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_第1页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_第2页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_第3页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_第4页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一 单项选择题1. 不属于辅佐细胞的是 DA APCB DCC MD TE B2. 有关APC错误的是 DA 即抗原提呈细胞B 分专职和兼职C 包括MD 包括血小板E 包括DC3. 与M功能无关的是 DA 杀伤肿瘤细胞B 提呈AgC 免疫调节D 产生IL-2E 产生TNF4. 对巨噬细胞而言,错误的是 EA 由血单核细胞演变而来B 具有多种形式C 可摄入并降解微生物D 可处理并向T细胞呈递抗原E 属于兼职APC5. 根据下列哪个特性可将M与淋巴细胞分离 CA 趋化性B 吞噬能力C 对玻璃与塑料制品的粘附性D E花环实验E IgG介导的ADCC效应6. 下列

2、细胞中,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是 BA NK细胞B 巨噬细胞C 肥大细胞D 嗜酸性细胞E 嗜碱性细胞7. 关于树突状细胞的论述,下列哪项错误 DA 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B 一般无吞噬功能(早期研究认为)C 表达MHC-II类分子D 有SmIgE 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是最重要的刺激细胞8. 下列哪种摄取抗原的方式是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 DA 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B 非特异性吞饮可溶性抗原C 被动吸附抗原D 借助抗原识别受体摄取抗原E 借助表面IgG 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9. 一般情况下,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细胞具有的关键性效应分子是 BA MHC-I类分子B MHC-II类分子C FcRD C3

3、bRE 抗原特异性受体10. 巨噬细胞表面缺乏 EA C3b受体B IgG Fc受体C 细胞因子受体D LPS受体E 羊红细胞受体11. M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CA 清除废物B 转运抗原C 与致敏T细胞结合,具有特异的抗菌作用D 加工提呈抗原E 产生细胞因子12. 关于DC,不正确的描述是 CA 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发现B 是功能最强的APCC 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D 有许多树突状突起E 是1973年发现13. DC表达 DA CD21B CD19C CD3D CD11cE CD814. 有关DC分布,错误的是 AA 脑B 肝C 肾D 脾E 皮肤15. DC描述错误的是 AA 不表

4、达MHC-I类分子B 表达MHC-II类分子C 表达C80D 表达CD40E 表达FcR16. 不属于DC分化成熟后的特点是 DA 表达MHC分子B 辅助刺激分子表达提高C 粘附分子表达提高D 体外激发MLR能力很弱E 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大大降低二 多项选择题1. 专职APC主要是指 ABEA MB DCC 成纤维细胞D 内皮细胞E B细胞2. 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EA M起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B 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C 正常情况下许多器官局部即存在大量的MD 肝中的M也称库普弗细胞E 不同部位的M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3. 关于M,正确的是 ABCDEA 有Fc受体B 有CR

5、C 吞噬功能D 激活功能E 粘附功能4. DC,正确的叙述是 ABDEA 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B 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II类分子C 目前已找到理想的鉴定DC的特异性标志D 在MLR中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生E 表达CD11c、CD1aMHC II类分子及CD805. 人DC的主要特征性标志为 ACEA CD1aB 33D1C CD11cD NLDC145E CD836. 对于DC, 正确的叙述是 ABCDEA 表达特异性结合病原微生物的受体B 表达FCRC 表达MHC II类分子D 表达辅助刺激分子E 分泌CK7. DC摄取抗原的途径,正确的叙述是 ABC

6、DA 巨吞饮作用B 表达特异性受体C 通过Fc受体,捕捉抗原抗体复合物D 吞噬作用E 在发育的整个阶段均具有吞噬功能8. 有关DC对抗原的处理与提呈,正确的是 ABCDA 外来抗原与MHC-II类分子结合B 在粗面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以异九聚体的形式存在C MHC-II类分子进入高尔基体中被修饰D DC内抗原肽的产生及与MHC-II类分子的结合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部位E 在内吞系统的碱性环境及蛋白酶的作用下Ii降解9. 对于B细胞处理与提呈抗原叙述正确的是 ADEA B细胞在体液免疫应答中起作用B B细胞只能在体外提呈抗原C B细胞只能在体内提呈抗原D 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与其表达

7、的BCR有关E 它通过两种方式内吞抗原10. 有关MHC分子在抗原提呈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A 抗原需经过加工处理,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并转移的到细胞表面而提呈给T细胞B 两类MHC分子可以看作是抗原多肽的载体,分别提呈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C MHC-II类分子主要表达于M、DC、B及胸腺上皮细胞等D MHC-I类分子与Ii结合形成一个9链结构E Ii能促进MHC-I类分子的形成与转运等功能三 简答题1. APC抗原提呈细胞,指能表达被特异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它包括专职性APC如,M、DC、B和兼职性APC,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2. MHC在提呈抗原中的作用外源性抗原(蛋白质),被APC摄入胞内,在吞噬溶酶体内降解成多肽。MHC-II类分子在内质网装配成异二聚体,转送到吞噬溶酶体结合成MHC-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转送到APC表面提呈,被CD4+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病毒、肿瘤),在靶细胞内受蛋白酶体水解酶作用,分解为多肽,肽链转运蛋白参与,被转运到内质网,结合成MHC-I类分子-多肽复合物,运送到细胞表面,被CD8+细胞识别 3. Ag提呈的内源性途径是什么机体自身合成的Ag物质(病毒Ag、肿瘤Ag)在APC或自身靶细胞的内质网与新合成的MHC-I类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