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共同价值观貌合神离_第1页
日美共同价值观貌合神离_第2页
日美共同价值观貌合神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日美共同价值观貌合神离       近来,日美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矛盾重重。日本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发表了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无奈之举”的言论,原意想拉拢与美关系,想不到竟遭到日本舆论的广泛批评,被迫在7月日辞职。日本首相安倍则不得不在第二天立即发表声明称:“日本不容许投放原子弹的心情不变。”然而对于美国来说,该不该投放原子弹已经是一个没有必要再讨论的问题。而且美国官员在3日随即表态说,正是投放原子弹,才“结束了或许还将导致数百万日本人丧生的战争”。   &

2、#160; 除此之外,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在6月26日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决议案。此举引起日本国内很多不满。那么,美日之间这些矛盾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安倍“试探气球”引发日美矛盾     美国国会之所以通过有关“慰安妇”问题的议案,在许多日本人看来是“人权问题”,但其深层却是“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为何美国对安倍政权的历史认识,特别是东京审判观和战后占领问题特别关注?为何安倍访美要向布什而不是“慰安妇”们道歉?为何安倍道歉后议员们还要去

3、美国媒体进行辩护性宣传?这些用“误解”、“误读”、“找错道歉对象”等都无法找到合理的依据。     政治现实告诉人们,许多不连贯的事件间都存在着某种关联。日本的做法也延承某种历史,尤其是羽翼日渐丰满的日本,在思考如何对待美国这个世界大国的态度。就日美摩擦而言,安倍就职演说中对三个问题,特别是东京审判的表态、此后的“慰安妇”问题讲话,直至访美时的道歉,可以看作是安倍作为日本战后首个新生代首相对美国进行的政治试探,不如此理解就不能真正体会安倍向布什道歉的真正含义。     安倍政权向美国国务院派遣游说团,以及访美后议员

4、们为“慰安妇”案进行广告宣传辩护,则是另一种试探,其本质是对对等协调与盟友关系可操作性路径的摸索,是新生代政权以何种方式处理美日可能性摩擦的检验。     安倍发言、议员在美国做广告否认“慰安妇”问题与美国国会的议案间存在一种更深的联系,那就是新生代议员是战后美国教育下成长的一代,战后的日本是美国扶植下的日本,这无需证明;但此时的美国是否仍然是那个站在日本立场上的美国、是有着对日“训教”惯性的美国还是要平等相处的美国、是“蜜月期”的美国还是“不好不坏婚姻期”的美国,这需要证明。通过上述的过程,“慰安妇”问题在美日之间已经政治化、历史化了。美国如何应对“日

5、本攻势”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问题。这样,我们才能解释美国的那些知日派们为何突然间“语言转向”,理解“(慰安妇问题)比牛肉和冲绳问题更危险”的深意。     历史问题戳破“共同价值”面具     “日美间对世界的许多问题都有着共同的理解,日美同盟体现着日美的共同价值”,这句话是日美两国领导人不厌其烦强调的东西。然而,日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都是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自由、民主问题而不是自身的问题的理解,而且丝毫不容许别国对自己的问题说三道四。     从这样的视角看,围绕“慰安妇”

6、问题的矛盾就能说明其“共同价值观”的虚伪。两国在安全领域、市场制度以及民主秩序上也有许多共同点,但前提是日美同盟关系的持续发展。安倍有关“慰安妇”等问题的表态被美国学者达迪称作是“安倍的新装”,是安倍修改宪法、防卫厅升格以及建立正式日本军队之前,为旧军队形象正名的一种努力。     安倍发言、日本议员做广告恰恰证明了战后历史教育的扭曲,证明了日本政治的一种趋向,也证明了日本政治家国际常识的欠缺。“慰安妇”问题决议案要求日本公开道歉、明确承担责任、制止与杜绝否定性的言论、以及强化历史教育,这些要求本质上虽并不具有约束力、强制力,但美国驻日大使仍然提醒日本“

7、过小估价是错误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历史认识问题已经波及美国,美国并不想被历史问题牵连至亚洲国家矛盾的旋涡,更不想日渐强大的日本对自己说不,还不想新民族主义驱使下的日本挑战美国的权力与权威。     共同利益是美日同盟最牢固的纽带,但“盟益”永远无法取代“国益”。日本防卫相的发言引发的思索可能更能够体现这点。客观上说,久间章生指出的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无奈之举”,并不符合日本国民的观点。但如果反过来说,假如他说的是“并非无奈之举”又如何,其结果是同样的,甚至比现在状况更遭,因为这将挑战美国对二战和战后占领的正统性与合法性。此前他已因“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

8、判断错误”的发言而遭到抨击,此后其不得不“对美国政府的精神和决心给予高度评价”。而此次他却忘记了“无奈之举”也并不符合日本的政治认同,用这样的发言换取美国在类似“慰安妇”问题上的让步显然是行不通的。     预示日美未来更大摩擦?     在许多人看来,“慰安妇”问题决议案的通过,“原子弹争论”上的永久矛盾等等,并不能对日美关系“伤筋动骨”,只是“皮外伤”;也有些人认为,日美的“婚姻”经历过“蜜月”,难免“磕磕碰碰”。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其背后更关键的问题恰恰是美国如何看待现在和未来的日本的问题,是日美同盟如何维持、怎样维持、维持到何种程度的问题,考验的是美日共同价值观的历史与未来形态的问题,这种观念的冲突也许预示着更大的摩擦。     “慰安妇”问题、原子弹争论折射出美日在历史认识、政治心态和战略认知上的巨大差距。而且“慰安妇”问题终归是日本人需要正视的一个历史问题。正如约瑟夫·奈告诫日本的那样,历史问题的这种态度损害的是日本的软实力;也正如许多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