.单顺反子 RNAC.多顺反子 RNAD.内含子E.操纵元件101.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103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含有104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通常是105 .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106 .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A. DNA 聚合酶B. RNA 聚合酶C.信息分子的受体D.阻遏蛋白E.信号识别颗粒107 .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是108 .与操纵元件相互作用的是109 .与反应元件相互作用的是A. pGTCGAB. pAGCTGC. pGUCGAD. pT
26、CGACE. pAGCUG已知 DNA链中,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 pCAGCT 问:110 .编码链的相应碱基序列是111 .转录出的相应 mRN 府列是A.CCAB.帽子C.poly(A)D.反密码子E.SD 序列112 .真核生物 mRNA 勺 3端结构包含113 .原核生物 mRNA 勺 5端结构包含114 .原核生物 tRNA 的 3端结构包含A.剪接加工B.携带活化的氨基酸C.翻译的模板D.识别信号肽E.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15 .mRNA 的功能是116 .tRNA 的功能是117 .rRNA 的功能是A.甲硫氨酸B.异亮氨酸C.脯氨酸D.甲酰蛋氨酸E.色氨酸118 .真核生物未经
27、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 N 端为119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 N 端为A. DNAB. cDNAC. mRNAD. rRNAE. tRNA120 .密码子位于121 .反密码子位于A. 5SrRNAB. 16SrRNAC. 18SrRNAD. 23SrRNAE. 28SrRNA122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123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X 型题124 .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是 DNA1E 者 RNAB. mRNAW 遗传密码信息只可能来自 DNAC.基因包含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D.结构基因中贮存着 RNAffi 蛋白质的编码信息E.转录调控序列中包含调控结
28、构基因表达的所有信息125 .结构基因的特点是A.病毒的结构基因是连续的B.病毒的结构基因由于含有内含子而间断D.病毒的结构基因与其侵染的宿主无关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126 .内含子是指A.通常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核酸序列B.往往是非编码的 DNAff 列C. 一般在成熟 mRN 他不存在相应的序列D.与 RNAB 剪接加工相关E.部分内含子可能变为外显子127.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包括A.启动子B.上游启动子元件C.操纵元件D. poly(A)信号E.反应元件128.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与哪些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A.RNA 聚合酶B.转录激活蛋白C.阻遏蛋白D.反式作用因子
29、E.转录因子129.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时所需的蛋白质包括A.转录因子B.阻遏蛋白C. TATA 因子D. CAP 蛋白E. RNA 聚合酶130 .大肠杆菌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包括A.转录起始位点B. -10bp 区C. -40bp 区D. -35bp 区E. +20bp 区131 .顺式作用元件是A.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B.结构基因的一部分C.核酸片段D.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E.真核生物所特有132 .基因的结构包括A.操纵子B.顺式作用元件C.反式作用因子D.复制子E.转录子133 .顺式作用元件发挥调控作用不.涉及A. DNA-DNAB 互作用B. DNA-RNAB 互作用C. RNA蛋
30、白质相互作用D.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134 .I 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包括A. 5.8SrRNAB. 16SrRNAC. 18SrRNAD. 23SrRNAE. 28SrRNA135 .若 I 类启动子突变,受影响的是A.核糖体 30S 亚基B.核糖体 40S 亚基C.核糖体 50S 亚基D.核糖体 60S 亚基E.以上都包括136.能够与启动子结合的是A.转录因子B. RNA 聚合酶C.阻遏蛋白D.CAP 蛋白E.操纵元件137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包括A.内含子B.外显子C.开放读框D.非翻译区E.转录调控序列138 .上游启动子元件的调控机制包括A.与转录激活蛋
31、白相互作用B.调节转录因子与 TATA 盒的结合C.调节 RNA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D.控制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E.与 TATA 盒共同调控转录起始139 .与增强子化学本质相同的是A.转录因子B.复制子C.核酶D.顺反子E.内含子140 .关于类固醇激素诱导基因转录,说法正确的是A.类固醇激素的受体是转录因子B.调节阻遏蛋白与操纵元件的结合C.类固醇激素受体与激素形成复合体后被活化D.活化的激素受体与类固醇激素反应元件相互作用E.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141 .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一般不.包括以下组分A.转录起始位点B.增强子C. -10bp 区D.基因内启动子E.-35bp 区142.关于真核
32、生物 mRNA 勺加尾修饰,说法正确的是A.不需要模板B.转录最初生成的 mRNA3末端长于成熟 mRNA3末端C.加尾可以增加 mRNA 勺稳定性D. poly(A)加在转录终止处E.转录后需切去一小段 mRN 府列才能加尾143.真核生物的成熟 mRN 川不包含A.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外显子转录的序列C.SD 序列D.帽子结构E. poly(A)尾14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 mRNA?具有A.非翻译区B. SD 序列C. poly(A)尾D,密码子E.开放读框145,有关帽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核内 hnRN9 没有帽子结构B,含有甲基化鸟喋吟C,形成 5,5磷酸二酯键D,分为 0 型、
33、1 型和 2 型E,原核生物含有与真核生物类似的帽子结构146.hnRNA 和 mRNAe 同含有的结构是A,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外显子转录的序列C.启动子D,SD 序列E,帽子结构147,密码子可能存在于A, intronB, tRNAC, mRNAD.UTRE.ORF148 .可作为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的是A. AUGB. GUGC. GCGD. UCGE. UUG149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包含A. 5SrRNAB. 5.8SrRNAC. 16SrRNAD. 18SrRNAE. 23SrRNA150 .核糖体 60S 亚基不包含A. 5SrRNAB. 5.8SrRNAC. 18SrRN
34、AD. 23SrRNAE. 28SrRNA151 .可能导致移码突变的基因突变是A.转换B.颠换C.缺失D.插入E.倒位152 .属于转换的点突变是A. AGB. TCC. GTD. ATE. GC(二)名词解释1 .基因(gene)2 .结构基因(structuralgene)3 .断裂基因(splitgene)4 .外显子(exon)5 .内含子(intron)6 .多顺反子 RNA(polycistronic/multicistronicRNA)7 .单顺反子 RNA(monocistronicRNA)8 .核不均一 RNA(heterogeneousnuclearRNA,hnRNA)9
35、 .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10 .密码子(codon)11 .反密码子(anticodon)12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13 .启动子(promoter)14 .增强子(enhancer)15 .核酶(ribozyme)16 .核内小分子 RNA(smallnuclearRNA,snRNA)17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18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promoterelement)19 .同义突变(samesensemutation)20 .错义突变(missensemut
36、ation)21 .无义突变(nonsensemutation)22 .移码突变(frame-shiftingmutation)23 .转换(transition)24 .颠换(transversion)(三)简答题1 .顺式作用元件如何发挥转录调控作用?2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mRNA 勺异同。3 .说明 tR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4 .如何认识和利用核酶?5 .若某一基因的外显子发生一处颠换,对该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影响?6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疾病。(四)论述题1 .真核生物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有何意义?2 .比较一般的真核生物基因与其转录初级产物、转录成熟产物的异同之处。3 .真核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哪些效应?参考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题号答案考察的知识点题号答案考察的知识点1C基因的概念2E基因的概念3C结构基因的概念4C结构基因的编码产物5A终止密码子的种类6D真核生物基因的特点7E外显子的概念8B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9A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10E基因的结构特点11A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